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傷治療策略:POLICE 還是 RICE ?

2020-12-17 丁香園

POLICE:保護(Protest),適當負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RICE: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包紮(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目前對踝關節扭傷的治療策略是否錯誤

臨床上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需要遵循 RICE 原則(休息 rest,冰敷 ice,加壓包紮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但是美國康復醫師協會的發言人 Robertson 近期提出一個驚人觀點: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 RICE 治療策略並不是一個合理的措施,這類患者傷後早期應該儘早開始損傷關節的運動鍛鍊。

在骨科權威機構,如 AAOS 及美國運動醫學協會等官方網頁,和大部分經典教課書中,均將 RICE 原則作為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治療的標準策略。

但是,事實上該原則的確立更多的是建立在猜測而不是實際研究基礎上,即使是 RICE 原則的支持者和美國 AAOS 協會成員也承認,RICE 原則僅是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急救的推薦措施,而非臨床治療上的處理原則,因此近些年,有學者基於最新的研究證據建立了一套新的處理原則來替代 RICE 原則。

踝關節扭傷可影響成千上萬人

踝關節扭傷或拉傷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該病自限性,可自愈。文獻報導美國每天踝關節損傷的發生數量接近 2.8 萬,但一項美國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系統綜述發現,僅有 35-85% 踝關節損傷患者 3 年內癒合。

基於上述研究結論,近些年踝關節損傷後的治療開始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2012 年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發表的評論文章強烈建議將目前踝關節損傷治療的 RICE 原則替換為 POLICE:保護 protect,適當負重 optimal loading,冰敷 ice,加壓包紮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

在評論文章中作者建議,踝關節損傷後休息僅限於踝關節損傷初期,休息時間應儘可能短,踝關節長時間無負重對關節存在潛在傷害,並可以導致關節組織生物力學和形態的負性改變。

2013 年國家運動教練員協會(NATA)刊登了踝關節扭傷處置第一個官方指南,研究者結合過去 6 年的文獻將踝關節治療方案由證據等級最好至最差分為 A、B、C 三級。RICE 原則的大部分處置方法評級均為 C 級,但是遺憾的是目前臨床上的大部分醫生仍在遵循該原則。

研究證據支持早期活動而不是休息

NATA 的研究者發現目前有 A 級證據支持踝關節損傷 I 級(牽拉,韌帶纖維損傷)、II 級(韌帶部分撕裂)後的康復功能鍛鍊。目前並沒有踝關節扭傷後即刻負重行走的直接證據,但一些隨機對照研究發現踝關節扭傷後數天進行關節活動度鍛鍊並組建增加負重可以使得患者踝關節扭傷恢復更快,有經驗的物理治療師按摩治療也可以幫助患者踝關節儘早恢復功能。

對 III 級踝關節扭傷患者(完全性韌帶撕裂),有 B 級證據支持傷後 10 天內早期制動,此後開始踝關節運動。但作者同時強調對踝關節脛腓聯合損傷或較嚴重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更保守的治療策略是較為恰當的。

平衡鍛鍊和 NSAIDs 藥物治療是目前證據 A 級的治療措施。通過平衡鍛鍊可以改善患者的本體感覺,減少後期患者在損傷的概率。NSAIDs 類藥物治療踝關節扭傷目前爭議較多。Kaminski 等人推薦在傷後 48 小時內不使用 NSAIDs 類藥物,因此藥物可能在損傷早期抑制炎症反應的發生從而對後期關節預後產生影響。

但是因為目前 RICE 原則中「休息 rest」策略並沒有嚴格的證據反對,臨床上還不能完全將制動策略排除在踝關節治療原則之外。

對 RICE原則的再思考

Kaminski 認為冰敷,壓迫,抬高患肢在踝關節扭傷治療中仍有一定作用,但是冰敷可能並沒有想像當中那麼有效。而壓迫和抬高患肢通過減少組織液滲出和下肢血流灌注,理論上可以減輕患肢水腫。患肢腫脹可延緩組織癒合。

儘管目前並沒有強烈的證據支持上述治療措施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踝關節扭傷的臨床功能預後,但來自美 ACSM 協會的主席 Stephen 也支持減輕水腫可以改善患者肢端癒合的觀點。

美國 AAOS 發言人 Barbara 認為應用 RICE 原則可以使患者獲益,目前臨床證據並不能完全否定 RICE 原則在處理踝關節扭傷時的作用,但是她同時強調,RICE 原則並非醫療處置指南,而僅是針對非醫療人員踝關節扭傷或拉傷後急救的推薦措施。在某些非緊急情況下,非醫療人員可以通過 RICE 原則對扭傷踝關節自行進行處置。

