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美真正的北境之王

《冰與火之歌》是我最喜歡的美劇之一,其最終在第八季終結,三傻也終於坐上了北境之王(The King in The North)的寶座。曾經陪伴在史塔克家族身邊的冰原狼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原型是北美洲的恐狼,恐狼生存的史前北美洲。由於冰川作用,很多地方都覆蓋著冰川,猶如小說中的北境,當時這裡的王不是人類而是一種巨熊,它就是巨型短面熊

大師與巨熊

圖註:巨型短面熊的骨骼,圖片來自網絡

19世紀中期,美國開始了向西發展的西進運動,在新的土地中人們發現了大量的化石,其中就包括巨大熊類的化石。1854年,美國古生物學泰鬥約瑟夫·雷迪根據這些化石建立了短面熊屬(Arctodus),意思是「熊的牙齒」,模式種名為倭短面熊(Arctodus pristinus)。由於短面熊具有比今天熊類更短的面部,因此有了個更為形象的名字「short-faced bear」,這也是其中文名「短面熊」的由來。

圖註:巨型短面熊的命名者,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圖片來自網絡

短面熊被命名25年之後的1879年,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柯普根據新的化石命名了短面熊屬下的第二個種: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顧名思義,其體型更大更強壯。正是兩位大師的研究,人們才知道在史前的北美洲曾經生存著短臉巨熊。

熊中巨人

圖註:巨型短面熊與成年人體型對比,其體型相當巨大,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站立起來的巨型短面熊身高達到3.5米甚至更高,模型由藍犀牛工作室製作,圖片來自藍犀牛工作室官網

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洲曾經生存過的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動物,其體長3至3.5米,高1.5至1.8米,站起來時高度達到3.5至3.7米,體重900公斤。曾經發現的最大的巨型短面熊站立高度達到4米,體重更是超過1噸。巨型短面熊比今天的棕熊和北極熊都要大。

圖註:巨型短面熊的頭骨較短,其粗壯的犬齒非常發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與人類相比,巨型短面熊的腦袋很大,圖片來自網絡

巨型短面熊與今天常見的熊類動物不同,它看上去不僅被放大了,而且四肢還被拉長了。巨型短面熊的面頰寬闊,面部的長寬比為1:8,其他熊類則小於1:7。從頭骨上看,巨型短面熊的眼眶孔直徑等於棕熊的兩倍,說明其具有極佳的視力,這在熊類中是較為少見的。與大眼眶孔相比,巨型短面熊位於頭骨前面的鼻孔同樣很大,其擁有熊類的好嗅覺

巨型短面熊的嘴巴儘管較短,但是從頭骨上可以看到其上下頜處連接著發達的肌肉,具有強大的咬合力。在巨型短面熊的嘴巴中,最顯眼的還是粗壯彎曲的上下兩對犬齒,其具有強大的殺傷力。

圖註:四肢相當長的巨型短面熊,圖片來自網絡

巨型短面熊的身體強壯,四肢出奇的長。今天的熊類在行走的時候都是「內八字」,這讓它們走路的時候看上去有些蹣跚,巨型短面熊則全面不同,其完全是走直線的。正是由於筆直的步伐,巨型短面熊走起路來不但看上去非常穩健,而且大步流星。當奔跑時,長長的四肢賦予了巨型短面熊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耐力。

從身體結構上看,巨型短面熊具有與眾不同的身體結構,它就像是熊類中的獅子,在速度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眾王之王

圖註:在平原上攻擊野牛的巨型短面熊,作者:roman uchytel,圖片來自網絡

巨型短面熊生存於距今80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當時的北美洲可與今天截然不同,這裡生存著大量的大型食肉動物,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美洲擬獅、刃齒虎、古棕熊、恐狼啦。儘管與許多大型食肉動物生存在一起,但是巨型短面熊依然能夠獨步天下,它在激烈的競爭中屹立不倒。

