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網帖稱通過文字、語音方式進行性挑逗的「磕泡泡」群體中,疑現未成年人身影。記者調查發現,在一些網絡社交平臺還有人通過「有償磕泡泡」或出售色情視頻牟利。
「文愛」「視愛」「磕炮」……這樣的詞彙,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我相信,很多人可能一時答不上來,甚至有點懵。現在,我們可以先「學習」一下:「文愛」,就是通過雙方文字描述和挑逗,達到釋放自己性需要的目的。「磕炮」,即通過語音、電話、連麥的方式進行性挑逗,滿足一方或雙方的性需要。「磕炮」還有個近義詞,叫「語愛」。「視愛」,顧名思義,即以視頻的方式,餘意同上。
對於 10-14 歲的小學、初中生而言,知識面其實很狹小,聊天沒什麼好的話題,也不懂什麼社交技巧。於是以呻Y嬌喘為主要內容的「磕炮」,成為了最通行的交際手段。
在網際網路時代,幾乎任何一個社交平臺都支持語音消息,就連支付寶這種財務應用也不例外,輕輕一點就能發送一段實時語音,還可以反覆聽取。貼吧、微博、YY hello、qq、荔枝等,這些全民化的應用都是磕炮行為滋生並擴散的渠道。
換句話說,這不是什麼宅圈或二次元的問題,而是整個未成年網絡群體的問題。許多沒玩過 b 站、從不看番劇、只是每天刷空間的少兒男女,對於磕炮這個行為也極為熟練。它是一種「社交行為」——磕炮、點讚、拉群、收藏等行為完全並行,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基礎操作,沒有人會覺得磕炮比起其他行為更出格。
誠然,「引誘未成年少女」是一個很恰當且客觀的陳述,但是在他們自己的圈子裡,兩個人開語音連麥,聊騷幾個小時,然後洗洗睡,簡直跟呼吸一樣自然。他們是價值觀極大不同的新生代,很早就接觸網絡,玩的遊戲人物會講些葷段子,刷短視頻看到 14 歲母親的自拍直播。
網際網路對於通訊而言太過於便利和通達,對於未成年來說反而成為風險。圍繞磕炮展開的網絡短句也數不勝數:除了這種常態化、普遍化的虛擬性交,未成年接觸網絡的另一個特性就是封閉。他們有自己的黑話,當然刻意混進去可以聽懂的,但是一般沒人會這麼做。
在這種日益常態化、隱蔽化的基礎上,磕炮社交成為一種產業,在網絡上日益流行是另一個趨勢。往小了說,上文提到的「小償暖你」的 5-20 元紅包,已經是很初步的虛擬性愛交易了。再大一點,若干未成年聚合起來辦「青樓」,通常以封閉群的方式建立,僅允許邀請入群。青樓裡會彼此模仿和學習,被拉進群的「客官」則提供大額紅包,由成員均攤。再大一些的產業,就是在磕炮方面已經足夠有經驗後,自己出來開號單幹,一般還搭配著攝影師男朋友,或者就只是自拍。發圖求打賞的變現效率,比起知乎等知識分享不知高了多少。下圖的「投食」一詞指的也是紅包,一般會附上聯繫方式,打紅包過去就會收到套圖或短視頻,都是未成年本人的。
▲網友「小逗」所發「磕炮」的「價目表」。手機截圖 圖/新京報網
更不可忽略的,是性教育缺乏導致的孩子防網絡色情侵害堤壩的闕如。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還是一張充滿好奇和求知慾的白紙。在對性的了解和認知上,正規的、科學的、有益的性教育不去填充這張白紙,那麼就很可能被不倫不類的、扭曲的、錯誤的、有害的「性信息」肆意塗鴉,進而損害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小孩子對於性知道得越晚越安全。但晚知道不等於無法知道,尤其是現在的網際網路世界,若想把未成年人和性完全隔開根本是不可能的。這樣的人為隔閡,只會造就更多的胡思亂想,使得孩子們自行去求解,以致誤入歧途。
鑑於此,對於「文愛」「磕炮」這類「虛擬色情」,打擊網際網路上的犯罪主體、清理有害信息、整頓不規範的平臺是最直接的工作方法,也是「下意識」的保護動作,顯然很有必要。但考慮到再強的防護盾也不可能盡善盡美,有些非法者會無孔不鑽和「推陳出新」,顯然有必要從孩子的性教育著手,增強他們對有害信息的免疫力。
本質上,與新興的非法性交易、性引誘輕易侵染孩子對應的,還是我們的性教育還是太滯後、太被動。社會與其被動地、滯後地去保護孩子,不如一開始就給孩子們穿上健康的「認知鎧甲」,讓孩子們從認知的源頭就學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