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的菜昌邑的姜 藉助網際網路俏銷四方

2020-12-16 魯網

  濰坊新聞網10月11日訊 10月10日,全國農商互聯啟動大會和山東農商互聯大會暨山東農商互聯博覽會在魯臺會展中心開幕,無人機噴灑農藥等先機技術以及帶有濃鬱地域特色的農產品,讓前來觀展的市民一飽眼福和口福。據悉,當天參展的山東省各市企業802家,其中農產品供應商482家、電商194家、冷鏈物流企業117家,金融企業9家。

  記者探訪  噴灑農藥無人機「高大上」

  10日上午,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特色農產品琳琅滿目,既有地方土特產,又有加工好的農副產品,還有高科技設備,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球。有的展位還提供了免費品嘗的食品,更是讓「吃貨們」大飽口福。

  在山東中農電子商務電商有限公司的展位,兩臺無人機前聚集了不少人。「這是噴藥用的嗎」「一次能裝多少農藥」「用柴油還是汽油啟動」……不少感興趣的市民開始向「小飛機」的生產者發問。

  通過交談,記者了解到,這兩臺農業植保無人機是由濰坊銳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設計製作的。公司的技術總監劉國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生產無人機的,最近幾年農業發展水平提高,農作物種植過程中也越來越重視智能化,於是他們用一年多的時間,設計研發了這款可以進行農藥噴灑的無人機。

  「在來這參展前,我們剛從新疆演示回來,用無人機噴藥,一分鐘可以噴一畝地,當地的種植戶看完噴灑的效果後都非常滿意。這臺大一點的無人機,一次可以裝15升農藥,與人工噴藥相比,不僅節省了時間,而且農藥噴灑的會更加均勻。」劉國告訴記者,不少種植戶會感覺無人機是高科技產品,操作起來會比較麻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司在設計之初,就對操作進行了簡化,「現在只要把飛行路線設定好後,一鍵就可完成所有操作。」

  劉國表示,現在農業種植的科技化水平越來越高,他們通過前期的市場調查發現,這款用於噴藥的無人機市場需求非常大,尤其是適合那些種植面積大的種植戶,可以很好的節省人力物力。

  各地特色農產品博人眼球

  記者注意到,在本次山東農商互聯博覽會上,各地市帶來的農產品帶有明顯的地域特色,比如臨沂、濟南、泰安和德州等地,多是以地方水果、蔬菜為主,而威海、煙臺、日照等地則多以冷凍海產品為主。

  臨沂的一個農產品展位上擺出了山楂片和蘋果,供參觀者品嘗。「我們那裡有大面積的山楂和蘋果,都是在山地裡生長的,以前都是靠商販們運輸,賣到附近城市。從前年開始,我們幾個人成立了電商公司,通過淘寶網、微信朋友圈銷售這些水果。」參展商吳海鵬告訴記者,這不僅為種植戶找到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而且水果經過簡單包裝後,還賣上了好價格。

  隨後,記者來到威海的一個海鮮展區看到,這裡擺出來的是海鮮半成品,不僅有威海附近海域產的,還有從大西洋海域運來的冷凍海鮮。「聽說這次展會後,我們就報名參加了,宣傳一下我們的海產品,希望遇到有合作意向的客戶。」該展區負責人劉樂洋說。

  而在青島展區,除了海產品外,幾個展位展出的大饅頭,不僅形狀各異,而且色彩豔麗,更是吸引了眾多市民紛紛拿起手機來拍照。「真沒想到,饅頭還能這樣做,真想咬上一口。」正在拍照的市民劉先生說,製作這樣一個饅頭,肯定要費不少工夫。

  在聊城展區,幾條裝在橢圓形透明容器裡的大鯉魚正在擺動著魚鰭,市民紛紛駐足觀賞。「這是東阿黃河鯉魚,與普通的鯉魚不同,我們在養殖過程中用到了三項專利。」東阿縣繡青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總經理劉磊說,他們養殖用的餌料是專利產品,一條鯉魚從魚苗長到最後的兩三斤,需要2年至3年的時間,鯉魚在最後的養殖階段需要進行大約15天的「淨養」。

