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跑不動」,遇到雜魚又跳芭蕾舞,一窺被誤解的跑鉛釣法

2020-12-27 騰訊網

遇到河流走水、小雜魚鬧窩,普遍採用的做法是添加鉛皮,打開鉛皮座兩端的太空豆,將上側太空豆上移5公分,即常說的跑鉛釣法。不過越來越多的釣友發現,跑鉛釣法的實際應用與設計初衷存在不小的差距。本文深挖跑鉛釣法,看能否找到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避開雜魚,也許是一廂情願

開篇描述了跑鉛釣法的兩個核心作用,其中一個是重鉛帶鉤餌快速沉底、就位,減少小雜魚截口的發生,同時過濾許多雜亂信號。但跑鉛釣法可避開雜魚,實則是抗走水作用的副產物!

筆者請教多位資深老釣友,基本持相同的看法:遇到颳風、走水,跑鉛釣法穩定浮漂,效果顯著。但跑鉛釣法對小雜魚鬧窩,顯得力不從心。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雜魚鬧窩根本原因是白條、麥穗、趴地虎被香氣濃鬱的氣味吸引,散落、霧化的餌料分子在窩點飛舞,又恰好提供了良好適口性的食物,進一步加劇了雜魚的聚集。

跑鉛釣法,鉛墜重力遠大於浮漂浮力,帶動鉤餌快速沉底,的確可減少餌料在水層中途的滯留時間,小雜魚截口發生的機率大大減少,但鉤餌就位後,是無法躲避雜魚的叼啄、啃食。筆者曾有水下攝像機,拍攝雜魚蠶食餌料的情況,發現水下3米仍然有大量趴地虎類似的雜魚,它們圍繞窩料、餌料,不停的碰撞、撕扯,窩子烏煙瘴氣,帶動餌料上下飛舞,重鉛作用下,浮漂動作減少了許多,但改變蠶食的還是被蠶食,不得換成發酵玉米等大餌、硬餌。但此時不用跑鉛釣法,雜魚也不愛好這類餌料。與筆者類似體驗的釣友並不少,添加的鉛皮怕打的水面撲通地響,實際效果不理想,很大原因是低估了雜魚的力氣,尾巴靠著眼的小魚,拉得浮漂相似跳芭蕾舞

無法「跑」的鉛墜,也許更符合實際

跑鉛設計思路並無問題,重鉛沉底,魚吞食餌料隨即遊動,帶動鉤餌、子線在鉛墜裡滑動。個別網絡視頻作者,也信誓旦旦邊介紹,邊用手拽動子線在鉛墜滑行。但現實中這種理想狀態幾乎從未實現,首先鉤餌、子線能位於鉛墜的正前方,就有不小的難度。重鉛加速鉤餌的下落,且鉤餌在鉛墜上方,鉛墜就位後,鉤餌才著底,期間很可能位置出現偏移,以至於鉤餌與鉛墜有不小的夾角,這時魚在拉動子線動作,很可能子線並不滑動,而是帶著鉛墜左右擺動!

其次魚的覓食姿勢。鯽魚低頭覓食,吞食餌料後抬頭離開:有時斜向上往中上層水域遊動,有時向前方遊動,有時轉身離開,但不管如何遊動,鉤餌位置都處於高位,鉛墜受力很可能浮起,離開水底,反而出現黑漂或頂漂的漂相。鯉魚有拱土覓食的習慣,如果水底窩料多,吞食餌料後還積極覓食,鯉魚力量大,順勢把鉛墜脫離水底。另外魚咬鉤後,刺痛感強烈,魚應激反應強烈,顯得躁動,遊弋動作迅速、凌亂,也會加劇上述行為。所以鉛墜躺在水底,子線快速在其中滑行,實際中少有。

寫在後面

本文並非否定跑鉛釣法,它在穩定浮漂確實效果不錯,本文重點更多是理順它的工作原理,也許了解這些,釣友或許受到啟發,延伸出新的釣法,以彌補跑鉛釣法的不足之處。再者雜魚鬧窩,並不是一個釣法所能解決的,即便是把餌料增加粘度,實際中也並不理想,絕大多數鉤刺一個玉米粒,改守鯉魚,或者乾脆收竿回家,而這就是垂釣的現狀。

