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所與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籤約合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1月9日訊 (記者 邵鵬飛) 11月9日上午,由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振威展覽股份主辦的智慧農業應用與鄉村振興發展大會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政府部門領導、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專家、智慧農業代表性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性家庭農場及合作社近200人參會。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陳金球,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創始人、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佳分别致辭。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陳金球致辭
陳金球在致辭中指出,2019年煙臺市全力打造數字農業樣板。深入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農業「新六產」快速發展。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智慧農機、智慧灌溉、智慧漁業、智慧種業、智慧畜牧,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
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創始人李佳致辭
李佳院長表示,北物聯聚焦智慧農業發展,致力於做智慧農業產業創新生態的構建者與賦能者,平臺匯聚了一批包含院士、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在內的行業資深專家,打造了智慧農業行業頂尖的專家庫;集成了涵蓋農業種植、林業管理、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植物養護、農產品溯源等眾多領域的智慧農業先進技術及解決方案,打造了產業鏈最全面、完善、落地的產品庫。期待通過本次大會能夠為煙臺乃至山東地區智慧農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思維、新模式。
海爾數字科技副總經理汪洪濤發表演講
北京福通四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國良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各環節中的應用,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應運而生,並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本次大會重點聚焦智慧農業落地模式與實踐,邀請海爾數字科技副總經理汪洪濤、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河北大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企商務官蘇冰、北京福通四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國良、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等,就結合自身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實踐案例做了精彩的交流與分享。
河北大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企商務官蘇冰發表演講
蘇冰在演講中提到,當前,農業經營主體的面臨一系列痛點,果蔬行業尤其明顯,比如勞動生產力成本過高、採購農資效率低、品質無保障、生產管理粗放、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匱乏、生產過程中不能有效的聚合專家進行指導、誤解政策、盲目跟風等。還有就是政府農業經營資源要素配置不全,管理缺乏大數據等導致農業項目招商難等。針對於這些痛點大沃農業創新性提出智慧農業1+N+IBMS一體化模式,該模式能更好地讓智慧農業技術與裝備服務於果蔬行業的發展。
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發表演講
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認為,對於農業來說,沒有標準化是最要害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化,農產品良莠不齊,甚至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同時,因為沒有標準,就會單純地強調產量,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增產」。 要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就要走現代化的路子,要把現代農業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緊密結合起來,打破界限,建立立體的、全方位、可實施、可公開透明的標準化體系。
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發表演講
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談到,中國農業面對環境和食物的不安全、水土資源匱乏、勞動力缺失和斷檔三大挑戰。同時,農業還存在缺思路、缺模式、優質產品缺銷路三大困惑,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讓農業插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追溯、人工智慧五大技術的翅膀,並創新智慧農業虛實結合、產融一體、線上線下、跨界融合商業模式,五大技術+智慧農業+訂單農業+共享農業。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關鍵是科技引領。智慧農業作為科技+現代農業的最佳載體,正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但是從傳統農業過渡智慧農業,這其中必然有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要推動其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模式創新,必須要結合中國國情探索出智慧農業的最佳落地模式,從根本上推動智慧農業的應用,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本次大會匯聚了智慧農業領域的創新模式,展示了智慧農業的落地案例,更加明確了智慧農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必將開啟智慧農業發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