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2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 觀察者網 張照棟
突然之間,「凡爾賽文學」在微博上爆火,光熱搜就佔了4個,成了今天全網網友的歡樂源泉。
那麼,何為「凡爾賽文學」?
一句話概括就是不經意間地炫耀出優越感。用主持人何炅的話說就是「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
網友總結了「凡爾賽三要素」: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稱視角。
這麼說不太直觀,那我們直接觀摩下此次微博「凡爾賽文學」浪潮的源頭——@蒙淇淇77 的微博。
據@蒙淇淇77 微博個人簡介顯示,她是一位作家,代表作《全世界只有我可以欺負你》。
嗯,一聽就很有「凡味」兒……
網友們也紛紛玩起了「凡爾賽文學」接龍。
當然也不乏網友吐槽:
而對於從自己微博發酵的這場「凡爾賽文學」浪潮,@蒙淇淇77 回應表示,自己會繼續分享生活,「如有冒犯,純屬『凡爾賽文學』。」
事實上,在此次微博爆火,全網皆知之前,「凡爾賽文學」就已經火了一段時間了。
早在今年5月22日,豆瓣上就已經創建了「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目前已經有近4萬名成員。
據新京報 9月18日的一篇名為《製造「凡爾賽學」:那些既想炫耀又故作低調的人》的文章,最早將這種「明明沒有一句話在直接炫耀,卻能明確感受到發言者溢於言表的驕傲」的表達方式總結為「凡爾賽學」的人是微博網友@小奶球 。
前文所述的「凡爾賽文學」三要素:先抑後揚、似貶實褒靈活運用自問自答和熟練借用他人評價,也是由他總結。
@小奶球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採訪時表示,「凡爾賽學」這個名字的靈感來源於講述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
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
「就想用這個詞來嘲諷那些人,他們無疑就是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氣來表達高人一等的感覺。」@小奶球 說。
前述新京報的文章還列舉了「凡爾賽女王」伊能靜的經典案例。
伊能靜在一篇微博中先是謙虛地表示「過去的榮光,很少回顧」,然後自然而然,輕描淡寫地過渡到自己出23張專輯、和周杰倫合作、入圍金馬獎、去坎城影展……
還有被奉為「凡爾賽文學」的經典教材的《小時代》,「一定要訂first-class(頭等艙)啊」「那裡的豆漿97塊一杯」,「生下來就沒坐過火車那玩意兒」……
節選自《小時代》
該篇文章指出,「凡爾賽文學」的背後的動機,是由於過度在意他人看法,讓我們不知不覺把自己放在了被審視的卑微地位,而把「觀眾」抬到了過高的位置。社交媒體尤其是朋友圈的興起,為「凡爾賽文學」的發揚光大提供了廣闊空間。
而在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的小組簡介中,組長表示:「凡組的作用也許就是把侵擾日常生活的炫耀+自戀型人格的毒用一種滑稽化的方式排解掉……如果能讓凡爾賽們意識到自己價值取向中的問題,把注意力轉移到美好生活的實質上,而不是刻意營造一種虛偽的、代理的自我感覺良好以及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社交散發上,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原標題:《微博爆火的"凡爾賽文學",究竟是什麼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