  市民或來「掃貨」或談合作

  記者看到,不少市民已經拎滿了大包小包。「我們買了鮁魚餡,準備回去包水餃吃。」家住奎文區櫻園小區的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剛才在展會上吃了幾個參展商現場包的鮁魚水餃,感覺味道挺正宗的,就和朋友一人買了兩盒,「不少參展商是從各地趕來濰坊的,帶來的都是當地地道的產品,價格優惠不說,重要的是吃著放心。」說完,周女士和朋友就繼續去逛別的展位了。

  「我過來是想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合作的項目,已經留了幾家參展商的聯繫方式和宣傳材料,準備回去後再跟他們詳細聊一聊。」在濰城區經營一家茶葉店的王先生說,他店裡以南方種植的茶葉為主,銷量也一直不錯,隨著喝茶人數的增多,他想讓店裡的茶葉品種多一些,好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展會上有幾家茶葉展位,他們的種植規模和茶葉的口感,我感覺都非常不錯。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跟他們建立合作關係。」

  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創新,本次展會中展出的先進農業技術,讓不少種植戶大開眼界。「我們是昌樂縣的蔬菜種植戶,別人是購買農產品的,我們是來學技術的。」蔬菜種植戶劉長明對記者說,省內一些先進的種植經驗和技術,非常值得他們借鑑。

  濰坊特色  我市產的櫻桃、有機蔬菜等已經通過網上銷售

  我市是農業大市,櫻桃、蔬菜等農產品種植面積大,也是全國的重要產地。記者在濰坊展區、電子商務展區了解到,我市產的櫻桃、有機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已經通過網上銷售,還有一些農產品經銷商通過本次展會,開始計劃試水電商,讓農產品走得更遠。

  壽光市多名參展商表示,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壽光蔬菜經過包裝,已經在網上銷售,而且還賣出了好價錢。「壽光很多蔬菜大棚已經開始種植有機蔬菜,經過加工包裝後,朝著高端市場發展,電商是一條重要的銷售渠道。」參展商付鵬告訴記者。

  昌邑是全國重要的生薑產地,昌邑宏大生薑市場有限公司展位上,擺出了品質最好的老薑和新姜,還有新鮮的姜芽。「一直以來,昌邑產的生薑都是通過商販運到各地市場上進行銷售,如今我們已經開通了電子商務交易,在網上銷售生薑,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只要點點滑鼠,就能買到貨真價實的昌邑生薑。」該展區負責人朱曉靜對記者說,這次他們來參展,主要是為了宣傳昌邑生薑,而且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另一個昌邑的展位上,擺放著新鮮的紅提葡萄,吸引了不少種植戶參觀。「我們那裡種植葡萄20多年了,種植面積已經發展到了1000多畝,每年產出的葡萄先是存放到冷庫裡,一直賣到春節前後。」參展商王先生說,現在農產品網上銷售是一個趨勢,他們也有這方面的打算。

  安丘地區不僅盛產大蔥大蒜,產出的櫻桃草莓也深受市民喜歡。在安丘的幾個展位上,都掛出了櫻桃和草莓的介紹,不少種植戶表示產出的櫻桃已經通過順豐速運直通市民家中。「我們那裡有大片的大棚櫻桃園,不僅品種多,而且口感好,網上銷售的路子逐漸成熟。」景芝鎮的參展商趙先生說,當天來參加展會,認識了多名外地電商客戶,他們將會加強合作。

  從事農產品電商已經17年,本土企業越做越大

  濰坊恩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展位上,農產品種類繁多,令人眼花繚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帶來了70多種農產品,既有濰坊本地的蘿蔔乾、紅木嵌銀等,也有其他地區產的特色山雞蛋、小米等。「這些商品都是在網上銷售的,今天帶到展位上讓大家看看、品嘗。」工作人員說。

  該公司市場策劃部負責人韓玉琳告訴記者,他們做農產品電商已經17年了,目前有全國100多個地方的農產品,經過加工包裝,銷往全國各地。「電子商務為農產品插上了『翅膀』,將全國各地的特色農產品直接銷售到顧客手裡。」韓玉琳對記者說,在傳統農產品產業鏈中,中間環節太多,而通過電商渠道,減去了很多中間環節,讓種植戶和消費者得實惠。

