同一位詩人寫的兩首關於荷花的詩,時間不同,意境也不一樣!

2020-12-19 小K侃國學

荷花,歷來被尊稱為高濂聖潔之花,受到歷屆文人墨客的喜愛,並成為反覆吟詠的對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愛蓮說》確定了荷花"花中君子"的地位。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描述了荷花的天然之美。宋朝也有一位詩人,寫了兩首關於荷花的詩,一首寫初夏荷花含苞待放,一首寫盛夏荷花綻放無邊無際的景象,成為後世吟唱傳頌的對象。

這位詩人就是被稱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裡,而這兩篇寫荷花的詩就是大家熟知的他的兩首代表作——《小池》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兩首詩的內容如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能背得過?):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描寫初夏時節荷花含苞待放的景象,用池、泉、流、荷和蜻蜓勾勒出一幅初夏花草蟲鳥彩墨畫。在這幅畫裡,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蔭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多麼充滿詩情畫意,讓人讀了,感覺整個心情都舒暢起來,仿佛夏天都不那麼熱了。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則是詩人描繪的盛夏六月,西湖荷花別樣無窮的美景。這首詩與《小池》的立意不同,《小池》單單寫景,以小見大,極盡初夏和諧俏麗之美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則是詩人通過對西湖荷花美景的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豔的畫面: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是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呢,看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那麼的鮮豔嬌紅。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這兩首寫荷花的詩,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相關焦點

