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酪行業發展歷程
奶酪,又稱芝士、乾酪、乳酪或起司,是生鮮乳在發酵劑與凝乳酶作用下發生凝固後製成的固態乳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相比於整個乳製品行業來說,奶酪在國內的發展時間僅為不到20年,但是發展勢頭較好。由於乳製品在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低速增長的成熟期,主要的常溫液態奶目前消費量已經穩定在3300萬噸/年的水平上,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消費結構正由液態奶向更加營養、健康的酸奶和奶酪等升級。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奶酪市場零售消費量達到65.5億元,乳製品行業的消費結構優化升級趨勢已經明顯。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奶酪是原料乳的濃縮精華,被譽為「奶黃金」,每千克奶酪製品濃縮10千克牛奶的蛋白質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奶酪中含有豐富的 鈉、磷、鈣、鉀、鎂等物質,具有較好的鈣磷比,可與穀類、蔬菜類食物的營養素有效互補,降低血壓,還能預防鈣流失引起的症狀。較高的營養價值以及較低的普及率使得奶酪成為了一種輔食,奶酪品類中間接食用與直接食用的 比例為65比35,間接食用就是需要經過廚房加工才能食用,這顯然不能滿足消費者對便捷生活的需求,除此之外奶酪目前還作為一種幫助兒童發育的營養食品,但是這些市場定位都與傳統乳製品的零售化消費相差甚遠。
資料來源:中國奶業年鑑,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行業競爭格局
2000年以前國內的大型乳製品廠商中僅有三元食品涉足奶酪生產。直到2008年之後,伊利、蒙牛、光明等乳製品龍頭才逐步開始涉及奶酪生產。因此,一直以來國內消費的奶酪 均以進口為主。海外企業在品牌、產品和消費者教育方面具有先發優勢,故中國奶酪市場競爭中進口品牌佔據主導地位,2019年我國奶酪市場零售端行業集中度CR5為51.05%,其中市佔率排名前3均為國外品牌,法國百吉福市佔率22.68%位列第一,市佔率(7.69%)第二的樂芝牛來自法國貝勒集團,市佔率(6.39%)第三的安佳來自恆天然。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國內奶酪市場參與企業相對較少,競爭尚不激烈,且國內奶酪行業尚處於快速成長過程中,特別是我國乳製品消費結構與其他國家相比存在明顯差異,乳飲料與奶粉的市場份額明顯高於其他國家,即使對標日本我國奶酪的市場依然存在25%以上的消費份額提升空間。國內對奶酪的需求強勁增長,國內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在奶酪領域的布局也在加速,與海外品牌相比國內品牌的優勢在於渠道建設以及消費習慣引領方面體系較為成熟。目前為了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國內乳品企業已經開始推廣再制奶酪,先以再制奶酪為突破口培育消費者習慣,再以原制奶酪高營養價值進行擴展吸引,打造「早餐剛需」和「零食奶酪」。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6年中國奶酪行業發展監測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三、奶酪棒推動消費零售化
目前奶酪品類中以家庭輕加工產品為主,加上奶酪不是中國餐飲的必須原料,這就導致消 費獲取奶酪的場景有限,開發食用場景更廣泛的奶酪產品是大勢所趨。從目前各大廠商的產品線布局來看,我國奶酪市場依然走的是速溶咖啡市場的老路,即先以輕量級加工品打開市場,主要針對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白領已經兒童作為主要消費人群。近年來行業推出了更適合國人口味的再制奶酪兒童零食—奶酪棒。作為再制奶酪,奶酪棒更加適合國人的口味;作為兒童零食,奶酪棒從兒童開始培育奶酪的消費習慣。奶酪棒一經推出就風靡全國,快速成長為了國內奶酪行業的第一大單品。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四、未來發展趨勢
奶酪市場目前屬於乳製品行業當中為數不多的藍海市場,在目前國內外奶酪消費偏好存在較大差異的背景下,本土品牌有望憑藉對國內消費者需求和口味更深的理解,推出更適合國內消費者的產品,從而實現快速崛起。此外,從渠道拓展的角度來看,外資品牌多注重於一、二線城市渠道的開拓,主要是國內一二線城市的渠道建設較為成熟,產品鋪設難度較低且外資品牌知名度較高。近年來我國奶酪進口量增速持續下降,隨著國產奶酪產量的迅速提升,未來國產奶酪的替代空間巨大,特別是烘焙、奶茶等相關食品已經基本實現了消費習慣的養成,未來的奶酪市場國內企業主導的局面將不可避免。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華經情報網隸屬於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製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遊、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製造、汽車電子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