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今年6歲了,是爺爺奶奶的「開心果」,一直以來,老人都覺得琪琪胖乎乎的是「有福氣」,但是今年9月上了一年級,琪琪卻因為較「圓潤」的身材被同學調侃,回家會跟媽媽鬧脾氣。
而且,琪琪體重「超標」,身高卻「不達標」,埋人堆裡就看不見,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了半截,這樣琪琪媽有點發愁,按理說,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帶的,老人都是「隔輩兒疼」,平時做飯都按照琪琪的口味,火腿、排骨湯、紅燒肉、雞蛋都是家常便飯,從沒虧待了孩子的胃,怎麼琪琪就橫著長,身高發育「落後」了吶?
左思右想不放心,琪琪媽帶孩子去醫院測了骨齡、微量元素和內分泌,經過一番詳細的檢查,醫生說孩子這些都沒毛病,但是脾胃十分虛弱,食物裡的營養大半都吸收不了浪費了,孩子的身高發育才會滯緩。而孩子的脾胃問題,都是「吃出來」的,聽到這裡,琪琪媽才恍然大悟,心想著回去要告訴公公婆婆,不能「餵豬」一樣的餵孩子吃飯了。
1、大魚大肉適量吃
過去生活條件差,平時都是粗茶淡飯,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肉,但是孩子很少出現腸胃問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家裡有娃的,頓頓離不了肉,葷菜成了「主食」,五穀和果蔬吃得少了,孩子們不僅熱量過剩,容易肥胖,還動不動就積食,維生素、纖維素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身高發育也會受到阻礙。
2、不吃湯泡飯
寶寶從吃輔食慢慢過渡到「大人飯」時,咀嚼能力還很弱,需要慢慢鍛鍊,但是很多家長寵溺孩子,見孩子不愛吃「幹硬」的飯,就用肉湯、雞湯、菜湯澆在米飯上,做成香噴噴的湯泡飯,有了湯汁的潤滑,米飯不用咀嚼就可以吞咽,孩子愛吃多了,但是湯泡飯不比米粥,沒有經過熬煮,在缺乏咀嚼的情況下到達腸胃大大增加了消化負擔,很容易造成脾虛積食。
3、睡前別開小灶
老話有「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孩子都是「肚子飽了眼不飽」,看見愛吃的吃個沒完,零食更是吃多少不嫌撐,就需要家長控制好孩子的飯量,不能厭食不吃,但也不能吃太多,很多家長就喜歡看見孩子多吃飯,一天吃幾頓都不嫌多,睡前也讓孩子吃得飽飽的睡,會打亂脾胃的作息,導致消化紊亂,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帶娃要會養脾胃,常喝一杯金棘水:
實際上,生活中像琪琪一樣,家長餵養不當,孩子飲食上沒有節制,過足了「嘴癮」之後,脾胃被「拖垮」的情況非常多,等到影響了孩子的體質和身高發育,家長才能反應過來,後悔忽略了孩子的脾胃。
尤其是從母乳過渡到輔食,從輔食過渡到大人飯的階段,可以給孩子喝點金棘水,幫孩子促進食物的消化分解,緩解腸胃的壓力,另外,金棘水能增強脾胃運化營養的功能,促進身體各個系統的發育,孩子的個頭才能蹭蹭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