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子線應該用多長?原來這麼多講究,後悔現在才知道

2020-12-21 釣魚技巧

鯉魚非常多的釣友喜歡釣,尤其是北方釣友。南方釣友釣的少一些,我分析下原因可能是南方鯉魚吃的少的緣故,所以釣鯽魚多過釣鯉魚。鯉魚聰明又膽小,所以垂釣中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項,比如使用餌料和窩料要耐泡一些,減少拋竿頻率以免鯉魚不入窩。再者,鯉魚入窩慢,離窩快,所以餌料使用要得當,調漂也儘量讓餌料更好入口。下面說說關於線組的問題,主要是子線學問。

一、釣鯉魚常用的線組配置

不同季節釣魚,線組配置也是不同的。鯉魚在夏秋季節食量大,力氣組,所以線組需要粗一些。一般來說垂釣5、6斤的鯉魚,主線2號,子線1.5號就足夠了。如果冬季和春季,線組搭配可以細一點,今年開春的時候在淺灘釣鯉魚,1.0的主線,0.8的子線,3.6的竿子,上了2條6、7的鯉魚,總體感覺初春的鯉魚幾乎沒什麼力氣。之所以要選擇合適的線組,原因在於線組太粗靈敏度比較差,而且鯉魚吃餌的時候有異物感吐鉤非常快。所以整體線組選擇要在保證足夠拉力的情況下,儘量細一些。垂釣其他魚類也是如此。

二、子線的使用

1、鯉魚的習性是在水底尋找食物,尤其是喜歡泥沙底的地方。在泥沙中翻找食物,一邊翻一邊往前遊,所以鯉魚星是一長串,非常好識別。也正因為鯉魚的這種吃食習慣,垂釣的時候調漂到鉛墜到底,雙子線躺底是比較好的一種調漂方法,非常利於餌料入口。此時子線必須儘量短,一般都在15釐米以下,傳統釣中有時候10釐米以下,這樣才能保證線組的靈敏度。

2、臺釣一般使用的子線是有鉤間距的,底釣鯉魚有不少釣友喜歡用等距離的子線,就是沒有鉤間距,怎麼調漂都是雙鉤到底的,這樣目的還是出於餌料更好入口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子線可以用的稍微長點,20釐米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子線太短,容易出現2個餌團在水底緊挨著,反而不利於吃餌。

3、水底有障礙有雜物的釣點也是釣鯉魚比較好的位置,由於雜物和障礙的存在,會讓一些食物在這樣的地方存留下來,喜歡翻找食物的鯉魚非常喜歡這樣的地方。在此類釣點釣鯉魚,子線可以用的粗一點,以防止掛到水底爛草等雜物導致子線變形。其次子線可以用的短一些,短子線不如長子線有更大的延展性,換句話說拉力會稍微差一點,這樣如果掛底相對容易捨棄細線。

4、野釣鯉魚調漂也順便再說下,除了鉛墜到底是比較好的調漂方法外,野釣鯉魚調漂一定要注意雙餌都到底。野生鯉魚沒有抬頭接餌的習慣,這與黑坑中的鯉魚是完全不同的,野生鯉魚只喜歡埋頭翻泥沙找食物,所以一餌懸浮一餌釣底的調漂不太適合野釣鯉魚,你懸浮的餌只能起到打窩的作用,中魚幾乎不可能。

