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狀元故事 傳承千年文脈

2020-12-09 金臺資訊

7月5日上午,來自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的十餘名小學生和家長,在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成員、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譚文菁的帶領下,了解狀元文化,探尋蘇州文脈,完成了「狀元故裡·文脈尋根」徒步古城文化遊體驗活動。

從懸橋巷27號狀元府開始,大家探尋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也是唯一的狀元外交官洪鈞的府邸。「從小胸懷『慨然有當世之志』的洪鈞,不僅勤奮好學,在政治預測和史學研究上都有很大的貢獻。洪鈞駐俄、德、奧、荷蘭四國期間,認真考察了政治、經濟、文化,並對歐洲各國的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和研究,他曾向慈禧報告『歐洲多事,則中國稍安。」譚文菁介紹道。

在鈕家巷的狀元博物館裡,譚文菁帶領大家了解了以潘世恩為代表的整個獨具特色的姑蘇狀元群體,通過講解祖孫狀元、叔侄狀元、親家狀元、科目連中狀元的故事,科普明清科舉程序,細數51名文武狀元,遙遙領先的清代全國狀元總數佔比,讓「狀元之鄉」的蘇州如書頁般在大家眼前一頁頁翻過,細細品讀,對蘇州狀元的認識也隨之深入了一層。館內中堂門板的古代狀元地域分布圖,揭示了蘇州文化興盛、狀元眾多的原因: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崇文重教、強硬技巧、雄厚師資等。

「專志舉子業,夜讀率至五更」「六試棘闈不售,志益銳,文益純,而境益困」的錢棨是一位「六元狀元」。在錢棨的雕像前,通過譚文菁的講解,小朋友們對這位清代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連中六元狀元的勤奮努力和屢敗屢戰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蘇州歷來崇文重教,讀書藏書蔚然成風,這也是蘇州狀元輩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黃丕烈藏書樓前,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的廖宇現場展示了雕版印刷復刻《宋槧本梅花喜神譜》,讓大家一睹宋版書籍的精彩。

他講解道:「宋刻書籍非常珍貴,百年前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以朝代名命名的宋體字也是來源於宋刻本書籍。《梅花喜神譜》曾經被黃丕烈收藏,並且黃丕烈在上面做了題跋。按現代確定的古籍善本定級標準,凡是有黃丕烈題跋的書,都被列入一級古籍善本,也就是價值連城了。歷史上蘇州私家藏書興盛,有很多藏書大家、甚至藏書世家,他們收藏的是書,傳承的是文脈。」

為感受蘇州的文脈傳承,大家還遊覽了幹將路上的言子祠和人民路上蘇州文廟。言子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回到了故鄉常熟講學,一時轟動江南,從遊者數千,被後人尊崇為「南方夫子」,言子祠是祭祀言子而建。蘇州文廟為範仲淹所建,他設學立廟,因為辦學有方,一時名聞天下,到明清兩代府學文廟的規模很大,有江南學府之冠的讚譽,並有了「蘇學天下第一」的說法。自宋以來,吳中「登科者逾百數,多致顯」。

活動結束後,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帶隊老師王潔說:「今天的活動內容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很適合我們班級的同學,通過實地走訪狀元故裡,尋找文化之根,讓同學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傳統文化和歷史的魅力,對他的學習和生活都很有幫助,也很有教育意義。」

據蘇州市旅遊諮詢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施峰介紹,以狀元宅地、古代狀元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等,體現出來的「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修身報國」的文化和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和傳播。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市民、遊客了解蘇州的狀元文化,感受蘇州千年文脈的精彩,進一步彰顯了蘇州文化和旅遊的魅力。(郭思雨)

