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大有來歷!

2020-12-17 金魚滿堂

金魚巷,泉州古街巷名,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府文廟廣場附近(泮宮口牌樓對面),與中山路交接。巷口寬近十米,窄的地方只有兩三米--據說這是小巷最初的寬度,而巷口是因為民國時期電影院的建設才拓寬的。

金魚巷和泉州有名的騎樓商業街中山路相交,附近是泉州地標府文廟廣場。街巷裡都是低層建築,混雜著傳統的閩南建築和現代化建築,也有一些將閩南建築作了一定的改造。小巷非常安靜,幾乎沒有遊客,雖然靠近中山路商業街,商業氣息卻並不濃鬱,只有一些小店在這裡堅守,延續老城的人間煙火氣

然而,就是這樣一條長百十來米不起眼的小巷子,卻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

金魚巷的由來

望文生義,金魚巷是不是因為很多人在這裡售賣金魚而得名呢?這個推理看起來很理,不過和真實原因相差十萬八千裡。

金魚巷的得名是因為宋代福建轉運使謝仲規曾經在此建造宅院,其後裔又在原地建造祠堂,並有「金魚世第」的牌匾。

「金魚」兩字在這裡指的是古代官員佩戴的魚袋,這個魚袋並不是用來裝魚的,而是手工製作的飾品,符合標準的人才可以佩戴。五品以上官員就有佩戴魚袋的傳統--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大紅)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

謝仲規是宋皇佑元年進士,累官福建轉運使,官至三品。他的後代也均是高官,佩戴金魚袋,也因此謝衙就被稱作了"金魚巷"

臥虎藏龍的金魚巷

巷中68號"迴園"是清代詩人丁煒的府第,曾為泉州園林典範,後來成為"泉州華僑公會"會長蔣以麟的故居。

如今只餘一彎圓形拱門追憶當年詩情,假山和沲水,亭臺與雕樑,憑君想像!

巷中84與86號為光緒三十一年最後一科進士、清源書院院長吳桂生的故居。

傳統的閩南木結構大門,歷經風雨,已是黯然無色,灰頭土臉如被時代拋棄落魄的書生。門上依稀可辨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字樣,告訴人們一個恍如隔世的時代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吳桂生故居的牆邊,有一條細窄的小弄,俗稱"火巷",是為了防範火災殃及比鄰而特設的。小巷比鄰的兩家有數個相對的小門,門上搭蓋了紅瓦屋頂相連。

金魚巷的巷尾144號是傅維早的故居。

傅維早曾主持過開元寺、東西塔、承天寺和府文廟等重要建築的大修工程。作為泉州近現代傑出的建築大師,其府第卻是單開門面,簡陋而窄小。低調務實如是,是優是劣。

看到這裡,請收下小滿的膝蓋,這條不起眼的小巷居然有這麼大的來歷,隱藏這麼多大神級人物呢!

