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的枸棒槌肥了,你們那裡把它又叫什麼呢?

2020-12-19 我在老家生活

每到這個季節,我們這裡的枸棒槌就開始肥了,村裡的大姐大媽們都會提著籃子,拿著塑膠袋到有構樹的地方去採摘一種我們這裡叫枸棒槌的一種東西,它長的毛茸茸的,綠色的,細長的,每年春季發芽的時候它就會長出來。不知道你們那裡叫什麼,這個東西是可以吃的,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吃,小時候和奶奶一起去採摘過,回家拌麵蒸一下,澆上調好的蒜汁,味道好極了。但是這個不能多吃,聽說吃多了會上火的。可能有些地方不知道這個東西,那就一下看下面給你們科普一下吧。

這個構樹分雌,雄兩種。一到夏天,就樹頭滿掛紅彤彤、甜蜜蜜的枸桃的那個,叫雌枸棒。槌樹是夾竹桃科棒槌樹屬多肉植物,原產納米比亞。是典型的旱生植物。其肉質莖高1.5-2米,不分枝,只有在生長點被破壞之後才在傷口下方萌發幾個新枝。莖上密生2-5釐米的長刺;刺很有特點,它雖然沒有刺座,但仍然是三根刺著生在一起,兩根長刺呈八字形分開,中間夾一根短刺,刺為灰褐色,葉片生在三根刺下面,可以用來布置植物園中的專類園。生長期莖頂簇生長卵形至長披針形的葉片,綠色,長8-12釐米,寬2-6釐米,中脈明顯,顏色較淡,在葉背面突出,葉緣平整或呈波浪型;葉片在旱季脫落。花著生在葉腋部,黃色,有紅褐色絨毛,芳香。觀賞價值很高。

甜棒槌,果實營養豐富,可食用亦可藥用。果實中含有糖類、脂肪、鞣質、有機酸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據測,每百克鮮果汁含維生素C高達900亳克以上。果實鮮食,味甜適口,還可以熬糖、釀酒、加工成保健飲料

當然這個東西洗乾淨空空水,倒入麵粉撒均勻在枸棒槌表面。隔水放入鍋中蒸熟為止就出鍋,調好蒜汁,澆上你喜歡的香油,辣椒油,就可以開吃了,也可以炒著吃 ,配著雞蛋炒也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了我們這裡的枸棒槌,我們這裡是屬於河南鄭州,不知道你們那了是哪裡,你們會去吃這個東西嗎?又會管這個東西叫什麼呢?歡迎評論下看有沒有老鄉,是老鄉的就點讚再走唄!

