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朋友看待國內過萬聖節的方式,相當於西方人如何過中元節呢?

2020-12-19 牛歡喜

也記不清有多少年了,每當聖誕節和萬聖節到來的時候,朋友圈裡總有一批人會過這些西方的節日,有些人毫不關注,還有一批人會指責那些過西方節日的人,認為中國人不應該過這些節日,屬於文化入侵,甚至說只要給他們發萬聖節快樂的,就直接拉黑。這類人還真的不少,那麼這些西方傳統節日在國內的興起,算是文化入侵嗎?我來自美國的朋友如何看待國內的朋友過萬聖節呢?

萬聖節在國內的興起到底算不算文化入侵

那些指責身邊朋友不要過萬聖節的,我認為真沒必要上綱上線,因為萬聖節可真算不上是文化入侵。不信可以去問問那些過萬聖節的大人和孩子們,比如萬聖節起源於哪裡,是哪個宗教的節日,這個節日神聖的意義又在哪裡?我相信沒幾個人能給說明白,如果連這些萬聖節的文化都不知道,只知道節日當天扮鬼怪、要糖果和點南瓜燈,哪裡算入侵呢?

在我印象裡,90年代的時候身邊沒有人過萬聖節,甚至很多同學根本不知道西方有這麼個節日,但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了,不少人過得比西方還熱鬧,為什麼會這樣?事實上沒有人刻意用這個節日搞文化入侵,相反是我們自己的商人主動把這個節日給請來了,主要集中在酒吧餐飲、青少年培訓機構、商場超市活動,以及植入了萬聖節元素的商品促銷。

其實國內大多數人過萬聖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這個節日,雖然是商家把這個節日的氣氛給帶動起來了,但參與的人並不是因為節日的文化而參與,僅僅是為了好玩,圖個新穎。現在大人有大人的壓力,孩子也有孩子的壓力,大人過這個節日,無非就是找個噱頭跟親朋好友聚一聚;讓孩子過這個節日,無非是讓孩子們有一次參加集體活動的機會,體驗一下不同的文化和氛圍,讓孩子們快樂才是真的。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誰又在意這個節日的本身意義呢?

西方朋友是如何看待國內過萬聖節的

收到美國朋友的邀請,剛剛結束了萬聖節的派對,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我們一起過這個節日,目的也只是借著這個節日的機會和氛圍大家一起聚聚。所以雖然說是過節,但節日裡沒有任何萬聖節的元素。

期間我還問過她一個問題,就是西方的萬聖節跟國內的中元節相仿,同樣是祭拜祖靈,國內過中元節的時候都會很嚴肅,如果像萬聖節一樣的過節方式,恐怕不太適宜,為什麼西方可以這樣過萬聖節呢?

據她所說,萬聖夜也分17世紀以前的萬聖節,以及21世紀的萬聖節,17世紀以前的萬聖節是真正意義上的萬聖節,而今天的萬聖節是全完美國化了的萬聖節,不少歐美人過萬聖節也是當成了玩鬧、嚇唬人、講鬼故事、聚餐派對的機會。而且每個地方過萬聖節的習俗也不同,所以即便國內的商家利用萬聖節這樣祭拜祖靈的節日去謀利益,也就見怪不怪了。

如果按照真正意義的萬聖節來看,不僅僅是國內,包括很多地方的過節方式都不太適宜,這就相當於西方人過我們中元節一樣,大家焚紙錠不再是為了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祭祀土地,而是焚紙後大家圍著火焰吃烤全羊,載歌載舞一樣的道理。

寫在最後

國內的萬聖節,相信沒幾個人會過這個節日的文化本身,我們就當成大人孩子們的一種解壓方式好了,多一些包容和理解,自己可以不去參與,但不要過多幹涉別人的自由。如果還認為萬聖節在國內的興起是文化入侵的話,那也是失敗的入侵,嚴格意義來說,反倒是對一種文化的糟踐。

