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的50個州中,阿拉斯加是最大的一個州,然而阿拉斯加卻是一塊飛地,距離美國本土足足有3170公裡,這幾乎相當於哈爾濱到廣州的距離。阿拉斯加隔著白令海峽與俄羅斯的楚科奇半島相望,另外在阿拉斯加南部的太平洋中,還有一連串小火山島,名字叫做阿留申群島,也是美國領土,與屬於俄羅斯領土的另一小島直線距離僅為4.8公裡。從地理位置上看,阿拉斯加是美國到中國和俄羅斯的最短路線,極具戰略意義。

阿拉斯加臨近北極、寒冷風大,在這片廣大的冰原之上生活著愛斯基摩人、阿留申人和印第安人等原住民,按當地語言,阿拉斯加的意思為「巨大的鄉土」。1741年,一個為俄國人工作的丹麥探險家維特斯·白令發現了這塊地方,之後這裡就一直處於俄國人的控制之下,白令海峽的命名就是源於這位探險家。1799年,沙皇俄國創立了俄羅斯美洲公司,在阿拉斯加建立了皮毛貿易站和俄羅斯居民點。後來,由於俄羅斯在俄土戰爭中失敗,失去了歐洲的霸權位置,不得不採取守勢,由於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國奪走,遂產生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的想法。另一方面,時任美國總統安德魯·詹森急於擴大領土,雙方於1867年以720萬美元的價格完成了交易。不過在當時,很多美國人並不覺得佔了便宜,因為他們認為那片冰雪封凍的土地沒什麼價值,然而不久之後這裡就發現了金礦和石油。

金礦的開採使一個名字叫做朱諾的小城鎮發展起來,現在這座小城是阿拉斯加州的首府,然而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卻是安克雷奇。安克雷奇位於阿拉斯加南部的庫克海岸上,二戰以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成為實際的政治和金融中心。安克雷奇的人口有29萬(2018年),聽起來不多,但這對於每4平方公裡才有一個人的阿拉斯加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城市了。從居民構成上看,安克雷奇真的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印第安人、因紐特人、阿留申人、美國人、俄羅斯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都生活在這裡。官方資料顯示,安克雷奇是阿拉斯加州種族最多的城市,大約72.23%是白種人、7.28%是阿拉斯加州原住民與印第安人、5.55%是亞裔美籍、5.84%是非裔美國人、0.93%太平洋島嶼裔、2.19%是其他民族與5.98%是擁有2種以上血統的居民,所以這裡也是一個國際大熔爐。

阿拉斯加三面環海,其綿延34000英裡的海岸線及其周圍冰冷的水域是世界上最大,最富饒的漁場之一,在這裡可以捕獲大量的鮭魚、大比目魚、鯡魚、蟹和蝦。如果阿拉斯加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其海產品出口量可以穩居全球前六位,漁業是阿拉斯加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中國是阿拉斯加海產的最大出口地,2011年阿拉斯加向中國出口的海產品為8.82億美元,主要都是通過安克雷奇這個重要港口完成的,所以這裡有很多中國人。事實上,超過95%的貨物都是從安克雷奇進出阿拉斯加的,這裡生活著各色人種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於安克雷奇緯度高,冬季很漫長而夏季短暫,大多數美國人不喜歡到阿拉斯加旅行,更不喜歡在這裡定居。其實,每年的5月至9月是阿拉斯加最舒適宜人的季節,這裡雖然沒有海灘,但是有廣闊、變化莫測的潮泥灘;這裡還有北美最高峰——麥克金萊山,高達6193米;這裡還有很多國家公園可以見到灰熊、馴鹿、卷角羊、鯨魚、海豹、海獅等野生動物;如果對冰上運動特別感興趣,那這裡太好了,安克雷奇每年冬季都會舉辦艾迪塔羅德狗拉雪橇比賽(Iditalod Trail Dog Sled Race)。安克雷奇得過四次全美城市獎,是一個有特色的國際城市,有空各位小夥伴真該來看看。

到這一期為止,我們總共白描了八個美國城市,這八個城市不管是大還是小,都極具自己的特色——華盛頓特區是人為設計的,以「賭博業」聞名世界的拉斯維加斯,獨立戰爭的歷史重鎮費城、有「華爾街」的紐約,有「好萊塢」的洛杉磯,有「矽谷」的舊金山,五大湖岸邊的「風城」芝加哥,還有這期講的「國際化的冰雪港城」安克雷奇。所以,美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還是有道理的,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想全面趕超美國,在發展城市經濟方面,應該重點發展各自的城市特色,形成各區位全面開花的態勢才能成功,美國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後面,我們將開啟另一專欄,這需要一點時間更新,希望大家能持續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