圖註:打算從刃齒虎嘴中奪食的巨型短面熊,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與一群刃齒虎搏鬥的巨型短面熊,作者:roman uchytel,圖片來自網絡

身高腿長的巨型短面熊主要生活在開闊的平原上,它們以大型動物為食,比如野牛、駝鹿、馴鹿等。正是因為能夠獨自捕殺強壯的野牛,巨型短面熊也被稱為「噬牛熊」。如果有機會,巨型短面熊還會攻擊猛獁象的幼崽。有的時候,巨型短面熊也會幹點打家劫舍的勾當,它們會靠著巨大的體型優勢搶奪其他食肉動物的獵物,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或許並不少見。

行走在北美洲廣闊的平原上,巨型短面熊經常會站立起來尋找食物,其高大的身材是其他掠食者無法比擬的。

巨熊之死

曾經所向披靡的巨型短面熊在距今11600年前全部滅絕了,同屬的倭短面熊滅絕的時間更早。研究認為倭短面熊的滅絕來自於黑熊和古棕熊的競爭,它們都生活在森林之中,但是後兩者更大更強壯、食性也更廣泛。當古棕熊想要進入平原時,它們卻受到了巨型短面熊的壓迫,所以它們並沒有導致巨型短面熊的滅絕

圖註:當人類第一次到達北美洲時就遇到了強悍的巨型短面熊,模型由藍犀牛工作室製作,圖片來自藍犀牛工作室官網

距今2萬年前(一說為4萬年前),一個全新的物種通過白令陸橋從亞洲來到了北美洲,它們就是人類。進入北美洲的人類很快就與巨型短面熊相遇,在早期的遭遇中,人類一定吃了不少苦頭。隨著武器的發展,當進入距今1萬多年前的克洛維斯文化時,人類已經可以熟練的使用長矛、標槍等武器,這些武器造成了北美洲大型動物數量的急劇下降,巨型短面熊也深受其害。

圖註:使用長矛的克洛維斯人正在攻擊猛獁象,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今天的北美洲北部已經成為棕熊的領地,圖片來自網絡

人類帶來的不僅僅有先進的武器,而且還有致命的病毒,在這種打擊之下,包括巨型短面熊在內的大型動物最終紛紛滅絕。當巨型短面熊消失後,棕熊趁機佔據了其留下的生態位,坐上了北美最大食肉動物的寶座。

