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帶娃,奶奶帶身高猛漲,媽媽帶卻身高停滯,醫生:都怪午睡

2020-12-21 茉莉媽咪育兒日記

編輯:貝貝豆

審核:貝貝豆

提起送身高發育,父母都會很看重,都想孩子擁有高挑的身材,希望孩子身高比例好,因此,多數父母從小就開始關心注重孩子的身高發展,為此採用了讓孩子睡眠充足,補充足夠的營養,做運動等方式,然而,有些寶媽卻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小心「中招」了。

同是帶娃,奶奶帶身高猛漲,媽媽帶卻身高停滯,醫生:都怪午睡

鄰居曉菲前段時間工作太忙了,無暇顧及孩子,無奈之下將孩子暫時送到了婆婆家照顧。

工作繁忙過了之後,她就去把孩子接回來了,發現孩子去奶奶家這段時間,身高竟然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生長,她以為婆婆有什麼神奇妙招,於是就想請教一下婆婆,可婆婆卻說:「我什麼也沒幹啊,孩子也就每天午睡一會,吃的也和在你們家的時候差不多啊。」

曉菲自己也心裡犯嘀咕,心想:我每天也堅持讓孩子午睡啊,即使孩子說不困,我也會強迫孩子睡半小時,吃的也沒差下啊,為啥孩子在自己家卻不見長。

她就向她的醫生朋友請教了一下,醫生給出了答案:強迫式午睡會影響孩子的身高,你弄巧成拙了。

強迫式午睡會偷走孩子的身高,孩子到底要不要午睡?

曉菲的孩子在奶奶家時候的午睡進入了深度睡眠狀態,當讓孩子非自願午睡,則會影響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自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午睡對於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不同的作用,孩子也有不同的需要和要求。

一、初學走路的孩子

午睡是確保他們的睡眠能量滿格的一種方式,對於他們午睡自然不可缺少了。

有教授研究:睡眠不足會影響幼兒表達不同情感的方式,他們自身的面部表情經常呈現出來的會是悲傷、難過等消極的,對於塑造他們不斷發展的情緒大腦有不利的影響,隨著時間,可能會對寶寶之後的情緒發展還有影響。

二、年齡稍大一點

孩子年齡增長,身體狀態自然不同了,當有的孩子能夠靠夜間睡眠就滿足一天的能量補給,他們對於午睡的需求就變小了,他們即使不午睡也可以,但如果孩子不午睡會下午打盹,就還需要讓孩子進行午睡來補充能量。

除了午睡,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一、孩子缺乏母愛

專家研究:情緒障礙也會影響身高。通過研究,在充分得到母愛的孩子會比缺乏母愛的孩子高,充分得到母愛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在睡眠質量方面就會強,對於身高有影響的生長激素就會產生作用。

二 、心理因素

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做過一個調查,發現緊張焦慮情緒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緊張焦慮心理障礙可能是由於孩子對於父母關係、自己容貌、家庭經濟等長期處於擔心的狀態下產生的。

三、核心營養缺失

營養物質是築城孩子身高的重要原料,有的孩子由於挑食、偏食、飲食不均衡等,會缺乏許多影響身高的的微量元素等,比如蛋白質、鈣、磷等,也因為缺乏影響兒童的食慾,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四、孩子早熟

