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可「一心四用」 欲上央視進行挑戰(圖)

2020-12-16 搜狐網
  昨天,合川區塔耳門廣場,莫正強搖著呼啦圈,同時一隻手轉手帕,另一隻手玩球。本報記者 李斌 攝

  左手玩手帕右手耍球

  「老頑童」可一心四用

  合川六旬翁莫正強在「雙手互搏」的同時,還能邊溜冰邊搖呼啦圈

  溜冰要掌握平衡,搖呼啦圈卻需要身體擺動起來;轉手帕動作比較活潑,玩太極柔力球卻需要動作柔順。來自合川的莫正強大爺,卻能同時耍起這四種相互「矛盾」的健身方式。

  昨日,記者在合川塔耳門廣場上見識了莫正強的一身功夫。

  六旬翁可一心四用

  62歲的老人莫正強,家住合川區將軍支路。

昨日上午10點,他騎著自行車來到合川塔耳門廣場。老人的背包裡有溜冰鞋、毽子、空竹、二人轉手帕、太極柔力球、羽毛球、網球等。在自行車上,還放著呼啦圈、滑板等。

  莫正強老人鍛鍊的方法與眾不同,他不是逐一耍這些健身器材,而是同時耍幾樣。他可以腳蹬溜冰鞋、腰搖呼啦圈,同時一手轉手帕、一手玩太極柔力球。

  幾年沒得過感冒

  莫正強老人的真功夫,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還有人跟著學起來。

  莫正強老人稱,他原來是重棉四廠的鍋爐工,由於體質不好,1997年就從廠裡病退了。退休後,他開始每天到廣場進行鍛鍊,喜歡上打羽毛球、練太極柔力球等。

  2004年的一天,莫正強突發奇想,「為什麼不把這些健身器材組合在一起練習呢?」說練就練,莫正強開始把自己會的鍛鍊方法,都拿來組合,越來越熟練。現在,老人的身體很健康,「我幾年都沒感冒了。」