相關焦點

  • 巨型短面熊,史前北境之王,自恐龍後最兇猛的陸地霸主!
    一直以來備受大家喜歡的《權力的遊戲》完結了,估計大家也沒想到當初「三傻」珊莎·史塔克坐上了北境之王的寶座。不久前結束的NBA總決賽中,多倫多猛龍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境之王。但若要從動物裡選出一個「北境之王」,那非巨型短面熊莫屬。
  • 巨型短面熊能否與霸王龍一較高下?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巨型短面熊巨型短面熊並不是一種動物的名字,確切的說,有兩種動物都叫巨型短面熊,一種是北美巨型短面熊,一種是南美巨型短面熊。這兩種巨型短面熊的生存年代和地區都有著很大的區別。由於其與南美眼鏡熊是近親,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上,南美細齒巨熊被劃入了熊科眼鏡熊亞科下。在當時的南美洲,並不是只有巨型短面熊這一種食肉動物,這裡生活這許多大型的食肉動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南美混亂刃齒虎、致命刃齒虎等等,這些動物與南美巨型短面熊屬於統一生態位的競爭者。但是,南美巨型短面熊憑藉著龐大的體型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史前巨熊的體型有多大?最大可達兩噸!
    而巨型短面熊(Arctodus simus)可是一種龐然大物,頭骨長度有52釐米,估計體重可達1.1噸,肩高可達1.7米。在密蘇裡州的一個史前洞穴裡發現了4.6米高的抓痕,據專家分析這是一隻站起來足有3.7米高的巨型短面熊留下的。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有史以來最大的熊類,也是當時北美佔優勢的熊類。
  • 北美第一猛獸短面熊因何滅絕?原因難以置信
    不過,要論北美哺乳動物的武力值排行,棕熊還排不上號,北美大陸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陸生食肉哺乳動物,名叫短面熊。一般我們見得多的熊是這樣的:在電影《荒野獵人》中,野熊也給我們展示了可愛憨厚之外的本性。但是,跟短面熊比起來,這種「兇狠」都是小朋友過家家。
  • 古生物學家分析:巨型短面熊與霸王龍正面廝殺,最後誰是王者呢?
    01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巨型短面熊巨型短臉熊並不是動物的名字。具體來說,有兩種叫做巨形短臉熊的動物,一種是北美洲的巨形短臉熊,另一種是南美洲的巨型短臉熊。這兩種巨大短臉熊的生存年代和地區有很大差異。南美巨型短面熊南美巨大短臉熊又稱南美西細齒巨熊,是南美史上最大的熊科動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食哺乳動物。
  • 雄踞美洲百萬年,短面熊令一眾古生物聞風喪膽
    北美巨型短面熊復原圖廣義上的短面熊指的是短面熊屬裡面的物種,包含了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而我們常說的短面熊,則指的是北美巨型短面熊,為了方面,以下文中若沒有加以說明,所提及的短面熊皆指此類現代熊類裡面,棕熊算是比較大的了,其體重能夠達到800千克,現代有記錄以來,最大的熊則是19世紀在阿拉斯加發現的北極熊,體重為998千克,但是它們在短面熊面前,只能說都不算啥,因為人們發現北美短面熊的體重能達到1134千克。
  • 短面熊最重1.5噸,單挑恐狼群,從劍齒虎口中奪食
    短面熊屬於熊科、眼鏡熊亞科,又分為巨型短面熊、倭短面熊。短面熊到底有多強大?在面對劍齒虎、恐狼、美洲擬獅等兇悍猛獸時,會如何應對?
  • 五大戰力非凡的史前猛獸,第三種還以霸王龍為獵物
    此外,風神翼龍還能夠捕食較為幼小的霸王龍,是當代陸地頂尖掠食者的天敵之一。巨型短面熊,曾經活躍在美洲大陸上的頂尖掠食者之一,大約在兩百多萬年前巨型短面熊以捕獵當代巨型野牛為生,被現代學者稱之為「噬牛熊」。根據現代學家所發現的骨骼化石推測,巨型短面熊的身高至少達到五米,體重接近兩噸。
  • 澳洲發現新種史前巨鱷,至少5米長,可捕食巨型有袋動物!
    在更新世時期,澳大利亞的陸地上曾生活著三噸重的袋熊、站起來身高3米的巨型短面袋鼠和不會飛的牛頓巨鳥等大型動物,同時河流裡也有巨鱷橫行,伏擊前來喝水的巨型動物。後來科學家在研究更新世的鱷魚化石時,因化石碎片過於多樣最後歸為馬氏鱷亞科沼王鱷屬(Pallimnarchus)。
  • 紅魔將帥會面「北境之王」
    虎撲2月26日訊 在雙紅會上與利物浦握手言和之後,曼聯主帥索爾斯克亞與球隊的明星球迷、美劇《權力的遊戲》中瓊恩-雪諾(Jon Snow)的扮演者基特-哈靈頓(Kit Harington)會面,並向他贈送了印有「北境之王(KING IN THE NORTH)」的特製球衣。
  • 人類祖先最怕的幾種史前生物:以靈長類動物為食,遇到跑都跑不掉
