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歷來被尊稱為高濂聖潔之花,受到歷屆文人墨客的喜愛,並成為反覆吟詠的對象。「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的《愛蓮說》確定了荷花"花中君子"的地位。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描述了荷花的天然之美。宋朝也有一位詩人,寫了兩首關於荷花的詩,一首寫初夏荷花含苞待放,一首寫盛夏荷花綻放無邊無際的景象,成為後世吟唱傳頌的對象。
這位詩人就是被稱為「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裡,而這兩篇寫荷花的詩就是大家熟知的他的兩首代表作——《小池》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兩首詩的內容如下(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還能背得過?):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小池》是一首清新的小品,描寫初夏時節荷花含苞待放的景象,用池、泉、流、荷和蜻蜓勾勒出一幅初夏花草蟲鳥彩墨畫。在這幅畫裡,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係。泉眼悄無聲是珍惜細細的水流,樹蔭映水面是它喜歡晴日的溫柔,小小的嫩荷剛露出緊裹的葉尖,早飛來可愛的蜻蜓站立在上頭。多麼充滿詩情畫意,讓人讀了,感覺整個心情都舒暢起來,仿佛夏天都不那麼熱了。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則是詩人描繪的盛夏六月,西湖荷花別樣無窮的美景。這首詩與《小池》的立意不同,《小池》單單寫景,以小見大,極盡初夏和諧俏麗之美景。《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則是詩人通過對西湖荷花美景的讚美,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深情的眷戀。詩人開篇即說畢竟六月的西湖,風光不與四時相同,這兩句質樸無華的詩句,說明六月西湖與其他季節不同的風光,是足可留戀的。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給讀者描繪出一幅大紅大綠、精彩絕豔的畫面: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是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呢,看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那麼的鮮豔嬌紅。這種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這兩首寫荷花的詩,你更喜歡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