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利津:200畝家庭農場念活「生態經」

2020-12-26 閃電新聞

8月10日,記者來到位於山東省利津縣利津街道韓大莊村的國斌家庭農場,一走進倉庫便被堆積成山的黑小麥所吸引。「我們的黑小麥是純有機種植,剛收割完便銷售了一大半。那邊是黑小麥製成的石磨黑麥麵粉,後續我們還會將其加工成黑饅頭、黑麵包、黑麵條等產品,銷往北京、濟南、青島等地。」農場負責人李國斌說。

國斌農場佔地200畝,周邊環境優良,無汙染,符合優質農產品產地環境標準要求。經過李國斌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農場現已發展成為集糧食種植、良種牛繁殖和肉鴨養殖於一體的生態循環種養基地。其中,黑小麥種植區180畝,肉牛肉鴨養殖區20畝。

國斌農場生產的黑小麥營養價值豐富,屬於天然「營養型」「功能型」的優質品種。據李國斌介紹,黑小麥種皮的天然色素,是一種花色昔類物質,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改善心肌營養等功效。胚芽中還含有豐富的亞油酸,堅持食用,可以增強記憶力,具有解除疲勞,對心臟、神經、皮膚和血管疾病有輔助療效。

「正是由於這些保健功效,讓黑小麥的市場收購價格比普通小麥翻了一倍還多,6月份農場收穫的4萬餘斤黑小麥,預計能夠帶來12萬元的收益。」聊起黑小麥,李國斌越說越興奮,「2018年,農場在青島農業大學王建林教授團隊的指導幫助下,首次引種黑色有機小麥就達到了每畝700多斤的產量,今年農場擴大了黑小麥的種植規模,同樣是喜獲豐收。」

在李國斌的農場裡,不僅黑小麥受歡迎,黑小麥秸稈也成了「寶貝」。李國斌通過穗莖兼收機將秸稈分離出來,再用秸稈粉碎機粉碎後通過高溫發酵製成青貯飼料。這種青貯飼料蛋白質含量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適口性好,牛吃了不容易生病,儲存起來也方便。

「用秸稈製成的青貯飼料餵牛,農場裡的牛鴨糞便經過多層發酵處理後變身有機肥還田,大大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質。農場每年自產的80多噸有機肥,至少可以節省2萬多元,而且用有機肥種出來的黑小麥產量更高、質量更好,更受買家青睞。」李國斌說。

就這樣,國斌農場形成了一個簡單的「生態循環圈」,在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同時,還為周邊村民優化傳統種植模式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李國斌坦言:「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興辦家庭農場,也有很多村民到我們這兒來取經,希望農場的這種運營模式能夠幫助村民們走上致富路。」

(來源:農民日報 記者 呂兵兵)

