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六旬老人過年用這個老物件蒸饃,您知道叫什麼名字嗎?

2021-01-17 渦小胖說事

農村過年蒸饃,炸丸子是每年過年的必修課。在農村,蒸饃很講究,要把面和好後放在被窩裡發酵,然後在放上棗,程序很複雜,但吃起來很勁道。筆者在安徽渦陽的農村目睹了,一位六旬老人用老物件—蒸饃筐蒸饃,年輕人直呼從來不認識。在蒸饃的全過程,用蒸饃筐圍起來,不但不會散熱氣,而且蒸出來的饅頭特別好吃。

「這個蒸饃筐用了將近20年了,每年春節過年都會用這個蒸饃,特別好使,還不漏熱氣。」老人介紹說。

圖為剛剛蒸好的包子和饅頭。「過年我都蒸很多包子饅頭,孩子在外地工作,很喜歡吃我做的饅頭和包子。」老人介紹,她每年都會蒸很多饅頭和包子,過年時給孩子吃,吃不完就帶走。

剛蒸好的包子,味道特別好。

老人介紹,她從早上四點多就開始起床蒸饃,一直忙到晚上才忙好。聽說孩子這兩天就來家過年,老人特別高興。

圖為剛剛蒸好的包子饅頭。

圖為剛剛蒸好饅頭的老人,把蒸饃筐放了起來。

圖為剛剛蒸好好的包子。老人介紹,這是她們家裡自己種的小麥,雖然打出來的面不白,但口感特別好。

相關焦點

  • 農村遺留下來的老物件,12張圖,你能說出幾件老物件名稱
    攝影師在淮北地區拍攝12張農村遺留下來的老物件,如果你使用過,你年齡最低有50歲了,看看你能說出幾件老物件的名稱。圖中的老物件小編提示,它是過去農村賣油郎遛街走巷用的,知道它叫什麼了嗎?圖中這件老物件攝影師真不知道它的名字,你知道嗎?
  • 「細仔望過年,老人怕過年」你們知道這句農村俗語什麼意思嗎?
    住在農村的小夥伴,或者是老家住在農村的小夥伴,在農村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有關於婚姻的俗語、有關於社會的俗語、有關於做人的俗語、有關於建房的俗語等等,這些農村俗語,大多數都是從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說出來的,那麼很多小夥伴都不明白了,在些俗語有什麼意思?
  • 漯河農村即將消失的老物件,滿滿的懷舊感!
    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身邊自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且不說城市,看現在的農村,通路、通電、通自來水、通燃氣,總之,各種各樣的變化讓我們感慨時光的飛速發展,不過,在時間的過度發展中,我們的年齡也逐漸發生著變化,用一句文藝的話叫驀然回首,皺紋、鬢髮早已白。
  • 即將消失的農村老物件,4個都叫的出名,說明你真的是農村人!
    即將消失的農村老物件,4個都叫的出名,說明你真的是農村人!做最用心的編輯,做最擅長的領域,我是老農,今天我們來談談,農村的一些老物件.大家都知道,現在咱們農村的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美滿,這得益於國家對農村的補貼越來越大,咱們農民現在還是幸福滿滿,但是不得不說,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很多在農村裡經常見的一些老物件都在慢慢消失,有些甚至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沒有見過,到底是哪幾樣呢?下面隨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農村這些老物件,90後幾乎沒見過,能叫上名字的人已經不多了!
    近日,在河南省衛輝市第一屆民俗花饃藝術節上,由衛輝市收藏協會帶來的一些來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物件,吸引了眾人的眼光。它們身上充滿著歲月的痕跡,也充滿了勞動者的智慧。這樣的大梁自行車,現在已經很少見到。曾經家中如果有一輛上海鳳凰牌的自行車,那絕對是土豪家庭。
  • 那些爺爺姥爺家曾用過的老物件,全都能叫出名字我就服你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現在經常聽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說起以前的故事,老人年紀大了就容易懷舊 ,長輩們說「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今天就說說爺爺姥爺曾用過的老物件。圖中是木工用的刨子工具,記得姥爺是木匠,小時候總是用木頭給我做滑冰車,陀螺,木槍玩具。
  • 農村越來越值錢的5個老物件,價值不凡,你家還有幾個?
    導語:農村越來越值錢的5個老物件,價值不凡,你家還有幾個?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三農常識絮語」,絮語是一個專注於三農知識與三農政策的達人,一直關心著關於農村的那些事,天天為大家呈現與農村農民生活有關的話題!
  • 這幾個農村的老物件,你認識的有幾個?能認出來的估計得不小了
    大家好,我是家是農村的80後,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我會不定期的給大家分享關於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您想看到更多關於農村的人和事,就請您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這也是對我莫大的支持。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這幾個農村的老物件,你認識的有幾個?能認出來的估計得不小了。
  • 蘇北這戶農家,12樣老物件要價1000元,你能接受嗎?
