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桃丘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宣稱,歷經7年研發的生鮮平臺廚聯網正式上線。廚聯網是由桃丘生鮮電商平臺、桃丘物聯網雲平臺、桃丘生鮮智能售賣機、廚房消費端軟體、社區拼團APP等共同組成的一個全國生鮮流通平臺,類似車聯網。廚聯網的核心結點是社區生鮮自助售賣櫃,該櫃機不是大家常見的無人售貨機,而是一臺融合了自動溫控、保鮮技術、淨化技術、感應稱重、電子門鎖、行動支付、質量溯源、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數十項前沿技術的智能終端。
桃丘零售櫃適合售賣蔬菜、水果、滷味、蛋奶、零食、飲料、調味品、冷鮮肉等農副產品,可同時售賣50-100個品種,基本能滿足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桃丘生鮮櫃擺放在居民小區、學校、車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由消費者自助操作,僅需三步即可完成購買:掃碼開門——自選商品——關門扣費。
廚聯網通過大數據對用戶畫像,可掌握本區居民消費習慣,從而科學設計採購組合;基於物聯網實時統計,網際網路採購平臺能自動下單、補貨,保障供應;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質量溯源條形碼,只需手指點擊即可查知該商品的生產商及其流轉過程與食品安全責任人。作為櫃機業主的終端運營商完全可當甩手掌柜——通過帳號綁定實現自動收銀,通過手機軟體掌握櫃機運轉參數、瀏覽銷售動態、視察櫃機周邊景象、發布視頻廣告等。
桃丘生鮮櫃的正常運營需要依託物聯網遠程控制平臺與網際網路採購平臺,作為運營商的桃丘公司,既不參與零售,也不參與配送,只專注於平臺建設與維護,把盈利機會最大的兩個環節——批發與零售,交給創業者來做。物聯網時代的桃丘就像網際網路時代的淘寶一樣,將自己定位於平臺服務商,讓創業者做店主。廚聯網上的角色,各有分工,各得其所,以開放性的姿態匯集全國人力物力,開創財富的大海。正是這種「中間人」的角色,廚聯網才能秉持公正,兼顧供貨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利益均衡。在採購環節,廚聯網採用競價機制,以維持低價供貨;在市場準入環節,桃丘商學院要求所有供貨商都必須參加崗前質量標準培訓;在結算環節,廚聯網實行即時結算,互不拖欠;在物流環節,廚聯網不供貨、不設倉儲,而由供貨商分頭就近供貨,從而將供應鏈縮短到極致,最終形成廚聯網的綜合競爭力。
為快速讓廚聯網覆蓋全國,桃丘將設備、採購、配送、營銷等業務全部打包,面向全國招募創業合伙人,進行項目整體輸出。這就把原本一項技術複雜、門檻很高的項目,變成了一個人人可以複製、二三線城市也可以落地的全國性創業項目。
商戶只須購買一套生鮮櫃,擺在居民小區。廚聯網反對燒錢、補貼,追求「開業一家、成功一家」,被專家驚呼為「生鮮在資訊時代的終極業態!」
農貿市場被稱為「網際網路時代最後一個堡壘」,但進入物聯網時代,卻可能成為首個被攻克的對象。當前,生鮮領域的經營模式大致有四種:連鎖店模式、外賣模式、「前置倉+騎手」模式、「網購+寄存」模式等。綜合分析,他們均沒有降低經營成本,反倒要求客戶把「隨意買菜」變成「計劃買菜」,完全不符合人們的傳統生活習慣,難言有持續性。
廚聯網依靠全國獨創的商業模式,攻克了生鮮市場最後100米,打通了千家萬戶的廚房,將蔬菜流通環節縮至最短,將蔬菜價格降至最低,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政府與市民的「買菜難、吃菜貴」問題,未來前景不可限量。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特約研究員、桃丘科技董事長、廚聯網創始人張東坡說:「網際網路紅利已被瓜分殆盡,物聯網創富大幕剛剛開啟。」
可以想像,未來10年,生鮮市場必將迎來一場財富大洗牌,傳統農貿市場、蔬菜店、水果店、滷味店等傳統實體店,必將進一步式微,廚聯網搭乘經濟轉型的東風,必將迅速滲透到億萬家庭,並將像滴滴等一樣,改變大家的生活。
面對風口,一個人能否借勢而起,最終取決於他的膽識與眼光!
(以上圖片由廚聯網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