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鄉雞融資2億元,真功夫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生意經

2020-12-17 創業邦傳媒

一切偉大的創造都來源於學習和模仿。創業邦推出「邦TOP」欄目,摸索成功商業案例中的規律,尋找優秀企業家的共通點,自製或整理成為大小榜單,呈現給大家。欄目注重案例性、指導性、趣味性。希望為正在創業,心存疑慮的你提供答案。

上世紀末,肯德基和麥當勞相繼進入內地,引起了裡三層外三層的排隊盛況。之後,它們以每隔一年攻下一座城市的速度進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福州、武漢、長沙等大小城市,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進入了快餐時代。

當時無人料到,在未來30年裡,快餐行業會在中國「遍地開花」。如今,兩大快餐巨頭的身影遍布國內的大街小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隨著中式快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我們的本土快餐品牌也在迅猛發展中。

近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 2018 年度中國快餐 70 強榜單,榜單根據企業規模、品牌價值、品牌影響力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考量評判,除了位居前三的老面孔: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之外,還有四家中式快餐進入前十名,分別為老鄉雞(第4名)、真功夫(第6名)、鄉村基(第7名)、永和大王(第9名)。在快速增長的快餐市場中,中式快餐佔據近半壁江山。

相比洋快餐而言,富有設計感的店面設計,有交互、更個性化的就餐體驗,順應「養生boy」、「養生girl」營養標準……這些都是推動中式快餐飛速攻城略地的原因,這些本土快餐品牌究竟是如何爆火的,創業者們又能從中學習到怎樣的生意經?創業邦對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TOP 4:永和大王,排名第9

開店近400家,李嘉誠對其投資200萬美元

永和大王的創始人是臺商林猷澳,那時林猷澳同許多在上海的臺商都十分懷念家鄉的豆漿油條,在永和長大的他就和朋友合資開了間豆漿店,商標註冊為「永和大王」。

1995年12月12日,永和大王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最初的主打食品就是豆漿和油條。

當時林猷澳將永和大王定位成「中國麥當勞」,在1997年,李嘉誠的加怡新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找上了門,並向其投資200萬美元、持股1/3,有了風險基金的注入,永和大王的開店速度一下子衝到了18家。

到了2004年,憑藉單價2元的油條,永和大王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深圳等城市開店超過80家,年營業收入達到3億元。

在門店越開越多的同時,永和大王的菜單也在逐年豐富。到2010年,永和大王的產品從最初的油條、豆漿、稀飯擴充飯類、面類、點心等近50種產品的臺式風味中式快餐,覆蓋了早中晚餐的經營時段。

到2018年,最新的數據已經顯示,早餐只佔到永和大王2017年營收的不到四分之一,正餐佔據大部分的比例,而最初靠豆漿、油條起家的永和大王,如今已經擁有60多款餐飲產品和組合。

隨著時代進步,需要轉型的不僅僅只是產品,永和大王在品牌定位上也隨著消費群體的變化做了相應的調整。

起初,永和大王將目標消費群體定位於25-45歲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群,但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永和大王也及時將消費者定位調整為21-45歲的年輕消費群體。

2017年,永和大王推出了豆漿霜淇淋等系列冰品,和一些網紅茶飲店的拿鐵味道類似,其中以豆漿為原料生產的霜淇淋成了網紅單品。

除了在產品上靠近年輕消費者,它在裝修風格上也進行了更迭,在如今,永和大王的門店都由二代店的古色古香的風格轉變為三代店的休閒風格,以此來吸引年輕一代的受眾。

除了與時俱進,對於餐飲品牌而言,不論何時都有一個核心問題要解決,那就是門店的選址。這關乎到一家門店的線下客流量,從而直接影響其經營效果。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然地發現,「麥當勞」的周圍不出二三十米遠便有一家「肯德基」的分店,這兩家屬於「對著幹」的迎頭定位。

永和大王也不甘示弱,基本上採取跟進策略,「麥肯開到哪,我就跟到哪」。一方面,麥當勞和肯德基選定的店址,首先一定是人潮匯聚地,其次畢竟中餐和西餐的消費群體不一樣,永和大王和他們之間則又存在著一種互補競爭的關係。