  想上央視進行挑戰

  莫正強老人每天都堅持鍛鍊,帶動了不少市民也來鍛鍊。令老人最開心的是,現在「徒弟」都有幾十個了。莫正強也因為身懷「一心多用」的功夫,被人們稱為「老頑童」。

  莫正強老人稱,他想上央視挑戰節目的舞臺,並歡迎全國各地健身愛好者都來挑戰。本報記者 蔣豔

相關焦點

  • 合肥老人晃板上拋球吹口琴 欲上央視挑戰「黃金100秒」
    今年62歲的合肥老人王平告訴你,練絕活。「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讓我快樂。」2015年新年伊始,記者有幸結識了這樣一位可愛又可敬的老人。退休後,除了每天去建材市場做六個小時的保安,其餘時間,王平都用來練絕活:倒立上樓梯、晃板吹口琴、拋球、轉呼啦圈……這不,每天看著他練習的廣場老大爺都按捺不住了,偷偷幫他報了名,挑戰央視三套的《黃金100秒》。
  • 這一攙扶 老人之福令人佩服[圖]
    「扶不起老人」曾一度成為熱門話題,很多人因為怕惹麻煩避而遠之。近日,豐城市一位六旬老太摔倒無人扶,4位女初中生將其扶起,並急忙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事後,老太家屬欲掏錢表示感謝,但被4位女孩謝絕。■遊四清、記者陳國菊文/圖從左到右為餘優美、曾思雯、金千、徐琳  老太摔倒,四女生扶起  11日,得知記者採訪,豐城一中初三(6)班的餘優美、曾思雯、金千、徐琳四名女孩都有些靦腆。金千告訴記者,3月29日16時30分左右,她們4人放學相邀回家。
  • 農村六旬老人過年用這個老物件蒸饃,您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筆者在安徽渦陽的農村目睹了,一位六旬老人用老物件—蒸饃筐蒸饃,年輕人直呼從來不認識。在蒸饃的全過程,用蒸饃筐圍起來,不但不會散熱氣,而且蒸出來的饅頭特別好吃。「這個蒸饃筐用了將近20年了,每年春節過年都會用這個蒸饃,特別好使,還不漏熱氣。」老人介紹說。圖為剛剛蒸好的包子和饅頭。「過年我都蒸很多包子饅頭,孩子在外地工作,很喜歡吃我做的饅頭和包子。」
  • 辛明之:六旬老人「跑」出健康生活
    日期:[2013年10月19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4] 辛明之:六旬老人跑完全程他用了18分15秒,儘管成績不是十分理想,但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長跑健將進行一場勇氣與體力的較量,他覺得機會很難得。對他而言,享受跑步的樂趣遠比取得成績更重要。   「由於家境貧困,我13歲輟學,一邊跟著父親四處賣對聯補貼家用,一邊學習書法。」辛明之告訴記者,跟著父親一路走來,他練成了一手好字。然而,少時輟學的經歷讓他認識到自己的知識太匱乏,便萌發了進一步求知的決心。
  • 新型啃老家庭:一家三口儘是「啃老米蟲」,六旬老人慾哭無淚
    「啃老」一直以來都為人所不齒,雖然說一家人應該相互幫助相互扶持,可是老人已經養育了自己的子女,怎麼算也到了該休息、享清福的年紀,若是子女還要為難老人,那就太過分了。李阿姨也不是沒想過撒手不管回老家,可再一想兒子兒媳每天工作沒空管孩子,自己走了,孫子的生活又沒了著落,終究狠不下心來。明明都到了退休年紀,年過六旬的李阿姨的生活卻比退休前還要辛苦,這一家三口,儘是啃老米蟲,真叫李阿姨欲哭無淚。
  • 「一心四用」 這個警察有點牛
    劉建平(受訪者供圖)平常,我們用「一心二用」形容一個人,多半是說這個人不專心。但綿陽有位警察,可以「一心四用」:一邊背誦詩歌,左右手又分別寫著不同的詩歌,這個過程中,隨便告訴他一個陌生的電話,等詩歌背完後,他竟然還能準確說出完整的電話號碼。目前,這位已經參加過「出彩中國人」節目的警察表示,他打算報名參加「最強大腦」,證明自己的超強記憶力。這位「奇人」警察名叫劉建平,今年40歲,綿陽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六大隊一中隊副中隊長。
  • 「二師兄」深夜被偷,六旬老人連續作案落法網
    他們通過信息研判、擴線追蹤、監控篩查,經過兩周的艱苦奮戰,成功抓獲了一名偷豬賊,結果發現他竟是一名年過六旬的老人。張大娘的報警 4月13日,家住鎮賚縣鎮賚鎮八格歹村的張大娘一大早起來到自家豬圈裡去餵豬,卻發現豬圈裡前幾天買回來的兩頭黑色豬崽不見了,張大娘急了,招呼家人趕緊出來尋找。
  • 山西六旬老人用廢布頭製作環保袋 廢舊品「拼」出低碳生活
    潞州區融媒體中心供圖中新網長治4月23日電 題:山西六旬老人用廢布頭製作環保袋 廢舊品「拼」出低碳生活作者 吳瓊 劉波用廢舊布料拼拼湊湊,再拿縫紉機縫製成布袋子,最後在上面鑲嵌各種圖案、裝飾……經過精心打造,一個個漂亮的環保袋就做好了。
  • 山西57歲老人書寫800米長一筆空心字 欲挑戰世界紀錄
    山西57歲老人書寫800米長一筆空心字 欲挑戰世界紀錄 2019-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來自山西呂梁嵐縣的挑戰者楊拴明,將於6月23日在山西太原長風商務區山西大劇院東廣場上,在800米長、1米寬的宣紙上以毛筆書寫一筆空心字,挑戰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最大的折頁書」,並將成書贈予山西省體育博物館永久收藏。楊拴明正在書寫空心字。