有些孩子會早熟,而家長不自知。當孩子早熟的時候,會影響他的骨齡,如果錯過了就診時間,就會使得身高增長幅度小於同齡人,自然孩子長高不及他人。

孩子需不需要午睡,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區別對待。寶媽們,你家孩子有午睡的習慣嗎?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奶奶帶娃身高猛長,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都是午睡惹的禍
    01奶奶帶娃身高猛長,媽媽帶娃身高停滯,醫生:問題出在午睡上曾有這麼一件事,金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由於事業正處於上升期,金女士帶娃的時間少之又少,正好兒子奶奶閒暇時間很多,也表示樂意幫帶娃,所以她就將兒子交給奶奶帶一陣子。奶奶十分喜歡這個小孫子,經常帶著孫子到處去逛,給他買些好吃的好玩的。在奶奶帶的這段時間裡,娃身高猛長,一個不留神就超越了班上同學的平均身高了。
  • 媽媽帶娃猛長個,奶奶帶娃「生長停滯」,偷走娃身高「元兇」抓到了
    孩子的身高是很多家長非常在意的問題,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高一點,因為這會讓孩子在未來的就業和婚姻選擇上有更多的機會。如果自己的孩子個頭不達標,作為父母自然會焦慮不已,所以從小就抓孩子的身高,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父母的認知。
  • 「猛漲期」竄身高,這些誤區很常見
    我說:「他可能又到猛漲期了。」 午睡醒來,姥姥拿著一大塊蛋糕給他吃。還說:「猛漲期可不敢餓著,趕緊多吃點,吃的多長得高。」 如果飲食得當,適度運動,很多孩子都能擁有超出預期的身高。比如我身邊有位朋友,爸爸一米六三,媽媽一米六,自己卻長到了一米八。那麼影響孩子身高的後天因素都有什麼呢?
  • 3種飯每天吃,6歲娃脾虛,身高發育停滯,醫生怒斥:家長真糊塗
    琪琪今年6歲了,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一直以來,老人都覺得琪琪胖乎乎的是「有福氣」,但是今年9月上了一年級,琪琪卻因為較「圓潤」的身材被同學調侃,回家會跟媽媽鬧脾氣。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成為帶娃「主力軍」?2個原因很現實
    導讀: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成為帶娃「主力軍」?2個原因很現實說起帶娃任選,首先是父母,其次是奶奶,怎麼也輪不到姥姥。但是近些年來,奶奶帶娃越來越少,姥姥卻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為什麼會這樣呢?
  • 女孩第一次來月經,若早於這個年齡,身高可能會停滯在一米五幾
    一般而言,媽媽在女孩月經初潮的這段時間往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要教會她們如何使用衛生棉,還要記住初潮的時間。如果低於某個年齡,會存在一些隱患,例如身高會停止增長等等。早於"這個年齡"來月經的女孩,身高會停滯在一米五幾苗苗在九歲時,就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月經,那時候她的身高猛漲,已經長到了1米52,相較於班級裡面的女孩子高出很多,是班裡少見的高個子。她的爸爸媽媽也很高興,覺得孩子在身高上比別人出眾,原本顏值也不錯,將來一定是個人見人愛的高個子女神。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老人帶娃還是寶媽帶娃一直是個兩難的抉擇。以前很多家庭都是老人帶娃,近幾年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出現了很多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帶娃要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那麼關於帶娃這件事,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呢?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 孩子身高進入猛漲期,會有這3個信號,抓住機會讓娃多長10公分
    前言孩子的身高是父母密切關注的,作為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長高就是最開心的事。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和父母的基因也是有關係的,但是,孩子通過後天的努力,比如,多運動、營養充足等。如果孩子突然在一個時期變化迅速,那就說明孩子進去了身高猛漲期,會發出長高信號的。
  • 12歲女孩骨骺線閉合,身高停在1米5!醫生:都怪奶奶「這碗湯」
    一、12歲女孩骨骺線閉合,身高竟停留在1米5從孫女上下來的第一天起,張阿姨就手把手的幫忙照顧,根本沒有讓兒媳婦操一天心。可最近一家人卻因為孩子的身高發育問題,鬧得烏煙瘴氣,而張阿姨每天都背地裡躲著偷偷抹淚。
  •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別再說都一樣了,這幾種情況差別很明顯
    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有什麼差別?也許你會說,一個是孩子爸爸的母親,另一個是孩子媽媽的母親,能有什麼區別,不都是自己的親人帶。確實,如果孩子的父母心中,姥姥和奶奶都是孩子的親人,沒有誰親誰疏的概念,那自然差別也就不明顯了。可現實問題是,一般的家庭裡,因種種原因,孩子的奶奶和姥姥他們的地位原本就是不平等的。