到了2018年,永和大王已經從一家「早餐店」開成了「大眾餐廳」,並在全國開出近400家連鎖店,永和大王的成功,與其積極求變的品牌戰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TOP 3:鄉村基,排名第7

一年營收近20億,拿下紅杉和海納亞洲兩千萬美元投資

如果說永和大王是「中國版麥當勞」,那鄉村基可以說是「中國版的肯德基」。

1996年,李紅和丈夫在重慶街頭開出第一家夫妻檔「鄉村雞」快餐店。到了2019年,這家「吃雞」的店,如今已經擁有了600多家直營連鎖餐廳,分布在重慶、四川、貴州、陝西、雲南、湖北、湖南等地,年接待顧客超1億人次。

鄉村基一年能賺多少錢?有餐飲業內人士認為,按照其宣傳的一年接待顧客超1億人次,每人次貢獻收入18元估算,鄉村基一年營收大約20億元左右。

1996年創辦初期,鄉村基走西式快餐路線,以漢堡、炸雞等洋快餐食品為主要食品,兼顧泡椒雞、宮保雞丁等川味中式快餐。1998年,面對來自西式快餐的衝擊,鄉村基將「川味快餐」作為自己未來的方向。

李紅夫婦為鄉村基梳理了產品線,徹底拋棄了主打炸雞、漢堡、薯條的思路,改為中餐為主,以傳統的香菇雞米線、牛肉米線、泡椒雞飯等為主打產品。

由於味道厚重,符合川渝口味,再加上人均12元上下的平價策略,此後,鄉村基在重慶打出一片天地,人氣遠遠超過許多洋快餐品牌,曾創造了巔峰時段接待顧客超過2800餘人的記錄。

「肯德基、麥當勞開到哪裡,我們就能開到哪裡」,其一度有這樣的底氣。也正是由於挨著肯德基開店,這也讓鄉村基有了充足的客流量。

在2007年,紅杉資本和海納亞洲看中了鄉村基的潛力,開始向鄉村基共同注資了2000萬美元巨額資金。隨著大量資金的注入,鄉村基走上巔峰的大幕便由此拉開,自此開始進入了全線大規模的擴張。

2010年9月28日,鄉村基迎來了自己的輝煌時刻,這一天鄉村基在紐交所開始掛牌交易,成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快餐連鎖企業。上市當天,鄉村基股價報收於26.45美元,比16.5美元的發行價高出60%。

此前鄉村基為了能吸引和留住核心的人員,鄉村基的董事會批准了高達772萬股普通的股期權作為對員工的額外獎勵,而且其總價值達到了1億元人民幣以上。在上市後,鄉村基團隊一共產生了一百多位百萬級別的富翁。

不過到了2016年,鄉村基選擇從紐交所退市,但退市後的鄉村基依舊野心勃勃。外界一度有消息稱鄉村基或試圖通過私有化在美國退市後,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在2016年1月8日創業邦100未來領袖峰會上,當被問及未來計劃時,鄉村基董事長李紅只用簡單的「繼續努力發展」表達了鄉村基的未來之路。

除了品牌底蘊和資本助力,鄉村基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與其在網際網路上的大筆投入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近兩年,在「網際網路+餐飲」的影響下,鄉村基也順勢採取了一系列舉措。自2014年8月以來,鄉村基旗下的100多家門店已經開通了網上訂購和微信支付平臺。2015年7月,鄉村基還成立了網際網路事業部,成為快餐行業裡較早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網際網路的助力下,鄉村基搭上了快速發展的列車,也從重慶山城走到了全國的各個角落。

TOP 2:真功夫,排名第6

靠「蒸」和李小龍開遍全國,開店600家、營收50億

像一張密密麻麻的網,真功夫的門店坐落在全國各地。在大街小巷,或者在高鐵站、機場,你都能看到這家以李小龍為主打形象的中式快餐店。

1990年,潘宇海在東莞長安國道旁創立了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168甜品屋」。經歷兩次易名後,168甜品屋」已經變成了東莞市雙種子飲食有限公司,此時,真功夫也從這粒「種子」中逐漸萌芽。隨後雙種子進軍廣州,但是開局並不順利。