以上是野釣鯉魚的一些用線技巧,不過釣無定律還是需要針對具體環境做調整。還是那句話,野釣鯉魚釣頓更利於餌料入口,有助於提升中魚率。請各位釣魚批評指正,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釣魚時子線應該用多長?小小的子線是漁獲翻倍的關鍵
    釣魚的時候子線的長短選擇是必須考慮的,從最簡單來說,淺水肯定不能用長子線,當然這是每個釣友都知道的。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魚情或者垂釣技巧來選擇子線長度,子線的長短不同會導致餌料擺動幅度和信號傳統上有差異,所以小小的子線經常是釣魚取勝的關鍵,下面就說下應該如何選擇子線長度。
  • 釣魚用多長子線合適?根據魚情來調整子線長度,才是最合適的
    釣魚用多長子線,要根據魚情和魚的大小,來選擇子線的長度。子線的長度,是指魚鉤到鉛墜之間的魚線的長度。釣魚的時候,單鉤就是一根子線,雙鉤就是兩根子線。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用的雙鉤子線。雙鉤時,這兩根子線的長度是不一樣的,因為有鉤距。而我一般是以長的那根子線作為長度的標準。
  • 釣野生鯽魚,子線到底該用多長合適!
    關於釣鯽魚的子線到底該用多長和多粗多細,這個問題眾說紛紜,其實不外乎就是個入口性的問題,今天咱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野生鯽魚天生膽小,覓食的時候都特別謹慎,再加上小個體的鯽魚嘴本身就小,結合這兩點我們可以肯定得說子線肯定不能粗了,這樣的小鯽魚子線用到0.6就已經是極限了,0.4號線的效果是最好的,長度是50公分對摺就可以了,原因是,小鯽魚吃鉤動作幅度畢竟是小,鯽魚吃餌的方式是吸入式,所以子線太粗必定導致吸入困難影響入口性!
  • 釣了3年的魚,才知道子線的長度也有講究,以前怎麼沒人告訴我?
    釣魚時子線該用多長的?7個字就能概括,不懂的釣友快來學習了。很多釣友釣魚時用的子線,都是從漁具店那裡買來的現成的,但是有個很多新手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子線的長短是否合適,估計有些人都沒有想過吧?我們該如何選擇子線的長短呢?本期《漁課堂》就來說說這個事。一、小魚為何要用短子線?
  • 老釣手傳授經驗,釣魚要用多長的子線?原來我以前都是瞎釣
    釣魚要用多長的子線?影響子線長度的因素可以說現在釣魚越來越大眾化了,大眾化的同時也慢慢的變得複雜多變了,魚獲的多少跟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著千絲萬扯的關係了。一.根據使用的釣法來決定如果你選擇使用傳統釣法,那麼鉛墜多是觸底的,而魚鉤一般都是呈橫臥的狀態落在水底,所以在使用傳統釣法的時候子線要較短一些,這樣才能在魚兒咬鉤的時候更快的傳遞出魚迅,短一些的子線穩定性也更好,方面魚兒將魚鉤完全吞入口中。
  • 野釣鯽魚該綁多長的子線?看看老手的做法,兩種線長應付所有魚情
    冬天快到了,對於像小黑這些南方人來說,真正的釣魚好季節才剛剛開始。平時秋、夏季節魚的活躍度雖然會高一些,但無奈現在河裡都是羅非,釣個鯉魚還好,釣鯽魚可真是太難了。剛學完綁鉤之後我遇到的第一疑問是子線長短的問題,釣鯽魚到底該用多長的子線呢?
  • 夏天釣大魚,這些線組搭配技巧你應該知道
    現在氣溫逐漸升高,釣友們也都在更換釣具了。最近我在和其他的釣友們在討論釣魚時釣具的怎樣搭配才合理。釣具倒賠的不好會直接影響我們釣魚的成績。我記得有一次在冬天晚上的時候釣鯽魚,我選用0.6號搭配0.4號這樣一個線組的搭配。
  • 小子線,大學問,野釣子線應該用長還是用短?
    不過到底長子線和短子線哪個好,應該要看是野釣還是黑坑,相信更多的釣友在野釣中會選擇短子線,至於原因下面就聊聊。一、長短子線不過子線到底多長算長子線?多短算短子線呢?這個也沒個定義,以臺釣為例,20釐米左右的子線比較常見,算是不短不長。以傳統釣為例,子線一般也就10釐米,還有更短的,用臺釣理論來說傳統釣用的全是短子線。
  • 子線長度到底多長最合適?高手告訴你答案,下次釣魚照做就可以!
    子線是我們臺釣中經常遇到的,很多釣魚的朋友經常在和我聊天的時候詢問關於子線長度的問題,也就是什麼魚情下用多長的子線最合適,接下來我們就和大家說一下子線長度的選擇問題。我們有一句話叫做:「魚有多大,子線就有多長」,意思就是說魚的個體越大,那么子線的長度就越長,一般來講魚的個體越小,我們用的子線越短,魚的個體越大,那麼我們使用的子線就越長。我們釣魚人最經常碰到的魚情其實就是釣小鯽魚,釣大鯽魚以及釣鯉魚,這三種魚情下的,子線的長度該如何選擇呢?