原創:老高

相關焦點

  • 野釣遇到小魚鬧窩怎麼辦?3個方法靈活運用,巧妙地避開小雜魚!
    選擇針對性強的窩料新手釣魚有個明顯的特點,窩料選擇求全,恨不得把各種魚都聚集過來。既想釣大鯽魚,又不想錯過大鯉魚,還惦記著翹嘴魚。這種做法不能說錯,只能是針對的場所、魚情不一樣。野釣使用這種混合窩料恰好起到了聚集小雜魚的作用。
  • 冬季遇到小雜魚,4個步驟,一環扣一環,將雜魚獨擋在窩子外面!
    那麼有什麼辦法、技巧弱化雜魚鬧窩的程度,本文一窺究竟。解決冬季雜魚鬧窩的方法避開雜魚鬧窩的方法、技巧眾多,其中重鉛沉底的跑鉛釣法最有名,但冬季顯然並不合適。一是冬季魚口輕,跑鉛屬於極頓的釣法,不利於發現魚的吃餌信號;二是重鉛快速沉底,可減少截口的發生,這點毋庸置疑,但鉤餌著底後,雜魚該怎麼撕扯餌料,依然撕扯,並不能真正避開雜魚。不妨嘗試以下幾種辦法,興許效果更佳。首先利用窩料的氣味「驅小留大」。冬季窩料要麼是酒米,要麼紅蟲顆粒,其他種類窩料極少用。
  • 冬天還可以用跑鉛嗎?老釣手用它專釣大板鯽,一拉一個準
    所謂跑鉛(大跑鉛),就是鉛墜直接到底的一種釣法,此時子線和鉤餌都橫臥在水底,魚吃餌浮漂不會產生反應,只有含著鉤子遊走拖動八字環時才會出現信號跑鉛釣法屬於大鈍,主要應用在走水、小魚鬧窩嚴重等情況。前面已經說了,跑鉛釣法中鉛墜躺底,子線橫臥,魚兒吃餌的瞬間並不會像正常調漂那樣出現頓口,只有含著餌料抬頭、轉身或遊走時拉動八字環帶動主線才能使浮漂出現反應也就是說如果魚兒吞餌後發現異常及時把魚鉤吐出來或者吃死口後拉不動鉛墜,咱們就不會察覺到跑鉛不適合冬釣?
  • 流水中釣鯿魚,不要動不動就跑鉛,這些方法都比它好
    既然是全水層魚,肯定就會有更多的選擇,事實上,我平時作釣過程中,就是會用到多種方法,下面我就來具體說一說。一、底釣法釣底也就是鉤餌到底,適用具體的水情魚情有:水溫相對低的時節,如早春或冬季;表層雜魚特別多的情況;主動搜索後發現魚在底層(任何季節任何天氣)。為什麼附上任何季節任何天氣呢?
  • 暖冬天,遇到雜魚鬧窩怎麼辦?別急,這三個絕招讓你輕鬆應對
    暖冬天,遇到雜魚鬧窩怎麼辦?一、調整餌料的狀態通常來說,一旦遇到雜魚鬧窩的情況,我們第一個需要做的就是改變餌料的狀態,冬季釣魚人都會使用拉餌,此時,我們最好改用搓餌來進行垂釣,使用搓餌能有效的減小餌料的霧化效果,同時又能加速餌料沉底的速度。
  • 秋釣碰到雜魚就打「退堂鼓」?給你分享5個策略,輕鬆搞定不費神
    有句俗話說得好:「千防萬防,家賊難防」,其實在野外釣魚也是一樣,不管你怎麼防,只要稍有不慎,雜魚鬧鉤就會鬧到你懷疑人生!當然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多數釣魚人都不會打退堂鼓,畢竟我們釣魚都是認真的,所以下面就來分享5個釣法策略,希望釣友輕鬆搞定不費神,每次一用都很靈。
  • 釣魚技巧:雙鉛釣組的跑鉛釣法,是野釣狠招數?還是「瞎扯」?
    最近有釣友聊關於雙鉛釣組的跑鉛釣法,雙鉛釣組相信很多釣友都知道,臺釣和傳統釣都有應用。關於跑鉛釣法,相信很多釣友也都用過,遇上大風走水鬧小魚,這種釣法就尤其優秀。兩種優秀的釣法組合在一起,是好用還是不好用呢?或者說雙鉛釣組跑鉛,根本就是瞎扯?
  • 天一熱雜魚就來搶食?春季小魚鬧未必是壞事,應對方法很關鍵