相關焦點

  • 中國「鬼節」 VS 西方「萬聖節」,原來有這麼大的區別!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鬼節,又叫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節」,意思就是祭祀鬼的節日, 在中國有很多鬼節,分別有 七月半 , 清明節 。而西方則稱為萬聖節, 西方鬼節中有 墨西哥鬼節 等,但最著名的是 萬聖節 。
  • 西方有萬聖節,中國有中元節,人類為何要給「鬼」過節?
    甚至在人類的歷史上,還專門給鬼怪準備了節日,比如說西方的萬聖節,中國也有中元節(俗稱鬼節),流傳到現代依然在過,可見鬼怪即使是不存在的,作為一個虛構的概念,也在人類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 西方對中國,萬聖節對___?
    今晚是萬聖節前夜, 不知道現在的你 是準備和朋友狂歡一晚, 還是宅在家過一個普通的周六呢?
  • 大家是怎樣過聖誕節,又是如何看待西方節日與本土節日的衝突呢?
    網購給娃買了一棵聖誕樹還做了應景的聖誕果盤不知道大家是如何過聖誕節的呢我是和孩子一起動手一起做聖誕主題的果盤順便鍛鍊了娃的動手能力用彩虹糖當鼻子,用香蕉當雪人的身體,用草莓當帽子,用黑米作眼睛,再用燒烤木籤串起來就大功告成啦
  • 過萬聖節崇洋媚外?國內學者:這是缺乏文化自信
    近日,西方傳統的「萬聖節」著實在國內受到一番熱捧:網上出現各種過節攻略、年輕人乃至孩子興致勃勃購買南瓜燈等過節物品……而對於這些現象,有人稱之為「崇洋媚外」。文化學者胡野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能簡單做出這個判斷。
  • 地鐵大叔怒斥萬聖節「妖魔鬼怪」:中國人該不該過萬聖節?
    萬聖節是西方人們俗稱的鬼節,但是卻跟國內的中元節畫風可是大相逕庭,除了沒有焚香祭祖的習慣,在這一天,外國朋友們會裝扮成妖魔鬼怪在街上進行惡作劇和嚇人,敲領居家的門索要糖果。近幾年,萬聖節在國內很受年輕人的歡迎。
  • 萬聖節來襲,中國民間傳統「鬼節」是西方的萬聖節嗎?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西方歷史文化逐漸與中國交融,各種傳統文化和節日也逐步被國人接受。比如聖誕節、復活節、愚人節、情人節等等。萬聖節是西方傳統節日,準確時間應該是每年的11月1日,但是在節日的前一夜是最熱鬧時刻,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孩子們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遊街或者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禮物。據說,這一刻,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人群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
  • 西方人過的是「萬聖節」還是「萬鬼節」?
    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商家,似乎都挺歡迎「萬聖節」的,或者,至少不反對。近年來,國內的「萬聖節」活動正亦步亦趨地跟上北美的節奏。恐怖血腥的裝扮,幽暗靈界的背景絲毫沒讓中國人停下來分辨一番,因為許多國人已經在腦子裡設定系統默認值:「西方文化都是好的」。 「萬聖節可以讓孩子們樂一樂,開心一下,學會合作、分享、交往互動」,這是許多家長的想法。
  • 西方萬聖節,中國有鬼節,人類的文化好多都是相通的
    11月1日,萬聖節要來了,很多城市的商家都進行了相應的裝飾,並準備做相應的活動。很多老年人,都覺得現在年輕人被西化了,總是過西方的節日。但其實這是世界大同的一個趨勢。全球化經濟帶來的全球視野,年輕人接觸的信息也越來越廣,不僅我們在過西方人的節日,西方人也知道了中國的春節,也知道中國的元宵節,中秋節。第一,萬聖節大家幹什麼?現在過萬聖節,很多幼兒園會組織活動,小學的小朋友們也會組織活動。現在的孩子們已經開始過西方的很多節日了,聖誕節大家想必並不陌生,而萬聖節也是其中一個西方人的節日。
  • 西方人過萬聖節必吃的6種食物,中國網友:我可能過了個假萬聖節
    西方人過萬聖節必吃的6種食物,中國網友:我可能過了個假萬聖節今天是10月31號,明天就是萬聖節了,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現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萬聖節在我們國家也很流行,所以今天晚上作為萬聖節前夜是各種狂歡的日子,很多人現在已經準備好了奇怪的道具,
  • 不僅只有萬聖節,看看世界其他地方是如何過「鬼節」的
    萬聖節剛剛過去,大家是怎麼過的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梳理一下世界各地的「鬼節」究竟是如何過的?中國三大鬼節在我國北方的一些地方,將傳統節日裡祭祖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大鬼節」。西方萬聖節每年11月1日的萬聖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 鬼都被西方人玩壞了,萬聖節為啥不像中國人鬼節那樣,敬重鬼魂?
