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房價持續在高位徘徊,並沒有大幅回落的意思,而另一邊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密集出臺,中央高層不斷重申「房子是用來居住的,不是用來炒作的」理念。但從現有的房地產成交數量來看,買房的人還是那麼多,並沒有停止入市購房的腳步。那麼,在房地產趨勢並不樂觀的情況下,買房的人為什麼還是這麼多?
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剛需被迫買房
對於房地產市場中最弱勢的群體剛需來說,手中的購房資金嚴重不足,光是為了湊齊首付,就不得不掏空「六個錢包」,買房後還得背負高額的房貸。但剛需卻有各種不得不買的理由而被迫買房,常見的原因有三種。
1、結婚買房
成家立業,是自古以來的傳承。但是不知道從何時起,家已經代表了房子,要結婚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家。在中國人傳統的思維裡,家不僅僅是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地方,更是一種歸屬感,它讓人覺得心裡踏實。
2、讀書買房
中國人對於孩子的教育歷來重視,認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只有在優質的環境下才能教育孩子成才。現在火爆的學區房,不僅房價高,而且還一房難求。現在小學和初中都是劃片區就讀,想要讀到一所心儀的學校,就必須擁有一套有學校指標的房子,從而導致學區房異常火熱。
3、工作買房
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後會選擇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奮鬥,在工作一兩年後,為了孩子的長遠考慮,許多父母都會提供一定的資金在其工作的城市貸款買房。
第二、投資主動買房
對於投資者來說,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大,投資風險上升已是不爭的事實。而國內投資渠道又不暢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長期來看只有買房才能對抗通貨膨脹率。雖然,目前房地產遭到調控,但他們認為未來的房價總體還是上漲的。為了讓自己的資產保值增值,趁著房地產處於休整狀態時,趕緊入市,以期獲得更好的收益率。
第三、改善型買房
目前,有些人的居住條件比較差,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環境而貸款買房,還有就是一些收入水平較高的人,平時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較高,對現有住房並不滿意,在新的高品質樓盤出現後,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而去買房。
第四、跟風買房
許多人做事喜歡跟風,見別人在買房,自己也一樣要去買房。所以現在跟著別人去買房的人越來越多。而實際上,他們有房子住,也有必要的投資渠道,完全可以不去考慮買房,只是因為大家都在買或者覺得自己現在不去買,以後漲起來就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