2003年時,雙種子在珠三角開了48家店,但有趣的是,門店附近的人對這家店完全沒有印象,而在雙種子吃飯的消費者,吃過之後也都記不得吃過什麼。

此時的雙種子核心價值模糊,長期以來沒有達成統一的基礎識別,也缺乏系統的傳播,以致品牌力十分欠缺。反觀當時其他的快餐品牌,它們都有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如麥當勞的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的肯德基上校、萬寶路的牛仔……

面對傳播困境,另一創始人蔡達標邀請了打造海瀾之家、伊利、蒙牛品牌的幕後之手——葉茂中,對雙種子重新進行品牌策劃。

在葉茂中眼中,「雙種子」這個名字不利於打開一線城市的市場,建議用「真功夫」這個新品牌,一方面通過「真」字來配合蒸食類的中式快餐品類,並打出了火爆一時的廣告語——「營養還是蒸的好」。

在當時的餐飲行業,洋快餐盛行,卻鮮有主打營養的「蒸」食類快餐品牌。改名後的真功夫憑藉特色鮮明的廣告語和品牌名,在競爭激烈的快餐行業以「蒸」快速佔領市場,「蒸」也成了真功夫與其他快餐品牌的最大的差異化優勢。

另一方面,由於當時中國向國外輸出了大量以功夫文化為代表的的影視作品,「功夫」在中國文化中極具代表性和辨識度,而「真功夫」這個名稱無疑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一個硬核的品牌形象。

此外,為了與品牌名稱達成一致,以及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更具符號化的認知,真功夫也選擇了擁有標誌性動作和聲音的國際動作明星李小龍作為logo。

憑藉大眾熟知的功夫文化,真功夫從此一炮而紅。雖然改名後的真功夫一度因為李小龍的形象被指商標侵權,陷入官司,但卻並未阻擋其直線上漲的盈利趨勢。

由於品牌價值感的提升,其產品單品提價7-13元,單次營業額大幅提高達到了40%,單店盈利力也隨之大幅提高。

一方面,真功夫的單個門店賺錢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其門店也越開越猛。真功夫的品牌形象在2004年的時候塵埃落定,並在當年5月開出第一家「真功夫」門店,2005年真功夫的直營連鎖店就達到了100家……如今,真功夫在全國已有600多家直營門店,營收超過50億。

為應對消費升級,在2015年,曾經火遍大江南北的真功夫啟用了新品牌戰略,並為此在北京和上海開了 10 多家品牌升級體驗店。

店內裝飾以黃色、黑色、原木色居多,擺著書架、綠植。原來的木質座椅換成了沙發,原本的櫃檯式點餐,變成流水線式自選,增加了電子自助點餐模擬系統等智能設備。與此同時,面對網際網路的衝擊,這家傳統的中式快餐巨頭也不得不變。

在2019年綠公司年會上,其創始人潘宇海曾表示,除了直營店,真功夫還有自己的供應鏈、O2O外賣平臺、還有「功夫開店平臺」負責餐飲的一站式服務、投資平臺 ,幾個平臺組合起來資產價值超過50億。

TOP 1:老鄉雞,排名第4

中式快餐第一,首輪拿下2億投資

在這次發布的快餐排行榜上,安徽本土快餐品牌老鄉雞位於中式快餐排名榜首,僅次於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

這個從安徽合肥走出來的國產品牌,從2003年第一家門店開業至今,已經有了800多家直營店。覆蓋了安徽,南京,武漢,徐州,上海等城市,營收超過30億元,它也因此一度被視為「合肥之光」。

事實上,第一家老鄉雞門店並不是叫這個名字,而是叫「肥西老母雞」,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出自「從肥東到肥西,買了一隻老母雞」這句曾流傳於合肥大街小巷的順口溜。

正是這個十分接地氣的名字,「肥西老母雞」幾乎以「裂變」的態勢在安徽本土擴散開來,迅速拓展到100多家門店。

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品牌名讓它在安徽得以爆紅,但同時也成為它走向全國的絆腳石。出了安徽省,其他省份的消費者看到「肥」字總會望而卻步。

2011年,老鄉雞斥資400萬諮詢費,請特勞特公司協助其重新進行品牌定位,而當時老鄉雞一年的盈利也不過600萬。斥巨資進行品牌升級的「肥西老母雞」,一轉身就成了如今紅遍大江南北的「老鄉雞」。

