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中的出現的女人,有範湘兒,有程美心,有曾愛玉,有小來,有俞青,有蔣夢萍,有六月紅,有古大梨等。
但是,幸福的女人,只有一位,那就是蔣夢萍。
劇版的《鬢邊不是海棠紅》,為了引出範湘兒反思程觀臺對自己是否有愛情,而將常之新蔣夢萍這對本來正常的恩愛夫妻,弄得有點膈應人。
常之新半小時沒見蔣夢萍就巴巴地追過來,肉麻兮兮地在二奶奶面前秀恩愛,「我這不是挺長時間沒見著你嗎」「我每天要看她800多遍。只要她身上有一絲微小的變化,都逃不開我的眼睛」。
原著中,常之新才沒這麼變態呢,常蔣二人的戀情,還是蠻感人的。
常之新是平陽大族,但他不是嫡出,和所有大家族一樣,家裡面幾房之間勾心鬥角。常之新遇到蔣夢萍時,是娶過妻子的,但和老婆感情一般。
本來,按正常流程,在常之新父親死後,他可以分些黃金家財等,不料,他爹彌留之際,商細蕊因為常之新與蔣夢萍走在一起而心生不滿,吵上常之新家去。於是,常之新戀上戲子一事東窗事發。
本來嘛,常之新可以對此事一概不認,把自己與蔣夢萍的事撇得乾乾淨淨,兩人分手就是,但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坦然承認自己愛上戲子,而且決不會和她分手。
常之新的幾個姨娘藉機在老頭子耳邊狂吹枕頭風,把老頭子氣得吹鬍子瞪眼睛。老頭子撒手西去後,常之新落得啥家財都沒得到,只帶了幾件貼身衣服便離開了常家。
在平陽,常之新帶著蔣夢萍過了好些潦倒不堪的日子。
商細蕊出於對蔣夢萍愛上常之新離開舞臺的憤怒,四處拆他倆的臺,上劇院唱戲是沒門了,就算蔣夢萍在路邊擺攤唱戲也被商細蕊鬧到唱不了。最後,常之新帶著蔣夢萍離開了平陽。(兩人離開平陽的那天,商細蕊發瘋,在城樓上瘋癲地唱了一天一夜。)
從這些經歷可以看出,這常之新與蔣夢萍是真心相愛。
常之新被常家掃地出門成為窮人一枚,蔣夢萍沒有離開他。她不是奔著常之新當少奶奶享受去的。以常之新的薪水,他們家請不起傭人,家務事只能蔣夢萍自己做的。
所以,當兩家在北平再見,範湘兒摸到了表嫂蔣夢萍那雙長了繭子的手。
蔣夢萍為什麼敢鐵了心要和常之新在一起,有幾方面原因。
常之新為人理性,有擔當
常之新的為人,和商細蕊那種愣頭青完全不是一回事。
商細蕊做事憑感性,好的時候能讓你上天堂,掏心掏肺,恨的時候就讓你下地獄,所謂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太極端了,讓人心驚膽戰。
而常之新讓蔣夢萍看到一個成熟男人為人處事該有的樣子,做事說話娓娓道來,講道理,相處起來舒服,一點不累。
在程家唱堂會商細蕊鬧那麼一出,曹司令槍都掏出來了,常之新也沒做縮頭烏龜,還是護著蔣夢萍。
二,常之新待女人溫和體貼,會包容
蔣夢萍因為在梨園行當,免不了遭有錢人踐踏,曾喝過涼藥,以至於生不了孩子。常之新也知道這個事,但他並沒有嫌棄她,總是寬慰她,一邊託人尋醫問藥,想方設法為她治不育症。
常之新對蔣夢萍在生活上也很體貼,他常要出差,擔心蔣夢萍一個人太孤單,出差前,要麼託人對蔣夢萍多加照應,要麼讓蔣夢萍到程家小住,對她全方位呵護。蔣夢萍喜歡吃什麼點心,他都能記著,對她很上心。
兩人的恩愛範,讓範湘兒對應起程鳳臺,頗受到些剌激。
兩人有共同語言,談得來
常之新也是愛戲之人,是京劇票友,他和蔣夢萍認識,就是因為唱戲。
當年,他和商細蕊、蔣夢萍合演《白蛇傳》,在平陽轟動一時,蔣夢萍演白蛇,商細蕊演青蛇,而常之新,就是那個和白素質相愛的許仙。
他和蔣夢萍,正是因為這一齣戲而相愛。
常蔣兩人相愛後,《白蛇傳》成了商細蕊的禁戲,從此不再唱(劇版中出現商細蕊和寧九郎唱白蛇傳給劉漢雲看,有悖原著)。
正是這個原因,後來,商細蕊才被人設計,避開《白蛇傳》唱了一出《戰金山》,被日本人抓住把柄,才有程鳳臺被逼,不得不幫日本人做事這一出。
蔣夢萍是個大美人,性格溫柔如水,常之新是個讀書人,成熟理智,兩人因戲結緣,相知相愛,常之新視她如珍如寶。
蔣夢萍沒有看錯男人。
所以,她成了《鬢邊不是海棠紅》中讓人羨慕的幸福女人。
《鬢邊不是海棠紅》蔣夢萍身上有個難啟齒的秘密,只有常之新知曉
《鬢邊不是海棠紅》收官,商細蕊為何能和蔣夢萍擁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