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書記寄語我們「生逢其時,為之奮鬥吧」——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

2020-12-13 未來網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考察,看望科研工作者和師生並座談。習總書記指出,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強烈的愛國情懷是對我國科技人員第一位的要求。習總書記強調,要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習總書記寄語同學們:「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什麼時間就要做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你們年輕人,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這麼偉大的目標,可謂生逢其時,為之奮鬥吧!看你們的了!」

  (本報將在報紙和新媒體端專門開闢《青年來信》專欄,刊發廣大讀者閱讀和學習報導之後的啟發和感悟,來信請發我們的郵箱xinwen@cyol.com,歡迎踴躍來信)

  ---------------

  採訪對象:陳睿,女,1983年2月生,湖南湘潭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團委書記。馮端,女,1986年10月生,湖北漢川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分析化學專業2008級博士生,現為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楠,男,1986年1月生,山東德州人,中國科學院大學基礎心理學專業2009級博士生,現為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研究員。

  採訪組:石新明 範煜 唐敬 鄒文通

  採訪日期:2018年12月26日

  採訪地點:中國科學院大學團委會議室

  採訪組:陳睿老師,您好!請您介紹一下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到中國科學院大學調研考察的情況。

  陳睿: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院考察,併到中國科學院大學與師生座談。這是習近平同志擔任總書記後第一次視察高校。

  上午約9點,習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院西郊科教園區,也就是我們今天這個院子。他首先考察了北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總書記走進實驗室,考察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在北京譜儀控制室裡,總書記一邊聽著工作人員對對撞機的詳細介紹,一邊仔細察看對撞機的加速器模型、儲存環等,還不時同科研人員進行交流,並同當年參與對撞機建設的葉銘漢、方守賢、陳森玉3位院士親切握手,關切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感謝他們為祖國作出的貢獻,祝願他們身體健康。

  在後來的座談會講話中,總書記還提到高能物理所是周恩來總理批示建立的,提到鄧小平同志在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奠基典禮上為基石培上第一鍬土,並說「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隨後,習總書記乘車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多功能廳,了解中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工作情況和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習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和焦點是科學技術。現在,各主要國家都在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包括國防科技制高點。中國科學院在我國科技事業發展中發揮了「火車頭」作用,我們要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

  約10點20分,習總書記來到中國科學院大學禮堂會議室,同中國科學院負責同志和科技人員代表座談,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科學院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活力,集中力量推進科技創新,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臨別時,一群剛好下課的研究生看到總書記來到校園,非常驚訝,也非常興奮,紛紛圍攏到總書記身邊,爭相向總書記問好。習總書記像一個大家長似的微笑著望著大家,同他們一一握手,詢問他們學習生活的情況。這時候,不知道人群中誰喊了一句:「總書記給我們講幾句吧!」然後,總書記發表了「年輕人要腳踏實地」的即興演講。

  習總書記視察國科大,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中科院實施科教融合培養創新人才的關懷和重視。習總書記說:「希望你們繼續發揮緊密結合科研實踐培養人才的特色和優勢,凝聚海內外一流人才,造就世界級科技大師,培養高素質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將中國科學院辦成大師雲集、英才輩出的大學校。」總書記的指示,為我校創新發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採訪組:馮端同志,您好!作為唯一一位在座談會上發言的學生代表,您當時的心情緊張嗎?

  馮端:座談會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向總書記匯報了科學院的相關情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振聲院士匯報了鹽鹼地治理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匯報了量子通信領域的科研情況。

  我是最後一個發言的。座談會開始的時候,我心跳得特別快,很緊張,生怕自己說不好。但漸漸發現,總書記跟大家聊天像拉家常似的,氣氛很輕鬆。

  當白院長在匯報時提到「中科院培養了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時,總書記關切地詢問了他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當聽到李院士團隊已研製出新型肥料時,總書記馬上問道:「這種肥料現在已經上市了嗎?」當聽到已經實現在鹽鹼地種植高產耐鹽小麥時,總書記追問道:「小麥口感如何?」李院士回答:「口感還不錯,我們院裡的食堂吃的就是。」總書記開玩笑說:「那不用放鹽啦。」

  白院長介紹我的時候說:「接下來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博士生馮端發言,我們的李振聲院士今年82歲,馮端同學28歲。」現場頓時笑聲一片,總書記笑著說「後繼有人啊」,看得出總書記對我們年輕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座談會期間,總書記一共問了我5個問題。