相關焦點

  • 西安有條不起眼的小巷,外國遊客扎堆,本地人卻不會去
    在西安有名的幾個景點、兵馬俑、大雁塔等地,看到外國遊客並不新鮮, 但是西安市有這樣一條隱形的小巷,當地人幾乎不去,但它是西安市外國遊客最密集的地方之一,那就是化覺巷, 化覺巷只有300多米的小巷,位於西安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之一的回民街區域內,但是「裡巷」,南通鼓樓北院門,北連西羊市,不是繁華街。
  • 蕪湖古城有「三條巷」,擁有百年歷史,你知道是哪三條?
    蕪湖古城附近曾有「三條巷子」之說,分別是堂子巷、索麵巷、油坊巷,這三條小巷雖不起眼,但都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 百年小巷,古韻悠悠。 堂子巷歷史悠久,蕪湖最早的康熙版《蕪湖縣誌》「縣西大街」一欄中就有「堂子巷」的記載,在以後歷次縣誌中也均有記錄,距今至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堂子巷」名字的來歷也很有意思,據《蕪湖市地名錄》中記載,清代這裡曾建有澡堂一座,附近的居民都到這裡來洗澡,故名「堂子巷」。
  • 不起眼的海紅坊,卻與三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有關!
    養育巷的東側有一條叫海紅坊的小巷。對於很多人來說,海紅坊這名字著實有些陌生了。與蘇州其他小巷比,不過200多米長,看著也有些普通,「路過即錯過」一點也不怪!
  • 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口
    這個地方如果不是朋友推薦,還真是不知道深巷藏佳地,過江隧道口天橋下,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口,居然藏著這麼有特色的一個餐廳。但如果知道爪哇空氣酒吧的,就知道怎麼走了,因為就在爪哇隔壁。這裡的菜式比較精緻,有些擺盤藝術。
  • 鄭州4家不起眼小店,都在這條老街上,咖喱雞肉餅你知道啥味道嗎
    布廠街是鄭州最有特色的老街之一,有名的國棉二廠就在這條街上,提起這條老街,大家的記憶可能就是小吃很多,但是有特別記憶的沒幾家。咖喱雞肉夾餅咖喱雞肉餅在鄭州已經很少見了,不過這裡還在賣,這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店,記得小時候,家裡不做早飯的時候,家人經常買這種小吃當作早餐。別看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店,但是有時候排隊才能吃上呢。
  • 「逛老街 走舊巷」從讀懂一條條小巷開始,讀懂這座城
    行走在這條小巷,往日的繁華已歸於平淡,幾家藥店、診所,似乎藏著解鎖它故事的密碼。時光傳送機:【逛老街 走舊巷③】這條德陽曾經最熱鬧的小巷,如今……水井巷昔日,一口甘甜的水井養育一方人。如今,從老井取水起家的「田豆花」延續老味道。
  • 王浩兒街有條小巷 讓附近居民大吐苦水
    這段約100米的小巷,連接著王浩兒街和百祿路,路面沒有硬化,泥土在雨水浸泡下變得稀軟,大大小小的坑凼積滿了雨水。戴婆婆說,她是王浩兒街248號附近一單位宿舍的住戶,那裡有24戶居民,都是老年人,每天出行都會經過這個小巷。經常走這個小巷的,還有建華苑的200餘戶居民,以及附近一些自建房住戶。
  • 南寧小巷裡不起眼的生榨米粉店,店主幾年就掙了三套房,太厲害了
    在北湖路東三裡小巷裡面,有兩三家生榨米粉店,都是比較舊式的店鋪,看著很有年代感,應該是開了很多年。牛腩給的分量還可以,塊頭也比較大,不像有些店切得小小的,吃起來都塞牙縫裡完了。這家店的粉很爽口,發酵的酸味也很醇正,酸餿味很濃鬱,很多人聞不慣這種酸餿味,但是其實有這個味才正宗哦。這家店雖然看起來小又破,在路邊很不起眼,但生意還不錯,真的很紅火,顧客一直絡繹不絕。我前兩天曾發過關於它的視頻,結果有一個網友在下面留言評論說,這家店是他哥開的,他哥靠這家小店已經掙了三套房,兩部小車,真是想不到啊,太厲害了!
  • 一個不起眼的小館子
    一個不起眼的小館子但是味道還是不馬虎的位置雖在798園區邊上但是馬路對面的風水看似真的沒有那麼好因為隔著條馬路,想走過去得繞一大圈,也是累心了希望以後可以在這裡修一條人行橫道燃面村,感覺主打的肯定是面但是我更著迷於他家的餛飩個頭大,一碗量真的不小簡餐還有各種面,各種飯如果吃膩了園區裡面的小風情可以出門來嘗嘗這裡
  • 這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店
    這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店,122飯店,靠在集慶門附近,門頭非常不明顯,燈光也不亮,差點沒找到,一家特色的小店不點菜,老闆配菜,主菜就那幾種,素菜全憑老闆心情環境:一共有三個包間,不太大,飯店環境一般般,還算蠻幹淨服務:老闆親自上菜,沒有多餘的服務員「燉生敲」這是地道的老南京菜,沒有土腥味,處理的很乾淨,紅燒後很香「燒牛腩」這個牛肉是帶筋的,吃起來很有咬勁「蒸香腸」香腸看上去油潤潤的,挺好吃的「蒸雞蛋
  • 陝西在建一座4C級機場,選址卻是這座不起眼小縣城,將有大發展!