    A:我就一條,也是小魚鬧,乾脆要麼跑鉛好了,清爽點。B:我一直在用跑鉛大部分釣友都討厭雜魚鬧窩,想方設法地驅趕或躲避它們,要是趕不走躲不掉就乾脆加大鉛皮量讓子線鉤餌老實躺底。跑鉛釣法的主要作用是快速穿過中上層水域到達水底,然後過濾掉一些撞線、拖餌的虛假信號。這種辦法對避開生活在中上層的小魚有一定的作用,但對底層小魚效果不大。春季大家普遍喜歡釣淺,如果你釣一米多的水深,那麼也許連中上層的魚也避不開了,因為它們會跟下來。
  • 野釣必殺技:雙鉛線組和雙墜跑鉛,有啥神奇之處?
    以鬧小魚為例,採用的方法往往是釣鈍一些,過濾掉小魚口,甚至是調整到鉛墜躺底,讓小魚拉不動鉛墜。再比如說風大或者釣流水,採用的方法往往也都是調整到鉛墜到底,鉛墜到底的鉛墜懸浮首先來說鉛墜會更重一些,其次就是增加了跟水底的摩擦力,這樣方便了拋竿也減少了走漂。不過鉛墜到底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要求,但是靈敏度不夠,採用雙鉛的好處就是既能讓鉛墜很重,又能提升鉛墜到底的靈敏度,實在是野釣中非常實用的釣法。
  • 釣魚:明明黑漂了,卻每次打不中,怎麼回事?
    本文以此為起點,一窺究竟。黑漂(拉進去)不中魚的原因及應對方法黑漂是釣魚圈子裡對浮漂沒入水中的稱法,實際中黑漂產生的原因眾多,這也導致了並非每次黑漂都會提竿中魚,具體原因如下。首先是浮漂調釣過於靈敏,極容易出現黑漂而不中魚。
  • 野釣小雜魚鬧窩,試試這種釣法,輕鬆避開小雜魚!
    小雜魚鬧鉤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垂釣,儘管我們通過調整線組、浮漂、改變釣法等來應對,會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想徹底解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餌料方面的調整,雖然可以通過讓餌料沒有霧化來達到躲避小雜魚的問題,但同時也會降低誘魚的效果,使漁獲大大減少,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餌料既能躲避雜魚,又能發揮極強的誘魚效果呢?
  • 這三大技巧只釣鯽鯉魚,再多雜魚也得靠邊站!
    當我們野釣的時候,總是不可避免會遇到小魚鬧窩的困擾,尤其是現在氣溫升高,水裡的小魚也多了起來,給我們的正常作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許多釣友更是遇到這種情況愁眉不展,既影響了漁獲,還影響了釣魚的心情。技巧一:有條件就夜釣,保證小魚不鬧釣魚人都知道,在夜釣的時候,小雜魚是很少鬧窩的,這是因為到了晚上水溫降低,小雜魚一般都會沉寂下來,很少活動,或者到了深水區,雖然偶有小魚鬧窩,但是總起來說和白天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提,而晚上夜釣的時候,大魚也會來到近岸覓食,正是垂釣的好時機。
  • 跑鉛釣,飛鉛釣和懸墜釣有啥不同?各適合什麼魚情?建議新手收藏