  總書記首先問我:「你是學什麼專業的?」

  我回答道:「我是學化學的。」

  劉延東副總理插話說:「和總書記同一個專業。」

  總書記指著坐在身旁的劉延東副總理笑著說「這是我學姐」,因為劉延東副總理也是學化學的,全場再次爆發出笑聲。

  總書記還詢問了我的家鄉及我畢業後的打算等。

  在這樣的氛圍中,我也放鬆了下來,一點兒也不緊張了,就像在跟一個親戚長輩聊我的學習情況似的。

  採訪組: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次近距離接觸,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馮端:首先,我覺得總書記並不像高高在上的領導人,他是那麼親切謙遜,那麼平易近人。總書記的總結講話以「下面我談一些對科技工作的看法與大家交流」開始,以「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事業有成、闔家幸福,謝謝大家」結束。總書記講完後還從座位上站起來向與會人員鞠躬,這個瞬間讓我感到非常溫暖,也很感動。

  其次,我感覺總書記特別關心和尊重科學家。他在提到陳景潤先生時,深情地回憶道,在他擔任福州市委書記期間,陳先生每次回福州老家時,他們都會一起見面,他非常敬佩陳先生無私奉獻、永攀高峰的精神;當聽到白院長匯報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以下簡稱「物構所」)的研究成果時,總書記馬上提到他當年與物構所名譽所長盧嘉錫院士的忘年交;他還提到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幾位大科學家,總書記說:「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兩彈元勳矢志報國的事跡,陳景潤等永攀科技高峰的精神,竺可楨等淡泊名利的風範,都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總書記對科學技術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都十分熟悉,並且有自己非常獨到的見解。總書記說:「一個國家的大小和貧富還不是國力的決定性因素……」「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中國科學技術曾經有過歷史的輝煌,但在近代我們落後了。」總書記以「霧裡看花」形容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者,他說,即使是「康乾盛世」,在科技創新方面也是「霧裡雲裡看世界」,看得不是那麼清楚。總覺得自己是老大,實際上是夜郎自大,把先進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採取不屑一顧的態度,結果很快被世界潮流甩在後面。習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科技實力的競爭;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富且落後一樣要挨打!總書記對當前全球各領域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未來的應用前景非常關注,講話中提到了大數據、先進位造、量子調控、人造生命等,還重點提到了大國關係。現在回想起來,總書記當時的觀點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預見性。

  會後,總書記同大家一一握手。總書記的手掌厚實有力,讓我感覺很堅定。

  採訪組: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講話中有哪些內容與大學生息息相關?

  馮端:總書記講話中與大學生相關的內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總書記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科技工作者要愛國。總書記說:「要有強烈的愛國情懷,這是對我國科技人員第一位的要求,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要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牢固樹立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思想,繼承中華民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傳統美德,傳承老一代科學家『愛國奉獻、淡泊名利』的優良品質,把科學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把人生理想融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中。」

  聽到這些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金句」,我漸漸明白,個人的事業永遠離不開強大祖國的支持,能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和人民的需要結合起來是一件幸福的事。科技工作者只有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為科技進步、國家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二是關於人才方面的。總書記指出:「我國科技隊伍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問題是水平和結構。」「教育需要進一步改革,以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最大限度調動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尊重科技人才創新自主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總書記的一番話讓我感受到黨中央對我們青年學生和科技工作者的重視,我們真是生逢其時啊!

  三是關於創新方面的。「要有強烈的創新自信,努力在自主創新上大有作為,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不斷取得基礎性、戰略性、原創性的重大成果。」「如果總是跟蹤模仿,是沒有出路的。」「重大核心技術發達國家是不可能給我們的,我們幻想從他們那邊取得,無異於與虎謀皮,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既要了解世界先進的最新動態,也一定要本土化,符合國情,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問學問,要學就先要問,要創新就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凡事都要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勁頭,敢於質疑現有理論,勇於開拓新的方向。」總書記希望我們青年學生和科技工作者要有創新自信,並且為我們指明了創新奮鬥的方向、目標和路徑。

