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為什麼會越過越窮?這是網上很多人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如今繁榮的大經濟環境下,給予了我們這一代人豐富的物質條件,按照正常的發展,我們積累財富應該會更容易,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很多年輕人不僅成為了月光族,而且還負債纍纍,成為了負債最多的一代人,如果追其原因,你會發現造成我們窮的根本原因,是我們來錢太快,有人巴不得我們提前消費,而這些人就是掌握了龐大信息的,網際網路巨頭們。
2015年4月 阿里正式上線花唄,吹響了布局消金帝國的號角,但是花唄是不可以取現的,並且只能夠在與阿里有合作關係的場所使用,由此借唄、螞蟻小貸、口碑貸等產品逐漸產生,跟銀行抵押不同,借唄無需提供任何抵押擔保,這讓借唄大受市場歡迎。
經過數年的發展,加上阿里渠道的加持,借唄已經成為了反哺阿里系的利潤奶牛,根據市場公布的數據顯示,借唄在2017年最鼎盛時期,創造了61億元的淨利潤,不過借唄在2018年初,因為高槓桿觸及監管紅線,螞蟻金服主動關閉了部分用戶的螞蟻借唄功能。
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曾在報導中提及,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螞蟻借唄的槓桿已經接近80倍,嚴重違反了相關的規定,之後螞蟻借唄呈現斷崖式下跌,只不過螞蟻雖然在此摔了一跤,但許多網際網路巨頭,卻敏銳地嗅到了潛在的巨大利潤,之後市場上出現了五顏六色的貸款軟體,例如原百度金融旗下的有錢花,京東推出的京東白條,字節跳動推出的滿分,甚至連美團外賣這樣的外賣平臺,同樣可以找到貸款的選項。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扎堆進入了貸款的平臺,這些貸款平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來錢快,不需要抵押秒到帳,而與動輒利率20%的消費金融平臺相比,借唄日均利率為僅萬分之4左右,按照365天計算,換算成年化費率約14.6%,低利率直接帶動了年輕人的消費水平。
而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超前消費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消費模式,月薪5000的年輕人 花3000元買雙鞋子,絲毫不手軟,因為手機點幾下就有錢立馬到帳,於此同時消費模式的升級,分期付款的誕生,無疑是超前消費的催化劑,囊括了吃住用行各個方面。
於是年輕人沉迷在花小錢,享受高品質的生活當中,在網際網路的東風之下,這些消費信貸發展的異常迅猛,所以有人說這一代突然就成為了,史上對金錢最有支配能力的一帶,因為來錢的渠道簡單又便捷,但同時也成為了負債最多的一代。
說到這裡你是否也跟我一樣好奇,既然這些金融巨頭旗下的信貸平臺利率這麼低,那麼網際網路巨頭靠放貸一天能夠賺多少錢呢,我們以借唄為例,畢竟馬爸爸公司旗下的產品,大家更加熟悉一些,根據《新京報》的報導,借唄2018年1季度的淨利潤在18億左右,一個月照30天計算,一個季度90天,那麼每天平均下來每天淨收入2千萬,也就是說借唄左手進右手出,每天躺著就能賺2千萬。
雖然後面京東白條 有錢花等平臺,瓜分了一部分市場蛋糕,但花唄僅去年前三季度淨利潤,也達到了10.23億元左右,這還是相關監管部門介入遏制的結果,這就是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都熱衷於信貸平臺這塊蛋糕的原因。
在這個以網際網路為基礎的時代,用戶的數據就是新的石油,看誰能以低成本 搞定線上獲客,誰就將成為這個行業的大牛,最關鍵的是,信貸平臺借錢只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的第一步,之後是引導你消費,只有你消費了你才會繼續反覆借錢。
整個借錢套路就是我把錢借給你,然後你來我這裡消費,消費完之後 你還要還比原來多的錢,在這樣的循環之下,年輕人怎麼可能不越過越窮,完全沒有存錢的機會,錢一拿到手各種平臺的簡訊就開始轟炸,你的錢還沒有焐熱,又重新回到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口袋裡,之後沒錢了繼續借錢繼續還貸,加上各種提前消費觀念的鼓吹之下,很多當代年輕人認為,超前享受才是王道,完全沒有了想要存錢的念頭,你快樂的同時,背後的借貸平臺同樣很快樂。
根據融360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53%的大學生貸款是購物需要,主要購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多屬於能力範圍之之外的消費,而正是這樣的超前消費行為,最終讓很多人被借貸的泥潭吞噬,如今金融手段越來越豐富繁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陷入的消費主義。
與之相反的是年輕人對於財富的信心,在不斷地降低,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在意自己的收入,更願意選擇錢少不累的工作,在心理上給自己構建舒適區,而這舒適區很大程度來源於借貸平臺,終其原因還是那句話 來錢太快,所以當代年輕人能不越來越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