    釣魚的釣法有很多,不同的水情和魚情我們都會採用不同的釣法,大家用得比較多的一般有正常懸墜釣,跑鉛釣和飛鉛釣。但是對於很多新手釣友來說,只會想著用懸墜釣來釣底,這樣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夏季,經常遇到流水,魚上浮等情況,只用懸墜釣來釣底就很容易空軍。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一、啥叫擇優錄取小魚跟大魚最大的不同在於進食力度和開口幅度上,有的餌料大魚輕鬆吃進去,但是小魚無能為力,比如說使用玉米粒、麥粒之類的餌料,尤其是麥粒雖然比較小,理論上小魚也能吃進去,但是完全咬不動,所以也有一定程度防止小魚鬧窩的效果。或者使用較大的魚鉤和子線,都可以增加小魚的進食難度。
  • 魚總是在窩邊翻,不下底、不吃鉤?試試這種釣法,命中率極高!
    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找好釣位,打完窩子,作釣一段時間後窩子裡明顯來魚了,時不時的冒個泡,有的甚至直接翻出水面來,可就是不吃鉤?昨天小飛收到了一位釣友的私信,他正是遇到了這種情況。明明魚就在窩子裡翻可是不咬鉤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是魚餌的誘惑力不夠?
  • 黑坑釣青魚限竿限線,這些釣法讓你釣得比別人遠,上魚快咬鉤猛!
    一、釣法問題釣法也是問題嗎?黑坑中肯定就是臺釣了,這裡必須強調下叫法問題,因為黑坑有黑坑的很多限制。首先來說,黑坑中釣青魚,肯定是限制魚竿和釣組長度的,我們都知道越是大魚越是喜歡在更深更遠的位置,所以相同長度的魚竿和釣組,如何比別人釣得更遠,這個就是我們要介紹的釣法問題了。
  • 最靈敏的雙鉛釣法,卻多數釣魚人沒見過,詳解臺釣的大魚線組
    但是現在大家知道或者說流行開的臺釣也有許多局限性,比如,在風天、走水、釣大型魚;尤其開口不好、密度低的大型魚,臺釣固有的單懸墜雙鉤的方式就變得不那麼有效;而且針對一些密度低的大魚離底,釣離底和半水又不現實。所以,從老早其實就有一種臺釣大魚線組的雙鉛和多鉛釣法。
  • 【釣魚技巧】縮短子線巧避小雜魚鬧窩
    到天黑後,小雜魚會安靜下來,魚餌可以順利到底,鯽魚才會有機會進食。加大餌團的作用有兩個,一是餌團大了,重量也相應增加了,可以衝破小雜魚的封鎖線到達水底,二是大餌團耐啄食,可以在鉤上保存更長時間。 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對於小口的鯽魚來說,大餌團很難入口,標相雖然有,但空鉤率高。另外,大餌團被小魚一頓洗劫後,形狀變得不規則,魚鉤在餌中的位置也不固定,這就會導致魚吃到了餌料,但咬鉤卻很淺,跑魚率高。那麼,加大鉛墜或者釣跑鉛行不行?
  • 釣上魚,跑魚,斷線!這裡看怎麼控魚,記住是控魚
    為什麼跑鉛釣法中魚,那魚都是很猛?就是因為跑鉛釣法抓的是死口,當你看到黑漂起竿,其實魚已經掉頭往外面衝了,釣起來的魚十有八九中鉤都是在魚嘴兩邊的。魚在掉頭前拉回來和掉頭後拉回來,那力度相差很大的。為什麼臺釣,無鉛釣,靈鈍釣可以用小一點的線,就是因為這三種釣法都是在魚吸口那一下,浮漂就有信號了。起竿那一下,有力而角度又不能過大,有些人一起竿,連鉤都要甩到後面去的,這種人不控制起竿角度,永遠都釣不好魚的。
  • 談談「雙鉛釣法」的線組製作和坐釣水域
    先說說什麼是雙鉛釣法。雙鉛釣法就是在主線上使用兩個鉛皮座,直白講就是把釣跑鉛的鉛墜重量分散開來變成兩部分一部分懸浮在水中另一部分躺底,其中懸浮在水中鉛墜的重量等於浮漂的浮力,底部鉛墜則類似於小跑鉛,這種方法比起跑鉛和大鉛墜觸底要靈敏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