  韓玉琳表示,之前他代表公司到上海、北京等地參加過很多展覽,而這次在家門口就能參展了。山東農商互聯博覽會不僅規模較大,而且專業性更強,為農產品電商、種植戶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專業看法  電商之間競爭異常激烈,質量和服務才是制勝之道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農產品的銷售開拓了新路,而近幾年來,農產品電商如雨後春筍迅速發展起來,電商之間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另外,還有些網店裡銷售的農產品魚龍混雜,甚至打著特色農產品的牌子,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

  韓玉琳表示,近年來網際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給農產品網上銷售提供了便利。如今,不僅專業的農產品網絡平臺眾多,還有一些普通網店兼帶著銷售農產品,競爭很激烈。「單個農產品就有很多地方產,比如網上銷售的山藥,帶全國地理標誌的有兩三個,還有很多帶有地方品牌的。」韓玉琳告訴記者,除了品種競爭外,還有價格競爭,「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同一種農產品,會偏向於價格便宜的。」

  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勝出,成為眾多電商們共同思考的問題。韓玉琳表示,對於消費者來說,都希望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優質的農產品。因此,電商們在選擇農產品源頭時,一定要把好質量關,同時還要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農產品電商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模式,已經開始從過去的終端銷售逐漸向全產業鏈發展。「以前電商們只負責最後的銷售,而現在一些大型電商,已經有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或者與知名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合作,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銷售農產品的質量。」韓玉琳說。

  農產品需要保鮮保質,「最後一公裡」仍是發展瓶頸

  現實中,「最後一公裡」問題如同緊箍咒,困擾著電商發展。與其他商品相比,農產品因為需要保鮮保質,包括「最後一公裡」在內的整條運輸鏈上,顯得更為關鍵。甚至有的電商表示,運輸問題制約著農產品電商的發展。

  威海展商劉樂洋告訴記者,海鮮必須通過冷凍運輸,才能到達目的地,目前一般都是大宗物流,然後分散到銷售地市場上,很難像運輸普通商品一樣,派送到消費者手中。「之前,我們這裡有的商家曾嘗試通過電商銷售冷凍海鮮,最後都失敗了。」劉樂洋說,只要能打通冷凍海鮮的快速運輸鏈條和「最後一公裡」,海鮮網上銷售就會迎刃而解了。

  我市電商劉海明在網上銷售「濰縣蘿蔔」,雖然這是一條新的銷售渠道,但一旦超過保鮮期,消費者收到的蘿蔔就會變質。「蘿蔔還能保質幾天,而像葡萄這樣皮軟又不易保存的水果,很難進行網上銷售和快遞運輸。」劉海明說。

  對此,順豐速運魯中區冷運部負責人尹明玉表示,對於需要保鮮的農產品和生鮮品,目前他們已經實行線上下單、線下速配,根據不同的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進行嚴格的保鮮,派送中使用冷凍車。除了一些偏遠地區,在我國大多城市中,他們公司基本上打通了農產品電商「最後一公裡」的問題。

