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棒裡的奶粉倒出來後,再吸著吃。王國柱 攝
另一種吸著吃的「奶棒」。
像香菸一樣的酸糖。
吸著吃的糖。
李衝 肖甜 攝
手雷。
生化手雷。
桌面上堆放著一堆白色粉末,孩子們藉助一根吸管,輪流吸食那些「白粉」……如果你覺得這是電影裡吸食毒品的鏡頭,那你就錯了,這是一種在眾多小學生中流行的零食。揚子晚報記者在泰州一些小學附近的小店看到,這些「白粉」其實是奶粉。能讓孩子像吸毒一樣去吸食奶粉嗎?商家售賣這樣的「毒」食品,備受家長質疑。
據了解,這種「駭人」零食近日再次成為關注焦點,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國務院食安辦、教育部、食藥監總局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對此類兒童零食的生產、銷售進行清理整治。
暗訪地點 泰州
早前
媽媽嚇壞了:孩子在吸「白粉」?
這是小學附近店裡賣的「奶棒」,工商查後下架了
日前,泰州市民陳女士向當地媒體反映,兒子買了一種「倒在紙上吸食」的食物,並說同學們都愛吃。但吃時如同「吸毒」,陳女士連稱「被嚇壞了」。
當地媒體記者隨後在泰州大浦小學附近一家商店發現了這種「吸著吃」的奶棒食品。食品(奶粉)被裝在一個巴掌大的小包內,售價5毛錢,包內還裝有一根吸管。食用時,包內的奶粉需先倒在桌面上,然後用吸管慢慢吸食。商店老闆還介紹,由於食用方法很特別,奶粉味道好,奶棒的銷售一直很不錯。當地工商部門接到記者反映後,進行了調查,市區內很多學校門口的這種零食悄然下架。
昨天
揚子晚報調查:
另一種吸的「奶棒」冒出來了
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對泰州主城區多所小學門前商鋪進行了實地探訪。
在大浦小學門口的數家商店裡,這些商店老闆聽說記者要買「奶棒」後,均表示自己店內從沒有出售過。但在當地海陵區實驗小學門口,記者看到一名擺地攤的商販,在出售一種「奶棒」。只見「奶棒」長約20釐米,細長的管子裡面灌有奶粉,管子兩頭封閉。
揚子晚報記者花5毛錢買了三根,發現「奶棒」上面無廠名、無商標。咬開管子一頭,記者無法將管內的奶粉「吸」進嘴巴內。身邊一名小學生「糾正」說,要吃到裡面的奶粉,可以將管子豎起來慢慢倒進嘴內。但他們一般喜歡將「棒子」帶進教室,倒在紙上用管子慢慢「吸」。
揚子晚報記者試著將管子豎起來,慢慢將裡面的奶粉倒進嘴內,但不一會,「管口」因奶粉沾唾液後變得狹小,奶粉漸漸不能順利倒出;而將奶粉倒在桌面後,用管子吸食則非常方便。
隨後,揚子晚報記者在當地城東小學附近一家小商店,也發現這種「奶棒」的身影。
揚子晚報記者 王國柱
暗訪地點 徐州
早前
孩子吸著「魔煙」噴雲吐霧
工商查得嚴,現在已經不賣了
一種名為「魔煙」的果粉,去年曾一度在徐州中小學附近攤點風靡,這是外表看像香菸一樣的東西,吸後也可以「噴煙」。為此,去年徐州工商部門曾在全市集中進行查處。記者近日走訪市區、縣裡部分中小學周邊攤點發現,「魔煙」已難覓蹤跡。在市區一家攤點前,老闆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工商好幾次上門檢查,明令我們不能銷售了」。
昨天
揚子晚報調查:
5毛到1塊錢的「彩票」又冒出來了
「魔煙」雖然消失了,然而,在徐州部分中小學周邊攤點,揚子晚報記者仍看到一些不適宜少兒購買的玩具。
在豐縣東關小學南門附近一處商店裡,記者就發現一種名為「順溜仔專用彩票」的卡片正在熱銷,老闆稱相當於即開型彩票,購買者可以刮開「彩票」,裡面有中獎信息,大獎包括價值近百元的玩具汽車,小獎有貼紙、一角兩角現金、「再來一張」等。這類玩具彩票大獎已被店主拿走,剩下都是一些小獎,售價在每張五角到一元之間。揚子晚報記者 馬志亞
南京校園門口小賣部暗訪—
「香菸」、「白粉」不稀奇 連「生化手雷」都有,一踩就炸!
