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怎麼理解?

2020-12-21 每日農業資訊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老話「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怎麼理解?這段時間,北方地區再次迎來了大雪的天氣,而此時的寒潮讓全國各地都迎來了一次降溫,很多地方迎來了雨雪。能夠在年關的時候看到這些大雪,農民自然會十分的喜悅,畢竟在農村人的眼裡,只有下雪才能讓莊稼擁有更好的長勢,才能讓小麥長得更加的健壯一些。而今年的冬天相比往年更暖一些,普遍的氣溫都會提升3-5℃,這樣一來對於農村人來說並不是太好。

村子裡的劉老漢在感慨著,這個冬天總共就迎來了3場寒潮,才降下了幾場雪罷了,這點雪對於莊稼的生長並沒有太好的影響,基本上就沒有下上幾場猛烈的大雪。而就算是下雪,很快就迎來了升溫的過程。那麼今年的天氣收成怎麼樣呢?劉老漢說了以下兩個俗語。

一、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從字面上還是很好理解的,如果在三九的時候一直都沒有下雪,那就意味著來年的收成並不是太好,穀物並沒有太飽滿的豐收感。而在這個時候,顆粒看起來並不是太圓滾,這樣一來自然不會有太好的收入。農村老話「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怎麼理解?

而如今的三九已經過去了,大家卻感受到了像開春一般的氣溫,帶給人暖洋洋的感覺,北方的地區也迎來了很大的升溫,就連在東北地區也迎來了零上的溫度。都說三九則是一年最冷的時候,但今年的三九天氣一直都不是太冷.這樣一來對於小麥的生長並不是太好,畢竟雨雪的減少也會影響著豐收,此時的水分則不能及時的補充,這樣就不利於小麥的養分積累,還不利於小麥的保溫工作,同時也不能及時的將那些病蟲給殺死。

二、「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不知道對於「數九」大家有什麼了解,一般從冬至的時候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循環,一直到「九九」,一共81天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如果每個「九」都能夠迎來一場雨雪的天氣,那就意味著糧食則會迎來很高的產量,這樣一來農民就不需要擔心著沒有食物吃,大家也不會去田間尋找著野草充飢。

而在這個時候,就連家裡的豬狗等家畜,他們也不會吃那些已發黴的食物,反而吃上那些美味獨特的食物。只是如今的數九已經過去一半多了,但實際上也就迎來2場寒潮罷了。以上這2個俗語在農村中十分的普遍,但大家還是要以生活為基準,畢竟如今的天氣一直都在變化中,這些俗語已經不適應生活的發展了。