  記者 鄧永傑 竇圓娜

相關焦點

  • 曲靖市富源縣藉助中國農民豐收節讓軟籽石榴上市俏銷四方
    在上海援滇項目的支持下,在新廠片區流轉了1050畝土地種植軟籽石榴,採取『公司+合作社+黨總支+網際網路』的模式發展軟籽石榴種植,今年剛上市就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下步我們將加強軟籽石榴的管護,讓當地老百姓得到更多的收益。」鄉土品牌閃亮登場品質好才是真的好。為了確保軟籽石榴品質,富村鎮在開花季節就由農技部門專業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引領示範。
  • 骯髒黑鹽從壽光運至青島 用於醃製大姜鹹菜
    ■案件1    壽光買鹽運到市區    2012年7月20日,有市民舉報稱岙山鎮某碼頭有人在卸原鹽。接到舉報後,邊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往現場,將車輛和人員查扣並控制,隨後通知了即墨市鹽務部門。據司機稱,這些鹽是從濰坊壽光一家鹽場購進的,要將這車鹽送到青島市區。據司機稱,這些鹽全部為漁業用鹽,可以供漁民使用醃製海蜇。經執法人員核實,整車鹽共計40多噸。 2012年7月23日,即墨市鹽務局將此案移交給即墨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
  • 溫州良種 俏銷四方 種子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選育花椰菜新品種
    溫州良種 俏銷四方 種子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選育花椰菜新品種 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2-22 10:34    浙江日報 「『白玉88天』種子不錯,先買2萬元的種子。」近些年,溫州還藉助本地農業高職院校,發揮農科教一體化辦學優勢,在培養新農人、培育新品種、推廣新品種方面創新發力,推出長三角現代種業技術創新產教聯盟。溫州農科院等單位創新利用雄性不育系育成了「甌雪60天」等系列花椰菜品種。
  • 濰坊壽光市:老薑稀缺高價難求 鮮姜獨領風騷價格偏高
    近日,記者在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四號交易大廳看到,收購商正在整理剛剛運來的鮮姜。收購商告訴記者,行業內將銷售的生薑分為鮮姜和老薑兩大類。當年產的鮮姜味道淡,價格比老薑便宜將近一半,為此,姜農習慣於把鮮姜儲存幾個月後再銷售。
  • 壽光「北菜南運」日漸繁忙 菜價小幅下調
    7月21日,記者從壽光地利農產品物流園了解到,上周市場交易活躍程度較前期明顯增強,蔬菜上市量延續上升勢頭,受供需關係影響,菜價小幅下調。「北菜南運」日漸繁忙,外省菜供應量及品種進一步增多,菜價以跌為主;省內及壽光地產菜淡季態勢明顯,到貨量繼續萎縮,多數品種價格迎來上揚。
  • 昌邑這座不大的城市,擁有太多地方特色美食,從小菜到海鮮全齊了
    說到昌邑這個城市,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屬於山東濰坊下面的一個縣級市,整個城市的總面積1578.7平方公裡,僅佔山東省面積的1%。昌邑雖然不大,卻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的城市,據北孟千戈莊出土的黑陶片鑑定,屬龍山文化,距今已有4000多年。
  • 20年老字號展會有了「新玩法」 鎮長、網紅壽光直播帶「菜」
    20年老字號展會有了「新玩法」 鎮長、網紅壽光直播帶「菜」 2020-04-20 15:52:104月20日電 (記者 梁犇)4月20日,第21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菜博會」)開幕式在線上舉行。
  • 「蔬菜之都」壽光
    到大業初年,撤閭邱縣,併入壽光。此後,壽光縣境域基本趨向固定。1993年壽光縣撤縣設市。壽光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有著北方最大的蔬菜市場,交易批發基地,地位極其重要,對北方的蔬菜價格有很大的影響。壽光還是中國蔬菜大棚的發源地,蔬菜大棚技術改變了中國許多地方的農業模式和生產格局,極大的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因此,壽光多年前就獲得了中國菜都的稱號。壽光的名優特產豐富,槓子頭火燒、羊口老鹹菜、馬蓮韭菜、壽光大蔥、田馬「王婆」香瓜、壽光小棗、壽光大雞等,都是享譽全國,其中,虎頭雞更是當地最為有名的美食。
  • 山東工業技師學院組織黨員幹部赴昌邑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黨性教育活動
    12月7日,山東工業技師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董振濤帶領各黨支部書記、中層幹部、無任用管理人員和部分教職工黨員共80餘人赴昌邑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龍池抗日戰爭紀念館、全武紅色文化收藏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 「中國蔬菜之鄉」牽手拼多多,山東壽光蔬菜全面觸網