  採訪組:習近平總書記即將離開國科大時,向前來送行的研究生們發表了即興演講,請回憶一下總書記演講的主要內容。

  趙楠:我有幸近距離聆聽了習總書記的教誨。總書記對同學們說,我們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偉大的目標,可謂生逢其時,責任重大。希望同學們珍惜寶貴的青春年華,堅持理想,腳踏實地,既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打牢知識功底、積蓄前進能量,又勇於探索、勇於突破,不斷認識科技世界新領地,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總書記說:「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回饋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事。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要有一顆愛國之心。每一個中國人,最終應該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包括為養育自己的父母,儘量多做些事情。我國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具有這樣的高貴品質。你們畢業以後,無論走到哪個地方,無論在什麼崗位上,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要牢記這一點。」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將自己人生的圓心深深紮根在祖國的大地上。

  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囑咐我們年輕人要腳踏實地。他說,上了歲數,回過頭真誠地告訴你們,現在你們要好好學習,心無旁騖……在什麼時間就要做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回想總書記的個人成長經歷,當時他的條件遠遠不如我們,特別是「文革」期間,他當了七年知青,在農村參加勞動,帶領鄉親們把生產搞得那麼好,而且非常富有創新和開拓精神。我覺得,總書記給我們講的都是掏心窩子的人生感悟。

  總書記最後寄語道:「我們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接近。你們年輕人,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有著這麼偉大的目標,生逢其時,為之奮鬥吧!看你們的了!」