  • 都說釣鯽魚,用小鉤細線,那麼怎麼配置子線組呢?這裡講明白了
    在垂釣中,最常見的魚種鯽魚,在野釣中佔的比例軟大,釣鯽魚用什麼魚鉤和子線比較好呢?其實市面上很多的品牌魚鉤,魚線都不錯的。那釣鯽魚怎麼選擇魚鉤呢?搭配適合的子線呢?1、釣鯽魚的用鉤釣魚人都知道,鯽魚是屬於小個體的魚,鯽魚大多都在半斤左右,大的也一斤內。所以釣鯽魚的魚鉤都選小型魚鉤,具體用什麼樣的鉤呢?小型魚鉤,比如袖鉤,伊豆,海夕,溪流等等。不冋的鉤型有不同的優點。
  • 釣鯉魚,遇生口魚、猾口魚請分別用這2個號段的子線,上魚會更快
    本期《漁課堂》,咱來講「線組的搭配」,這也是影響上魚率的一個重點。第一,咱先從魚鉤和子線的選擇上說說。就以釣鯉魚來說吧,這個初秋大鯉魚可以釣了,魚鉤,基礎要求是要與你所垂釣的魚的魚嘴相搭,有釣友說大魚大鉤小魚小鉤,不假,但更合適的應該是大嘴大鉤,小嘴小鉤。然後咱們最好選擇無倒刺的鉤,這樣摘鉤時會快一些。
  • 長子線口兒多,短子線靠譜,到底怎麼用?
    小時候常去河邊看人家釣魚,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子線,就知道河邊兒老頭的鉛筆盒裡,有著各種長短不一的線,上面還都綁著鉤子,感覺是趕上哪根用哪根。
  • 子線組應該選長還是選短?
    在臺釣中,子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長短一直是釣友們爭執的一個熱門話題,以某寶上熱賣的成品子線付來說,多為30cm、40cm、50cm三種,所以有不少釣友認為子線組應該是長比短好,也有釣友認定子線組短線組訊號比長線組要好。
  • 小子線,大學問,子線到底多長合適?鉤間距多大最好?
    對於臺釣來說,子線完全就是消耗品,外出一次不斷幾根子線,都不好意思說今天碰到大魚了。但是小小的子線學問可是不少,釣魚的時候子線長短應該怎麼選?鉤間距應該怎麼搞?子線掛八字環什麼樣的結最好用?這些問題說來不大,但是技術含量確十分高。
  • 釣魚子線多長好?參考這五個因素即可掌握好分寸
    那麼長子線和短子線有何優缺點?選擇子線長短的依據是什麼?釣魚子線多長才好呢?今天小編結合多年實釣經驗和大家一起聊聊這方面的話題。長子線的優缺點1、長子線的優點:長子線延展性好,釣到魚更不容易斷線;魚鉤距離鉛皮座距離更遠,可進一步降低魚兒的警惕性;子線下擺速度慢,適合釣行程、打接口。2、長子線的缺點:子線相對鬆弛,信號傳輸距離加長,出口相對遲鈍。
  • 一直以為:夏天釣鯉時,子線越長越好!只因這三招,才知道錯了!
    第一、選擇子線的三個標準1、儘量細一點,鯉魚非常的敏感謹慎,看到食物之後會有很多試探動作,確定安全之後才會進食,所以選用的子線要細膩柔軟一些,讓魚兒能夠輕易把鉤餌吸入口中,不然感覺到異常就會迅速離開,一般來說垂釣6斤以下的鯉魚可用1.0-1.5號的子線就可以,也有一些高手垂釣鯉魚時用的子線更細。
  • 野釣鯉魚最常用的線組搭配方法
    鯉魚是一種十分狡猾的魚,具體表現為進窩慢、吃餌謹慎,中鉤後又極易往障礙物多的地方鑽我想釣友們應該也有不少次因為鉤住水草、繞上木樁而導致跑魚的經歷吧在自然水域作釣,如果你主攻鯉魚,小飛建議儘量以粗鉤大線為主,不需要考慮到擋口、靈敏度等等,只要考慮如何把他誘進窩即可
  • 年年有魚|冬季水庫釣鯉魚的四個實用技巧,新釣友即用即上手
    大家都知道,水庫裡的魚多且大,即便是放養的,也比塘裡出的魚要接近野生,故而水庫一直是釣友們理想的垂釣地點。如今正值冬天,釣友估計也不會閒著,所以接下來分享幾個水庫釣鯉魚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用。1、餌料選擇冬季自然食物短缺,魚基本上都不挑食,有什麼就吃什麼。
  • 釣鯽魚的時候子線多長比較合適?看完就全清楚了
    很多初學釣魚的朋友也多是以釣鯽魚為主,然後逐漸再向其他魚種過渡。而在垂釣鯽魚的技法中,釣友們除了研究鯽魚的習性、餌料的製作之外,對線組的搭配也格外留心,尤其是子線究竟要多長合適。下面就此問題簡單的說說,在不同的魚情下應該如何調整子線。
  • 怪不得老是跑魚,搭配主線和子線原來如此講究!
    釣魚人經常會碰到的一個問題,用比較細的線組容易碰到大魚,然後切線跑掉,然而換成比較粗的線組之後,卻再也等不到大魚來咬鉤,這仿佛是一個魔咒。為了提高上魚率,和減少跑魚率,對於主線與子線的搭配,是很有講究的,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