    2月21日,在山東省壽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2020年「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遠程視頻籤約儀式上,壽光農業發展集團與拼多多旗下的多多大學籤約。未來,被稱為「中國蔬菜之鄉」的壽光市將推動主要蔬菜標杆企業陸續入駐拼多多平臺並開設旗艦店,實現壽光蔬菜全面觸網。此次籤約旨在落實2月1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的「全國農產品產銷對接」視頻會議精神。
  • 山東「壽光蔬菜」的標準化意識
    壽光是「中國蔬菜之鄉」,蔬菜是壽光農業的頂梁柱,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來源於此。      現代技術支撐標準化      11月29日上午,壽光市農業局遠程視頻室。「甜椒上出現紅褐色斑點,是什麼病蟲害?」「這不是病蟲害,而是施肥不當引起的。西紅柿、茄子、甜椒等茄科植物對鈣的要求很高,缺鈣造成這一現象,你應該補充二價離子鈣。」
  • 「壽光蔬菜館...
    藉助線上展銷及社交電商的超短鏈模式,壽光蔬菜加速面向全國消費者。當天開館啟動儀式結束後,壽光市副市長劉偉以農業專家的身份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當起了「壽光蔬菜館」的代理館長,全面推薦壽光時下最應季、最具代表性的優質蔬果。直播在半小時裡吸引了22萬網友觀看,消費者後續在拼多多上搜索「壽光菜籃子」等關鍵詞,也可繼續直達專區。
  • 濰坊壽光菜農真硬核!一夜沒睡,連夜搶摘300噸新鮮蔬菜,無償捐贈給...
    壽光菜農一夜沒睡,連夜搶摘300噸新鮮蔬菜,無償捐贈給武漢……接國家發改委緊急通知,壽光蔬菜緊急馳援武漢!壽光菜農們一夜沒睡,連夜搶摘新鮮綠色蔬菜。目前蔬菜已經全部運到指定地點,並開始裝運到物流車上。昌邑志願者攜手企業向武漢捐贈五萬隻口罩1月24日上午,昌邑義工聯合會與昌邑市乾浩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將5萬副口罩和2萬片酒精棉捐贈給武漢。
  • 安徽媳婦牽手「蒸小皖」,藉助網際網路打造實力餐飲店
    在餐飲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肥東老母雞菜品依舊單一,以雞湯為主打菜,而在網際網路發展的今天,這樣單一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市場上生存,可能會在未來遇到發展瓶頸,成為走向全國市場的阻礙。所以,想要走出安徽,走向全國,肥東老母雞的升級改變是必不可少的。在不斷的摸索和探索中,肥東老母雞決定走向品牌升級的道路,這就是如今的——蒸小皖。
  • 天貓正宗原產地牽手壽光蔬菜,數字興農春雷計劃再下一城
    本次儀式旨在與壽光市政府共同打造壽光蔬菜天貓正宗原產地,並將天貓農場專屬合作基地稱號授予當地優秀企業山東鮮馥農業有限公司。會上,天貓生鮮行業運營總監劉海洋表示:通過天貓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為「壽光蔬菜」發展進行數位化賦能,與壽光政府一道,共同打造出一批有銷量、有品牌、有亮點的現代化農業生產企業,將種類豐富的高品質壽光蔬菜將經由天貓平臺,走到更多家庭的餐桌上。
  • 景芝酒業收購壽光齊民思
    商報濟南消息(記者張冠超)記者昨日獲悉,濰坊酒業龍頭景芝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景芝酒業」),日前完成了對該市另一家大型酒水企業——山東壽光齊民思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壽光齊民思」)的併購,但收購金額不明。
  • 山東壽光新鮮蔬菜「宅配送」 蔬菜種子網上暢銷
    作為蔬菜之鄉,壽光在發展蔬菜種植、加工的同時,不斷創新銷售模式。現在,從不足1克的小小種子到價值百萬元的蔬菜大訂單,都可以藉助電子商務平臺走向全國各地。  新鮮蔬菜「宅配送」  在壽光軟體園的蔬菜調度呼叫中心,隨便走進一家公司,都能看見話務員在電腦屏幕和電話前忙碌著。
  • 壽光有難,但是上微博熱搜的是各種娛樂新聞
    受颱風「溫比亞」影響,18、19日壽光多地連降暴雨,降雨量之大,歷年罕見,造成彌河流域上遊冶源水庫、淌水崖水庫、黑虎山水庫接近或超過汛末蓄水位,入庫流量遠超出庫流量。在18日,上遊水庫開始洩洪並且發布洩洪通知,隨著洩洪量的加大,水不斷湧進處於下遊的壽光。
  • 菜博會、種博會網上亮相 壽光蔬菜演繹產業轉型「強勁脈動」
    備受矚目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暨2020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也即將如期搬到「網上」舉辦。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壽光蔬菜依然展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各類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理念全部在網上精彩亮相,實現網上參觀與實地展示的有機結合,通過打造「菜博商城」客戶端、開通媒體直播、VR現實虛擬等渠道實現菜博會網上及視頻展現,推動宣傳展示、交流貿易功能的長效化、常態化,為全國各地菜農和遊客提供「網際網路+」的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