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4 財哥逛新農村

農村俗語「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嗎?今天就是小雪節氣了,在我們當地現在是豔陽高照,微風徐徐,坐在太陽底下,人被曬得懶洋洋的,很暖和。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繫,但是如果是放在北方,那麼這時候基本上北方有些地方開始下雪了,但是在南方基本上在這個節氣是不可能下雪的,至少這一二十年來我是從沒看到在小雪節氣前後過下雪的!

就以我老家湖南北部城市為例,這些年我發現下雪基本上會在1月初到2月初的時候,去年的第一場雪就在元旦節,基本上是下雪的高峰期,一年下來會有那麼一兩場雪,即便是沒有雪,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陰雨天氣都是居多的,而中國的春節大部分也在1月份和2月份這兩個月裡,所以在南方很多地區,小雪節氣的時候氣溫還比較高,天氣也還非常晴朗,但是如果到了有雨或者有雪的時候,那麼基本上也就預示著到了年邊要過年的時候了。

「小雪如若見晴天,有雨有雪到年邊。」這句俗語其實也是人們根據歷年的經驗總結下來的,在南方12月份之前雖然已經正式進入了冬季,但還沒有到那種天寒地凍的地步,除非在這個時期裡有冷空氣入境,不然氣溫一般都會在10-20度左右,而1月份基本上就是全年最冷的時候,農村裡面基本上早上起來已經有了霜,即便是晴天的早晨,室外的水缸表面都會結上一層冰,而這也是大寒小寒節氣前後,這就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也是到了過年的時候!

農村還有句諺語說「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說的就是小雪節氣當天不下雪,那麼冬天是幹冬,是暖冬,會出現乾旱的情況,有旱災,沒有事情幹,長工都歇息了。說明「小雪如若見天晴」的意境。

「有雨有雪到年邊」,說明冬季的雨雪天氣會來得比較遲,還是有的,莊稼還是有保障的。俗話說得好「瑞雪兆豐年」,我們希望今年的冬天大雪紛飛,大地蓋雪被,農田有寒霜,來年有個好收。

雖然按照現在的科學依據,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這句農村俗語也是也是通過祖祖輩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因此也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實踐出真知」。

