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鱗魚和無鱗魚,僅從有無鱗片來判斷靠譜麼

2020-12-26 愚者論漁

釣魚人一般都比較較真,尤其是有個性的釣魚人尤其較真;每次寫文章之前,其實都是如履薄冰,寫完之後檢索一下,深怕寫出一些常識性錯誤的文章來誤導大家,但是有些時候,也會遇到比較矛盾的知識點,比如有鱗魚和無鱗魚是怎麼定義的,哪些是有鱗魚,哪些是無鱗魚,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和糾結呢?雖然沒爭議,但是定義很模糊。

從字面理解,有鱗魚就是有魚鱗的魚,無鱗魚,就是無鱗片的魚,有鱗魚的特徵非常明顯,有鱗片,不管大小,都是肉眼可見,但是無鱗魚就容易發生誤解,我們熟知的鯰魚、泥鰍、黃鱔等,都確定體表無鱗,可以明確認定為無鱗魚,那麼銀魚、黑魚等,黃顙魚等有鱗片的魚種,算是有鱗魚還是無鱗魚呢?

按理說,有鱗的魚,都應該歸屬到有鱗魚中去,但是生物分類,狹義區分,確實要以生物外表特徵來劃分,比如魷魚,這就是典型的無鱗魚,連骨頭都快沒有了,這就很簡單了,但是事實上,無鱗魚的另一大生物特徵,也是區分有鱗魚和無鱗魚的重要屬性,就是其魚肉中是否高蛋白、高脂肪。

在2000年《科學養殖》雜誌中,首次提出,將無鱗魚分為正無鱗魚和偏無鱗魚兩種分類,正無鱗魚的判別,就是有無鱗片,只要全身無鱗,不管海水魚還是淡水魚,都直接認定為正無鱗魚,大家熟知的鯰魚、泥鰍、黃鱔、魷魚、海鰻等,這些都是正無鱗魚;那麼偏無鱗魚,則指有細鱗片或者少量鱗片,肉質富含蛋白質、高脂肪的肉食類魚種,因為這類魚種雖然身上有魚鱗,但是和無鱗魚生理習性類似,生活特點類似,更主要的是,病害原理都是一致的,在2003年的《齊魯漁業》雜誌中,泰安市水利漁業局,把斑點叉尾鮰、黃顙魚、南方大口鯰、烏鱧等魚種的常見病害做了一個系統統計研究,首次把黑魚,也就是烏鱧都歸結到無鱗魚中去,從此之後,也沒有正偏無鱗魚的說法,統稱為無鱗魚種。

就是因為無鱗魚有著普遍的共性,所以不少有鱗魚也都歸結到無鱗魚了,那無鱗魚普遍有哪些共性呢?

1、大多數淡水無鱗魚,喜歡在水底、腐泥中棲息;不管是黑魚、鯰魚,又或者是黃鱔、泥鰍、黃顙魚,基本上存活棲息的環境,幾乎都比較類似,就是淤泥多的水底;

2、淡水無鱗魚對溶氧的需求都很低;但凡歸結到無鱗魚的魚種,大多數都可以離岸存活一段時間,而且個頭越大,存活時間越久,比如泥鰍、黑魚,最多可以無水環境存活三天以上,這是有鱗魚做不到的。

3、無鱗魚一般多為食肉魚種,所以無鱗魚魚種普遍肉質肥美,吃肉的肯定比吃草的肉質好。除了銀魚是例外。

4、無鱗魚在中醫和西醫的藥理認知上,都具有共性;比如中醫認為,所以歸結到無鱗魚的魚種,都是發物,為什麼呢?普遍性溫,吃多了容易燥熱;在西醫的藥理學認知上,無鱗魚魚肉中普遍胺超標,有病人在服用含異煙肼藥物時,則會因為單核胺超標,極易引發頭痛、頭暈、噁心、蕁麻疹樣皮疹、嘔吐、腹痛、腹瀉、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甚至不缺乏死亡病例。

