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正月初六了,昨天是初五,俗稱「破五」,習俗稱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而這兩日肺炎疫情確實傳來了好消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28日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目前防控措施在起到作用,一個好的現象是疑似病例在下降,另一個是大家樂觀預計元宵節情況可能好轉。
豬價方面,這兩天有所起色,但前兩天初二到初三,因為出現道路封鎖情況,本來已經聯繫好的豬販子,都說來不了了,出欄受阻,直接導致北方豬價出現一定下滑。而南方地區因為缺豬,價格出現一定上漲,南北豬價呈現分化走勢,這與之前我們分析的基本一致。
根據最新收到的報價來看,黑龍江豬價在15.0-15.2元/斤,大豬15.3元/斤以上,吉林15.3-15.6元/斤,大豬高價16.2元/斤,遼寧15.2-15.5元/斤,大豬16.0元/斤左右;河北15.0-16.0元/斤,大豬有賣16.2-16.5元/斤,河南17.0-17.5元/斤,大豬18.0-19.0元/斤,山東17.2-17.6元/斤,兩廣、川渝豬價20元/斤以上。
短期來看,目前僅少部分屠宰企業開工收豬,多數廠家依舊處於暫等通知狀態,按照目前諸多屠宰企業暫定開工計劃來看,預計初十前後或迎來屠宰企業開工潮,加之目前呼籲科學理性封路的聲音在增多,後期道路交通應該會有好轉,建議近期有賣豬計劃的養殖戶可以再等等看。
對於年後長期豬價走勢我們依舊保持看好,四大理由支撐2020年豬價繼續高位運行:
1、從生豬存欄上看,2018年12月底存欄在3.4億頭左右,而2019年12月底存欄預計在22000萬頭,這樣一來也就意味著就年底生豬結轉庫存來看,2020年就比2019年少了盡1.2億頭可宰生豬。再看能繁母豬存欄,按豬生產周期,當年出欄生豬由去年及當年1季度能繁母豬存欄量決定,對比2018年與2019年能繁母豬存欄,我們可看出,由2019年能繁母豬提供的今年要出欄的生豬要少於2019年。(圖2)
2、從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及存欄結構看,據農業農村部能繁母豬存欄數據顯示,9月份觸底,10-12月份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我們知道這些增加的產能影響的將是今年7月份以後的供應了,但在疫情威脅仍未解除的情況下,存欄情況我們仍要用動態走勢來看,且對比全國與規模企業能繁母豬存欄恢復情況來看(圖3),散戶補欄及復產積極性低於規模企業,在散戶仍為主體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後期能繁母豬存欄恢復速度。另外根據有關機構研報,對部分養殖戶能繁母豬存欄結構調查,三元母豬存欄佔比在30%以上,考慮三元母豬生產效率大幅低於二元母豬,因此,當前母豬的實際產能恢復更加是有限的。
3、需求方面,今年可能會好於2019年,一方面是消費者對高肉價或見怪不怪,對高肉價接受程度或好於去年。而今年春節豬肉價格較高,醃臘需求大幅減少,據前期報導,局部醃臘製作相比往年降幅超過50%,也就意味著今年春節儲備相比往年會少很多,今年季節性淡季有望提前結束。另外一方面就是肺炎疫情,繼河南、無錫、合肥關閉活禽市場後,近期山東等多地亦相繼關閉活禽交易市場,這樣勢必帶來一定需求轉向豬肉消費。
4、2019年下半年開始企業庫存及政府儲備凍豬肉密集投放,以政府儲備投放來看,因為總體投儲量小,投放時間都在節假日等消費旺季集中時間段。考慮上半年沒有大的節日或季節性消費時間段,因此個人認為今年上半年如果豬價沒有出現大幅快速上漲,政策性調控幹預的可能性極小,畢竟儲備肉量有限。即使下半年出現集中投儲,從去年效果來看只能是適當壓低豬價上漲幅度,防止價格暴漲,並不會大幅明顯拉低生豬價格,所以沒有過度在意儲備肉的投放。另外,就是大家比較重視的進口豬肉來看,2019年全年進口豬肉210.8萬噸,同比增加75%,個人認為即使今年進口量再創新高,翻翻基本不可能。
綜合來看,個人預計2020年豬價將長期維持高位,全年均價有望高於2019年,年內局部高價突破20元/斤問題不大,考慮年內季節性供需矛盾及政策調控幹預,簡單分區來看,預計北方地區豬價或在14-18元/斤運行,南方銷區在16-20元/斤運行。
【原創文章!轉載不標來源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章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所包含的分析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廣告宣傳,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生產、經營、銷售、交易、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