    萬聖節 對亡靈(或說鬼魂)重返這一問題,雖然中西思維不同,但卻都認為亡靈會在一年中的某一天重返人間,中國由此產生了中元節(七月半),西方則產生了萬聖節。但對待死者問題上,中西又產生了巨大差異,中國對鬼更尊重和敬畏,西方則把鬼節當成過年。 一、鬼的出現 鬼,恩格斯下過定義:在人類發展的早期,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構造,受夢中影響,產生了特定觀念……這就是靈魂不死,鬼(或者說靈魂)就是人死後的生存方式。由此可見,鬼就是一個被構思出來的概念。
  • 奇談怪論,西方萬聖節與東方中元節的差異,喪屍殭屍真的存在嗎?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到了,大家有沒有帶上鬼面具,提著南瓜燈參加派對、狂歡呢? 每年11月1日是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而10月31日晚上則是最「恐怖」的萬聖前夜。 傳說公元前五百年,凱爾特人認為這天是夏季結束,嚴冬開始的第一天。故人亡魂會回到故居找尋生靈,藉此復生。活人則懼怕亡魂搶奪軀體,於是把自己打扮成十分恐怖的鬼怪,以此嚇走亡魂。
  • 萬聖節可愛、中元節可怕?中國人越來越喜歡西方的「萬聖節」
    再過幾天,就是「萬聖節」了,這幾天許多人都在準備「萬聖節」的裝備,商場裡和「萬聖節」相關的商品,也都放在了顯眼的位置。小編很是不解,中國人為什麼會把「萬聖節」 搞得這麼隆重呢?中國好像沒有「萬聖節」的文化背景呢!記得小時候,我們「中元節」晚上根本不敢出門,而現在為什麼明知萬聖節是個「鬼節」,卻如此期待呢!
  • 西方傳統節日萬聖節適合做什麼活動?作為主持人你了解了嗎?
    萬聖節是西方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這個節日相當於是西方的鬼節。在我們國家有很好的敬鬼神的文化,所以很重視這些節日,比如說4月5號清明節,七月十五中元節等,這都是中國傳統的鬼節。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的做法是悄悄地過,但是西方人卻不一樣,他們會組織萬聖節活動,讓整個氛圍變得非常緊張,在整個城市中都充斥著恐怖的節日氛圍。【1】萬聖節的來歷西方的節日起源一般也會帶有一定的渲染色彩,不過跟我們的神話故事不太一樣,他們是真實的節日。
  • 萬聖節即將到來,同樣是鬼節,中西方文化大對比!
    萬聖節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又稱萬聖節前夜即每年的10月31日,慶祝活動一般是在晚上舉行,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的收集糖果等。在歐洲的傳統認為萬聖節前夜是靈異世界最接近人的時間,這實際上與我們的中元節相似,但是實質上又有不同,中國的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整個節日以祭祀為主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但是萬聖節實質上是在美秋天的節日,就好像五塑節的讚美春天的一樣,人們都把萬聖節看作盡情玩耍,講鬼故事和互相嚇唬的好機會,於是人們不再把萬聖節用來讚美秋天,而是變成一場
  • 同樣是「鬼節」,為什麼萬聖節比中元節受歡迎程度高這麼多?
    又一年萬聖節過去了,小編的朋友們也玩嗨了。這是西方的「鬼節」,不知道朋友們對我國的「鬼節」中元節是怎麼看待呢?反正小編家裡從小就告訴我,中元節晚上不能出門!那同樣都是「鬼節」,為什麼受歡迎程度差這麼多呢?
  • 七夕已過 中元將至!中國文化下的鬼節為何和西方不同
    七夕之後就是中元了,很多人都把中元節當成了中國的萬聖節,其實這就挺離譜的。中西方節日在其根本性上是不能對標的。哪怕號稱「中國情人節」的七夕,其本身含義也不單單是情人節這麼一說。歸根結底這還是和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有關,對待這種神鬼之說和西方的觀念有著極大的不同。因為中國人的信仰並非無形的基督、耶穌,而是曾經實實在在在這片土地上生存過的祖先。先祖這個概念一直從春秋戰國到如今都是中國文化、中國哲學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環。
  • 中國人應該過萬聖節嗎?|00後說
    六一兒童年、五四青年節、教師節、記者節、護士節,這些節日都要過,不同的人群可以在不同的節日裡找到歡樂。  西方人為什麼過萬聖節,百度搜索是這樣的:古代歐洲人認為,10月30號,即萬聖節前夜,是夏天正式結束,嚴冬開始的時候。那時的人們相信,故人的亡魂會在這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尋生靈,藉此再生,這是人在死後能獲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 大人和孩子如何過萬聖節?
    萬聖節來了,這是西方的祭祀節日。西方人把這隆重的祭祀節日過得很歡樂。我們也感染到了這種狂歡放肆的活動氣氛。萬聖節是西方的鬼節,相當於我們中國的七月十四。西方過萬聖節就像過藝術節一樣,精心雕制南瓜燈,精細的準備各種萬聖節道具,很重視這個隆重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