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姐一個烏龍,學弟差點尋短見,素質與學歷無關
近日,清華大學發生一起烏龍事件。
一名學姐在食堂懷疑被學弟騷擾,在查看監控之前,擅自發朋友圈曝光了學弟個人信息,聲稱要讓其「社會性死亡」。
這名學弟,是清華的大一新生,剛剛18歲。
在保安查看監控之前,這位學姐提出三大條件:要男生書面道歉,上報學校,要讓男生父母同學都知道這件事。
網絡暴力猝不及防,當天就有不少人在各大論壇議論此事,很快就有無數正義的鍵盤俠,循著男生的個人信息找來,有譴責者,有質疑者,更有甚者以該男生的名義寫了一封極盡挖苦的「道歉信」。
從未經歷過這種局面的大一男生,咬著拳頭「流淚到天明」。
他向朋友透露,如果食堂監控不能證明他的清白,他就要「以si明志」。
所幸,第二天,學校保安經查看監控,發現是一場烏龍,男生身上背的包不小心碰到了學姐,並不是學姐所說「以包遮掩,用手去摸」。
誤會得以解除,本來學姐真誠道歉事情就會過去。
沒想到的是,學弟只等來了一句輔導員轉發過來的敷衍的道歉,「這件事並非無中生有,希望你理解我的反應,我們互相道歉即可,此事了結。」
高學歷不等於高素質,二者之間似乎也無必然聯繫。
兩個當事人都打算息事寧人,沒想到網友不幹了,11月20日,事情已經過去了3天,卻被網友吵上了熱搜。
網絡力量雙刃劍
讓人們義憤填膺的,並不是這位學姐誤會了學弟騷擾。
而是在事實不清之前,該學姐在網絡上大肆宣傳這名學弟的姓名、專業等信息。並且在事發後,道歉態度極其敷衍。
事後,有人以這名學弟的身份,將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出來,再次引發軒然大波。
只是這一次,人們的怒火紛紛指向這位學姐,她的照片、姓名、清華美院、甚至高考分480分,都被網友扒出來。
這件事像極了前不久的「羅冠軍、梁穎反轉事件」,可以說是校園版的「羅梁事件」。
男主被「社會性si亡」,最後女主也被「網暴」。
有人說,這位學姐,終於被自己親手推起來的「網暴」反噬了。
輿論這把刀,快的很啊,殺人不見血。
餘年態度
這件事,既有積極的意義,又有消極的一面。
首先,積極方面來看,學姐在感到自己被冒犯後,勇於發聲,其實是值得鼓勵的。
近日山東發生某女子因不孕被婆家人毆打虐待致死案件,如果當事女子敢發聲的話,也不會讓施暴者一而再再而三得逞。
對於真實的犯罪,被侵犯的女子敢於第一時間站出來,可以避免更多悲劇。
但是,這位女生,錯就錯在,在監控出來之前就迫不及待公開學弟個人信息,進行網絡打擊。
而事情反轉之後,又沒有積極真誠的道歉。
其次,身為事件的兩位當事人,其實都是想息事寧人。沒成想,最後兩人都成了輿論的犧牲品。
事情由他倆的誤會而起,而事情在網絡不斷發酵之後,仿佛這件事已經與他倆無關。
涉事學姐事後線下聯繫了學弟,已經取得諒解,並且書面道歉,學弟還很仁義的要求這位學姐不要透露學姐的個人信息。
但這些,網友們似乎都不關心。
網友們在關心什麼呢?
「這學姐長得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
「長成這樣誰會去碰」。
「文化分480的藝術生,怎麼進的清華?」
更有惡毒言論,這裡不多轉述。
目前經證實,學姐道歉之後,網絡上各種自稱是當事人的留言,均不是二人所發表。
總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惡意挑起人們的憤怒情緒,無節操的引發一波波流量潮。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年代,真相是什麼,似乎不再重要,讓讀者「罵得痛快」才重要。
素質與學歷無關
每每提到清華這樣的高校,人們都是心生敬意的。人們印象中這裡的學子都是人中龍鳳,所以,但凡出現一點瑕疵,也會被無限放大。
關於這件事,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高學歷不代表高素質」。
的確,高學歷並不代表一個人的人品,每個人成長環境不同,個人素養道德水平參差不齊,但不可否認的是,就大概率來說,高校學子平均素質比社會平均值是略高的。
但筆者要說的是,這件事,跟當事人的素質無關,跟網友的素質有關。
當事女生,在誤以為自己被摸後,忐忑衝動,將事情發到微信群裡,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衝動,叮囑大家未拿到鐵證,請勿外傳,並且當晚就刪除了朋友圈。
但這一切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有心人截圖,匿名發到了國內幾個最大的社交平臺。
而當事男生,在經歷了一晚上的委屈之後,第二天事件澄清,就接受了道歉,並主動提出保護女生個人隱私。
兩個人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沒想到鍵盤俠不幹,當初罵學弟的這批人,忽然發現被愚弄,罵錯了,轉而去罵這位學姐。
肆無忌憚的匿名者,在網友的群情激奮中,享受著無盡的狂歡。
小結
今天的清華學姐熱搜,只說明一件事,素質的高低與學歷無關、與性別無關,但與道德相關。
事件剛一發生,鬧誤會,其實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這件事的走向。
學姐的做法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留言區讀者的評論。
任何時候,僅憑一面之詞就被帶節奏,都是極其危險的信號。因為你不知道,你在網絡上留下的每一句話,將來都可能原封不動砸到你身上。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