  • 現在很多都是姥姥在帶娃奶奶呢?這幾個原因,奶奶也沒辦法
    ,雖然老人幫帶娃好像沒什麼變化,但是哪邊的老人來幫忙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孩子基本都是奶奶來帶,而現在很多姥姥成了帶娃的主力軍,但這並不代表奶奶不疼孩子,姥姥來帶娃這件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奶奶出錢姥姥出力,寶媽感覺很安心小秋是個兩歲娃的寶媽,她休完產假之後就去上班了,小秋的爸爸很早就過世了,在帶誰來幫忙帶孩子的問題上,小秋一家非常認真地開了一個家庭會議,大家把這其中的利弊都放在檯面上來講,最後根據家庭情況得出了一個最佳的結果,孩子奶奶出錢姥姥出力,也就是姥姥帶娃,奶奶拿錢,關於婆婆拿錢這件事情小秋一開始是拒絕的
  • 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奶奶:不是不想帶娃,是被迫隱退
    在小區裡放眼一望,大多數帶著娃出來散步曬太陽的,都是老人,仔細一問,你會發現,這些老人裡,姥姥居多,奶奶則佔少數。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媽圈裡流行一個順口溜: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欣賞,姥爺天天跑市場,爸媽回來就上網。生動地刻畫了不少家庭帶娃的現狀。
  • 最新「兒童身高標準表」出爐,8歲孩子不低於130,你家娃達標沒?
    媽媽很少帶孩子,自知對孩子有所虧欠,因此給孩子花錢上也是毫不吝惜,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孩子。但即使是這樣,孩子還是生病了。 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孩子的脾胃十分不好,積食嚴重,而且通過測骨齡發現,孩子的身高和實際年齡嚴重不符,明明8歲的孩子,卻只有100公分的身高,說明孩子已經1年沒有長個了。
  • 為什麼兩度停滯生長?12歲男童身高僅138cm
    12歲男童身高138cm,竟兩度停滯生長 同樣矮小的孩子,還有今年12歲的胡鑫(化名),愛跳拉丁的他,一直想擁有一個高挑的身材。2011年,4歲的胡鑫停滯了生長,眼見著正是生長期的孩子,父母很是著急,經過一年的營養「惡補」,孩子的身高終於見漲。由於比同齡人矮小,2017年8月份,媽媽帶著10歲的孩子到省人民醫院檢測骨齡,結果較正常。
  •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姥姥和奶奶帶娃有哪些不同?
    有人說,中國式帶娃的新焦慮,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更有網友編了個順口溜,生個孩子姥姥帶,姥爺天天去買菜,爺爺奶奶光欣賞,爸爸下班就上網。
  • 為啥越來越多的寶媽選擇姥姥帶娃,不願讓奶奶帶?2點原因太扎心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以後,生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了,年輕人要上班,很多時候都不能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孩子身上,這個時候,奶奶或者姥姥就成了看孩子的最佳人選。但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幫年輕人帶娃的,一般都是姥姥,奶奶帶娃的情況非常少,這是為什麼呢?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我覺得我們群裡有人寫的打油挺對的,『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 妙妙奶奶妙妙奶奶此刻有點不開心。妙妙奶奶是從外地來成都專門帶孫女的,平時,妙妙爸爸媽媽上班,奶奶負責接送、做晚飯。雖然兒子、兒媳都跟她說,「你不用做晚飯,等我們下班了再做飯好了。」但是,孫女要吃晚飯呀,總不能只做自己和孫女的吧。
  • 孩子身體出現四個信號,暗示身高可能「增長停滯」,看你家娃有沒
    四個信號暗示身高「增長停滯」,看看你家娃有沒表姐家兒子小峰今年剛上初三,都說男孩子後長,可是最近表姐卻發現小峰好像「停止長高」了。小峰在寄宿學校上學,平常都要一個月回家一次。男孩和女孩都有各自的身高「猛長期」,一般男孩子在中學階段(12~16歲)長得最快,成年之後,速度才會放緩下來。小峰才剛上初三,身高發育速度的下降,其實是一個可能停滯生長的信號。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獲得吉尼斯紀錄,父母身高皆超一米九
    10月份小宇的家長幫他申請了吉尼斯紀錄,在申請吉尼斯記錄的時候,小宇在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進行了測量,測量身高的時候,兩個醫生都站在了凳子上,幫小宇看身高。有點感覺像螞蟻在給大象量身高。最終小宇打敗了2015年美國少年215.9釐米的記錄,獲得了最高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
  • 9歲女孩來月經,身高停滯一米四,醫生:這些食物別再給孩子吃了
    帶著困惑的胡媽媽領著女兒就去醫院進行了檢查,最終經過醫生判斷,孩子的確是月經初潮,這是"性早熟"的症狀。此外,醫生還表示,出現"性早熟"的狀況,身高停滯在一米九,以後怕是很難長高了。胡媽媽不解,詢問醫生女兒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對此,醫生先是向胡媽媽詳細了解了孩子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