  • 南雲臺櫻桃谷附近發生山火|薔薇河上六旬老人輕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有事您報料,記者馬上到今天11時42分,海州區薔薇河邊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六旬老人跳河輕生
  • 六旬老人吃瓠子竟「食物中毒」 醫生:苦瓠子有毒
    六旬老人吃瓠子竟「食物中毒」  醫生:苦瓠子有毒,烹飪前先嘗苦甜 >   武漢晚報訊(記者武葉 通訊員馬遙遙)六旬老人吃了自己種的瓠子後上吐下瀉,竟診斷為食物中毒。
  • 民房起火六旬老人被困 廊坊消防滅火救人
    消防官兵經對現場偵查得知,民房共四間,起火部位位於廚房,內部有一個煤氣罐,廚房的西側屋子裡有一六旬老人蹲在地上一動不動,消防官兵迅速進入房屋將老人背到民房外面。隨後,消防官兵出一支水槍對起火民房進行出水打壓,10分鐘後,大火被成功控制,消防官兵佩戴呼吸器進入內部將煤氣罐轉移到安全地帶進行冷卻。經過消防官兵20分鐘的奮力撲救,大火被徹底撲滅。
  • 石家莊市一男孩「一心四用」
    東方網10月30日消息:石家莊市師大附小六年級學生李明陽,從小練就「一心四用」的本領。今年11歲的李明陽6歲時開始從師學習珠算,現在已經可以心算出8位數與8位數相乘的正確答案,以及開方到18位數的算術題。
  • 淄博六旬老人高粱杆做燈籠 老手藝堅持40多年
    2月11日,薛希順老人在家做燈籠,準備作為元宵節禮物送給朋友們。圖為老人製作的燈籠雛形。  原標題:博山六旬老人變廢為寶 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博山一位67歲的老人有一項絕活--用高粱稈做燈籠、蟈蟈籠,40多年來,從來沒放下這門手藝。逢年過節,老人都要做幾個燈籠送給親朋好友,代表著無盡的祝福。據了解,老人這門手藝已入選博山區民間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
  • 六旬老人種罌粟治咳嗽被拘留
    本報長沙訊  咳嗽不用吃藥,用「鴉片煙」煮茶喝就能止咳?家住湖南保靖縣復興鎮的六旬老人吳某芝聽信了傳言,在自家的菜地裡種植了罌粟。接警後,該所立即前往現場進行核查。經確認,該植株為國家明令禁止種植的罌粟,共165株。通過走訪,民警找到了種植罌粟的該村村民吳某芝。經詢問得知,吳某芝時常咳嗽,聽信別人說「鴉片煙」煮茶可以止咳,這才在自家菜地裡種植了罌粟。    隨即,民警當場將罌粟進行了剷除。
  • 養老機構邀請老人吃團圓宴 六旬老人為父母表演節目
    臺上年過六旬的表演者為臺下父母獻上精彩節目。   紅網長沙1月13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肖懿 通訊員 陶燻)臺上年過六旬的表演者獻上動感的舞蹈、嘹亮的歌聲,臺下白髮蒼蒼的老人深情注視、笑逐顏開。有一種幸福叫子女們為父母表演節目。今日,長沙市開福區創樂福家庭綜合服務中心舉辦創樂福2017年「新徵程新跨越感恩相伴」新春聯歡會,主辦方邀請老人們吃團圓宴、欣賞歌舞表演,而臺上部分演員便是老人們的子女。
  • 李滄區:六旬老人山上暈倒,警民合力將老人抬下山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桂東10月20日下午1時許,李滄公安分局九水路派出所接到群眾求助:在三清洞山上有一名六旬老人暈倒,情況危急。民警迅速奔赴現場,到達山下後,120醫護人員也同時到達,民警謝立成、輔警蘇揚和醫護人員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攀登,找到了在登山途中暈倒的老人李女士。據老人的妹妹稱,兩人於上午10時許從竹子庵公園登山,走到三清洞附近休息了一會,起身時李女士突然暈倒。
  • 六旬老人被倒追,領證前老伴「消失」了,黃金手鍊藏貓膩
    六旬老人被倒追數月,準備要領結婚證時新娘卻消失了,到底是「新娘」悔婚了,還有另有隱情?3月24日,家住平頂山的石先生說,他今年60多歲,老伴走的早,兒子女兒也都成家立業了。六旬老人被倒追準備領證,六旬老人的老伴消失了石老漢說他現在的老伴叫陳紅,兩個人已經交往了兩個多月了,對彼此的印象也都不錯,而就在半個月之前,
  • 河南新鄭六旬老太爬上塔吊,因工資糾紛欲輕生,竟嚇暈在頂層
    但是在近期,河南新鄭就有一名老太年齡已經是六旬的年齡,獨自一人竟然跑到了一工地的塔吊上,經過了解得知老人是因為工資產生糾紛問題而想輕生,但是在輕生過程中,因為非常害怕塔吊高度,竟然再頂層嚇暈。
  • 六旬老人自製古戰船 最大一艘長1.5米、細節惟妙惟肖
    蒼雁 攝「吉林大爺」手工自製世界知名「古戰船」  中新網吉林11月12日電 (記者 蒼雁)吉林一六旬老人用幾年的時間,手工製造了10餘艘世界知名「古戰船」。所有古戰船均按照真實戰船的圖紙仿造而成,其中最大一艘「勝利號」古戰船長約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