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後人代表與嘉賓一起為故居揭牌。
福州新聞網12月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珺 通訊員 彭輝/文 記者 張旭陽/攝)8日,粉牆黛瓦的小巷深處,修繕一新的方聲洞故居迎來絡繹不絕的遊人。經過幾個月的籌備,方聲洞故居正式對外開放,方家後人作為首批參觀者進入故居,參觀「豪氣幹雲 碧血黃花」方聲洞生平事跡展,重溫歷史緬懷先烈。
方聲洞故居位於鼓樓區九彩巷16號。8日上午,方聲洞故居舉行開館儀式,鼓樓區相關負責人與方家後人一起為故居牌匾揭幕,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在開館儀式上,鼓樓區對榮獲「文旅融合 民心企業」稱號的16家企業以及13項鼓樓區第五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進行授牌。
前來參觀的方聲洞後人中,91歲的方文女士最為年長,其父方聲沈與方聲洞為親兄弟。得知故居布展完畢並正式對外開放的消息後,她迫不及待想來看一看。「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一大早就和家人一起來了。」方文女士說。
方氏後人在故居內觀展。
正式開館當天,故居內展陳了方聲洞的生平事跡,從「發奮·立志」「圖強·壯志」「獻身·弘志」「緬懷·承志」四個篇章介紹方聲洞生於世家,為民族大義奮起革命,參加起義獻身革命,短暫而熾熱的一生。
走入故居,方文女士在故居右側的展板前停留許久。展板上展示了方聲洞烈士在英勇就義前寫給父親、妻子的絕筆信。「看到這些,我想起小時候與嬸嬸王穎生活在一個院落裡的情景,嬸嬸是一位堅強的女性,特別值得後人尊敬。」方文女士說。
據了解,方聲洞故居始建於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原為兩座相連前後數進的大院落,大門口原懸有方聲洞胞伯方家澍考取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朝元」的牌匾。經百年風雨動蕩,故居現僅存第一進,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為鼓樓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在保存原貌的基礎上,鼓樓區相關部門對現存故居進行修繕,通過幾個月來走訪專家學者、深入挖掘文獻資料,重現塵封的歷史,在故居內開設「豪氣幹雲 碧血黃花」方聲洞生平事跡展。同時,該故居將作為黨員廉政教育基地,供黨員幹部參觀、學習。
【責任編輯:徐匆】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劉珺 張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