但是無論是 RICE 原則的支持者或者反對者,他們均同意每個疾病個體不同,在治療踝關節扭傷原則上也應當是個體化的。在患者無法獲得醫療治療前按 RICE 原則進行處置可以對傷後恢復產生積極作用。

Robertson 等人強調,RICE 原則本身並不存在太大的危險性,但是除此之外治療踝關節扭傷可能有更好的方案。


相關焦點

  • 踝關節扭傷怎麼辦?這樣處理很重要!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損傷,佔所有踝關節損傷的75%左右,多發於運動、爬山、行走於不平坦道路的時候,穿著高跟鞋也容易發生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會出現紅腫熱痛和壓痛等情況。踝關節扭傷後該怎麼處理R-I-C-E踝關節扭傷緊急處理的4個原則:一、Rest-休息和制動二、Ice-冰敷三、
  • 踝關節扭傷常見問題
    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 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醫學上稱為「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
  • 踝關節易扭傷怎麼辦?正確的急救處理辦法了解一下
    在一些球類運動項目中,跑跳走等動作不可減免,而這些動作的發生少不了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的自身特性,關節容易出現內翻,而這種異常活動即為常說的崴腳。崴腳不單單是在運動中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多發,因而崴腳急救知識屬於基本常識,值得了解。
  • 踝關節扭傷,只要能走路就沒事?醫生闢謠,一步步教您判斷傷情!
    在門診的時候,踝關節扭傷的患者是關節扭傷當中最常見的,因為踝關節扭傷以後處理不當,導致關節長期疼痛的也是最常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咱們來聊一聊!踝關節扭傷,我們都習慣地稱之為崴腳脖子,這種情況在我們身邊太常見了,尤其是女性朋友經常穿高跟鞋,誰又沒有崴過幾次腳脖子呢?
  • 踝關節扭傷後還能健身嗎?這個時期真的別亂動
    在運動的過程中,經常發生的運動損傷是踝關節扭傷。在踝關節扭傷後,可能會有些人擔心是不是就不能運動的問題。那麼,踝關節扭傷後能健身嗎?發生踝關節扭傷後,需要對受傷部位進行處理。在急性發作期,不可以進行健身,患者需要好好休息。踝關節恢復得差不多且健身不會造成二次傷害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健身鍛鍊,但是健身的方式是踝關節的康復訓練和全身其他部位的訓練。
  • 腳扭傷了,先冷敷還是先熱敷?
    判斷傷勢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在家處理和修養。一旦考慮骨折應立即去醫院攝片根據情況進行治療。判斷方法(1)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2)內翻及外翻試驗:將踝關節內翻,檢查外側韌帶損傷程度(足內翻時,踝關節外側活動範圍是否變大或鬆動。再將踝關節外翻以檢查內側韌帶損傷程度。(3)前抽屜試驗: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是否活動範圍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4)如果只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
  • 腳踝扭傷如何治療?-百家號 - 百度經驗
    踝關節被扭傷了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關節扭傷病症了,發生這種事情和平時生活中一些不注意意外有關,主要是外傷。那麼遇到腳踝扭傷該如何治療呢?雷鋒崔老師為您支招。減少運動量患者在遭受外傷造成腳踝扭傷後,需要減少運動,如果因為腳踝扭傷的情況較為輕微就疏忽大意不去抓緊做好處理措施的時候,可能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首先必須減少運動量,控制情況。注意多休息在腳踝扭傷之後,患者必須在進兩天內減少運動量,多休息,特別是讓受傷的腳踝得到足夠的休息,儘量不要再讓腳踝扭傷的部位在遭受不必要的損傷,以免加重上情。
  • 踝關節扭傷臥床休養,再次下地走會明顯腫脹,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腳踝扭傷一個多月才可以走路,說明當時扭傷的情況還是比較重的,即使沒有骨折,也有可能存在著韌帶的損傷,但是只要能開始走路,就是康復的第1步,慢慢就會越來越好,那麼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腳踝的腫脹應該怎麼辦呢?
  • 從崴腳到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定,踝關節外側副韌帶經歷了什麼
    崴腳(腳踝扭傷)是日常生活及運動中常見的損傷,據統計,每日當中每一萬個人之中會有一個人發生崴腳(發生率約1/10000),而崴腳之後,首當其衝受到損傷的是踝關節外側副韌帶。02踝關節外側副韌帶扭傷之後存在許多不利於修復的因素踝關節外側沒有豐厚的軟組織覆蓋,除了後方的腓骨肌腱外
  • 「衛生社團」踝關節疼痛別大意,警惕踝關節撞擊症候群!