  (若轉載此文,請不要刪改標題、正文、加插圖片,謝謝合作)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習總書記與我們一起過「主題團日」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二...
    參觀結束後,習總書記同中國政法大學領導班子成員和幾位教授合影留念。  總書記參觀的校史和辦學成果展中,有一個單元講的是法大人積極走出校門為社會服務的情況。展廳右側上方,兩張翻拍的聘書照片吸引了大家駐足觀看。這是2001年我校教授應松年等受聘擔任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親自為其頒發的聘書。
  • 習書記180餘字寄語閩東大學生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四)
    習書記談起閩東的人才問題,談到閩東建設和閩東的希望,還同我們暢談了中國的改革和民主建設,談電視劇《新星》與李向南的原型,談他的個人經歷和人生體會,還送給我們一本《福建論壇》雜誌。  告別時,習書記拍拍我的肩膀,誠摯地對我們說:「日後碰見閩東籍大學生,請代我問他們好!」親切的話語,至今縈繞。數日之後,習書記還給我們寄來了180餘字的《寄語閩東大學生》。
  • 在習總書記教導指引下
    5月29日,新落成的北京市少年宮鮮花綻放,彩旗飛揚,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正在參加各族少年兒童手拉手活動的孩子們中間,我第一次親耳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少年兒童的親切教導。習近平總書記首先以一個「大朋友」的名義,向全國廣大少年兒童祝賀節日。他說:「首先我看我以什麼名義好,都不合適,就以『大朋友』的名義吧。」
  • 習主席參加我們的「主題黨日」活動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在聽完朱揚和袁博兩位學生黨員的匯報發言後,大二年級的學生主持人楊柳邀請習主席為同學們送上青春寄語。習主席站了起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即興講話。  習主席參加我們黨日活動的時間,比預期要長很多。聞訊趕來的同學們站在教室門口,當習主席從教室走出來時,大家連聲高呼:「主席好!」習主席逐一與走廊兩側的同學們握手,並且主動詢問他們一些問題,大家都覺得習主席和藹可親。
  • 習總書記勉勵我們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 ——習近平與...
    大三結束時,老師對我的評價是:「你很優秀,當老師,沒問題!」  採訪組: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座談會上發表了以《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主題的重要講話,請雅才老師為我們簡要回憶一下。  任雅才:師生代表發言結束後,習總書記說:「剛才大家的發言都很好,我聽了之後很受啟發。」
  • 團中央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精神
    為黨的少年兒童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團中央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精神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鳳莉)6月1日上午,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主持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精神,研究貫徹落實舉措。
  • 開學季,聽聽習近平對大學生說過的那些話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祖國各地考察時多次到高校和師生交流,給優秀的學生個人及群體覆信,談人才、談教育、談科技創新,關心青年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鼓勵師生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不懈努力。在新學期來臨之際,我們一起聽聽習近平對大學生說過的那些話——  談學習  「年青人在學校要心無旁騖,學成文武藝,報效祖國和人民,報效中華民族。」
  • 以奮鬥之豪情,奏青春之樂章 ——高校師生熱議《習近平與大學生...
    >  @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王玉皞  在閱讀《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書時,我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倡青年要「自找苦吃」,作為一名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我想這就是鼓勵我們要敢於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超前識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特別是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直面挑戰、奮起直追。
  •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報導引發強烈反響(二)
    投身基層建設 為國家富強奉獻青春力量石家莊鐵道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研習社 李少華  《習近平180餘字寄語閩東大學生》報導從總書記當年在閩東任地委書記時與青年學生通信的角度我們要增加學習的緊迫感,領悟總書記的讀書之道,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要增加成長的緊迫感,要以總書記當年在梁家河度過的七年知青歲月為榜樣,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多給自己「找點苦吃」,在實踐中鍛鍊自己、練就過硬本領,在奮鬥中成長、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投身強國偉業,擔負起民族振興的時代責任。
  • 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對縣委書記的深情寄語
    原標題:樹標杆·抓關鍵·明方向——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對縣委書記的深情寄語 做「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幹部」…… 30日上午,人民大會堂西大廳燈光璀璨。
  • 中青報連載刊文:《習總書記勉勵我們「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
    當聽到不少同學來自港澳臺地區和海外時,習總書記勉勵同學們「好好學習、早日成才,為社會作出貢獻,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習總書記指出,我國有5000多萬海外僑胞,這是我國發展的一個獨特優勢;改革開放有海外僑胞的一份功勞。他希望暨南大學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把學校辦得更好,為海外僑胞回祖國學習、傳承中華文化創造更好條件。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寄語在南粵青年中引起強烈反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5月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各族青年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廣東省十佳團縣委書記、廣州市白雲區團委書記靳笛說,總書記的深情寄語和殷切囑託,鼓舞著各條戰線上的青年們奮進新時代、砥礪新擔當、展現新作為,「這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黨的青年工作上了深刻而生動的一課。」
  • 上財「書記講習所」開講 校黨委書記與大學生談理想信念
    圖說:上海財經大學「書記講習所」第一講開講 來源/上海財大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通訊員 任斌 記者 易蓉)「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到基層、到祖國最需要、到人民群眾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讓青春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昨晚,上海財經大學「書記講習所」第一講在上海財大藝術中心開講,黨委書記許濤以「青春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為題,用親切質樸的語言和鮮活生動的故事,為千餘名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課。
  • 教育部下發通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六一」寄語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0-06-01來源:教育部   6月1日,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迅速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廣大少年兒童
  • 【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青春寄語
    時代場景變換,今天的中國青年,如何唱響屬於自己的青春之歌?  中國的未來,握在每個中國人的手中,但終究是握在每個青年人的手中。國家尊重青年、呵護青年。青年的個人夢想,要自覺融入實現國家夢、民族夢的偉大歷史進程。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通過演講、座談等方式與青年頻頻互動,對當代中國青年寄予了殷切期望。
  • 2016 總書記與我們在一起
    總書記親切詢問我們來自哪裡,從事什麼工種。他親切的笑容和關切的話語,讓我們原本緊張的心頓時放鬆下來,他就像一位長輩關懷著我們。   我們果園港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總書記說,「一帶一路」建設為重慶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慶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東部的重要載體,重慶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光明。他還寄語,「這裡大有希望」。
  • 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
    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從今日起,本報將「再續前傳」,刊發《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專題報導。這組以採訪實錄形式呈現的專題報導,回顧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州、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來與大學生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動場景,體現了習近平同志長期以來對大學生的關心、關愛和關懷。
  • 習書記邀請我們返家鄉搞農村調研 ——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一)
    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從今日起,本報將「再續前傳」,刊發《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專題報導。這組以採訪實錄形式呈現的專題報導,回顧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正定、廈門、寧德、福州、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來與大學生交往、交流、交心的互動場景,體現了習近平同志長期以來對大學生的關心、關愛和關懷。
  • 腳踏實地 勇擔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
    「總書記給咱們回信了!」連日來,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內一片沸騰,激動之情寫在師生們的臉上。  7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回信,肯定他們到邊疆基層工作的選擇,對廣大高校畢業生提出殷切期望。
  • 青年來信傳心聲——《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系列報導引發強烈...
    腳踏實地,方能仰望星空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兗州工務段 周長哲  在《習主席參加我們的「主題黨日」活動》一文中,總書記寄語學生們:「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回顧過往,這句話讓我感觸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