相關焦點

  • 家庭農場念活「生態經」
    原標題:家庭農場念活「生態經」   一走進山東省利津縣利津街道韓大莊村的國斌家庭農場,便會被堆積成山的黑小麥所吸引。
  • 萬科跨界養豬實質步伐:在山東東營建345畝生豬養殖基地
    來源:澎湃新聞萬科跨出養豬實質步伐:在山東東營建345畝生豬養殖基地龍頭房企萬科「跨界養豬」有了進一步動作。近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控股的珠海琴山佳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新增一項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利津華育養豬有限公司(簡稱「利津華育」),出資比例為100%。
  • 萬科跨出養豬實質步伐:在山東東營建345畝生豬養殖基地
    萬科跨出養豬實質步伐:在山東東營建345畝生豬養殖基地 澎湃新聞記者 計思敏 2020-08-10 16:44 來源:
  • 舌尖上的東營之利津水煎包,吃貨不能錯過的美食
    小編的家鄉就是在山東東營這邊離利津非常近,利津水煎包是出了名的特色美食歷史悠久有旅遊者路過利津一定會來嘗嘗利津水煎包。水煎包一般以韭菜豬肉餡為主當然現在也增加了很多種餡料滿足了更多人的口味,裝在一個盤子裡每個水煎包都是整整齊齊的表面是金黃色吃起來特別香特別是剛出鍋的水煎包更加美味,所以一定要趁熱吃!
  • 很壯觀的黃河入海口,很驚豔的仙河鎮,來東營必吃利津水煎包
    東營,是山東省地級市。山東地方代表曲呂劇的發源地中國第二大石油工業基地勝利油田崛起地。仙河鎮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是典型的現代石油礦區城鎮,因位於美麗的神仙溝畔而得名。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擁有河海交匯,溼地生態,石油工業和濱海灘涂景觀等黃河三角洲獨具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
  • 這就是山東丨東營:引水入城與海一搏,滋養溼地,涵養城市水生態
    東營,這個由黃河衝積形成的溼地之城,一直在與大海「搏鬥」。黃河水充足,海水就無法蝕退土地;一旦黃河水匱乏,海水就大舉入侵岸線、使土地鹽鹼化。2019年,隨著黃河河道外生態用水政策的實施,黃河水得以引入東營城區,滋潤城中溼地,涵養城市水生態。
  • i東營|東營之利津水煎包製作技藝 五穀文化的延續
    水煎包作為東營美食代表,色澤金黃,一面焦脆,三面嫩軟,餡多皮薄,香而不膩,酥而不硬,色味俱全是水煎包的獨到特色。約在光緒年間,煎包這一小吃傳入利津,先是利津城西南半壁店子劉姓人家所經營,後在利津較大集鎮出現。民國5年(1916),利城西街劉明遠、劉鳳崗(1901-1970)父子的「茂盛館」開張,特聘鹽窩鎮專營煎包的尚樂安來店合作經營煎包。
  • 官亭鎮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位於肥西縣官亭鎮姚崗村的瀚鵬家庭農場,通過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努力構建立體高效的現代農業新模式,不僅提高了資源利用率,農場產業蓬勃發展,更帶動周邊農戶共同增收,為農村發展增色添美。
  •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2020-12-18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河大海·相約東營」十一黃金周自駕遊新幹線
    D4:瀏覽黃河口生態農業觀光園、萬爾生態園、黃河口生態旅遊區、海上長堤、東營港、孤東濱海油田、孤東聯合站D5:遊覽軍馬場農博園、孤島植物園、鳴翠湖、槐樹林溫泉旅遊度假區、新戶百棗園、利津博物館、龍居生態園二、 進出東營主要道路高速公路:東青、濟青、榮烏高速、東港國道:國18、國220、國25
  • 安徽肥西官亭: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原標題:安徽肥西官亭:家庭農場種養結合 生態循環增收致富   位於安徽省肥西縣官亭鎮姚崗村的瀚鵬家庭農場,通過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努力構建立體高效的現代農業新模式
  • 念活「藥材經」的致富帶頭人
    念活「藥材經」的致富帶頭人 原標題: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天門高新園的湖北遠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聽蔣國亮講述他的「藥材經」。  今年56歲的蔣國亮此前一直從事中藥飲片銷售行業,在走南闖北收購藥材的過程中,他發現其他地方不少農民通過種植中藥材致富。  「天門的氣候和土壤也能種啊,為什麼不能讓家鄉農民也受益呢?」
  • 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林下特色養殖拓寬致富路
    地處紅山管理處轄區的萬豪生態家庭農場因地制宜,利用果園發展黑山羊、黑山豬等林下生態養殖,拓寬了創業致富路。新聞內容萬豪生態家庭農場有果園面積近200畝,通過劉夢平夫婦多年的苦心經營,果園優質的枇杷和楊梅成為農家樂遊客的搶手貨。
  • 首批「利津文化名家」「利津文化之星」人選公示
    經首批「利津文化名家」「利津文化之星」評審委員會評審,共評出首批「利津文化名家」3人、首批「利津文化之星」10人。  文化工作主要成就及榮譽:參與主編《東營黃河志》《山東區域文化通覽》《崇文尚德,誠信利津》等6部大型圖書及利津歷史文化整理挖掘、縣博物館布展等工作,挖掘「虎鬥牛」、「利津水煎包」等利津民俗文化。作品曾獲全國報紙副刊聯評金獎、第四屆東營市黃河口文藝獎、黃委特等獎。攝影、書法作品獲市級以上獎勵30多次。
  • 夫妻共創家庭農場 生態種養助力脫貧
    近日,筆者走進王俊凱、胡小華夫婦創辦的二妹家庭農場,被他們大力發展產業,助力貧困戶增收脫貧的實幹精神所感動。地處上思縣那琴鄉排柳村的二妹家庭農場,今年果園喜獲豐收,沉甸甸的紅香橙壓彎了枝頭,果園裡不時看到忙碌的身影。今年該果園的紅香橙預計產果5萬公斤,產值達30多萬元,吸引不少外地採購商前來果園收購。
  • 廬山市必玉家庭農場入選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
    按照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部門和單位《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和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徵集活動的通知》部署,廬山市高度重視,反覆實地調研,精心準備,經九江市農業農村局大力指導,省級核實推薦,《江西廬山市必玉家庭農場:複合種養,發展適度生態農業
  • 東營12家餐飲企業購買20噸「愛心菜」精準幫扶一白血病家庭
    11月13日,由於新一輪冷空氣來襲,東營市民開始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就在這個冬日裡,在西城太行山路鼎立兄弟拉麵門前出現了一個感人的場景:東營12家餐飲企業購買了20多噸「愛心菜」,精準幫扶利津縣的一個困境家庭。
  • 東營遊玩路過利津,這裡的名吃水煎包咋樣?製作過程全拍下
    利津水煎包,東營市地方名吃之首,店鋪攤位遍布東營大地,深得百姓喜愛。 利津縣城北有個叫梁家莊子的村子,網友介紹這裡的水煎包做得非常地道,在當地小有名氣,方圓百裡的吃貨們也經常光顧品嘗。 小編外遊返東營時路過此地,特停車下來品察一番。
  • 利津水煎包
    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做東營可是很有名的,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呢。東營市區也有多家飯店賣利津水煎包的味道嗎良莠不齊據說都不正宗,味道上也沒出吃好吃來。前幾天看到網友雙雙做了正宗利津水煎包,看來是得到真傳了,原料裡添加了一種調料感覺有點不可思議,這就勾起了我要做做看的欲望,結果那,哈哈!還真對味,就是那個想要的味道!難不成就是添加了那味調料的事嗎,因為太不尋常了,所以味道與眾不同,這也許就是有別於其他水煎包的地方。好了不賣關子了,這個不可思議的調料就是[醋],親,你想到了嗎?只需添加一小勺食醋就提味不少了呢。
  • 山東美食-利津水煎包
    只是如今再也吃不到了,三嬸去世已經好多年,水煎包的味道還在,就像三嬸活在心裡一樣。很多人說失去了的東西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我不贊同,我想說這句話的人大概從未得到過,或者得到了也從未珍惜,所以顯得格外的緬懷。在茶道文化裡,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一期一會 一得永得 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