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批發市場該如何破局?70%農產品經批發市場分銷未來仍無法替代

2020-12-17 中國網河南頻道

【農產品批發市場該如何破局】受今年疫情影響,農貿批發市場一度成為社會熱點,暴露出了管理方面的一些問題和漏洞。儘管遭到極大衝擊,批發市場仍是農產品最主要的流通渠道,目前我國約有70%的農產品都要通過農產品批發市場流通分銷。而且,因為其規模大、品種全、商品來源渠道多,能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在今後一段時間仍無法被取代。近日,2020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年會在湖北宜昌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批發商和經銷商等共同探討農產品批發市場該如何轉型和升級。

2020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年會。新京報記者耿子葉攝

70%農產品經批發市場分銷未來仍無法替代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現有農產品市場4.4萬家,其中批發市場4100多家,年交易額在億元以上的批發市場有1300多家,農貿市場、菜市場和集貿市場近4萬家。2019年,批發市場交易額達到5.7萬億元,交易量9.7億噸,市場內各類經銷商戶有240多萬個。目前約70%農產品經由批發市場分銷,農產品批發市場仍然是我國鮮活農產品流通的關鍵環節和主渠道。

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按下「暫停鍵」後,農產品批發市場環境秩序差、管理粗放、溯源體系缺失等問題進一步暴露,部分否定農批市場的聲音出現。對此,全國多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採取了嚴格檢測措施,保障了農產品安全流通。

為了加快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此前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組織召開研討會,形成了《疫情之下農產品批發市場轉型升級發展報告》。《報告》認為,疫情發生以來,農產品批發市場為緩解農產品賣難及保供穩價、促進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同時,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規模大,品種全,商品來源渠道多,能滿足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能有效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是其他業態不可替代的。

在年會現場,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處長於躍就目前農產品批發行業現狀指出,當前農產品流通的主要問題有基礎設施短板明顯、生產分散短期較難改變、流通成本高收益低等。他建議,批發市場未來應當重點推動分類分區經營、批零分開和取消地下交易。於躍表示,市場方要注重疫情防控措施,注重冷鏈發展,包括中央廚房等,可推進人車物分流管理、購銷存及供應鏈系統、電子結算三個領域進行市場信息化改造。

雙重挑戰下農批市場加快數位化轉型

當下農批市場發展面臨內部升級和外部壓力的雙重挑戰。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指出,數位化可以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是數字轉型的時代。

數位化是農貿市場未來發展方向。新京報記者耿子葉攝

馬增俊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下,批發市場未來發展要積極響應當地政府號召,為政府解憂排難,同時,要加強人流管理和物流創新,加快數位化轉型進程。馬增俊還透露,農貿聯將成立數位化專業委員會,旨在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推動數位化轉型,為數字經濟的到來做好準備工作。

一個小小的土豆,放在智慧電子秤上,不需要任何操作,就可以顯示出產品名稱和價格,這是在2020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行業年會上展出的智能設備,小小的一桿秤,吸引了許多農產品批發商的關注。據介紹,目前已有近百家農產品批發市場採用了智能電子秤,此外還有智能車型識別設備、農批冷鏈數位化運營等,正越來越多地應用到農產品批發市場中。

智能零售秤。新京報記者耿子葉攝

記者了解到,不少農產品批發市場正在進行線上化試水。江蘇無錫朝陽農批市場每年的線下實體銷售有100億元,其負責人張君君表示,雖然目前線上銷售每年只有1000多萬元,但還是堅持要做線上業務。

