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老崔。「吃貨老崔」從今天起改名了,以後咱叫老崔探店。分享的內容不變,還是以文字的形勢介紹美食為主要內容,以後會推薦更多傳統美食、特色的餐廳及菜品,老崔將來還要以視頻的形式去帶探訪美食,思來想去絕對改成「老崔探店」,這樣更加符合咱們將來分享的內容。說了這麼多,咱們就不再囉嗦了,今天分享的是老上海的本幫菜。
老崔分享的本幫菜可能不是最正宗的,因為老崔不是上海人,儂曉得伐。嘿,老崔我也拽一句上海話。說到本幫菜,令人影響最深的就是三林老八樣,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八道佳餚。為什麼說三林老八樣能代表上海菜,因為本幫菜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濃油赤醬,其實不然,老上海本幫菜同樣有清淡的類型。然而三林老八樣在上海人印象裡的就是最為典型的菜餚,而且在上海本幫菜中也是最出名的菜系了,這也是流傳在浦東民間的菜譜。
所謂老八樣:紅燒鯽魚、扣雞、扣三絲、扣走油肉、肉皮湯、扣鹹肉、扣雞、扣蛋卷、肉皮湯、扣三鮮。這就和上面前面講過的八大碗一樣,只是這是屬於上海的八大碗而已,這老八樣老崔我查了查應該也有很多版本,老崔上面說的事其中版本之一。
今天老崔我就來講講其中最有特點的三道菜餚,這三道菜餚絕對是老八樣中比較有有代表性的。這裡咱們再嘮叨一句,這個老八樣其實原來也是老上海的年夜飯大菜,所以說和八大碗差不同各位朋友們大概也懂了。
第一道,扣三絲。這是老崔個人認為最經典的一道菜。而經典的原因就在於它對於廚師的刀功極其考究切完之後還要進行精細的拼接。對於原料同樣考究,有鮮嫩的小筍絲,然後火腿部位最精華的部分切成絲,最後有豬後腿肉絲或雞絲。三絲拼接完成後再拿一個香菇片扣在上面,所謂的扣三絲便大功告成了。看著一盆扣三絲上桌,吃的不僅僅是那高湯的鮮美,更是廚師對於美的極度追求。
第二道,扣雞。這個對於老上海來說,吃的是一份情懷。個人認為這也是融合了白斬雞和雞湯的精華所呈現出來的一道菜餚。有些人覺得吃白斬雞的鮮嫩的同時少了一份鮮美,而在喝雞湯時卻少了一份嚼勁。然而扣雞卻能完美的代替這兩樣食物的不足,給吃客帶來極致的享受。
第三道,扣鹹肉。相比較扣三絲而言,製作起來相對簡單,先把鹹肉片在碗底一塊塊碼好,再百葉切條狀裝進碗裡,撒上些基本的調味料再放上蒸籠蒸,等到熟後倒扣便大功告成。這是一道下飯菜,鹹肉的幹香配上百葉的口感,立刻讓人大快朵頤。
今天老崔就分享到這裡吧,各位朋友們咱們下次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