    →作者簡介:宋斌,博士,廣東省醫師協會運動醫學醫師分會第三屆委員會常委、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踝關節撞擊症候群是踝關節慢性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30%,而在運動員中的發病率更高。
  • 學學這些應對腳扭傷的緊急處理辦法
    日常生活中,腳扭傷是較常見的事故,外力會造成附著在踝關節周圍的韌帶不同程度的拉傷或撕裂,輕者使踝關節附近韌帶過度牽拉、扭傷;重者可使韌帶撕裂甚至斷裂或者骨折,造成受傷局部腫脹,皮下有淤血斑出現,並在踝關節下方有觸痛,將踝關節內翻時,關節外側也會發生疼痛,嚴重的可影響走路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上下樓梯或運動時,都可能發生腳扭傷,特別是不少穿著高跟鞋的女性就更易發生
  • 為什麼足內翻時更愛崴腳,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該如何應對?
    圖片來源:Pixabay崴腳,也就是急性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中最易發生的外傷。國外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在所有的運動受傷中,踝關節扭傷約佔30%。並且踝關節扭傷中高達74%的患者會出現持續的殘餘症狀:包括踝關節「打軟」、踝關節不穩和功能障礙以及踝關節反覆扭傷。關於踝關節穩定性
  • 腳踝扭傷如何處理?第一時間就搽藥油其實不可取
    由於踝關節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扭傷十分多發,如果是輕微的扭傷,一個星期左右即可恢復,症狀較重的恢復時間相對較久,一般在一兩個月左右。在扭傷恢復後,很多患者在之後還會出現扭傷甚至反覆性扭傷,這讓患者們很是不解,明明患處已經痊癒了,為什麼還會再次出現扭傷,這是後遺症表現嗎?
  • 白領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置 導致踝關節位置韌帶鬆弛
    前幾年,在一次籃球比賽中,他不慎崴腳,扭傷了右踝關節,當時就出現了腫脹和疼痛。他沒到醫院做任何處理,僅在家休息了兩天,疼痛稍微有所緩解就去上班了。之後,他經常崴腳,僅最近兩年時間,就先後崴了八九次。前幾天,劉軍打籃球時一不小心又崴腳了,當時就痛得走不了路,第二天踝關節水腫得更嚴重,被人架著才來到前埔醫院就診,經檢查是踝關節嚴重損傷。
  • 腳扭傷了怎麼恢復最快 這些方法幫助你
    或者讓專業醫治人員對受傷部位進行按摩治療。如果我們傷得不是特別的嚴重可以找專業的人來幫助按摩試試的,因為按摩的好處很多,如果我們能後很好的按摩的話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的,減輕疼痛和紅腫的,可以試試的。冷敷扭傷後,扭傷的內部小血管會破裂並出血。受傷的部位會導致血腫,一般24小時後腫脹和出血才能停止。
  • 小孩腳扭傷了怎麼快速痊癒
    小孩子經常跑跑跳跳所以腳扭傷的機率比較大,如果小孩子不小心扭傷腳後治療時應該更加小心。到底小孩子腳扭傷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中醫教你五招治療小孩腳扭傷的按摩方法。學齡時期的兒童運動量大,在跑步跳躍下樓梯時不小心踝蹠屈位,突然向外或向內翻就造成了扭傷的現象。
  • 一次說清楚 關節扭傷後熱敷還是冷敷
    日常生活中,各種關節扭傷比較常見,不僅是在各種運動、意外事故中可能出現,甚至在走路、上下樓梯、拾物等過程中也可能發生。最常見的關節扭傷是踝關節扭傷,俗稱「崴腳」,其次如髖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和肘關節等部位扭傷也比較常見。
  • 腳踝扭傷腫脹不退怎麼破?這幾個方法或能有幫助
    由於踝關節的解剖生理特點,容易出現扭傷的情況。當腳踝突發扭傷時,踝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受損出血,且組織液會滲出,進而引發局部腫脹出現。對患處進行消腫自然成了治療的一部分。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冷敷腳踝扭傷後冷敷處理這種做法很多人都知道,但對於冷敷的正確操作,大多數人還是一知半解。在扭傷突發時,踝關節處的軟組織會出現受損而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從而導致疼痛腫脹出現。
  • 腳踝扭傷,該如何避免長期無法痊癒?這些知識你必須了解!
    腳踝扭傷會引起很多病症發生,比如:1、踝關節肌肉群神經肌肉功能下降2、對踝關節位置的變化反應遲鈍3、韌帶受傷,輕微的有韌帶鬆弛,韌帶軟組織損傷,嚴重的有韌帶撕裂,韌帶斷裂(這種情況基本上就要和運動說再見了,除非你有那麼多錢去做修復手術
  • 腳踝扭傷,傷害不止有疼一種,4個方法,教你正確處理
    腳踝扭傷是目前十分常見的一種骨關節損傷疾病,比如人們走路不注意、穿高跟鞋奔跑、長期不健康的運動都非常容易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其不僅會導致患者腳關節劇痛不止,而且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同時如果不能及時正確的治療,則還可能引起血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