相關焦點

  • 小i志願者講狀元故事 傳千年文脈
    7月5日上午,來自蘇州市滄浪新城第二實驗小學校的十餘名小學生和家長,在蘇州旅遊諮詢志願者小i服務隊成員,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譚文菁老師的帶領下,了解狀元文化,探尋蘇州文脈,圓滿完成了「狀元故裡·文脈尋根」徒步古城文化遊體驗活動。
  • 清涼山傳承南京千年文脈
    清涼山是南京的文脈所在,在這座不高的山上,從孫權築石頭城到唐代興教寺,從顏真卿的書法到李煜的詩詞,從南唐法眼宗到明清的崇禎書院、惜陰書院,從明代的魏源到清代的方苞、袁枚、龔賢、曹雪芹……清涼山見證了朝代的更迭,傳承了南京千年文脈
  • 發現佛山|黎衝村:狀元文化傳承千年 狀元及第粥與它有關
    歷史講述人:陳宜喜,在黎衝小學教學24年,其間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教學實踐活動而深入了解黎衝村的歷史文化。目前已退休,是佛山孔學研究會的骨幹人才,佛山祖廟開筆的講課老師,編寫了黎衝村的《狀元村文化》村志。
  • 「金龍出海」傳承千年文脈 「洗盡鉛華」升華街巷繁華
    歷經數百年滄桑、傳承千年文脈的老巷再現昔日芳華。魚巷子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是我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嶽陽重要的城市記憶,彰顯了嶽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嶽陽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的民生和旅遊開發項目。市城投作為項目建設開發主體,本著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態度。
  • 樟楠古桂香 文脈出鳳凰 發現旬陽梅花狀元村
    天文學家稱北鬥星為文曲星,旬陽是文脈凝聚之靈地。早在上古周朝周赧王時期,司天官奏報秦嶺蟒山有王者之氣,周赧王下令將王氣趕至東都洛陽,桐木鎮至今「周赧王趕龍處」、「翰林石印」、「狀元石硯」歷史遺蹟猶存。歷史發展證實了秦一統天下,漢唐中華民族古代最強盛時期均在秦嶺腳下!
  • 石洞書院與惠州千年文脈
    雖然飽經滄桑,但是上面的文字依然如同銀鉤鐵畫,古雅清晰,這方石刻也是數千年中,羅浮山傳承至今的最大的一塊石刻。 《逃庵記》由「治績為當時第一」的石洞書院開創者葉春及口授給弟子徐焞,明代著名書法家朱完題寫,後篆刻在石洞書院左側大石上。這幅石刻曾製成書帖,一時間「五羊紙價遂貴」。石刻與石洞書院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羅浮山的名勝之一,當時的名儒高士,經常往來其間,為一郡之勝境。
  • 基於地方的孔孟文化遺產敘述、翻譯與傳播:講述中國故事的新路徑
    基於地方的孔孟文化遺產敘述、翻譯與傳播:講述中國故事的新路徑 2019年07月15日 16: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金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傳承大學文脈,力推以文化人
    傳承大學文脈,力推以文化人 2020-12-0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點文物修繕_傳承歷史文脈 福州古厝新生_新聞頻道_福州新聞網
    數不盡的古厝故事,滋養著城市之根,庇蔭著千載後世。  地處歷史文化名城核心區,鼓樓區自覺肩負起傳承和保護文物古蹟、文化遺產的的使命與責任,在延續歷史文脈中推進城區高質量發展。  修繕提升 彰顯古城風貌  在福州開啟一場文化之旅,繞不開鼓樓。在這裡,三坊七巷、三山兩塔等地標濃縮了福州歲月更迭與文化精髓。
  • 吉安廬陵老街舉辦第二屆狀元文化節
    「三千進士冠華夏·廬陵狀元耀千秋」。8月15日上午,吉安廬陵老街狀元樓前人潮湧動,熱鬧非凡。2019廬陵老街第二屆狀元文化節正在這裡隆重舉行。開場舞蹈《鯉魚燈》表演讓大家耳目一新。今有高考,古有科舉,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無數文人先輩邁進考場,有不少喜中狀元,一舉成名。廬陵文化秉著千年同一的文脈,有著千年傳承的狀元基因,崇文重教氛圍濃厚,廬陵才子層出不窮。
  • 走進「花炮之鄉」上慄 追尋千年文脈
    3月27日,在上慄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副局長陳志堅等帶領下,萍鄉市辭賦學會會長巫志剛組織採風團,開展「打造文化名縣·點亮花炮品牌」主題採風活動,採風團興致勃勃地走進展館、企業、園區,感受並傳承千年花炮文化。