從2016年開始,老鄉雞開始了它在全國擴張的步伐,走出安徽,進入江蘇、湖北等地。瘋狂開店的老鄉雞也引起了資本的注意。2018年1月初,老鄉雞宣布獲得投資機構加華偉業資本的投資,這是老鄉雞成立15年來,第一次接受資本市場的投資,首輪融資額便高達2億元。

加華偉業資本曾成功投資洽洽食品、加加醬油、東鵬特飲、大眾點評、美圖秀秀、滴滴出行等數十家國內消費及服務行業企業。

拿到2億元投資的老鄉雞邁開了進軍全國市場的腳步,就在同年的7月份,老鄉雞收購了知名連鎖餐飲企業武漢永和,將借力其30餘家優質門店資源,發力第五代店面。

武漢永和董事長譚珂《告顧客書》

從2003年的第一店,到如今的近800家連鎖門店,復盤老鄉雞的運營模式,以下三點尤為重要:

1、從養殖到中央廚房再到餐廳售賣,布局上下遊全產業鏈,是老鄉雞得以快速跑馬圈地的根本原因。連鎖門店的擴張需要標準化,而標準化則需要產業化提供助力,老鄉雞順著養殖、宰殺、加工、配送、冷藏這條線搭建了一條較為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運營效率。

2、打造信賴度。在老鄉雞的下遊門店,消費者可以一邊就餐一邊觀看製作工序,「明廚亮灶」的打法為其贏得了許多粉絲的青睞。

3、不斷創新。在經歷過4代門店迭代後,老鄉雞目前採用綠色為主視覺的門店VI設計,就是為了使品牌更年輕化。除此之外,近些年老鄉雞也在斥巨資投入到線上外賣、行動支付、自助點餐以及會員系統等智能化系統的建設。

寫在最後

在以往,提起快餐品牌,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等西式快餐是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

到如今,隨著永和大王、真功夫、老鄉雞們的崛起,許多中式快餐或結合本土地域特徵,或賦予其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眾多品牌已經開始從地方走向全國。如今消費者們外出尋找快餐店時,終於也不僅僅只限於「麥肯」兩種選擇了。

但是相比洋快餐品牌,我國本土快餐品牌距離IP化仍然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這是中國快餐行業長久以來未被打破的特點和難題——餐飲行業集中度低,中式快餐品牌區域性非常強,難出全國性品牌。