以上四點,是廣義無鱗魚的共性特點,所以,我們在垂釣上無鱗魚時,一定要注意食用的方式,再給病人食用無鱗魚做的食物之前,一定要和醫生確定,有無忌口,以免出現意外。

相關焦點

  • 民間說「無鱗魚勾舊病」,有道理嗎?告訴你高血脂病人,如何吃魚
    有人說自己血脂高,不能吃無鱗魚,民間還有「無鱗魚勾舊病」的說法,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無鱗魚究竟有什麼害處?一般我們說的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比如一些深海魚,無鱗的海鰻和海鱔,還有我們經常吃的鮐魚、鮁魚、魷魚和鱗片細小的帶魚、昌魚等,淡水魚中的無鱗魚有泥鰍、黃鱔、鯰魚、銀魚等。有人認為無鱗魚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血脂高的人吃了這樣的魚會加重病情。
  • 無鱗魚和有鱗魚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正如有人認為食用無鱗魚會讓人舊疾復發。那麼,無鱗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它們跟有鱗魚之間最大區別是什麼,而少吃這些魚類動物又有什麼信得過的科學依據嗎?只不過在我的記憶裡,從來沒有把泥鰍和黃鱔這樣的動物當作魚類過,很長時間以來都以為它們是什麼特殊的動物,甚至覺得跟蛇很像,錯誤的以為它們之間可能是什麼親戚關係。之所以說不是所有無鱗魚都真的沒有鱗片,當然是因為此類魚種中存在不少長有細小鱗片的魚類。
  • 老話說「無鱗魚勾舊病」,到底有沒有道理?無鱗魚是發物嗎?
    所謂無鱗魚勾舊病,是說吃了沒有魚鱗的魚,會引起一些大麻煩,例如會伴隨著血脂升高、膽固醇升高等。於是就有這句話,勸告大家不吃這種無鱗魚。與無鱗魚對立的,當然是有魚鱗的魚,認為這樣的魚,不會引起血脂、膽固醇變化。這樣的觀點是不對的。
  • 有人說「無鱗魚」少吃,這個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
    魚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從淡水到海水中,都有它們的存在,而且無論是生活在那種環境下的,只要是魚就會成為我們的口中餐。一般情況下,我們見到的魚都是有魚鱗覆蓋的,無鱗魚比較的少見。那麼,有人說無鱗魚少吃,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說無鱗魚少吃?
  • 中醫常說無鱗魚少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魚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從淡水到海水中,都有它們的存在,而且無論是生活在那種環境下的,只要是魚就會成為我們的口中餐。 一般情況下,我們見到的魚都是有魚鱗覆蓋的,無鱗魚比較的少見。那麼,有人說無鱗魚少吃,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 有人說無鱗魚少吃,目前來看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有人說無鱗魚少吃,有啥科學依據?民間有「無鱗魚勾舊病」的說法,但是目前來看沒有科學依據,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種,並不是單指一點魚鱗都沒有的魚。常見河裡無鱗魚是泥鰍魚和河鱔魚,常見海裡的無鱗魚如海鰻、帶魚等。
  • 健康闢謠|無鱗魚不能吃?老年人更不該吃?
    來源:協和醫院雜誌 作者:劉燕萍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無鱗魚不能吃的問題在民間流傳已久,有各種各樣的說詞,有人說老年人更不該吃無鱗魚,有人說無鱗魚太髒,它是發物等等。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呢?1 無鱗魚都指哪些魚?無鱗魚這個概念既不是一個生物學概念,也不是一個形態學概念,我們可從分類的角度去認識無鱗魚。人們常認為帶魚可能是無鱗魚,其實帶魚身上並不是沒有鱗片,只是它的鱗片很小,所以大家會誤以為它是無鱗魚。
  • 魚病知識-豎鱗病
    豎鱗病又稱鱗立病、松鱗病和松球病等。該病主要危害鯉、鯽、金魚,草魚,鰱有時也會患此病,從較大的魚種至親魚均可受害。【病原】最早報導為水型點狀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nctata),該菌短杆狀,近圓形,單個排列,有動力,無芽孢,革蘭氏陰性菌。
  • 河魚和海魚,誰更有營養、寄生蟲更少?夏季買魚時不要選錯了
    淡水魚在休漁期裡,對我這個愛吃魚的海邊人來說,是個不錯的補充。家裡基本隔三差五要買上一條,解解饞。淡水魚雖然沒有海水魚鮮,但是淡水魚有個好處就是味道比海水魚香,還有就是淡水魚個頭大而價錢低,沒有海魚的時候選擇淡水魚還是不錯的。
  • 養殖這三種無鱗魚,利潤非常豐厚,選擇養殖年賺五六萬沒問題