    其實機場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交通方面,其實看的是陸海空,而對於內陸城市來說,更重要的是陸空,所以每個城市在經濟發展之後,其實都會開始發展這兩種交通,今天我要說的是陝西在建一座4C級機場,選址卻是這座不起眼小縣城,將有大發展!
  • 不起眼的寶藏店
    環境:環境還不錯.像是回到了初中年代的感覺.餐牌很有意思.八年級上冊的語文書封面「芥末生牛」「溼辣牛肉」「泡椒牛肉」「炭燒胸口油」超級好吃.身為一個經常出差的湛江本地人.芥末生牛味道已經超越廣西.溼辣牛肉很正宗.跟我在湛江吃的一模一樣.愛了愛了.不起眼的店.不起眼的招牌.藏著一家寶藏燒烤店.真的有下次.吃得很爽「中烤場芥末生牛」
  • 南京這「不起眼」的小巷,長度沒有百米,竟為當年世家大族的居住地!
    自古以來,描寫南京秦淮河孔廟的詩詞就有很多,其中有唐代大作家劉禹錫的《武夷巷》,也是很有名的《朱雀橋邊的野草和鮮花,武夷巷入口處的夕陽斜斜;以前,王謝堂飛進老百姓的家裡這是一首愛撫現在
  • 這或許是觀瀾最不起眼的燒烤店了
    #東條希帶你吃深圳#第一次走進觀瀾大地~這或許是觀瀾最不起眼的燒烤店了環境:裝修的,很一般。但是乾淨,衛生。空間大服務:小哥哥很熱情「烤羊排」強烈推薦~或許觀瀾第一好吃的羊排了~「炭烤雙丸」第一次吃烤的牛肉丸,味道很驚喜~值得推薦「燒雞」燒雞分量很足~焦嫩無比這家店。味道完全合我胃口~真的是觀瀾的寶藏燒烤店啦
  • 這7種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對狗狗大有益處
    這7種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實際上對狗狗大有益處。1、雞肉雞肉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可以促進狗狗成長還不不易發胖。切記要把雞肉煮熟之後再餵狗狗,因為生雞肉會含有細菌,不能保證肉源乾淨的情況,還是煮熟比較好。
  • 「整治+精治」,通州這條260米小巷變出4個迷你花園
    「我在這兒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栽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與時俱進地增設了垃圾分類毛線畫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路面上乾淨得連片落葉都「留不住」。梨園中街一巷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被夾在玉橋南裡小區的樓群間,是一條典型的背街小巷。
  • 不起眼的野草,是養肝護肝的好植物,對肝臟有好處
    不起眼的野草,是養肝護肝的好植物,對肝臟有好處 王大柱今年38歲了,腿上有殘疾,20年前因為車間的一次意外,加上連續的加班,才發生了這個意外。後來媳婦懷孕,自己去醫院檢查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B肝大三陽,不過身體沒什麼症狀,也不想吃藥,就這樣拖著。媳婦老家有一道家常菜,就是用烙鐵草加上胡蘿蔔和麵糊烙成大餅,王大柱對這道菜很滿意,所以家裡時不時的就要吃這道菜。烙鐵草又叫鏵頭草,本來是農村用來治療痔瘡的良藥,但是現在又被當成了王大柱吃飯的心頭愛。
  • 手蹭破一塊不起眼的表皮,3天後整條手臂黑了
    台州的蘇阿姨搬重物不慎手撞上生鏽的鐵板,有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傷口。沒想到,3天後整條手臂黑了!差點要了她的命!●手蹭破點皮,三天後下不了床回想起受傷及治療經歷,今年59歲的蘇阿姨至今心有餘悸。當時雖然有點痛,但不久就緩解了,而且查看後只破了一點不起眼的皮,不仔細看幾乎看不出傷口,更沒有出血。對於手被撞傷,蘇阿姨沒太把它當回事。蘇阿姨說,「以前也有被撞傷過,都沒有事。如果回到家還記得,那就用酒塗了一下傷口,撒一點雲南白藥。」這一次,蘇阿姨也是草草處理了下傷口。
  • 不起眼的菠蘿蜜核竟然有如此大的功效
    這麼做可真是太浪費了,殊不知這不起眼的東西,可是個寶藏呢!菠蘿蜜核的營養價值:菠蘿蜜核中含有大量的澱粉成分,煮熟後口感軟糯,易消化,不僅有益於腸道蠕動,而且能夠很快地為有機體提供能量。這可不行!趕緊往下滑,大表姐已經為你們列好了一些菜餚中可以加入菠蘿蜜核的菜譜了!
  • 「顏值」大提升!人民路街道13條背街小巷改造完成
    人民路街道幸福裡社區的天福花園始建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小區門口的天福路雖然還具備通行能力,但這條路以及路兩邊的環境只能用老舊、破爛、雜亂來形容,如今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70多歲的劉碩全大爺在社區已經居住了三十多年,隨著家門口的大變化,老人喜笑顏開地說:從前散步是往外走,現在在家門口走路就很平順;以前汽車沒有泊車位,到處亂停車,現在都是整齊劃一的停車位……背街小巷改造雖是相對於眾多城建項目中的小項目,帶來的卻是惠民利民的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