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中小學生流行吸食「白粉」零食?似毒非毒,真是「有毒」 來源:新京報
應當儘快清理掉這類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零食。
你見過這番場景嗎:藉助一根吸管,孩子們輪流吸食桌上的一堆白色粉末……
這不是電影裡吸食毒品的鏡頭,而是真實地發生在小學生課間。
據報導,近日,濟南家長趙先生反映,一款名為「幹吃奶味棒」的零食在中小學生中走紅。三年級的兒子告訴他,這種零食的食用方法獨特:要將奶棒裡的奶粉倒在紙上,用吸管慢慢吸著吃。
▲圖片來自微博
由於吃的過程如同「吸毒」,不少同學稱這種零食為「K粉」或「吸吸樂」。
趙先生的兒子還說,課間時,經常十幾個同學圍在一起一塊兒用吸管吸食,甚至還會模仿電影裡吸毒後的亢奮狀態,手舞足蹈、面目猙獰。
▲圖片來自微博
趙先生認為,「這樣的零食明顯帶有教唆吸毒的傾向,肯定不能讓孩子吃。」不僅不健康,還容易給孩子心理產生不良影響,「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久而久之,容易染上不良習慣」。
12月12日下午,濟南市市中區市監局回應,將現場核實情況,並持續關注。
▲評論截圖
其實,早在2013年之前,各城市學校周邊的攤點就湧現了一批稀奇古怪的零食和玩具。
比如「如煙糖」,其外包裝跟正常的煙非常相似。這種酸糖做成了香菸一樣的形狀,「過濾嘴」的顏色明顯與「煙身」的顏色不同。
▲圖片來自微博
還有「生化手雷」,是一種會爆炸的玩具。這種塑料紙包裝的玩具,上邊畫著手雷的形狀,還有一幅黑色骷髏圖像。只要用力踩,包裝袋就會膨脹,緊接著炸開,像放鞭炮一樣。
▲圖片來自微博
2013年12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教育部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查處「魔爽煙」類食品的緊急通知》,部署對全國「魔爽煙」類食品的依法查處工作。在查處工作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已經較少看到這類零食的蹤跡。
▲圖片來自微博
但如今,「幹吃奶味棒」捲土重來,又一次在中小學生之間走紅,不禁令人擔憂。畢竟,孩子的好奇心重,喜歡模仿。如果因為時髦、好玩,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不僅不利於孩子們形成正確的認知判斷,還可能對他們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
當一些糖果做成「白粉」、「如煙糖」,嘗到了甜味兒的孩子們就可能認為,吸毒和吸菸沒什麼大不了。而一旦嘗到了「甜頭」,孩子們對於不良行為的戒備就會降低。
沸騰君(xjb-feiteng)認為,應當儘快清理掉這類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零食。類似「白粉」「香菸」都是甜的這種錯覺,本就不應該形成。如今更要儘早遏止,避免這類零食在無形中颳起不良之風。
編輯:狄宣亞 實習生:李真 校對: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