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智慧農業模式推動鄉村振興 聽聽這些業內大咖怎麼說

2020-12-21 煙臺大眾網

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所與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籤約合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11月9日訊 (記者 邵鵬飛) 11月9日上午,由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振威展覽股份主辦的智慧農業應用與鄉村振興發展大會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來自全國各地政府部門領導、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專家、智慧農業代表性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性家庭農場及合作社近200人參會。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陳金球,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創始人、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佳分别致辭。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副調研員陳金球致辭

  陳金球在致辭中指出,2019年煙臺市全力打造數字農業樣板。深入實施「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推動農業「新六產」快速發展。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體系,建設智慧農機、智慧灌溉、智慧漁業、智慧種業、智慧畜牧,培育一批網絡化、智能化、精細化的現代「種養加」生態農業新模式。

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創始人李佳致辭

  李佳院長表示,北物聯聚焦智慧農業發展,致力於做智慧農業產業創新生態的構建者與賦能者,平臺匯聚了一批包含院士、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在內的行業資深專家,打造了智慧農業行業頂尖的專家庫;集成了涵蓋農業種植、林業管理、畜禽養殖、水產養殖、植物養護、農產品溯源等眾多領域的智慧農業先進技術及解決方案,打造了產業鏈最全面、完善、落地的產品庫。期待通過本次大會能夠為煙臺乃至山東地區智慧農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思維、新模式。

海爾數字科技副總經理汪洪濤發表演講

北京福通四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國良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各環節中的應用,數字農業、智慧農業應運而生,並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本次大會重點聚焦智慧農業落地模式與實踐,邀請海爾數字科技副總經理汪洪濤、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河北大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企商務官蘇冰、北京福通四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國良、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等,就結合自身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實踐案例做了精彩的交流與分享。

河北大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政企商務官蘇冰發表演講

  蘇冰在演講中提到,當前,農業經營主體的面臨一系列痛點,果蔬行業尤其明顯,比如勞動生產力成本過高、採購農資效率低、品質無保障、生產管理粗放、上下遊產業鏈資源匱乏、生產過程中不能有效的聚合專家進行指導、誤解政策、盲目跟風等。還有就是政府農業經營資源要素配置不全,管理缺乏大數據等導致農業項目招商難等。針對於這些痛點大沃農業創新性提出智慧農業1+N+IBMS一體化模式,該模式能更好地讓智慧農業技術與裝備服務於果蔬行業的發展。

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發表演講

  綠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致鈞認為,對於農業來說,沒有標準化是最要害的問題。因為沒有標準化,農產品良莠不齊,甚至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同時,因為沒有標準,就會單純地強調產量,直接的結果就是導致「增產」。 要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就要走現代化的路子,要把現代農業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緊密結合起來,打破界限,建立立體的、全方位、可實施、可公開透明的標準化體系。

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發表演講

  上海華中農投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駱超談到,中國農業面對環境和食物的不安全、水土資源匱乏、勞動力缺失和斷檔三大挑戰。同時,農業還存在缺思路、缺模式、優質產品缺銷路三大困惑,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讓農業插上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追溯、人工智慧五大技術的翅膀,並創新智慧農業虛實結合、產融一體、線上線下、跨界融合商業模式,五大技術+智慧農業+訂單農業+共享農業。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關鍵是科技引領。智慧農業作為科技+現代農業的最佳載體,正成為全球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但是從傳統農業過渡智慧農業,這其中必然有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要推動其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模式創新,必須要結合中國國情探索出智慧農業的最佳落地模式,從根本上推動智慧農業的應用,從而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本次大會匯聚了智慧農業領域的創新模式,展示了智慧農業的落地案例,更加明確了智慧農業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必將開啟智慧農業發展新的篇章。