從中式快餐之光到中國版麥肯,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卻是中國食客都在期待的事。

相關焦點

  • 老鄉雞融資2億元,真功夫一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生意經
    到了2004年,憑藉單價2元的油條,永和大王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深圳等城市開店超過80家,年營業收入達到3億元。在門店越開越多的同時,永和大王的菜單也在逐年豐富。到2010年,永和大王的產品從最初的油條、豆漿、稀飯擴充飯類、面類、點心等近50種產品的臺式風味中式快餐,覆蓋了早中晚餐的經營時段。
  • 疫情下的餐飲業:老鄉雞損失5億西貝撐不過3個月其他小餐飲怎麼辦?
    那麼,這家「老鄉雞」是什麼來頭?在一份「2018年中國快餐企業排行榜」榜單中,金妹兒看到,前三名分別是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第四名便是國產品牌「老鄉雞」。公開資料顯示,老鄉雞於2003年創立於安徽合肥,是安徽最大的連鎖快餐,除了安徽本省以外,還入駐了周邊南京、武漢、徐州、上海等城市。數據顯示,目前,老鄉雞在全國擁有超800家連鎖店,每月新開近20家店,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2018年1月,老鄉雞完成2億元首輪融資。同年,老鄉雞收購了武漢永和。
  • 外賣自救難,真功夫預計一季度營業額減七成
    來源: 界面-中國受暫停堂食政策影響,和大部分餐飲品牌一樣,真功夫寄望於外賣業務。2月12日起,廣州11個區叫停餐飲單位堂食服務。真功夫在全國擁有600多家門店,華南地區則是其業務大本營。除上線無接觸外送服務外,真功夫開始加碼企業團訂業務,並接入政府開設的放心餐配平臺。同時,號召員工們利用朋友圈進行推廣。據真功夫副總裁陳敏介紹,公司幾年前已開始孵化團餐業務品牌「功夫訂餐」,投資興建了支持團訂業務的生產集配工廠(分別位於東莞東城和廣州番禺)。
  • 中國快餐排行榜發布 老鄉雞位列中式快餐全國榜首
    百盛中國(肯德基)、金拱門(中國)、天津頂巧餐飲諮詢有限公司(德克士)、漢堡王(中國)、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進入前5,其中老鄉雞繼2018年度後,繼續進入榜單前5的中式快餐品牌。百盛中國(肯德基)、金拱門(中國)、天津頂巧餐飲諮詢有限公司(德克士)、漢堡王(中國)、老鄉雞等快餐品牌進入前5強,西式快餐品牌繼續領跑中國快餐市場,其中老鄉雞繼2018年度後,繼續進入榜單前5的中式快餐品牌。
  • 中國4000多億的快餐市場:三大洋品牌拿下1000億,開店13000多家
    比如在澳大利亞發生的「兔災」,在國人看來,那就是澳大利亞人不會吃,如果放在中國,兔子再多也根本不是事,國人能想出無數種吃兔子的方式。而在中國人會吃的背後,則是中國龐大的餐飲市場。在過去的40年裡,我國的餐飲市場規模從50多億元,發展到如今的超40000億元,增長了近800倍。
  • 為什麼「老鄉雞」們就是幹不過肯德基?
    眾口難調,國產快餐品牌難走出地方2018年, 中國烹飪協會出了一份「中國快餐企業70強」榜單,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排前三,都是美國的品牌,排在他們後面的則是老鄉雞、德克士、真功夫、鄉村基……(中國快餐企業70強榜單前10位)看這些名字,很多人恐怕都認不全
  • 2020吃雞大戰:肯德基vs老鄉雞
    上半年,全國餐飲收入14609億元,同比下降32.8%。連「火鍋一哥」海底撈都預計虧損超9億元。然而,當所有餐飲人都在勒緊褲腰帶的時候,兩家雞品牌卻涅槃重生、選擇逆勢擴張。其一是外國雞(炸雞)肯德基。即便在疫情下,肯德基上半年仍開出了307家新店,不斷向下沉市場滲透;而另一家則是中國雞(雞湯)老鄉雞。截至今年,老鄉雞在全國範圍內已經開出了800家直營店,並宣布在未來3年做到1500家,5年內實現100億的銷售規模。兩家雞品牌在同一時期,不約而同的戰略選擇,背後的底氣是什麼?
  • 百勝中國2018年營收約560億 肯德基貢獻了70%的營收
    盤子不小,但餐飲行業的特點也造成了市場的高度分散,分散到什麼程度呢,近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8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排行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100家企業的營收加起來的總和,也只佔到了全國餐飲收入的5.6%,不過但從這100家企業來看,倒是體現出了品牌集中度的特性,前30%的企業佔了營收總和的75%,而排名前三的企業就佔了超過40%。
  • 「真功夫」的真功夫
    文 / 華商韜略 曹文密作為中國快餐前五強中唯一的國產品牌,真功夫創始人潘宇海一直沒放下挑戰肯德基麥當勞的心思。1中國是美食之鄉,也是是全球第二大餐飲市場。1990年,他創立「168甜品屋」,隨後升級為「雙種子」,再到「真功夫」。30年來,真功夫在全國已有600多家直營門店,營收超過50億。不知不覺中,真功夫超越永和豆漿成為快餐前五強中唯一的國產品牌。