  •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只有兩首詩存世,卻憑藉兩首詩贏了大唐眾多詩人文/董賊在我國,兒童從小都會在家長或者是老師的督促下,去背誦古詩,尤其是唐詩三百首這本書是最受歡迎的。古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座壯麗的裡程碑,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不同的感情,最後就能寫出不一樣的詩歌,我國古代歷朝歷代的詩歌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的風格,或者豪放,或者清新,或者淡雅,或者華麗,總之,古詩就是一種沒有明確的規定,想寫成什麼形式都可以,也正是因為這種無拘束,無明確要求的詩歌,產生了許多大詩人,比如說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曹植,等等。
  • 世人皆慕荷花清純高潔,賀鑄這位粗漢子卻以一首詩寫盡荷花之苦
    的詩句,詩人說要用荷花荷葉製作衣裳,說明了荷在他心中的芳馨高潔。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更不用說,他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更是固定了荷花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讓我們一想到荷花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兩句詩。荷花不僅生長在水中,亭亭玉立,其蓮子也是非常好的食材,所以在江南水鄉,駕一葉扁舟深入藕花深處採摘蓮子也是一幅極美的生活畫卷。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
  • 6首關於荷花的詩,帶你體會盛夏6種不同的美,哪一首驚豔到了你?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6首關於荷花的詩,體會6種不同的盛夏之美。詩人王昌齡被貶龍標時,他獨自一人在龍標城外遊玩,在東溪的荷池看到了採蓮的少女們,荷葉與她們的羅裙一色,芙蓉即荷花,少女的臉龐就像那出水的荷花一樣紅潤動人,少女與自然仿佛融為一體,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出來,聽到了歌聲之後才發現有人來採蓮了。
  • 冬季來品兩首寫雪的詩,視角和情感不同,人生境界更不同
    情與景總是分不開的,或是因物移情,或是因情而睹物,再移情抒懷。2020年的這場雪,比往年來得可能更晚一些,卻是驚天動地,雪花紛紛揚揚連續落了三天,不由地在心中想起了兩首寫雪的詩,寫得各有各的不同,詩句配著這紛揚的雪花,總是最好的下酒佐料吧。下面與大家一起分享這兩首詩句。
  • 李商隱與妻子一見鍾情,於是贈送給對方兩首詩,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尤其是在剛剛認識妻子王氏時,他就寫了兩首很經典的愛情詩,一首是《荷花》,這是在剛剛相識時所創作;另一首則是《贈荷花》,那這首詩是在兩人確立了戀人關係之後所寫。兩首詩他都以荷花來表達愛情,從而也是成全了荷的一世美名,不得不讓人讚嘆。
  • 李商隱寫給妻子的愛情詩,更是以荷花傳遞愛意,成全了荷花的美名
    那麼唐朝描寫愛情最傳神的詩人,個人認為是李商隱,他筆下的愛情可謂是纏綿悱惻,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便是能夠營造出一種高遠的意境,這也正是他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他之所以能夠寫得如此地傳神,也如此地悽美,最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他愛得深沉,也愛得很真誠,譬如他就寫過很多的情詩給妻子,其中最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便是《夜雨寄北》,那除了這一首之外,他的這首《贈荷花
  • 這個詩人寫的詩有點意思,語言清新且意境高遠,令人回味無窮
    其實我更喜歡前面的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因為這兩句就是細節描寫,寫的很有味道,語言清新,簡簡單單的十四個字,就將作者的焦急心態表現出來,體現了作者高超的創作水平,後兩句是意境高遠,表面上說的是園子裡面的春意盎然,其實更深層的意思是對朝廷現狀的一種影射。
  • 唐朝最懶詩人,雖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卻憑此贏過大唐眾多詩人
    文/仁義論史唐朝最懶詩人,雖只有兩首詩存世,但卻憑此贏過大唐眾多詩人中國是擁有詩文的國家,而且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擁有很多古文散記,唐朝最為多,將詩文推向了巔峰時代,而且有巔峰的幾位人物眾所周知。
  •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僅有兩首詩存世,卻就靠這兩首詩,超過大唐眾多詩人唐代了結束魏晉的戰亂,民族融合也促進了文化整合。因而唐詩蓬勃發展,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初唐有個這樣的怪人。說他是詩人,可他卻只有兩首詩歌被載入史冊。
  • 秋風起荷花殘,「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荷影與詩!
    02經典的自然就是楊萬裡的兩首:都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楊萬裡的詩不用華麗的詞藻,但是卻是意境不凡,通俗易懂。荷花開放最吸引人, 但是詩人卻憂愁於:翠減紅衰時候。誰說這不是在愁苦於自己的一生顛沛流離?這首詩語言通俗淺近,寓意明顯,表達直露,節奏明快,與李商隱很多詩歌的含蓄委婉不同,體現了他詩歌風格的多樣性。
  • 兩大詩人各給宰相寫一詩,同為千古名篇,表達的心境卻截然不同
    所以,歷史上大多數時間大部分文人,都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像著名的大詩人李白、杜甫等人莫不如此。但是,由於社會的紛爭、官場的黑暗,也出現了一些特立獨行、具有出世思想的人,比如陶淵明,看清了官場的黑暗,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思想鬥爭,終於作出了重大決定,辭官不做,歸隱田園,成為古代知識分子出世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從此開創了田園詩派。
  • 唐代詩人一生只留下六首詩,其中兩首幾乎沒有人不知道
    唐詩三百首,即使不會寫也能背誦。在群星璀璨的唐代,這些作家和作家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詩詞,這些詩詞是古人的汗水和才華,已成為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寶。在眾多詩人之中,王志煥是一個特殊的詩人。他不追求詩歌的數量,而更注重詩歌的質量。他一生只留下六首詩,其中兩首流傳千年。
  • 李商隱寫荷花的詩,送給最愛妻子,通俗易懂卻極盡深情,令人感動
    這首詩便是詩人李商隱新婚時所創作的,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也是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期待,自己的新婚之夜,正好趕到荷花最為茂盛的時期,池塘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首詩便是作於盛夏之時,與美景交相輝映的便是詩人新婚之夜的美好。我們都知道詩人的妻子也喜歡寫詩,李商隱就在新婚之時用寫詩的方式表達對妻子的愛。
  • 自古荷花就是詩人的最愛,十位詩人寫關於荷花的詩詞你讀過哪些
    每年的7、8月為荷花果實的集中成熟期,9月中下旬地下莖即藕成熟,10月中下旬進入枯萎期。自古荷花就是很多文人墨客手中的法寶,在自古以及當代都有好大一部分人對荷花的熱衷不減。很多詩人更是為痴迷,荷花的美貌,以及其出旖旎而不染的特性,那麼古代詩人們這麼熱衷於寫荷花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些大文豪們對荷花是如何寫進詩詞中的。
  • 王昌齡送辛漸,寫了兩首詩,只有一首成為佳作流傳千古
    《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做的送別詩,由兩首詩歌組成的組詩,作者採用倒敘的寫作手法,送別的時刻寫的一首收錄在部編教材中,其實,在頭天晚上他就寫了一首,但沒有出名,主要寫了頭天晚上在芙蓉樓為友人辛漸餞行時的情景。
  • 五首關於寫夜雨的經典詩詞,感情細膩意境深遠,你喜歡哪一首?
    而詩詞中關於雨的詩句真的是枚不勝數,如「清明時節雨紛紛」、「梨花一枝春帶雨」,不同詩人對於雨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有著不一樣的感受和思考。今天收集了五首關於夜雨的經典詩詞,且來看一下這些詩人筆下的夜雨。《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農曆六月正是荷花開放的季節,你知道詩人們是怎麼寫荷花的嗎?
    一說起荷花啊,最先想起的就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可以說是古往今來對荷花的最高評價了。全文不到一百五十字,所表現的內容卻是豐富的。
  • 唐朝最懶詩人,僅兩首存世,卻只靠兩首詩蓋過大唐眾多詩人
    唐朝最懶詩人,僅兩首詩存世,卻只靠兩首詩蓋過大唐眾多詩人從唐朝初建到唐朝昌盛再到唐朝晚期,在這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多少位詩人,譜寫了多少首詩歌,任我們誰也說不清楚。用「浩如煙海,燦若星辰」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王昌齡很冷門的一首詩,這首詩意境唯美,蘊含禪理
    在唐朝中這樣的詩句有很多,比如說最為經典,也是讀起來最讓人感到沸騰的那句「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些詩文經歷了無數的讀者,也讓我們見識到了那個時期這些詩人特有的情懷,以及他們一心為民的遠大抱負。每當說起邊塞詩人的時候,我們就不得不提起王昌齡的大名了,作為那個年代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他寫下了很多邊塞詩,而且都極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