數位化是轉型工具,要想真正解決農批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問題,需要認清農批市場的未來發展方向。內蒙古食全食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繼遠認為,依託現有資源快速布局零售市場網絡,搶佔終端市場,為農批市場發展和線上線下融合建立支點是首要出路,另外還要利用現有資源,建立集配加工中心,增加生產加工、分揀分包功能,引導農批市場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為形成大流通奠定基礎。此外還需引導農批市場培養自營隊伍,從商業物業管理者向實體經營者轉變,解決農批市場盈利單一和盈利能力弱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供銷大別山農產品批發市場怎麼樣 中國供銷大別山農產品批發...
    六安中國供銷大別山農產品批發市場售樓諮詢電話:未知六安中國供銷大別山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六安金寨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中國供銷大別山農產品批發市場商業產權為40年,普通住宅產權為70年,花園洋房產權為70年, 預計開盤時間為2017年05
  • 打造贛東北綠色農產品批發中心——訪樂平蔬菜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
    從2008年開始,樂平市引進江西中遠現代農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投入4.5億元巨資,嚴格執照國家綠色市場標準設計興建第四代農產品批發市場——樂平蔬菜農產品批發市場。日前,中國日報網記者來到樂平市,對樂平蔬菜農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探訪。原傑是樂平蔬菜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總經理,是蔬菜流通市場運營管理的行家裡手,也是中國農產品流通行業星級評定專家,專業從事蔬菜流通行業已有三十餘年。
  • 農業部定點農產品批發市場--湖北
    436   湖北黃石市農產品批發市場
  • 探訪中原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節前問價
    春節期間,農產品供應形勢如何、蔬菜和豬肉價格如何……記者來到農產品批發市場——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園,走訪商戶和市場負責人,一線聽民聲,問價格。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園位於鄭州市中牟縣,註冊登記商戶有6500家,如今是中原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全國市場有一定代表性。年關將近,園區內貨車及買主來來往往,工人們忙碌地裝卸蔬菜、水果,商鋪貨架上雞、羊以及豬肉一應俱全,海鮮產品琳琅滿目,年味十足。
  • 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達4000餘家 最大市場年交易額超600億元
    ­  新華社北京7月6日專電(記者雷敏)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日前透露,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總數已達4000餘家,2015年最大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交易量超過1500萬噸。
  • 東莞常平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木倫農產品批發市場,差點轉迷路!
    東莞常平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木倫農產品批發市場,差點轉迷路!40 來源:逗逗de豆豆 原標題:東莞常平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
  • 農貿行業競爭加劇,農產品批發市場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形成的商業業態,發展到現在已成為我國農產品流通的主流渠道。2010年全國共有4500家農產品批發市場,2016年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達到了4.7萬億元,佔據了全國農產品70%的流通規模佔比,妥妥的一個萬億級大市場,隨之而生的則是對農批市場設計的極大需求。
  • 南昌深圳農產品批發市場要搬遷?
    ■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沈冠楠/文近日,南昌市出臺《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十大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其中「商品市場提升行動」章節提到「加快推進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退城進郊」內容引發網友關注。據了解,2008年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遷入昌南工業園,成為南昌首個「退城進郊」的大市場。12年後,南昌市再次針對該市場提出「退城進郊」的概念,這個被譽為「南昌人菜籃子」的南昌深圳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是否真的要搬遷?
  • 農產品批發市場應加快數位化升級
    11月28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創新發展研討會暨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第四屆第二次會員(理事)代表大會在重慶舉行。與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流通行業來說,是「危機」也是「機遇」,農產品批發市場應加強現代化、智慧化、標準化、數位化建設,加快轉型升級。
  • 期盼早日解封好復工復產—來自天津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見聞
    11月4日,天津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部分營業廳被來自天津雙港鎮的綜合執法人員封停歇業。天津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是經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國家鮮活農產品定點批發市場,是天津市乃至華北地區大型蔬菜購銷基地和集散中心,為市場周邊5個行政區600萬城市居民及10000餘家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日常蔬菜供應。
  • 快訊:日照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盛大開業
    ,為日照市農產品批發行業的發展進程譜寫了不朽的傳奇。2017年金陽市場實現華麗蛻變,1月9日,全新的日照市農產品批發市場盛大開業,豐富市民「菜籃子」。隨著2000餘家商戶入駐新市場,這裡也將成為魯東南地區農產品批發行業的標誌和龍頭。
  • 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投入運營
    央廣網海口8月26日消息(記者朱永)今天上午9點,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熱烈樸實的開業儀式,200多名嘉賓和市場商戶們,一起見證這一隆重又激動人心的時刻。為貫徹落實海南省委省政府穩定菜價十項措施,按照《海口市落實「菜籃子」責任制二十六條措施》要求,切實扛起百姓「菜籃子」保供穩價的使命與擔當,海口市菜籃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廣州江楠農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從海南自貿港民生服務定位出發,共同建設運營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
  • 廣東湛江:建中國最大東協農產品批發市場
    廣東湛江:建中國最大東協農產品批發市場 2016-04-29 12:19:38  據湛江市商務局局長王小穗介紹,去年12月,湛江市與泰國中小企業經濟貿易發展委員會就合作建設「湛江—東協農產品批發展示中心」達成合作意向。
  • 違反八項規定,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管委會再被「點名」
    違反八項規定,北京農產品中央批發市場管委會再被「點名」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 2018-02-10 07:47
  • 我市最大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
    我市最大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江津雙福國際農貿城開業 2014-09-01 09:33    來源:重慶日報 記者 羅斌 攝    本報訊 (記者胡勇)8月30日,由重慶商投集團和江蘇華西集團共同打造的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正式開業,標誌著我市最大的綜合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啟用。    交易區設26個類別    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計劃總投資100億元,規劃佔地5000畝,設有商品交易區、配套功能區、管理辦公區、生活服務區四大功能區。
  • 黃石農產品批發市場遭逼堵 全市菜價上漲
    荊楚網消息(楚天都市報)(記者張斌石勇)黃石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遭債主堵門討錢,蔬菜「進出」兩難,致使黃石各農貿市場蔬菜供應緊張,每公斤菜價上漲0.1至0.2元。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在黃石市農產品批發市場門口看到,門口堆土約1米高,運菜車輛排成長龍,無法進入市場;背菜進出的菜農也只能繞道而行。
  • 天津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
    據悉,天津何莊子農產品批發市場最早建立於1986年,地處天津市津南區,臨近天津外環線、天津大道等多條交通主幹線,交通便捷;是一個以農副產品批發、零售為主,農副產品倉儲及物流為輔的大型綜合性農貿產品交易市場,是天津地區四大蔬菜批發集散市場之一
  • 北京順鑫石門農產品批發市場
    北京石門農產品市場   北京順鑫石門農產品批發市場是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唯一由上市公司控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市場成立於1994年,位於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石門村。市場佔地面積5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現設有蔬菜、水果、糧油、水產、肉蛋禽、快速消費品等六大經營區域,商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200多個區縣。
  • 梧州水果批發市場大搬遷,梧州中農聯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來了!
    而竹灣水果市場被火燒後,由於當時梧州缺少可替代且成熟的市場,有一段時間曾一度導致水果批發經營戶,到街邊道路上搭帳篷來做批發水果生意,隨後梧州的水果批發經營戶歷經前後2次搬遷,先搬遷至竹灣一個做物流的市場短暫過渡了1年半,後搬至現今的花木鳥市場,但這2個市場依然無法解決舊竹灣水果市場搭鐵棚式經營模式,搭鐵棚式經營場所存在多少安全隱患問題,相信經歷過舊竹灣市場的人都懂
  • 綦江將投資25億元建渝黔農產品批發市場
    投資25億元、輻射渝南黔北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將落戶綦江。日前,重慶日報記者在綦江萬泰三農匯籤約儀式上了解到,藉助重慶獨特的區位優勢,該農產品批發市場將重點挖掘渝南黔北的優質生態農產品,讓其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