  • 傳承麗江大研古城文脈——古城Indigo酒店
    過分西化的生活狀態已經改變並割裂了民族文脈的延續。文化!應當在歷史的洪流中得到傳承與發展,綻放出生生不息的活力,而不是隨波逐流漸漸湮滅。當代材料與技術的發展帶給我們越來越舒適和宜居的生活空間,傳統建築的空間與形態讓我們透過歷史看到未來,明白我們從哪裡來,思考我們要去往何處。
  • 永泰十景評選活動丨聯奎塔:「狀元永泰」的文脈傳奇
    相去之間不百裡,七年三度狀元來。」,這首詩道出了南宋時永泰3人連捷狀元的文脈傳奇。而屹立於永泰城關塔山之上的聯奎塔,也成為「狀元永泰」的象徵,激勵著無數永泰學子孜孜以求,奮發圖強。永泰人崇文尚學,賢達才俊輩出。自隋末唐初科考以來,福建出了46位狀元,而永泰就佔文武7狀元。
  • 五代人的元宵故事:傳承千年的老味道
    韓福元家已有五代人傳承著千年晉祠桂花元宵製作技藝。「大米心心藕瓜瓜,元宵蛋蛋女娃娃。」是講述山西太原「晉祠四寶」的一首民謠。韓福元告訴記者,晉祠桂花元宵的歷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漢代,晉祠桂花元宵就被當地人稱為「元宵蛋蛋」。晉祠一帶水質優良、土地肥沃,盛產優質糯米,粘性高又筋道,用它做出的元宵在鍋裡越煮越大、越煮越香。
  • 顏文姜祠:講述神話故事 傳承忠孝文化
    民間孝婦顏文姜的故事在民間至少流傳了1600多年,她勤勞、善良、孝敬老人的勞動婦女形象在淄博世代相傳。(徐建彬 攝)聽著講解員的講述,觀賞著顏文姜祠裡的諸多歷史古蹟,大家仿佛時間穿越,回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前,共同感受著「孝婦」顏文姜「忍辱負重、孝待公婆、遠汲山泉」的感人故事。  顏文姜祠與雕像相得益彰  顏文姜,是象徵民間文化價值取向和孝文化代表,在老一輩的博山人口中稱之為「顏奶奶」。
  • 《大國芬芳》滇瓊兩地震撼上演,捨得持續創新傳承酒文化千年文脈
    這部由捨得酒業出品的舞劇,以創新形式演繹了中國白酒在千年間的浮...12月2日至10日,大型詩樂舞劇《大國芬芳》全國巡演走進雲南、海南兩地。這部由捨得酒業出品的舞劇,以創新形式演繹了中國白酒在千年間的浮沉故事,獨具匠心的藝術表達更是徵服了在場觀眾,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的傳承提供了獨特的新範本。
  • 千年歸來 古巷新生——無錫益田小婁巷6.30開業
    大隱於市的小婁巷,隱匿於無錫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歷經千年滄桑。自2009年啟動修繕工作,得到了無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梁溪經發實業集團本著整體保護、重現風貌、延續文脈、永續利用等原則,原汁原味地重現小婁巷「街-巷-弄-院」民居建築原貌和傳統街巷風貌,再現小婁巷歷史風韻。
  • 千年古城藏書韻 狀元府邸閱古今
    關注 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過客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千年古城藏書韻 狀元府邸閱古今——記韓城書畫藝術的「守護人」、狀元府博物館館長高曉增有一種情懷叫做堅守。在它的靈光照耀下,馬村文脈厚重,人才輩出。高家乃書香門第。高曉增的爺爺高劍秋,字射鬥,解放前在芝川鎮的私塾以教書謀生,工於書畫,與同一時期韓城畫壇的領軍人物楊一鶴(夢齡)關係非常要好,其門下弟子有樊仰山等人。父親高喜生,曾做過多年的鄉鎮文化教育專幹,是享譽南塬一帶的文化人。
  • 金馬源趙嫻:重塑狀元樓 打造打造昆明的「寬窄巷子」
    雲南金馬源集團商業公司總經理 趙嫻   趙嫻認為,狀元樓象徵著昆明的歷史,昆明的文脈,這也正是金馬源集團選擇修復狀元樓的初衷和原因。而這種修復並不是簡單的重建,而是圍繞狀元樓打造狀元文化特色商業街。
  • 鵬城迎來非遺拓畫人劉東陽 赤心漢畫千年文脈
    近日,鵬城迎來非遺拓畫人,赤心漢畫千年文脈,訪談非遺傳承人、收藏家、漢畫學者劉東陽。作為土生土長的南陽人,劉東陽對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他通過精湛的漢畫傳拓技藝,執著地追求著心中的本土文化之夢,默默地守護著傳續千年的城市文脈。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東陽在一處建築工地旁的泥堆中發現幾塊大石條,上面隱約刻有圖案。他不敢怠慢,連忙踩著單車到南陽府衙博物館反映。該博物館迅速派人將這幾塊畫像石運回保管,後經清理發現系幾塊珍貴的漢畫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