相關焦點

  • 令人回味的枸棒槌
    在麥田邊,不經意看到了構樹,零星的小葉子,細長的枝條上,長滿毛茸茸的枸棒槌。發現了寶貝,不能放過,好在口袋內有個塑膠袋,便不顧雨後的汙泥,拉著枝條採摘起來。以前,構樹在鄉間十分常見。這種樹生存能力特強,不需要專門去種,只要有陽光雨露,哪怕是極其貧瘠的地方,都能頑強生長。
  • 你們那裡這叫什麼呢?讓舌頭變黑小野果
    每一個地方叫法都不一樣吧,我們閩北山區叫它和尚子,小夥伴們你們那裡叫什麼呢?
  • 有的地方叫韭菜盒子,有的地方叫餡兒餅,你們那裡叫什麼呢?
    在小編的家鄉這樣的東西叫韭菜盒子,不知道在你們那裡叫什麼?那我就來說一下河南的韭菜盒子怎麼做吧。今天我使用的是韭菜花,不是韭菜,韭菜花相對於韭菜來說,吃起來會更加的清脆一些。通常情況下,韭菜花上面的那個花,我也不會摘除,這個花朵吃起來也很營養,準備韭菜花200克。可以先放到一邊,然後等到其他的食材都全部炒制完成之後再來切它,這樣的話可以保持它的新鮮度。
  • 又到了一年一度祭祖的日子,我們這裡這兩道菜必備,你們那裡呢
    又到了一年一度祭祖的日子,我們這裡這兩道菜必備,你們那裡呢在我們這邊,每到過年前夕家家戶戶都會祭祖先,首先得看皇曆選好好日子,然後和同樣祖先的親戚避開不能在同一時辰,每一年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回家吃晚飯,今年也不例外。
  • 這種食物被稱為「百姓燕窩」,我們叫它雪蓮子,你們呢?
    這種食物被稱為「百姓燕窩」,我們叫它雪蓮子,你們呢?最近,很多年輕人開始踏入養生行列,開始手持泡著枸杞茶的保溫壺,使用燉盅燉點桃膠和煲和紅豆糖水。說到養顏補品我們不得不提普通百姓也能喝的食物,就是雪蓮子,也是我們俗稱的皂角米。
  • 你們那裡把饅頭叫什麼,大鍋怎樣做饅頭香
    其實,蒸饅頭最重要的是發麵,而發麵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老酵發麵,也叫鹼面饅頭,當然這對鹼的技術要求很高,沒有幾年的經驗是做不出來的,一種是發酵粉發麵,這個比較簡單,掌握好一定的比例就可以了。發麵和水溫,天氣的因素比較大,比如夏天,發麵的時候水溫可以低一些,發酵時間短一些,而如果不恰當,蒸出的饅頭就會出現這種死饅頭,比如,天氣熱,而製作好的饅頭長時間不上籠,如果是酵面,就會發酸,也叫跑鹼
  • 冰溜子是什麼東西?在東北我們叫它冰溜子,你們叫它什麼?
    那什麼是冰溜子呢?冰溜子是我們東北這兒的俗稱,在寒冷的冬天裡下過雪後,晴天溫暖的陽光照耀在雪上,雪開始融化,然後雪順著屋簷或者石頭上滴嗒滴嗒地落下來。到了晚上,氣溫達到冰點以下,雪水開始凍結,逐漸地形成了這透明的冰面和冰柱,我們東北人叫它冰溜子。寒冬臘月裡,北國風光,白雪皚皚,千裡冰封。
  • 你們那兒把這種菜叫什麼?把它和五花肉一起炒,超好吃
    你們那兒把這種菜叫什麼?把它和五花肉一起炒超好吃諸位看官,這種菜在你們那裡叫什麼名字?我們這邊把這種菜叫做兒菜,因為一根大梗上會長出很多這種小的菜頭,就像兒子圍攏在媽媽身邊,所以得名兒菜。有的地方叫菜頭,有的地方叫做芥菜頭,不同的稱呼但是指的都是同一種菜。兒菜的吃法更多的是直接煮來吃,打一個沾水,苦苦淡淡的,很降火。今天,兒菜我們不吃淡煮的了,我們把它和五花肉炒一炒,脆脆的兒菜配上滋溜冒油的五花肉,那味道爽得很,那感覺像吃了一個大菜。
  • 千張肉,你那裡叫它什麼?
    你瞅著圖片裡的肉是見過的,有一種莫名的熟悉感,那保不齊就是它了。千張肉,肥啊。拿精瘦肉做不行,沒什麼吃頭,就是得連皮帶著肥肉夾著瘦肉的來,肥多瘦少。平時拿這種肉做菜,一般都是膩到頭甩,拿來做千張肉,恰恰好。不能吃老肥肉的人都能跟你搶著吃千張肉,一下下去半盤子!
  • 這個菜學名叫龍葵,土話叫白花菜,你們那裡叫什麼?
    其中白花菜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白花菜學名叫做龍葵,果子叫雞眼果,大多數地方的土話就叫白花菜,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叫不同的名字,數下來估計有10種8種的,名字特別的多,不知道大家那裡叫它什麼呢?白花菜屬於涼性食材,平時燥熱或者上火了吃,特別的好,所以也很受人們的喜愛,口味偏帶青澀味,類似於辣椒葉和枸杞葉,當然了吃法也是蠻多的。
  • 你們那裡的肉糕是不是這樣做的呢?看下這樣做的肉糕怎麼樣?
    但是不管怎麼稱呼,它都是好吃者的最愛。那麼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肉糕;而肉糕在很多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也有的做法也不一樣,但卻是是很多席地上都會有一道菜。那麼今天就看看我們這裡所稱的肉糕是怎麼做的,是不是跟你們那裡也是一樣的呢!