  • 老鄉雞收購武漢永和 5年內欲開千家店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鄒茂林5年內突破1000家餐廳,10年內實現100億元銷售規模,15年內成為中國快餐名片……7月25日,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簡稱「束從軒介紹,截止到7月24日,老鄉雞已開設560家餐廳,累計服務消費者超過4.5億人次,「僅在600萬人口的合肥就開設了200多家餐廳,很多社區居民平時吃飯都在老鄉雞,已經成為了許多居民的『家庭廚房』。」 2015年,老鄉雞從合肥出發,向上遊武漢和下遊南京進軍,在中部地區形成了一個「鐵三角」的局面。
  • 中國餐飲兩大巨頭營收近800億!原來他們都離不開雞
    其中麥當勞、肯德基就搶去了80%的消費者,老鄉雞在疫情期間還獲得銀行10億元授信,正新雞排依舊開出600多家門店......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 外婆家進軍快餐、老鄉雞入駐天貓、瑪尚諾剝離中國業務……|周報
    原標題:外婆家進軍快餐、老鄉雞入駐天貓、肯德基下鄉、瑪尚諾剝離中國業務... | 周報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餐飲O2O,ID:coffeeO2O】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餐飲O2O周報
  • 辣條的生意經:年營收50億,衛龍進軍資本市場
    實際上,早在2018年就曾有媒體曝出衛龍的境外上市計劃,如今看來,傳聞也並非空穴來風。 這根價值50億的辣條,能讓資本市場買單嗎? 1 辣條:洪水催生的高毛利生意  「一群大媽用腳踩出來的,味道既奇怪又入味,一定是一群不愛洗腳的大媽光腳踩出來騙小孩的。」諸如此類的坊間傳言同時也是辣條行業生產規範混亂的真實寫照。
  • 中國連鎖餐飲界的黑馬,一年營收16億,靠一碗麵拿下4.5億融資
    而米飯、餃子、麵條等作為中國傳統的食物,則無疑是消費者的最佳選擇。這也是以此為基礎的中式快餐興起的原因之一。但受疫情因素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的中國餐飲行業十分低迷。不過,令人訝異的是,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8月31日,國內餐飲領域卻發生了90起以上融資,和府撈麵便是其中之一。
  • 2020十大最受歡迎中式快餐:老鄉雞第1,鄉村基第6
    在稍早前的今年6月,鄉村基獲得了紅杉資本的二度投資,融資金額為數億元。、鄉村基、吉野家和真功夫。這四個品牌中,吉野家已現頹勢,真功夫進取不足,唯有老鄉雞和鄉村基保持著強勁的勢頭,都想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 真功夫攤上事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索賠2.1億12月25日消息,本土中式餐飲連鎖企業真功夫被李小龍女兒擔任法人代表的Bruce Lee Enterprises,LLC(李小龍有限責任公司)訴至上海二中院。後者索賠2億,以及維權合理開支8.8萬元,並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龍形象、在媒體版面上連續90日澄清其與李小龍無關。
  • 淨利暴跌50%,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IPO大滑坡
    雖然旗下品牌眾多,但肯德基和必勝客每年為百勝中國貢獻90%以上的營收,尤其是肯德基。一上半年淨利潤下降51.5%,2019年肯德基貢獻超410億元營收無論是從規模還是體量上來看,百勝中國都是中國最大的餐飲企業。
  • 中國最大餐飲集團一年營收600多億,為什麼做不好中餐?
    2016年,百勝中國從百勝餐飲集團分拆出來,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這家去年營收600多億元(87.8億美元)的餐飲巨頭,在今年一季度也不可避免地因黑天鵝影響造成了業績的下滑,但成績依然傲人。今年4月30日(美東時間4月28日下午),百勝中國發布了一季度報:一季度營收17.5億美元(約124億人民幣),同比下降24%;銷售額達到20.9億美元(約148億人民幣),同比下降20%;取得了9700萬美元(約6.9億人民幣)的經營利潤,調整後淨利潤達到6300萬美元(約4.5億人民幣),同比下降68%。
  • 他從養雞大戶到網紅老闆,曾手撕員工降薪聯名信,稱5億損失不足惜
    2月8日,老鄉雞一段「董事長手撕員工降薪聯名信」的視頻成功讓束從軒這位創始人一句躥紅,圈粉無數。束從軒表示,今年春節是個「劫」,保守估計老鄉雞在疫情期間的損失有5億元,雖然如此,但顧客和員工的安全更重要,5億元的損失不足為惜,要向一線醫護人員致敬。同大多數企業家一樣,這位新晉網紅企業家也曾有過一段傳奇的創業經歷。
  • 美國牌「辣醬」,「潛伏」中國30年,年營收300多億是老乾媽7倍!
    不過在2014年的時候,陶華碧將公司交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是兩個兒子卻私自更換了配方,讓老乾媽變了味兒,於是老乾媽銷量不斷下滑。為了讓老乾媽的銷量重回巔峰,於是73歲的陶華碧又重新掌管了全局,將配方換回了原來的配方,並且對各個生產製作過程嚴格把關,又將老乾媽拉回了正軌。在2019年的時候,老乾媽的年銷量突破了50億,同時也創下了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