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所表達小雪節氣,如果是晴天,那麼,有雨雪就會在過春節的時候下起來。和我這裡另一句老話有類似的意思。「小雪豔陽照,爛冬在春節」。小雪節氣豔陽高照,那麼,過春節的時候,通常會有雨雪。以前村裡都是泥巴路,臨近春節下雨雪,天冷雨雪不易融化滲透地下,那麼,人們去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時候,或者走親訪友等,路上會有泥濘,不便於人們行走,才有「爛冬」一說。
這些俗語老話,是以前人們根據氣象的規律,總結出來的一些智慧箴言,提醒人們做好準備,應付農作物的生長情況,以及雨雪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冬季雨雪,按照常理來講,肯定多多少少會下一些雨雪,只是,每年會有所不同。小雪節氣之後,還有大雪、小寒、大寒。今年的大寒在農曆12月26日,臨近春節。這句老俗話,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小雪節氣以後,大雪和小寒都不會有雨雪!顯然不可能吧,也無法確定吧?
這句老俗話更多的在提醒人們:如果小雪節氣不下雨雪,大晴天,我們有些地區的人們,該給農作物,比如小麥澆灌「冬水」了。這個時候,氣溫不算低,如果當地乾旱,要提前澆灌作物,以防大雪、小寒或者大寒不下雨雪,麥子和油菜等作物會幹旱。提醒人們注意管理好田裡莊稼,來年好有一個豐收年。
提醒人們注意該儲備一些春節必備的生活用品:比如我這裡,小雪節日要儲存白菜、大蔥,醃製酸菜,辣白菜,或者醃製一些臘肉,灌一些紅腸,以備不時之需。比如農村地區,有些山村,萬一過春節有雨雪天氣,人們不便出行的採購情況之下,家裡儲備有過冬的必須生活食物等,那麼,就可以等路況好些的時候,再出去採購春節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等等。
因此,這句老俗話,更多的意思,是告訴我們,趁著小雪節氣的好天氣,該給作物澆凍水就要澆凍水,確保來年有個好收成;該收穫大蔥和白菜等,就要儲備一些冬季的食物,後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