    說起史前生物,大家可能會想到兇猛的恐龍。但恐龍生活的年代畢竟還沒有人類,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通過電影來感受恐龍的震撼。如今的人類,似乎已經忘記了基因裡殘留的對史前猛獸的畏懼,在人類進化的歷程中,有許多史前生物是以智人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為食的。
  • 看懂北境之王的崛起,就明白了威馬之道|車業雜談
    或許我們可以從權遊中北境之王的崛起之路來窺探一二。  01  擁有上牌桌的資格  在權遊中,出身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有遊戲權力的資格。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龍母,出場必說「坦格利安家族的『風暴降生』丹妮莉絲,鐵王座的合法繼承人……(此處省略一萬字)」。
  • 澳大利亞發現史前「沼澤之王」,身長6米,一口一個大袋鼠!
    【南方+12月23日訊】據美國媒體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表示,已完全確定20世紀80年代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史前化石是一隻巨型鱷魚,並稱其為「沼澤之王」。它是上新世時期(大約生活在距今533萬到258萬年之間)在昆士蘭州東南部的頂級掠食者之一,並且可能捕食與其一起生活的大型史前袋鼠和巨型雙擬齒有袋動物。」目前,昆士蘭大學已正式將其命名為「Paludirex vincenti」。
  • 世界上最大的熊,身高五米,坐穩了頂級掠食者的寶座
    我們要說的這種熊就是史前巨熊短面熊,在距今在兩千萬年前,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種可怕的頂級掠食者,它們主要獵食各種哺乳動物,比如說野牛和大角野牛,這種生物就是短面熊,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熊,也是最可怕的熊。
  • 史前巨型野牛復活計劃居然成功了
    於是希特勒產生了一個野心勃勃的驚天超級計劃,他要建立世界級範圍的自然保野生保護區,讓自己的動物學家按照巨型原牛的特徵改造現有的歐洲牛,然後放生進自然保護區內。這個計劃看上去沒多大奇特之處,實際上背後的行為過程和故事情節卻過分的恢弘龐大且罪惡累累。
  • Costco開賣「史前」巨型龍蝦爪,比豬蹄還大!看看就覺得過癮
    最近美國的社交網絡瘋傳,Costco正開賣巨型的龍蝦爪,一隻只看上去像史前怪物一樣大龍蝦爪,正擺上貨架開賣。消息一出,Costco又一次成了「網紅」,美國網友都瘋了!還是已經在海底活了幾萬年的史前龍蝦?實際上,3磅還不是最重的!美國網友紛紛奔向Costco,來看看他們拍回來的圖。
  • 鄧氏魚:青面鋼牙的泥盆紀之王
    在3.8億年前的海洋中,生活著一種青面獠牙的巨型食肉魚類,它就是鄧氏魚。作為最著名的古生代大殺器,鄧氏魚以其粗壯的身體和兇悍的外形成為當之無愧的「泥盆紀之王」。 鄧氏魚:青面鋼牙的泥盆紀之王
  • 史前巨鱷中的最強者,咬合力約7噸,硬啃3米巨龜似餅乾!
    而追溯其祖上那些史前巨鱷,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若看過探索頻道《Discovery》的同學,或許都以為帝鱷是史前第一巨鱷吧?但事實上,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魚之王」。 為什麼說普魯斯鱷才是真正的「鱷中之王」呢? 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像恐鱷、帝鱷、普魯斯鱷這些史前巨鱷的體型也不斷縮水。
  • 【真相】300萬年史前巨兔現身 龐大模樣曝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3日消息,研究人員最近在西班牙發現史前巨兔化石,它被命名為「Nuralagus rex」,也被稱為「梅諾卡島兔王」,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兔類。300到500萬年前它們生活在西班牙近海的梅諾卡島上,由於體型過於龐大,它們無法像現在的兔子一樣自由跳躍。
  • 史前巨型蜘蛛祖先真面目曝光 身長150CM(組圖)
    9月7日消息,史前生物異性巨大,昆蟲也是如此嗎?考古證實,雖然蜘蛛現在的體型很小,史前世界他們的祖先可是個兇狠的大傢伙。科學家根據巨型蜘蛛的化石還原了他們生前的樣子,一起來看看吧。身體末端的三對肢體比前端的一對更短,這表明Pentecopterus可能是使用6條腿在海底行走,而不是8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