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卷的世界。」
我對這句話表示贊同,但也始終保持自己的一些見解。
這篇文章的名字從「這並非是個萬物皆可卷的世界」到「這是個萬物皆可卷的世界」再到最後「這到底是不是個萬物皆可卷的世界」。
很明顯,我把自己「卷」進去了。
我又站在了中肯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在我這,很多事情都變成具有兩面性,由此或許可以看出,平時就比較討厭做一些選擇性的問題了。
偶爾能夠說服自己,卻又總是說服不了自己,矛盾著。
大學生的內卷,到底是內卷還是內卷?是競爭還是內耗?
01
「內卷」曾幾度被擠上熱搜榜,作為2020年度熱詞,一度成為了現象級的社會話題。
在社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卷人們只能通過推動自己來獲得競爭優勢。
這種行為又導致了資源競爭更為殘酷,即使你本身並不屬於這種行為時,卻不得不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
我不得不承認我確實常看不慣那種聽到舉手發言加分就瘋狂舉手,結果還講不出些所以然的人。
這種場面出現在大學裡就覺得很古怪,但不得不說中國這種教育體制確實也有給學生的教育帶來了良好的效果。
我完全可以理解那些「熱情」的同學,因為我也一樣在乎分數,在乎結果,在乎排名。
好像一個罪犯,明知自己一錯再錯,手上拿著刀,卻又以無辜的眼神看著周圍說,我也不想這樣,但我沒有辦法。
我在抱怨,卻也在做其中的助燃劑。
02
輔導員在班群裡發了一篇來自教育部的推文,推文的標題是「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
內卷,卷著卷著,方向就迷失了。
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但工作崗位似乎沒有增加很多,大學本科學歷就顯得不再有多少優勢。
最後越來越多的人擠入考研的隊伍中,連出國留學也是。
曾有一個申請留學的同學發起求助:
211背景的他,在大二就開始考慮留學,除了均分維持在90+外,已經有一個國家級大創及三篇期刊論文,國獎校獎更是年年有。目標英國的G5,現在卻很焦慮,覺得自己的peer pressure很大。
看到求助的其他同學均表示:你成功地讓我們這群peer 感到pressure了。
在申請時就面臨優秀同齡人的資源傾軋,錄取後,在同樣面臨學業壓力及文化差異時,身邊的同學還比你更努力,當你開始走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跑了。
自己生怕落後於人倍感焦慮,這就是大學生內卷帶來的同齡人壓力。
我還不是很明白是年輕人抗壓能力變差了,還是因為現在社會發展速度太快導致社會競爭壓力早已比十年前翻了幾倍。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名字叫做莫羨的HR說:
「我面試了11個實習生,全部知名985本科,大部分有碩士學歷,海歸小一半,top3為數不少,也有的人有一線廠實習經歷。
但我作為一面,這些人我只通過了4個,因為簡歷實在太多了,根本篩不完。
最內卷的事情在於,以我當年的背景和簡歷,我絕對沒有與他們競爭的能力,我之所以能面試他們,給他們提出各種各樣刁鑽的問題,唯一的原因是:
「我比他們早出生了五年」
就比如在市場經濟體制剛推動的時期,一個個新生市場中,創業的成功率是比較大的。
而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近幾年,市場趨於飽和,創業成功率變小,企業直接就是刺刀見紅的競爭。
所以開始要不斷地創新創新再創新,在產能過剩的今天,各行各業普遍產能過剩了,那麼只有創新才有出路。
兩者或許都是存在因素。
還是我們口中所談的競爭壓力和焦慮,內卷讓它們變得更加明顯。
競爭本就一直存在著,只不過現在的社會讓很多東西都達到了一個飽和,只有更加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的,這自然就主動加劇了所謂的內捲化。
03
當我再次搜索「內卷」這個詞之後,一個「大家還在看」的推薦裡,全是某大學學生跳樓、某大學一學生自殺等詞條話題。
前段時間,去百度搜了我國大學生自殺率,研究顯示不僅我國自殺率在增加,國外青少年自殺率竟然遠大於我國。
為什麼會突然去搜這些東西呢,半個月前我同系的一個同學在凌晨選擇自殺,寫了遺書,整篇看下來一種無奈一種絕望。
好在他自殺的方式沒有很極端,好在被人找到了他,好在他還沒有離我們而去。
多大的勇氣,對生活多大的失望才會最終選擇毀滅自己。
而我又明白,很多人在某一瞬間都有過輕生的念頭,我自己也是,可我始終沒有那樣的勇氣。
身邊一個朋友,終止自己跳樓輕生的念頭竟然是她覺得落地後流血的樣子在眾人面前顯得太難看,於是放棄了自殺。
後來她說當時沒有告訴任何人,如果跳了也就跳了。
她逐漸地開始學會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普通。
很多問題,換一個角度思考,似乎又沒有那麼難了。
寫在最後
我不太喜歡「內卷」這個詞,但鑑於它被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也偶爾會運用到自己的語言表達之中。
個人認為內卷是存在的,但不存在於大多數人身上,個人的奮鬥稱為「內卷」,很多人不過是正常競爭罷了,還遠遠達不到真正內卷的水平。
所以啊,不要被似卷非卷的環境影響,去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就好。
作為人生攀登者,或許你不必一味盯著成功者山頂的美景,只管飛往自己的山。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節奏,將重心多聚焦在自己身上,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取決於自己的時間。
有一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一些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你身邊的朋友或許遙遙領先於你,有些朋友或許落後於你,但這並不值得成為你的焦慮來源。
他們有他們的節奏,你有你自己的。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裡,有自己的步程,你也是。
作者簡介:
阿歡
想成為優秀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