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姓氏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血脈的延續,也是家族文化的傳承。但是「甲之蜜糖」會不會是「乙之蜜糖」呢。世界那麼大,有著不同信仰、不同皮膚、不同國度的人群,在我們民族看來非常重要的姓氏,但是對一些別的國家來說,姓氏的意義就沒有我們民族這麼重視,甚至取姓氏的時候隨心而走。
和我們隔海相望的國家,日本,就沒有那麼在意姓氏文化。甚至在十九世紀之前,普通的老百姓是沒有姓氏的,姓氏只有權貴和統治階層的人才會有。因為沒有姓氏,在日常生活中鬧了很多的笑話,只能靠臉來識別他的身份,造成了很多的不便。
在1870年的時候,日本政府才允許老百姓擁有姓氏,很多曾經因為沒有姓氏產生的戶籍納稅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雖然說政府允許了百姓有姓氏,但是怎麼取名呢?這對於這些已經習慣了大朗、二郎叫的老百姓來說可就犯了愁了。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既好記又能代表自己的家族呢,還要查閱一下文化典籍,所以有姓名有名字這項政策推行的非常緩慢。
5年之後,為了加快推薦國民姓氏文化,日本政府下令,每個家族必須要有姓氏,這才真正的讓平民百姓取姓氏這個難題擺到了明面上。
然而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沒讀過什麼聖賢書,礙於政策壓力取名字也就隨意了一些。比如今天上山看到風景不錯,呼吸著新鮮空氣的時候就有了名字,山上;比如傍晚來到海邊,吹著微微的海風,欣賞這落日的餘暉,就有了山海這個姓氏;比如看到了可愛的動物,一念之間,大熊的姓氏就有了。
日本有一「奇葩」姓氏,犬養也就是在這樣隨意取姓氏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什麼會取這麼一個姓氏呢,要知道「犬養」這兩字無論取什麼名字,翻譯成中文都很搞笑。
有人以風景和花鳥魚蟲取姓氏,有人就別出心裁,以自己的職業取姓名。
犬養這個家族在日本的皇室歷史上還曾經出過了一位首相,他的名字就叫犬養毅。不過這個姓氏翻譯成中文的話,確實不太精緻。
把這個姓氏翻譯成中文,就是狗養的,這三個字如果放到了不好的語境裡,表達的意思就不是很美好了。但是在日本這個犬養家族還是很興盛的,而且我們念「犬養」,他們的發音也不同於漢語。他們也不會在意這個姓氏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我們也要尊重他們的姓氏文化。
在日本尷尬的姓氏不僅僅只有「犬養」這個姓氏,還有很多其他姓氏。 「吾孫子」這麼尷尬的姓氏同樣也是日本人的姓氏之一。「吾孫子」這個姓氏比「犬養」更尷尬了,無論後面加了什麼樣的名字,在我們看來都是非常尷尬的名字。
但是「吾孫子」背後的意義非常溫暖, 「吾孫子」這個姓氏的為了表達他們對他們後代子孫的喜愛才取的,其承載的是家人們對子孫的美好願景,不要用我們的文化輕易去評價別國的文化。
我們國家的姓氏文化已經傳承了幾千年,而日本的姓氏文化才僅僅只有一百來年,這兩個文化的底蘊厚度都不一樣,不能放到一起去比較。而且追溯到本源,這也是每個國家的文化差異。尊重每個國家的文化,是任何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都應該要有的基本禮儀。當然了,你還知道什麼奇葩的姓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