相關焦點

  •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智慧農業迎來爆發期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繼我國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後又一個針對「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該報告明確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城陽區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高地」推進...
    「九天智慧農業能為本地農業企業提供哪些幫助?」「目前對海水稻深加工有無明確的支持政策?」……2月19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搶佔智慧農業引領鄉村產業振興高地推進情況公開質詢」會議在青島市城陽區成功召開。此次會議通過視頻會議系統,以「主會場+分會場+外圍電子終端」的形式舉行。
  •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關鍵詞: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視察廣東時強調,要認真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在脫貧致富基礎上加快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據市農業局介紹,湛江市農業經濟總量連續11年列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 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創新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近日,自貢市大安區新店鎮何院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與四川黑蟻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就何院村現代農業項目合作在何院村舉行了籤約儀式。籤署儀式上,雙方表示願意建立長期合作,今後將開展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整合和利用何院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共同建設。
  • 無人駕駛拖拉機讓農民種地更省心 智慧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為農民提供定製化的全程機械化產品,利用網際網路實現「網上約農機」,耕地、精密播種等流程全部由無人駕駛的拖拉機來完成……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與農業緊密結合,正助推高端農機裝備不斷升級,進而引領傳統農業向現代化、智慧化農業轉變。
  • 浙江發布鄉村振興十大模式
    浙江日報訊 10月29日,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推進會在德清縣舉行,會上發布了「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2018年8月,農業農村部和浙江省共同籤署了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合作協議,浙江省成為全國唯一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
  • 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浦江縣鄉村振興改革創新及亮點工作
    編者按:近年來,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鄉村振興工作要求,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深入實施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在鄉村振興道路上不斷改革創新,改革措施有實效,特色工作有亮點,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打下堅實基礎,一批鄉村振興亮點工作獲得上級領導批示肯定或成為試點
  • 【實踐新論】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是要精準培養鄉村產業專業技術型人才。促進鄉村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現有各種農業推廣教育模式的優勢,把知識、技術和信息傳播給新型職業農民,使其改變觀念和態度,掌握產業發展的實用技能,發展現代農業和非農產業。
  • 民生智庫 | 從中國數字鄉村發展,看智慧農業未來走向
    發布《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組織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生產數位化水平不斷提高,鄉村數字經濟新業態蓬勃發展,鄉村治理數位化水平大幅提升,鄉村信息服務更加完善,智慧綠色鄉村建設穩步推進,鄉村科技創新邁上新臺階,網絡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智慧農機」助力鄉村振興 「無人農場」未來...
    無人駕駛拖拉機牽引旋耕機對地塊進行耕整作業 農機智慧化是驅動農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推動我國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全面轉型的重要驅動。無人駕駛農機的推廣應用,正帶動中國農機向智能化方向邁進,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 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原標題: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鄉村休閒旅遊:如何玩轉智慧農業生態園?
    《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促進休閒農業持續健康發展研究報告(摘編))》,為促進休閒農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措施。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休閒農業帶來的巨大衝擊,農業農村部印發《應對新冠狀肺炎疫情 支持休閒農業發展政策摘編》,幫助行業應對疫情損失。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聚力組織振興,推動美麗鄉村優先發展堅持把發展農業放在首位,全面落實「四個優先」要求,確保鄉村振興幹出實效、走在前頭。一是三級書記帶頭抓。始終堅持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由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鎮(街道)黨(工)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職責,建立完善村「兩委」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度,推動全區建立29個農村產業黨組織,形成了三級書記齊抓共管大格局。二是健全機制全域抓。出臺《進一步關心關愛「三農幹部」的實施意見》,統籌全區20%的職數向農村一線工作人員傾斜。
  • 鄉村振興「山東模式」領跑全國
    來源:中國經營報鄉村振興「山東模式」領跑全國本報記者/顏世龍/濰坊報導「以後不能再說混不好就回農村種地的話,因為現在的農村農業已經是高科技化了。」當「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產業化等一系列齊魯樣板正在領跑全國。伴隨鄉村產業振興的同時,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齊頭並進,「五個振興」正在山東蝶變。《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中發現,在能人治村、產業興村、資本活村的整體帶動下,山東鄉村振興樣板正被不斷推廣。
  • 助力鄉村振興——用PPP「巧手」扮靚鄉村
    生活汙水處理投資大、技術要求高,怎樣才能又快又好實現?2017年,武清區廣泛調研後果斷決定,採用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利用3年時間,為300多個村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現如今,這些村的生活汙水全部實現了汙水管網集中收集,渾濁的汙水經先進技術處理後還能「潔淨如新」用於灌溉。
  •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
    客家古邑打造「兩個河源」 創新鄉村振興模式助民脫貧金羊網  作者:林海生、陳驍鵬  2019-11-06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國如火如荼開展
  • 山東以鄉村產業振興為突破口 加快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制約山東鄉村振興的癥結,極大釋放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活力;就像一場春雨,滋潤了一億山東人民的心田,更灌溉了山東這個鄉村振興的「試驗田」,推動山東「三農」工作迎來嶄新的春天。
  • 非遺融入鄉村振興的「山東模式」
    徐州香包針棒產品每天銷售破萬元,魯渝扶貧工坊所有貨款全部投入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再生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放在非遺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的獨特優勢和在促進鄉村振興、服務社會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上。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保護傳承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近年來,在做好非遺保護工作的同時,山東省積極推動非遺融入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
  • 成都這所大名鼎鼎的農業高校獲得「創新鄉村振興實踐典範」獎
    大會以「洞見未來·融創鄉村」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產學研等領域的代表,就打造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生態圈開展交流研討,共同研判鄉村未來發展趨勢,遴選推廣鄉村產業融合發展樣板案例,助力推動鄉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邵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之湘出席會議。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