相關焦點

  • 「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聽會看天的老農說,長見識了
    這就把張大爺給搞鬱悶了:今天已經是三九的第六天了,都不見下雪天,這是鬧的哪出?不打算讓莊稼戶話了嗎?緊接著他說了這兩句俗語,大家一起來看看有沒有道理!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這是誰從一九算起,到了每個九要是都能下場大雪,那莊稼戶就不用愁來年的年景了,定是個豐收年、就連家裡養的豬和狗都不吃黑面。
  •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節氣是否下雪跟來年收成有啥關係再過三四天就是小雪了,今年小雪那天會不會真的有小雪?現在這天氣不能和過去相比較了,很多時候小雪的節氣沒有小雪,到了大雪的節氣,同樣也不下大雪。
  • 小雪將至,俗語「小雪大雪不見雪,大麥小麥粒要癟」,為啥這樣說
    導讀:小雪將至,俗語「小雪大雪不見雪,大麥小麥粒要癟」,為啥這樣說隨著時間的流逝,立冬節氣過去之後將會迎來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今年的小雪節氣是在農曆的十月初八04時40分到來,小雪也是北方地區迎來降雪的節氣,小雪節氣到來,由於地面溫度還很高,並未真正達到天寒地凍的環境,所以下降的雪落地即會消融,加上節氣的原因,小雪節氣期間降雪的幅度不會太大,所以被稱之為小雪。農村關於小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就有很多是跟雪有關的。
  • 農村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2019年春節是「幾九」?冷不冷?
    導語:農村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2019年春節是「幾九」?冷不冷?今年春節是在公曆的2019年2月5號,除夕是2月4號,2018年的冬至在12月22,從冬至開始數九,數學不好,勾著手指頭給大家數了一下,已經是五九末尾了。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關乎來年收成
    文/孟浪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關乎來年收成屯裡的三叔坐在門口一會看看天,一會又像算命的一樣掐著指頭算來算去,整個人神秘兮兮的,口中還不停的說到「來年收成肯定不好,還是出去打工為妙。」這要是讓外人瞧見肯定認為三叔裝模作樣,在這裡裝起了半仙。其實呀,三叔這樣可不是裝的,三叔確實有兩下子,不然憑啥當三叔。
  • 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
    導讀:農村老話「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啥時候數九,啥時候最冷?時間過得飛快,隨著節氣的改變,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農村有句老話叫做「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描述的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和最為炎熱的時間段。一九為九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在這漫長的八十一天中,並不是都特別的寒冷,最冷的時間段也是有區別的,從熟悉的數九歌之中,就可以看出寒冷的端倪,雖然南北溫差很大,但總的來說,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階段是處於三九和四九期間。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導讀: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地感到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小寒期間大範圍的寒潮來襲,多地的氣溫降低到了全年最低點。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氣溫降至到了零下十七度七,創下了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氣溫。
  • 農村諺語:「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是何含義?今天還靠譜嗎?
    而在農村的諺語中,也有一個專門的諺語來表達這種情況。那就是「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那麼,這個老農們都覺得有道理的諺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還靠譜嗎?荳子今天就針對這個諺語和大家重點地聊一聊。
  • 農村老人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有道理嗎?今年春節天氣如何?
    農村俗語老話包羅萬象,包含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關於24節氣的老話也有很多,畢竟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也是靠24節氣自然規律來判斷或預測未來的天氣,從而來進行播種、收割,減少農作物上的損失。我們都知道當前冬至已經過去,也正式進入數九寒冷模式,正如農村老人說的「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那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 今日冬至,農村老話「冬至在月尾,寒冷在正月」有道理嗎?
    畢竟在我國的農村流行的一些關於節氣的俗語,基本上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計算的,尤其二十四節氣的制定也是按照農曆的時間來推算的。農村俗語:「冬在首,暖烘烘;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說的冬至在農曆的11月上旬,那麼整個冬天就會出現暖陽陽,也就是一個暖冬的現象。如果說冬至在是農曆的11月下旬,天氣就非常的寒冷,甚至能把鬼凍死。
  • 農村老人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三九是一天還是幾天?
    我國傳統的曆法用的是陰陽曆相結合的農曆,農曆的缺點就是不能很準確的反應出四季交替的變化,為了克服這個問題,古人結合每年不同季節的農事活動,總結出了24節氣,而廣大的勞動人民又以24節氣為支點,總結了很多和天氣有關的老話,這些老話就是告訴人們未來可能的天氣變化
  • 農村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為何「三九」最冷,今年何時最冷?
    俗話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三九」是冬天裡最冷的時期,但我們要知道,三九並不是只有一天,而是有9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個時間段裡,溫度最低。那麼為何「三九」最冷呢?今年最冷又是何時呢?
  •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數伏三伏三九的含義解釋怎麼理解的
    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夏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候,而三九天則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農村老話「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很多人看到這句話表示不能理解,怎麼這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和最熱的時候怎麼摻在一起了?三伏和三九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日小雪節氣,「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這樣的條件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有提及:「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農村的冬季並不是沒有農作物生長的,而冬季是油料作物油菜和小麥的重要生長時期,這兩種大宗農作物耐寒耐凍,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也能生長得很好,這不農民有句俗語這樣說的「瑞雪兆豐年」,說的是冬季多下幾場大雪,來年農民就能豐收。
  • 農村俗語說「冷在三九」,三九怎麼數?今年三九冷嗎
    導讀:農村俗語說「冷在三九」,三九怎麼數?今年三九冷嗎?對於一年中什麼時候最熱,什麼時候最冷,人們都總結出來了,其中流傳最廣的是「熱在三伏,冷在三九」,這就是告訴我們,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期是在「三伏天」的時候,而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時候是在「三九天」。三九天到底怎樣數?說到數三九天,我們不得不說關於數九的問題。
  • 鄉下人說「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是什麼意思?這合理嗎?
    鄉下人說「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是什麼意思?這合理嗎?今日小寒,又是「九九」天氣「二九」的第三天,離「三九」還有兩天,小寒之後,天氣溫度驟降,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降到零下10℃左右,到處天寒地凍,農民們也冷得不想出門,窩在家裡貓冬,農村有句俗話「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解讀農事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有什麼根據?
    小寒一般在三九前後,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了。伴隨著小寒的到來,各地紛紛迎來降雪。冬雪兆豐年,冬天最值得農民期盼的就是下雪了。雪鋪在農作物上,既可以殺滅害蟲,雪化後還可以給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所以,農村一直就有這樣的說法: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不僅如此,在不少農村老人嘴裡還有這樣一句話: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地開裂。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黑指的是陰雨天氣,疏則是沒有陰雨天氣,是畢竟晴朗的天,所以可以理解為冬至這一天如果是陰雨天氣,那麼到過年春節的時候,將會出現大晴天,如果冬至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到了過年的時候,將會出現雨雪天氣。對於這樣的說法不在少數,這也是民間多年的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具有一定的道路存在。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而關於這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大雪堆河塘,來年豐收忙。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等。可見大雪節氣是一個比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間段,主要是降溫和降雨雪等氣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