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6 365說三農

導讀:今日小雪節氣,「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冬季偏冷好嗎

小雪,今天是11月22號,農曆十月初八,今天就是到了二十四節氣的小雪節氣,按照正式到達小學節氣的時間是在凌晨4點多就已經從立冬節氣交接到小雪節氣了,進入小雪節氣,溫度又要降低一個層次了,小雪第一天,早上你感覺到寒冷了嗎?

小雪節氣你那裡下雪了嗎?我這裡在下雨,從昨天白天一直下,氣溫確實是下降了很多,今天氣溫已經到10/7℃了,下雨天氣溼,氣溫低,這種溼冷很冷的。當然,下雪節氣只是說已經到了符合下雪的條件,但是還要看各地具體的氣象條件才能看是否下雪。這樣的條件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也有提及:「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農村的冬季並不是沒有農作物生長的,而冬季是油料作物油菜和小麥的重要生長時期,這兩種大宗農作物耐寒耐凍,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也能生長得很好,這不農民有句俗語這樣說的「瑞雪兆豐年」,說的是冬季多下幾場大雪,來年農民就能豐收。

小雪節氣到了,下雪的日子也來了,農民俗語說「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這句話就是農民說的下多場大雪來年豐收。

具體意思我們也來分析一下:

一雪蟲無蹤:這裡說的「一雪」,指的是冬季來臨的第一場大雪,當然不是指的零星小雪,也就是農民說的瑞雪,就是雪封大地,滿田野是白雪皚皚的,這樣的大雪,才能給田地間土壤中的各類昆蟲造成凍,經過一場大雪之後,各類油菜、小麥農作物的昆蟲消除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潛入更深的土層,這樣地表的農作物蟲害減少。

二雪來年豐:這句話的「二雪」並不是說第二場大雪,只是代表一個數量詞,指多的意思,可能是三場大雪,四場大雪的意思,這樣的話,農作物可以減少病蟲害,還能雨雪融化後保持土壤墒情,這樣到來年春天春化之後,農作物迅速生長,農民只需要施點肥料就可以了。

其實,對於這句話還有一句俗語更加貼切「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這裡就是說的冬天多下幾場瑞雪,小麥生長很好,來年豐收,農民吃的饅頭多。