至於這個冬天會不會太冷呢,小雪不下雪會冷嗎?也只能順其自然了。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了啦,大家有什麼觀點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話說:小雪如若是天晴,有雨有雪到年邊!深層意思你明白嗎
    這句話所表達小雪節氣,如果是晴天,那麼,有雨雪就會在過春節的時候下起來。和我這裡另一句老話有類似的意思。「小雪豔陽照,爛冬在春節」。小雪節氣豔陽高照,那麼,過春節的時候,通常會有雨雪。以前村裡都是泥巴路,臨近春節下雨雪,天冷雨雪不易融化滲透地下,那麼,人們去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時候,或者走親訪友等,路上會有泥濘,不便於人們行走,才有「爛冬」一說。這些俗語老話,是以前人們根據氣象的規律,總結出來的一些智慧箴言,提醒人們做好準備,應付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雨雪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 農村俗語「有雨山戴帽,無雨山沒腰」,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都說「俗語能改變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因為俗語當中蘊含著眾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俗語是前輩們智慧的結晶 ,他們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的道理,其目的非常簡單,就是希望後人們能懂得其中理,將來在遇到同樣問題時,不至於到達措手不及的地步,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對俗語引起重視。
  • 小雪到,老農說「小雪宜雨不宜晴」有道理嗎?雨雪預測什麼年景
    導讀:小雪到,老農說「小雪宜雨不宜晴」有道理嗎?雨雪預測什麼年景?小雪節氣,冬季的排名第二個節氣是與立冬交接的節氣,小雪到,氣溫驟降,雨將凝結成雪花飄落下來。在農村,老農對小雪節氣當天的天氣很有研究並且是一代傳一代,口口相傳,並且對小雪節氣的天氣與來年的豐收做出了總結,總結出來的結果是:小雪節氣宜雨不宜晴。
  •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老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小雪不見雪,來年長工歇」小雪節氣是否下雪跟來年收成有啥關係再過三四天就是小雪了,今年小雪那天會不會真的有小雪?現在這天氣不能和過去相比較了,很多時候小雪的節氣沒有小雪,到了大雪的節氣,同樣也不下大雪。
  • 農村俗語「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今日小雪節氣,「一雪蟲無蹤,二雪來年豐」啥意思?冬季偏冷好嗎小雪,今天是11月22號,農曆十月初八,今天就是到了二十四節氣的小雪節氣,按照正式到達小學節氣的時間是在凌晨4點多就已經從立冬節氣交接到小雪節氣了,進入小雪節氣,溫度又要降低一個層次了,小雪第一天,早上你感覺到寒冷了嗎?小雪節氣你那裡下雪了嗎?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
  • 「小雪見晴天,雨雪到年邊」今年冬天的雨雪多嗎?小雪節氣有預測
    明天(2020年11月22日)將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小雪,這也是冬天裡的第二個的節氣。那麼小雪節氣當天的天氣情況,對以後的天氣走勢都有哪些影響呢?很多農諺都有預測,其中就有一句老話:「小雪見晴天,雨雪到年邊」,那麼小雪這天是晴天好不好呢?今年春節的雨雪大不大呢?大妞就來給你們說一下。
  • 農村俗語「清明求天晴,穀雨哭求雨」這話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明日穀雨,穀雨是二十四個節氣之一,穀雨排行第六,穀雨也是春天最後的一個節氣,穀雨節氣之後就是都了夏天,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就是立夏了,馬上就要進入到了夏季,那麼這個時候也是雨水比較多的時候,畢竟萬物都是離不開水的,現在也是農作物生長的時候,那麼對於雨水來說也是非常渴望的,在農村裡有句俗語叫
  • 大雪將至,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後天就到了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的節氣,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也會增多。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聯繫在一起,其實他們兩者只是名字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不相同。
  • 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這也告訴我們,冬至節氣到了,數九寒冬時間開始了。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年的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在12月21日早晨6點21分就開始了,農村裡,人們一大早就告別暖和的被窩,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仿佛是在珍惜這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大傢伙嘴裡哈著熱氣,在這難得的冬日暖陽下感嘆:清爽冬至邋遢年,今天天晴了,過年天氣不好啊,正月裡訪親會友怕是會有雨雪作伴了。農村俗語說: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你認為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驚蟄不下雨,糧倉見到底」什麼意思,是否有道理?
    而在農村不管是哪個節氣,都有想對應的習俗和有關的俗語,其中驚蟄這個節氣,農村有些老人便會根據驚蟄這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今天莊稼的豐收情況,就好比農村這句「驚蟄不下雨,糧倉見到底」老話,也正是如此,這句老話具體什麼意思,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 今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春分下雨意味著什麼
    摘要:今日春分,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春分下雨意味著什麼文/農夫也瘋狂3月20日迎來了24節氣中的春分節氣,這也是今年春天的第四個節氣。那春分節氣到了,俗語「春分有雨是豐年」有道理嗎?為何農村老人都是盼望著春分節氣的時候下雨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天氣預報的,但是農民又是靠天吃飯的。尤其是在過去糧食產量低,種植技術也不高,糧食的收成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天氣。可是古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可以通過二十四節氣這天的天氣來預測後面的天氣,甚至也能預測當年糧食的收成。
  •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現在的人們對於房子都有很深的執念,而在農村也是這樣,農村的人們認為蓋房子是很重要的事情,房子也是以後生活和安身立命的場所。那麼今天小慄要聊的是另外的一則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開門見河非吉地,門前暗溝也不宜」,那麼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樣的意思,具體指什麼,又有蘊含著什麼特殊道理呢?聽到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問依山傍水的房子不是最好的嗎,而這樣的房子也是人們更嚮往的田園風光不是嗎?
  • 「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導讀:冬至到,「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就是冬至節氣了,而關於冬至節氣的俗語有「立冬無雨看冬至,冬至無雨一冬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偷風不偷月,偷雨不偷雪」是什麼意思
    那個時候養羊跟現在的區別是很大的,白天的時候要很早起來趕上羊群到山上,到了中午的時候還要把羊趕到陰涼的地方,為了讓羊能夠吃得飽飽的,基本上是天亮了羊就要上山,天快黑了羊才回下山,到了晚上的時候還要把羊趕到河邊,讓它們美美地喝上一頓,辛苦了了一天的爺爺,吃完飯後還要去羊圈旁邊的小屋,防止晚上有小偷偷趁著夜色偷羊。
  • 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豬友巴巴22日冬至,俗語「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啥意思?有道理嗎?時光荏苒,2019年冬至節氣即將到來,冬至已經是一年中第22個節氣了,冬至數九開始,在經歷小寒、大寒節氣後,也將迎來新一循環的開始。在農村,冬至又被稱為「小年」或「冬節」,南方多地有祭祀的習俗,作為北方多地來說,冬至更有「大如年」的說法!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老話「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說,天氣是變化無常的,但是也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的。而這方面,古人就總結了很多的民諺,對於農民農事活動的安排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價值。農村俗語「東閃空,西閃風,南閃火,北閃雨」其實是一句民諺,聽這句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但是在民間還有另外一句和其類似的民諺:東閃日頭,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有雨來。
  • 農村諺語中:「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燈」,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度過一個有一個與親人團圓的日子。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兩個中國人眼中最特殊的日子裡發生的如此巧合的自然現象使得這一巧合承載了無數人對於團圓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