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風雲雄霸天下》的都應該知道,這部劇中有很多驚世的預言,而其中一句「成也風雲,敗也風雲」可謂是整部劇的點睛之筆,沒有這句話,就不可能有後面的事情。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句話到底出自何方呢?
劇中,泥菩薩曾經給雄霸卜算出了兩條預言,一條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九霄龍吟驚天變,風雲際會潛水遊。而另一條就是:成也風雲,敗也風雲。
而事實也的確如同這句預言一樣,雄霸因為得到了步驚雲和聶風的幫助從而雄霸天下,而最終雄霸也是因風雲合璧而魂飛煙滅。除此之外,在《風雲2》中,斷浪得到了兩顆龍元,武功深不可測,但是在最後也敗在了這句話上。
這一切不得不震驚世人,泥菩薩到底是何許人也,竟然預言的那麼準確。
其實仔細想想,泥菩薩可能與《風雲2》中的帝釋天有關。並且泥菩薩就是帝釋天的手下,說這句話也只不過是帝釋天的計劃的一部分而已。只是這一點,雄霸至死不知。
帝釋天曾經說過他曾多年潛伏在天下第一樓中,給雄霸的飯菜裡下毒。這就說明帝釋天一直在雄霸的身邊。
而帝釋天本身呢,他當初喝了鳳血得以長生不死,但是卻會老,於是他就想讓風雲二人為自己屠龍得到龍元,從而不老,徹底成神。
但一開始,風雲二人的實力根本就不夠,根本實現不了帝釋天的屠龍計劃。
為了此,也就不難想像,帝釋天為了提高風雲二人的武功,便讓泥菩薩給雄霸預言「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這句話,雄霸處於野心,肯定會千方百計的尋找風雲,繼而培訓風雲,讓他們成為雄霸他自己的左膀右臂。
而這樣的話,帝釋天就會得漁翁之利,不用吹灰之力,就將風雲二人培養的很厲害。最後,帝釋天在用一些計謀,就可以利用風雲,從而為自己屠龍。
這樣說來,那「成也風雲,敗也風雲」就是帝釋天說的,泥菩薩只不過是他派去的手下而已,他說這句話只不過是自己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帝釋天為何說這句話,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
那就是,
帝釋天曾經說他是秦朝的方士徐福,為了給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幾經周折,最後找到了鳳血,但是因為自己貪心,於是便自己喝了,結果就長生不死了。
在長生不死後,他先後成為過武林盟主,當過皇帝,去過印度,然後改邂逅過吳承恩。
而「成也風雲,敗也風雲」出自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將帝釋天的際遇與這句話聯繫起來,也就不難想像,帝釋天曾經在楚漢之爭時聽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然後之後就將這句話演變成了「成也風雲,敗也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