    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愛食用的肉類食物之一。魚的種類很多,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還是水產養殖中比較賺錢的一個行業,所以市場上銷售的魚多數是漁民養殖的,不同種類的魚養殖方式是不同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根據養殖魚類的了解,無鱗魚價格往往比有鱗魚高,而且養殖利潤非常豐厚。
  • 河裡來了一群鯽魚,光滑無鱗,變異了嗎
    河裡來了一群鯽魚,光滑無鱗,變異了嗎以前小時候去河裡捉魚摸蝦,水裡都是熟悉的鯽魚、鯉魚、鯰魚這些...然而現在不比幾十年前,因為許多外來物種的入侵,無論是大江大湖,還是河道水溝裡,各種稀奇古怪的魚蝦都有..比如下面這位廣西釣友,在一條小水溝裡,就釣到一些奇怪的「無鱗」鯽魚!
  • 為什麼總有人認為無鱗魚是發物,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正如有人認為食用無鱗魚會讓人舊疾復發。那麼,無鱗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它們跟有鱗魚之間最大區別是什麼,而少吃這些魚類動物又有什麼信得過的科學依據嗎?只不過在我的記憶裡,從來沒有把泥鰍和黃鱔這樣的動物當作魚類過,很長時間以來都以為它們是什麼特殊的動物,甚至覺得跟蛇很像,錯誤的以為它們之間可能是什麼親戚關係。之所以說不是所有無鱗魚都真的沒有鱗片,當然是因為此類魚種中存在不少長有細小鱗片的魚類。
  • 脆鱗魚的鱗片無法豎立?試一試「神技」的 5 個妙招
    掌握魚的挑選、油溫、火候等技巧,烹好這類菜品不再是難題。脆鱗魚,帶鱗而烹,別有風味。魚塊上的鱗片高高豎立,如花般綻放,酥香清脆;皮脂 Q 彈,有韌勁;魚肉柔嫩細滑,鮮美無比。一塊魚兼具三種口感,無論滋味還是造型都令人驚豔。
  • 龍魚的鱗片原來有這麼多的秘密啊
    相反,如果您要養出鱗片滿紅色鱗片的紅龍,則鱗片底部的亮度是您的重點。但是,需要時間來了解小魚鱗底的亮度。當低於20釐米時,很難確認它是否明亮以及亮度如何。同樣,為了達到這種突出效果,一些漁場以繁殖金龍的方式對待幼小的紅龍魚,並且還可以使其鱗片非常明亮。強烈的光照和白色環境將使幼龍的鱗片非常乾淨明亮。然而,隨著光的減少,自然也伴隨著一定的除鱗效果。避免沒有紋理的白色鱗片是選擇幼龍的關鍵。
  • 釣獲幾條無鱗魚,有人說是裂腹魚,有人說是丁桂魚,釣友們認識麼
    釣獲幾條無鱗魚,有人說是裂腹魚,有人說是丁桂魚,釣友們認識麼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前幾天聽說附近的一個野塘上魚很快,我們直接導航過去,第一次來到這個野塘面積很大,聽釣友說這裡曾經釣上過20斤的大草魚,野塘周圍有很多釣位,我選擇了一處水草較多的區域垂釣。
  • 無鱗魚、有鱗魚區別不大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些魚是有磷的有些是沒有磷的,那麼究竟是有磷的魚的營養價值高還是沒磷的魚營養價值高呢,大家眾說分雲,下面就由專家告訴我們到底是哪種魚營養在價值高吧。 魚類研究專家說,所謂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
  • 棲息在幾十米山崖下的「怪魚」,無鱗也無刺,卻沒幾個人敢吃
    然而他在這處幾十米山崖下的深潭裡,卻釣起一種從未見過的「怪魚」——渾身無鱗,捏在手裡「軟踏踏」,仿佛無刺無骨一般……而且更令這位釣魚人疑惑的是,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魚,但許多看過的人都勸他「千萬別吃,下回釣到趕緊放了」……
  • 闢謠:為什麼農村老人說無鱗魚不能吃?魚髒?有毒?發物?迷信?
    謠言和證據:無鱗魚有毒的原因在農村不喜歡吃它們的村民口中有兩點證據。當然臭水溝裡面的所有魚,包括無鱗魚和有鱗魚,都是有毒的不能吃。說無鱗魚有毒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或者說是謠言。就是這些無鱗魚都是吃腐肉長大的,所以看上去比較噁心,聽起來很髒。
  • 鯊魚的體表是光滑無鱗的?——事實令你大吃一驚
    於是,有個問題產生了,我們看到鯊魚體表都是光滑的,跟普通的魚完全不同,那麼鯊魚是不是沒有鱗片呢?它跟鯨魚,海豚是不是同一類型呢?體表毫無鱗片的痕跡鯊魚其實屬於軟骨魚,確確實實的魚類,不同於鯨魚和海豚的哺乳類。
  • 釣魚,最怕水中無魚,怎麼判斷水裡有沒有魚?
    釣魚,最怕水中無魚,怎麼判斷水裡有沒有魚?垂釣之前,先要選擇作釣的位置。為什麼呢,釣魚釣魚,總要選擇一片水裡魚類豐富的水域作釣,不然,水中沒有魚,一切為作釣所做的準備工作都將付諸東流了。但是今天,主要想要來介紹的是如何根據水情的特點選擇釣點、根據水情判斷水中魚的有無、魚情的狀況等等。僅從水體本身而言,可以根據水紋的情況、水溫的狀況、水色的不同、水味以及水體周圍的自然環境幾個方面來判斷。當到達目標水域後,首先可以做的是宏觀概覽一番,看看在目力所及之處有無水鳥、以及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