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的寶寶,需要每天哺餵8~12次,大約每隔2~3小時哺餵一次。
編輯:邱寫寫
在寶寶出生前,媽媽不僅給寶寶提供十月生活的「小租屋」,還把自己身體內的營養,通過臍帶和胎盤傳送給寶寶,讓寶寶賴以生存,慢慢發育成長。
等到呱呱墜地以後,小傢伙們離開了媽媽的子宮,來到陌生的世界,需要靠自己的小嘴去尋覓食物,這個時候,媽媽的乳汁還會陪伴寶寶走過很長的一段路。
奶水不足,追奶姿勢仍有不少寶媽做錯
前幾天收到一個寶媽的諮詢,這位媽媽非常焦慮,自從寶寶滿月以後,乳量需求有所增加,媽媽就總是覺得自己奶水不足,給娃加了好幾次奶粉。
「每天上午的奶量都不夠,到了下午卻多到喝不完,真是愁人啊,為啥就是不夠呢?」寶媽鬱悶地說。
經過詳細的詢問,我才了解到真實的問題,其實這位寶媽並不缺少奶水,從「下午奶水多」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
寶媽之所以覺得自己「奶水不足」,一方面是因為上午寶寶總是尋尋覓覓,像是餓了一樣,而寶媽奶量卻比較少,因此常常感到焦慮。
這一焦慮不得了,乳汁分泌量也跟著受影響,寶媽的奶水會越來越不夠。
其實絕大多數寶媽都不存在真正的奶水不足,地主家的糧倉滿登登,怎麼會沒有餘量了呢?寶媽們的心理作用,才是真的影響泌乳的一大隱患。
寶媽奶水是否充足,如何判斷
誰都希望自己能像奶牛一樣猛產奶,但是回到現實中,寶媽們卻多半都在懷疑自己奶水不夠。奶水到底是否充足,怎樣判斷才靠譜呢?
1)娃排便情況
寶寶能吃飽,則意味著寶媽奶水充足,要看寶寶有沒有吃飽,排便情況可以見分曉。
如果24小時內,寶寶的尿液可以浸溼4片尿不溼以上,或大便的量達到3~4枚硬幣大小,大便呈現金黃色軟稀便,則表示寶寶吃飽,間接說明寶媽奶水充足。反之,寶寶排便達不到這個標準,尤其是大便呈現綠色稀便,則暗示寶媽可能確實奶水不足。2)吃奶後寶寶表現
小傢伙吃奶後表情滿足,可以主動地放下「小飯碗」,表示人家已經吃飽了,非常滿意;反之,寶寶吃奶30分鐘仍然緊抓不放,甚至有不滿情緒,則說明奶水可能不足。
3)體重變化
小傢伙體重平穩上升,也是說明寶媽奶水充足的證據,不過寶寶們體重的變化並不平均,寶媽們不要因為某一段時間長得慢就著急哦。
▼ 這幾種表現,不能判斷奶水多少
① 寶媽胸部柔軟、平常無法擠出多餘奶水,這些都屬於正常情況,並不能說明寶媽奶水不足,不要擔心。
② 小寶寶愛哭鬧,可能是因為腸脹氣、腸絞痛,或者是情緒變化,不一定是娃餓了。
追奶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如何追奶,是一個大學問,很多寶媽都在做錯,正確的追奶方式是這四種。
◆ 多喝水
奶水也是寶媽身體的水分發展而成,因此要想保證乳汁充足,寶媽需要補充足夠水分。
建議孕期和哺乳期的媽媽們,每天攝入1700~2100ml的水分,多吃水果和蔬菜,不僅有利於泌乳,對乳汁的成分健康也有益。
◆ 勤哺餵
乳汁的分泌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很多寶媽因為感覺奶水少而放棄親喂,加入奶粉,結果發現,加的奶粉越多,自己的奶水就越少了。
勤哺餵可以促進催產素、泌乳素的分泌,建議每天哺餵8~12次,即便小飯碗沒有那麼滿,也不耽誤餵奶。哺乳的過程本身就可以促進泌乳,多哺餵有助於產奶。
◆ 正確銜乳
如果銜乳姿勢錯了,越是多哺喂,寶媽的胸部就越疼,疼痛感會影響寶媽的泌乳,千萬別硬挺著哦!正確銜乳,在哺乳的時候寶媽是不會感到疼痛的。
正確銜乳姿勢:寶寶張大嘴,下嘴唇向外翻,小小的下巴緊密貼著「小飯碗」,含住大部分的乳暈。整個哺乳的過程中,寶媽和娃都是非常舒適的。
◆ 多休息,放鬆情緒
別小看情緒的力量,緊張的情緒、過大的壓力,都會給泌乳帶來負面影響。除了寶媽自身情緒外,家人的支持、寶爸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島今日話題:寶媽們哺乳期懷疑過自己嗎?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