  • 山東方言裡,把「餃子」叫什麼?我們這叫「包子」,你們呢?
    儘管南北方飲食差距很大,但是說到這樣美食,相信不管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都愛吃,它就是餃子了。我們北方人信奉著這麼一句話:好吃不過餃子。而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南方人愛上了餃子,可見餃子的巨大魅力。餃子不僅是好吃,它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更有著不同的意義。每當逢年過節,家人團圓的時刻,總是少不了餃子的身影。
  • 我們吃的是水磨糯米粉的湯圓,你們那裡呢?元宵和湯圓有什麼區別
    但是我們這裡做湯圓,仿佛和別的地方不大一樣。至少和外面市賣的元宵是兩種。用生糯米泡水以後,用石磨或者電磨細細的磨成漿水。用棉布袋,將這些含有糯米粉的細漿收集起來,外面用重物或者石頭壓制,直到大部分的水都濾出來了。然後將潔白的,還有溼度的糯米粉,放在一個容器裡壓實,放在陰涼或者冰箱的地方,因為避免空氣溫度的上升,導致糯米粉發紅變酸。
  • 這青菜你們那裡叫什麼?3塊錢一把,簡單炒一炒,鮮香開胃解油膩
    這青菜你們那裡叫什麼?3塊錢一把,簡單炒一炒,鮮香開胃解油膩秋季天氣乾燥,我們需要多補充一些水分和維生素,青菜在蔬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算是較為豐富的,在秋季吃一些時令青綠葉的蔬菜對身體有益。,特別是秋季,菜市上的各種時令新鮮蔬菜琳琅滿目,像菠菜、厚皮菜、萵筍葉、瓢兒菜等多種多樣,青菜不同,口感也有所不同,不過大部份青菜我們選擇的烹飪方法基本上是要麼做湯,要麼就加以蒜蓉清炒,天熱時也有很多朋友喜歡把青葉菜用於涼拌吃。
  • 正月初五的習俗有哪些,我們這裡的習俗和你們那裡的一樣嗎
    這些習俗流傳至今深深的影響著現代人們的生活,要說節日禁忌最多的節日應該就是春節了,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的禁忌都不一樣,畢竟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目之一了,人們希望能在春節討個好彩頭,在新的一年能有一個好的開始,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太一樣,今天就是新年的正月初五了,小編是山東人士,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們這裡的正月初五的習俗。
  • 不知道人們到底為啥叫它麵條菜?你們那裡又怎麼稱呼它?
    不知道人們到底為啥叫它麵條菜?生活帝網上搜索了一下,發現它還叫麵條棵、麥瓶草、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廣皮菜、這麼多的叫法,看來它的分布還挺廣的,各地的叫法也各有特色,不太相同。
  • 黃河釣到身披「黃金甲」的魚,我們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
    黃河被譽為我們的母親河,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水源,還有很多魚類資源,而且黃河中的魚肉質都非常好,其中黃河鯉魚名氣最大,不過一條純野生的黃河鯉魚,現在很難見到,更別說被釣上來了。當然黃河中也有很多其它的野生魚,這魚滿身披著黃金甲,我們當地叫它戈雅,你們家鄉叫什麼呢?
  • 這種魚你們見過嗎,你們那裡叫啥名字?
    前幾天準備去河裡用地籠下幾個野生的觀賞魚,也不知道河裡有啥,如果實在抓不到啥,就弄幾隻野螃蟹,大鰟鮍,和河蜆子養著玩,沒想到下到幾個很怪的魚,我們這裡的人叫什麼石頭魚,小孩兒叫它呆呆魚,你們那裡叫啥名字咧!
  • 屬於8090後的經典懷舊小吃「糙米」,你們那裡方言叫什麼?
    「糙米」是我們那的方言,別的地方也有叫米花棒的。小時候經常會有人拉著類似拖拉機的機器來到村口打「糙米」,那突突的機器聲,瞬間吸引很多村民的圍觀,特別是小孩子,不一會兒傳遍了全村。隨後,一群大媽,大姐,大嬸就提著大米,屁股後面跟著興高採烈的小孩,陸陸續續來到村口打「糙米」。
  • 這個瓜你們那裡叫什麼名字?拿來炒著吃特別清甜,家常菜的佼佼者
    這個瓜你們那裡叫什麼名字?24 12:53 來源:天健美食坊 原標題:這個瓜你們那裡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