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來自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的十餘名小學生和家長,在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成員,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譚文菁老師的帶領下,了解狀元文化,探尋蘇州文脈,圓滿完成了「狀元故裡·文脈尋根」徒步古城文化遊體驗活動。
穿梭於原汁原味的姑蘇街巷,從懸橋巷27號狀元府開始,大家探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也是唯一的狀元外交官洪鈞的府邸。譚老師介紹道:「從小胸懷『慨然有當世之志』的洪鈞,不僅勤奮好學,在政治預測和史學研究上都有很大的貢獻。洪鈞駐俄、德、奧、荷蘭四國期間,認真考察了政治、經濟、文化,並對歐洲各國的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他曾向慈禧報告『歐洲多事,則中國稍安。十年不出將發生歐洲戰事。』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也驗證了洪鈞的判斷和預測。」
在鈕家巷的狀元博物館裡,譚老師帶領大家一一了解了以潘世恩為代表的整個獨具特色的姑蘇狀元群體,通過講解祖孫狀元、叔侄狀元、親家狀元、科目連中狀元的故事,科普明清科舉程序,細數51名文武狀元,遙遙領先的清代全國狀元總數佔比,讓「狀元之鄉」的蘇州如書頁般在大家眼前一頁頁翻過,細細品讀,對蘇州狀元的認識也隨之深入了一層。館內中堂門板的古代狀元地域分布圖,為我們揭示了蘇州文化興盛、狀元眾多的原因: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崇文重教、強硬技巧、雄厚師資等。
「專志舉子業,夜讀率至五更」、「六試棘闈不售,志益銳,文益純,而境益困」的錢棨是一位「六元狀元」。在錢棨的雕像前,通過譚老師的講解,小朋友們對這位清代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連中六元狀元的勤奮努力和屢敗屢戰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蘇州歷來崇文重教,讀書藏書蔚然成風,這也是蘇州狀元輩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黃丕烈藏書樓前,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的廖宇老師現場展示了雕版印刷復刻《宋槧本梅花喜神譜》,讓大家一睹宋版書籍的精彩。他講解道:「宋刻書籍非常珍貴,百年前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以朝代名命名的宋體字也是來源於宋刻本書籍。《梅花喜神譜》曾經被黃丕烈收藏,並且黃丕烈在上面做了題跋。按現代確定的古籍善本定級標準,凡是有黃丕烈題跋的書,都被列入一級古籍善本,也就是價值連城了。歷史上蘇州私家藏書興盛,有很多藏書大家、甚至藏書世家,他們收藏的是書,傳承的是文脈。」
為了感受蘇州的文脈傳承,大家還遊覽了幹將路上的言子祠和人民路上蘇州文廟。言子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回到了故鄉常熟講學,一時轟動江南,從遊者數千,被後人尊崇為「南方夫子」,言子祠是祭祀言子而建。蘇州文廟為範仲淹所建,他設學立廟,因為辦學有方,一時名聞天下,到明清兩代府學文廟的規模很大,有江南學府之冠的讚譽,並有了「蘇學天下第一」的說法。自宋以來,吳中「登科者逾百數,多致顯」。
活動結束後,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帶隊老師王潔說:「今天的活動內容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很適合我們班級的同學,通過實地走訪狀元故裡,尋找文化之根,讓同學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魅力,對他的學習和生活都很有幫助,也很有教育意義。」
據蘇州市旅遊諮詢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施峰介紹,以狀元宅地、古代狀元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等,體現出來的「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修身報國」的文化和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和傳播。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市民、遊客了解蘇州的狀元文化,感受蘇州千年文脈的精彩,進一步彰顯了蘇州文化和旅遊的魅力。(郭思雨)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