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在如今的杭州城,西湖醋魚的鼎鼎大名已是無人不知曉。但凡是來西湖轉悠過一圈的遊客,心中總會生出幾許想要品嘗西湖醋魚的念頭。它是當之無愧的杭幫菜代表菜品之一,最早發源於宋代,再由一代代的江南大廚對其進行改善,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小小的一條魚,卻融入了江南菜系有甜有鮮的大學問,多種豐富細膩的口感千純百鍊於一盆之中,乃是杭幫菜登峰造極之作。
西湖醋魚的來源
西湖醋魚最早出現於宋代,它的前身乃是宋五嫂所制的「宋嫂魚羹」。說起這宋嫂,那可不是什麼尋常女子,早在南宋時期就憑著一手好廚藝名揚天下,一手「宋嫂魚羹」做的出神入化。當朝皇帝趙構一次在西湖遊玩,偶然間品嘗了一回宋五嫂做的魚羹,頓時驚為天人,被其美味所深深折服,封宋嫂為「膾魚之師祖」,即「全天下最會做魚的人」
話說回來。魚羹魚羹,聽起來似乎為一道羹菜。與西湖醋魚一菜無論外形還是口味上都相差甚遠,能夠完成如此巨大的演變,確實不得不佩服那些古代名廚的手藝。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古人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在關於美食的鑽研上,大廚們樂此不疲。也正是因為與魚羹脫不了干係,西湖醋魚還有一個名稱叫「宋嫂魚」。
到了清代,有一道名菜醋摟魚,它的做法已經與現在的西湖醋魚十分相似,袁牧在《隨園食單》記錄了如下做法:魚切大塊,先用油煎,隨後下入作料醬,大量醋,酒,快速燒熟出鍋。這樣燒出來的魚有濃濃醋味,去除腥味的同時,還可以與魚本身鮮味相輔相成,酸甜可口,肉質細膩。再後來這道菜的菜名又變為「醋摟皖魚」,其中的皖魚就是我們現如今所說的草魚。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廚師們製作西湖醋魚依舊用的都是草魚。
2018年,西湖醋魚成功入選「浙江十大經典名菜」。在如今杭州城的各個大小飯店中,能否做出一道好的西湖醋魚,依舊是招大廚的標準之一。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杭州能把西湖醋魚做好吃的飯店實在是屈指可數,大多都是草魚直接過一遍蒸箱,取出後澆糖醋汁就上桌了。別說什麼酸甜可口,就連魚腥味都不一定能去乾淨,實在是玷汙了這道菜的名聲。
所以說。與其到飯店花錢踩雷,還不如自己嘗試做做看家庭版的西湖醋魚,以下為教程。
西湖醋魚的做法
所需材料:二斤大草魚一條,醋五十克,二十五克黃酒去腥用,水澱粉五十克勾芡用,醬油七十五克,白糖六十克,準備一大塊姜,一小把蔥。
一、先講講怎麼挑魚。好飯店在製作西湖醋魚時,對於魚的挑選是極其考究的,不但得是草魚,而且還得是自己養殖的,水質與環境都層層把關。既然是家庭自製,那要求自然可以放寬些許,但再不濟也得是一條鮮活的大草魚。一家人吃的話草魚重量在兩斤左右為最佳,再大的魚肉會老。一個人吃的話一斤草魚就夠了。如果你湊巧是杭城人的話,建議去西溪溼地附近的菜場看看,那裡的草魚非常不錯。
二、選好草魚後對其進行第一步處理,去鱗後開膛去除乾淨內臟,用清水反覆衝洗乾淨後進行改刀。將魚每一面都深劃五刀後,再將其劈為兩半,去除魚牙,再把魚頭部位的淤血衝掉。最後再由頭至尾長劃一刀。要注意的是,劃刀花時要用力均勻,深度做到儘量一致,魚肉開口要足夠大,否則醋味是滲不進去的。
三、處理佐料。將薑片削皮,取半塊切成薑片,半片切成薑末。確認各種調料準備好之後,起鍋燒水,等到水開始輕微冒泡泡之後丟入全部薑片與蔥段焯水,等到水沸開後將其撈出丟棄。隨後下魚,將魚鰭用筷子支起來。此處要注意,切莫不可將魚直接下入鍋中,那樣的話西湖醋魚展開的形狀就做不出來了。待水開後再次加入一小碗涼水,此操作重複兩次,並在燒制過程中不斷撇去浮沫。三分鐘後倒出大量湯汁,在鍋中加入一半醬油和黃酒,還有薑末,為魚做第一步調味和去腥。這一步驟完成後魚可以先出鍋裝盤,放在一旁備用。
四、接下來就是本菜的重中之重:製作醋魚所需要的湯汁。在鍋中剩湯中加入五十克米醋,兩勺白糖,以及沒用完的醬油。將其重新煮開,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用筷子攪拌,這是為了防止白糖融化後粘鍋。等到湯汁開始輕微冒泡泡之後,再加入之前勾芡好的水澱粉,簡單收汁之後就可以出鍋,均勻的淋在魚上面,一盆家庭簡易版的西湖醋魚就做好了。有心的朋友還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蔥花點綴,拍起照來更好看。另外還有一個「畫龍點睛」的小噱頭,在大飯店中為了出菜時美觀,大廚們會用筷子將魚眼睛上的醋汁給撥弄開來,這樣子魚看起來就更加的活靈活現,讓食客們更有動筷子的欲望。
文末
雖然家庭版西湖醋魚在原基礎上已經做了很多改動,變得簡易許多,但它對刀功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魚肉軟嫩易碎,掌握不好力度的話很容易在改刀時就毀了魚。正所謂熟能生巧,想要做好需要多多嘗試。
全國有諸多菜系,與魚有關的名菜數不勝數,西湖醋魚是其中之一,卻也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唯一的「水煮魚」,在整個製作過程中都不需要放入一滴油,很好的體現出了南方人「吃菜清淡」的習慣。只是經過了多年演變,醋魚從最初的「簡單姜醋襯魚鮮」變成了如今的「醬油勾芡蓋魚身」,酸甜味增加了許多,風味變化屬實不少。
品一道西湖醋魚,見證在時光長河中江南菜系的千變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