驚詫之餘,很多讀者可能要問:像這種「白粉」狀的小零食以及「魔煙」之類的東西,南京各家小學附近的小賣部有沒有賣的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走訪了近十家南京小學校—
香菸?這是酸糖
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先後走訪了珠江路、丹鳳街附近大約十家小學校。但是並未發現如泰州小學生吸食的「白粉」狀零食。
不過,在珠江路小學附近的一家小商店,記者有了「收穫」:這家店只有幾平米,門口掛著各種各樣的小食品和小玩具,色彩斑斕。當問到哪種小零食最受歡迎時,店主在店面明顯位置拿出一個像煙一樣的盒子,他說,這種叫做「如咽口」酸糖賣的很好。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這種食品外包裝其實跟正常的煙非常相似,有著相似的外觀和「商標封口」,只是看上去比真實煙盒小一些。打開後,記者發現,這種酸糖做成了香菸一樣的形狀,「過濾嘴」的顏色明顯與「煙身」的顏色不同。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小學生打開包裝吃糖的樣子,像極了大人吸菸。
吸粉?這也是糖
當揚子晚報記者詢問有沒有能夠吸食的小零食時,老闆很快就給記者介紹了好幾種,還特別拿出來一種叫做「CC樂」的糖。
記者觀察到這種糖被包裝在一根根的小塑料管裡,通過管子,可以吸食到裡面的粉末。外包裝上寫著:暢銷韓國30年,有著五六種食品添加劑。味道都是小孩子喜歡的汽水味、草莓味、香蕉味、哈密瓜味、巧克力味,產地是河南鄭州。
除此之外,學校周圍的小店裡還有一種叫「水晶之戀」的超彈糖果味果凍的小食品被擺放在了顯著位置,包裝上畫著一對卡通形象的俊男靚女,兩人閉眼深情相擁,非常曖昧,這樣的產品被小學生買去,顯然是不合適的。
據悉,這些另類零食的價格大多在五毛到1塊錢左右。
生化手雷?確實一踩就爆
揚子晚報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在小學門口小賣部裡賣的東西,有些還非常危險。
在幾家小商店裡,店主都向揚子晚報記者介紹了一種形似手雷的玩具,稱只要一拉導線就會爆炸;在同仁小學門口的一家小商店裡,揚子晚報記者還發現了一種會爆炸的玩具,叫做「生化手雷」。記者看到,這種塑料紙包裝的玩具,上邊畫著手雷的形狀,還有一幅黑色骷髏圖像印在上邊,看上去非常恐怖。據店主介紹,只要用力踩「手雷」就會爆炸。
揚子晚報記者買回「生化手雷」試驗了一下,記者連踩兩腳,只見原本扁平的包裝袋開始膨脹,過了幾秒鐘就「砰」一聲炸了,就跟放鞭炮一樣。而且爆炸過後還流出了不明液體,冒出了白色的氣泡。
店主對記者說,放學後許多小學生,尤其是小男孩都喜歡過來買,然後就在學校門口踩爆。
實習生 馬丹晨 汪靜
揚子晚報記者 李衝
我們問
老師不管嗎?
管,不允許學生帶零食入校門,發現後會進行教育
對於校門口可能會出現的這些「奇葩」零食,老師是怎樣看的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市濱江小學的一位胡老師。胡老師告訴記者,老師會教育孩子們不要亂買零食,主要考慮到外面的零食不衛生,不健康。「我們學校門口每天都有迎賓的老師和學生,不讓學生帶零食或者玩具進校門,中途上課以及課間也不能隨便走出校門。」
胡老師告訴記者,萬一發現學生買了上述所說的零食,或者危險的玩具,會對學生實行教育。
工商不查嗎?
查,「三無」產品可以查扣,但正規廠家的「吸食」品就沒轍了
泰州市海陵區工商局消保科有關負責人昨天下午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接到投訴後,立即對學校附近商家進行了檢查。根據有關規定,他們可以對無廠名、無商標的「三無產品」進行查扣,對售賣這些產品的商家進行處罰。
目前的尷尬是:商家如果售賣吸食方式不恰當的合格食品,目前還較難進行處置,只能對其進行勸阻。
專家說
外科醫生:粉狀顆粒吸進氣管很危險
泰州市人民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專家提醒,孩子吸食的粉狀顆粒食品,很容易進入氣管,引起氣管痙攣甚至窒息。有些顆粒還會進入肺部,時間長了會引起肺部感染。同時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吸食,還有可能因嬉鬧而導致吸管劃傷氣管。
心理專家:孩子模仿力強,會受到誤導
小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賣這些東西,算「小事」嗎?揚子晚報記者昨天採訪了南京社會心理研究專家張純。張純告訴記者,小學生的社會化程度不高,心智不成熟,對事物的是非判斷能力還不高。當一些糖果做成香菸的樣子向孩子出售,會讓他們覺得香菸味道也很甜,不是壞東西,這會誤導孩子。
而泰州學院心理學專家也認為,孩子的好奇心重,天性愛模仿,對事物的是非判斷缺乏認知。孩子對奶粉的吸食可能僅僅因為好玩,但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對其今後的成長都是極其不利的。
實習生 馬丹晨 汪靜
揚子晚報記者 李衝 王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