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是「投資失敗」還是「落入圈套」:上海警方破獲多起金融投資電信詐騙團夥
虛擬外匯投資平臺、虛構網絡證券交易……隨著警方打擊防範升級,傳統的電信詐騙戴上了「金融投資」的假面,欺騙性更強。今天上午,上海警方披露了近期偵破的兩起案件,提醒市民注意防範。
「炒外匯」被騙 「為虎作倀」
對於大多數的市民而言,「炒外匯」相比股票、基金等傳統投資,仍是一個較新的領域。
今年5月下旬,長寧公安分局天山路派出所接到市民陳阿姨報案:去年9月她通過朋友介紹,結識了一個姓何的「外匯交易專家」,在何某的推薦下,她在網絡平臺「MetaTrader4」上開戶並投入資金15萬元炒外匯,沒想到剛過了一個月就收到噩耗——何某發來簡訊告知:「由於投資失誤,你的15萬元全部虧損,一分不剩。」
陳阿姨到報案時,民警還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投資失敗案例,但仔細詢問何某後,才發現事有蹊蹺。原來,何某是通過地鐵口散發的金融廣告找到這家外匯券商公司的,她也是在公司行政主管陳某推薦下,註冊並投入了18萬元用於「炒外匯」,但很快投資失敗全部虧空。何某心有不甘,於是找到陳阿姨,想通過代理賺佣金的方式減少損失。沒想到連續兩次近33萬元的投入短時間內就消耗殆盡。
圖片說明:專案組赴廣東深圳一舉搗毀詐騙團夥窩點,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警方供圖
長寧警方初步調查發現,這極有可能是一起虛擬投資詐騙案件,其中存在不少疑點:一被害人的帳戶資金最終流入的是一家新能源科技企業,根本沒有相關經營證券投資的資質;二是公司法人朱某、CEO錢某再到技術、財務總監均為親屬關係,CEO錢某曾有過金融犯罪記錄;三是所有投資人的資金均被匯入同一個資金池帳戶,有近1億元的資金被用於購買金融理財產品。也就是說,所有投資者的錢並沒有用於外匯投資交易,而是在「體內循環」。專案組基本斷定這是一個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虛擬投資的詐騙團夥。
今年7月3日,專案組兵分多路將犯罪嫌疑人朱某、CEO錢某等團夥成員6人抓獲歸案。經過審訊、梳理,警方理清了詐騙團夥的作案手法:
1、利用名下公司扮演「虛假券商」身份,並在國外開發的一款名為「MetaTrader4」的網絡平臺上開設帳戶。
2、通過廣告營銷等手段宣傳招攬投資者,並以公司在境外有正規金融牌照為幌子打消客戶疑慮,同時在廣告中特意放大投資槓桿(1:400,正規券商為1:200以內),以吸引投資者關注。
3、積累客戶資源後,利用「MetaTrader4」平臺將所有投資者的資金全部納入到虛擬交易池中,然後通過後臺數據觀察每一位投資者的操作手法,對「懂行」投資者,他們會將其放回真正市場中。而對於「半瓶水」或者「盲操」的投資者,他們則利用賺取高額手續費以及虛假購買的方式,一步步吞噬投資者資金池內的錢款。
團夥在進行後臺「搗鬼」時,也十分狡猾,嚴格遵守股市的「帕累託法則」(即二八定律,二成人盈利,八成人虧損),欺騙性很強。
圖片說明:詐騙團夥的「財務」帳本。警方供圖
「恒生指數」竟受騙子操縱
除了「炒外匯」,搭建投資理財群,通過「大師」薦股實施網絡虛假證券交易詐騙,也已經成為詐騙團夥常用的伎倆。
市民高先生是一名投資愛好者,常在網上學習炒股知識。今年3月,一位女網友主動添加高先生微信後,每天拉家常,有意無意炫富。當高先生問起生財之道時,她說自己在炒「恒生指數」股票,並把高先生拉入一個名為「刀鋒股友群」的微信群。
高先生對「恒生指數」一知半解。入群後,「薦股師刀鋒」常在微信群內發布自己成功預測走勢的消息,「股友們」也把「刀鋒」說的神乎其神,並在群內曬截圖炫耀自己賺了多少錢。在「刀鋒」和「股友們」的鼓動下,高先生在群內推薦的網絡平臺上開戶,並投資了7500元美金(約人民幣5.2萬元)。
在「刀鋒」的網絡直播「指導」下,高先生很快就「盈利」了2.19萬美元(約人民幣15萬元)。嘗到甜頭的他又注入大量資金,後續出現「虧損」時,「股友們」又以「大盤不穩」、「扳回本金」為由,勸說高先生繼續投資。
今年5月14日,「刀鋒」突然退群並且關閉了網絡直播間,接著高先生也被踢出微信群,此前的女網友也將他「拉黑」。前後損失45萬餘元人民幣的高先生才意識到上當受騙。
圖片說明:詐騙團夥作案使用的手機。警方供圖
長寧警方通過對涉案線索梳理分析,逐步查明這個詐騙團夥的組織架構及人員信息。今年8月6日,專案組赴廣東深圳一舉搗毀詐騙團夥窩點,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21名,繳獲作案使用的電腦20餘部、手機50餘部、電話卡21張。
據調查,今年4月至5月間,犯罪嫌疑人熊某等人出資註冊成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犯罪嫌疑人陳某、彭某、楊某等人負責管理運營。公司下設多個業務組,每個業務組業務員使用統一下發的手機註冊微信號,並主動添加網友微信,根據培訓話術拉人入群,再由「薦股師」在網絡直播平臺吹噓薦股,其他「股友」作為「撬邊模子」輔助,誘騙被害人將資金注入虛假的恒生股指交易平臺,實際則進入了犯罪分子的腰包。犯罪分子手動調節製造漲跌假象,先讓被害人「盈利」鼓勵其繼續投資,再製造「虧損」騙走本金。
目前,長寧警方已在全國範圍查證內被害人50餘人,涉案資金800餘萬元。
公安機關提醒:金融市場變幻莫測,不僅需要較為專業的知識儲備,而且對於許多新興投資項目而言,市民的認知程度有限,絕不能盲目跟風,一味貪圖高回報,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