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020年的豬價,許多人都是看漲不看跌的。這不,緊接著2019年的漲勢,豬價在春節消費的推動下可著實又「火」了一把。在今年的漲幅之中,絕大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漲破了40元,而少數地區則更是創下的當地豬價新高,漲到了將近45元的「天價」。終於,在消費者直呼吃不起的同時,咱們養豬戶也能好好過一把豬價的「癮」了。
不過,2月份豬價的上漲並非是一帆風順。在近期疫情的影響之下,各地道路封堵,豬市出現了消費疲軟的現象,再加上國家和市場相關部門為了平衡各地市場豬肉價格,加大了市場冷凍肉投放,以及豬肉進口量。導致豬價在本月迎來了3次明顯下調,多地豬價上漲停止,開始恢復穩定。
有人說,此次豬肉價格下調可能就是豬價迎來轉折點的一個「衝鋒號」。那麼,未來豬價真的會在多方壓力之下恢復到「白菜價」嗎?對此,老編覺得現在定義還為時尚早!
一方面,豬價能夠漲到目前這樣的高度,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漲起來的,是需要市場、供需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俗話說得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倘若目前豬價出現下調的話也應該是周期性的,也就是說,未來豬價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到一個合理價格,基本上是不太可能。
另一方面,豬價在此時下調還有諸多不成熟的因素在裡頭。首先,產能問題就是無法忽略的一個首要因素。目前,市場是處於一個缺豬的狀態,加之疫情之下的多方不利因素,像運輸受阻以及消費回暖等等,都會讓市場缺豬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使得後市調價無從下手。
其次,屠企近期的收豬計劃,可能會讓調價問題變得更加棘手。隨著企業臨近開工,屠企也開始陸續收豬,但是在這個特殊時期收豬也變得愈發困難。像部分養殖戶手裡的豬早在過年那會就已經出得差不多了,而剩下的豬源在此時就變得「炙手可熱」。出於無奈,屠企在短時間內極有可能會抬價收豬,以滿足業內需求。
綜上所述,豬價回調受阻,對於養豬戶來說是好事兒啊,豬價又能再飛一會兒了,咱們也不用提心弔膽的一直盯著價格了。不過,若是在平常豬價能出現這樣的漲幅肯定是好事兒,可在當前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之下,豬價出現這樣的反常性上漲現象可能就不太正常了。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此次豬價回調對於養豬戶來說並非是一次惡意調價,相反豬價能夠正常回調,對於養豬戶來說是好事兒一件。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在這兒。基於市場供需來看,此番豬價的及時回調是為了避免疫情之後,市場供需恢復所帶來大幅度的價格波動。而價格提前調整對於豬價來說就像是打了一個預防針,防止未來豬價出現過大反彈的同時,保證了咱們養豬戶的實時利益。
就老編看來,未來豬價的漲跌與否,咱們養豬戶其實不用過多在意。變動不僅僅只限於養豬行業,對於不同的行業來說,每個行業都有其一個對應的發展規律。老編認為咱們要做的不是逆勢而上,相反是要順勢而為。既然無法決定未來行業的走向,那麼就爭取做好現在,做一個優秀的養豬人就足夠了,您說呢?
2020年豬價「遇冷」,對養殖戶來說反而是好事兒?聽聽專家怎麼說。對此你怎麼看?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吧。了解更多豬價解析,盡在【三農小館 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