小雪節氣下雪,或者冬季有多場大雪的話,這樣的冬季肯定是偏冷的,當然,農民能還是期望冬季冷一些,最重要的是能多下幾場大雪,因為下雪對農作物豐收很重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關乎來年收成
    文/孟浪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關乎來年收成屯裡的三叔坐在門口一會看看天,一會又像算命的一樣掐著指頭算來算去,整個人神秘兮兮的,口中還不停的說到「來年收成肯定不好,還是出去打工為妙。」這要是讓外人瞧見肯定認為三叔裝模作樣,在這裡裝起了半仙。其實呀,三叔這樣可不是裝的,三叔確實有兩下子,不然憑啥當三叔。
  •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節氣是否下雪跟來年收成有啥關係再過三四天就是小雪了,今年小雪那天會不會真的有小雪?現在這天氣不能和過去相比較了,很多時候小雪的節氣沒有小雪,到了大雪的節氣,同樣也不下大雪。
  • 農村俗語「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嗎?今天就是小雪節氣了,在我們當地現在是豔陽高照,微風徐徐,坐在太陽底下,人被曬得懶洋洋的,很暖和。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
  • 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是啥意思?在農村往往能夠聽到很多俗語,也許很多人年幼的時候不少聽到大人們談論關於月的話,就像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樣的俗語聽起來似乎僅僅是一種對於月的描述,但其實仔細看的話,是對於氣象的預測,按照多數老人的說法,如果在八月十五這天能夠看到雲彩遮擋住月亮,那麼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就是看到降雪,這是真的嗎?
  •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時間:2020-02-08 15:34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一晃眼,2020年的春節就要畫上句號了。
  • 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一場雪,來年五穀收」,啥意思?
    導讀:大寒將至,俗語「大寒一場雪,來年五穀收」,啥意思?大寒,體現在這個「大」字,即「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如果說小寒節氣是剛開始向極寒進入的話,而大寒節氣則已經到寒冷的極致點了,也就是到了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了,所以才會有大寒節氣在三九四九期間到來,而「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天寒地凍冰堅硬的時候。今天已經到1月15號了,按照二十四節氣來算的話,今天是小寒節氣的第十天,而離大寒節氣已經很近了。
  • 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是啥意思?
    顧名思義,大雪節就是下雪的時候,農村關於大雪節的俗語非常多,「如小雪不見雪,大雪滿天飛。大學厚,小麥熟。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大雪三層定豐年」等等。從這些農村關於大雪的俗語看來,冬季必須要下雪。下雪對農業生產,對小麥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農村俗語「大雪不雪,小麥不結」,究竟又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冬至俗語「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專家:冷暖已定!1、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這句話說的是通過冬至這一天的天氣,來預測隨後的天氣狀況。如果冬至這一天下雪的話,那麼來年很可能會遇到乾旱天氣。如果冬至這天有大風天氣,那麼剩下的冬季就會比較冷,要做好保暖防寒。
  • 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冬至又被稱為「小年」或「冬節」,南方多地有祭祀的習俗,作為北方多地來說,冬至更有「大如年」的說法!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冬至節氣,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對於北方的我們來說,日照時長開始增加,黑夜逐步的縮小,因此,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當然,在農村,冬至節氣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比如說以下3句俗語,大家認為有道理嗎?
  • 「小雪雪未到,耕牛哈哈笑;小雪雪花飄,來年累斷腰」是啥意思?
    在今天上午上網的時候,我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小雪雪未到,耕牛哈哈笑;小雪雪花飄,來年累斷腰」。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小雪雪未到,耕牛哈哈笑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
  • 大雪節氣將至,村裡老人說:「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啥意思
    而關於這個節氣的農諺俗語有很多,比如:「大雪堆河塘,來年豐收忙。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來年雨不缺。寒風迎大雪,三九天氣暖。大雪不凍,驚蟄不開」等。可見大雪節氣是一個比較明顯反映冬季氣候特徵的時間段,主要是降溫和降雨雪等氣候要素。
  • 農村俗語:「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啥意思?什麼是「吃黑」?
    其實對於我們東北的農村,冬季基本都零下20多度了,對於我們來說,做好取暖工作就可以了,但如果偏南一些的地區,這如果冬季來寒潮,還是要認真對待的,畢竟這寒潮的形成可不是簡單的冷空氣來襲,氣溫會驟降10多度,一般農作物都或多或少會出現損傷的,所以這次寒潮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
  • 「小寒大寒冷,來年天暖和」,是啥意思?種莊稼跟俗語有啥關係?
    而關於天氣的俗語有很多,而村裡那些上了年紀的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個,因為他們生活閱歷豐富,在以前沒有天氣預報時,感知未來的天氣就是靠這些俗語,下面小編就跟大家總結幾個比較有意思的,有代表性的。「春打五九尾,家家不邁腿」,這句俗語很有意思,小編先跟大家說說什麼是「五九」,從冬至那天起開始算,每九天為一個「九」,共九個九,也就是八十一天,過完了春天也就該來了,而「春打」也就是立春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立春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那就表示今年的糧食不會豐產,農民朋友就該想想別的辦法了。
  • 大雪將至,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聯繫在一起,其實他們兩者只是名字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不相同。
  • 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下瑞雪不好嗎
    導讀:立冬將至,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啥意思?下瑞雪不好嗎?今天已經是11月2號了,11月是正式入冬的月份,立冬至,萬物收藏,寒冬開始,農民也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了。可見小麥種植要根據各地具體時間和地勢來判斷的,這也剛好說到了「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對小麥的描述。農村俗語「立冬不倒股,就怕雪裡捂」這句話啥意思呢?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冬小麥種植時間的考究,播種時間的選擇很重要。
  • 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
    導讀:明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啥意思?準確嗎?在明天的0時10分,將會迎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大雪。大雪的到來,並非是會下起鵝毛大雪,而是預示著天氣的溫度將會更低。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很多都是關於天氣變化的,這也很容易理解,一個好的年景才能有好的收穫,在民以食為天的前提下,還有什麼比一個風調雨順還更好呢?
  • 「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講俗語
    農村有經驗的老農民常說「一九下場雪,豬狗不吃黑」,朋友們,您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這裡的「一九下場雪」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在一九寒天的時節裡降一場雪,那麼,豬與狗就再也不用吃黑糧了。這裡的黑指的是黑色的食物,例如高粱等粗糧。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有「冬至日逢壬數九」的說法,也就是冬至日開始,逢帶壬日的就數頭九。
  • 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和文化,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春雪流成河,人人吃白饃」啥意思?春雪能使小麥豐收嗎?大家都知道,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總結了很多道理。現在流傳下來的農村俗語,很多都是古代農人經驗與智慧的結晶。
  • 農村老話:「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怎麼理解?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老話:「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怎麼理解?一、「三九不見雪,來年穀粒癟」。從字面上還是很好理解的,如果在三九的時候一直都沒有下雪,那就意味著來年的收成並不是太好,穀物並沒有太飽滿的豐收感。而在這個時候,顆粒看起來並不是太圓滾,這樣一來自然不會有太好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