    這個鐵罩的熱水瓶,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我的老家稱開水為茶,所以又叫茶瓶。這個目測一下,估計也有四五十年的歷史了,目前在農村也比較少見了。這個器皿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存在了多少年,戶主本人也說不清了,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嗎?
  • 這5個老物件,不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1個也認不出來!
    這個叫做背簍,估計不是咱們農村土生土長的人,大家都不認識,這個在咱們農村,一般都是用來裝糧食用的,左邊有空隙的這種,是用來裝草的,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見過呢,咱們農村還是有許多的這種背簍的,只可惜一般人見了不認識,類似於這種的背簍也算得上是咱們農村的寶貝了,大家有印象嗎?
  • 農村經常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石質老物件有啥用,能做什麼
    在農村經常會來一些遊走商販,而且他們要收購的東西也是各式各樣,千奇百怪。來收購一些野草野花,甚至蟲子之類的商販已經不足為奇了,前段時間還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包括農村人家的一些老物件,這些東西說是老物件吧,年代也不久,根本不值錢。
  • 農村專門有人收購老青磚,這些老物件都是做什麼用的呢?
    在農村裡,為什麼有小販專門去收購老房子的青磚、石墩,這些也值錢嗎?近年來在農村有人專門收購一些老房子的青磚,隨著收購者的增多,這些不起眼的老物件相反倒是越來越值錢了,青磚具有什麼樣的魅力呢,使這些歷史久遠的老磚,價格超出了新紅磚很多,主要原因是青磚有著很大的優勢。
  • 那些姥姥奶奶曾用過的老物件,全都叫出名字的算你厲害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似乎離那些東西越來越遠,今天就說說奶奶姥姥輩的曾用過的老物件。納鞋底用的錐子,你小時候是否穿過一種純手工打造的布鞋?一代人的記憶,聽說各地對此叫法不同,你們那地方叫什麼名字呢?
  • 山西罕見的老物件,有高粱刀,避雷針,鍾櫃和牛角桶,你都知道嗎
    生活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您是否會懷念一些N年前的老物件?雖然很多老物件都難得一見了,但如果您真的想再看一眼,那小編點燈熬油也會給您找齊全。下面,小編列上9個令人無比懷念的老物件,您仔細看看能叫上名字的還有幾個。第一件:背簍。
  • 農村已經消失的五種老物件,現在想要用錢都買不到
    農村已經消失的五種老物件,現在想要用錢都買不到我們在學習的時候 ,就被教授了,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發展,沒有人和什麼事情是會停滯不前的,他們都會不斷向前進,或者是有所改變。就說,現在的農村,跟之前的農村相比,可以說每年都在發生著變化。
  •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年味兒漸濃,辛苦一年的您回家了嗎
    農曆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一個節日,它的到來預示著新一年的開始,人們通常把正月初一作為春節的正日子,可是這年前忙碌的準備工作以及奔波在返鄉路上的過程,不也是年味兒的一種體現嗎?聽當地老人們說,還處在封建時代的當地人,祖輩是地主出身,家中少不了僱傭僕人伺候,工人們大多三十兒晚上要回到自己的家中過年,這樣地主家便無人服侍。所以就趕在臘月二十八僕人還在的時候吃了年夜飯,次日凌晨發放工錢,再讓工人們返鄉過年。如今,雖然沒有了地主,但是二十八團年的形式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 78歲老人在家辦起「農家博物館」 收藏月餅模具等老物件上千件
    沿著渠濱路,走進李村鎮南宋村,問起宋瑞慶老人,誰都知道:「過了小橋,往左拐,一看大門就知道了。」走進宋瑞慶老人家,院子中、屋子裡,滿是老人收集來的各式老物件兒,鐵犁、耙、、十齒耙、牲口套……機械紡花車、大小食盒,辦紅白事兒用的條盤和酒盅酒壺……凡是和農家相關的物品幾乎應有盡有。
  • 舌尖上的甘肅,來平涼必吃的7道美食小吃,第五個常被人叫錯名字
    大家好,咱們又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甘肅省平涼市的7大美食小吃,每一個都值得品嘗,您可不去賞美景,要吃嘗嘗這幾道美食,第五個還常常被人叫錯名字,下面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餄餎面是要有專門的床子才可製作,在以前也是每家都必備的工具,將面和好之後弄成面劑子,然後用手搓成條狀,放入道餄餎專用的床子裡,再將其用力的壓入到沸水鍋中,煮熟之後撈出,拌上提前準備好的熟油。炒鍋置於火上,加油燒熱下入胡蘿蔔丁和辣椒等炒出香味,再加入各種的佐料和食材翻炒,最後加入豬肉丁炒熟,加入點豆腐丁,用小火慢煮,就做成了一道肉臊子。如果您到平涼一定要去嘗嘗這道美食。
  • 晉南農村婦女用「公雞豆豆」做箅子,純天然材料製作,不粘鍋,環保又...
    以前是用竹片、木頭、秸稈等製作而成,現在市場上賣的大都是金屬材料製作。但在晉南農村,村裡的老百姓還是習慣用植物的秸稈做一些較軟的箅子,鋪在金屬箅子上,用來蒸燜飯、餾饃饃和熱食物。
  • 河北正定:七十歲老人劉三亭純手工製作20餘種老物件再現精湛技藝
    「這是我親手製作的紡車,在原有尺寸的基層上進行了比例縮小,這樣可以便於觀賞和收藏,有些木製品現在的80、90後可能都不認得,更叫不上什麼名字,這些老物件的製品,在農村已經漸漸地消失了......」劉三亭老人在滔滔不絕地為圍觀的市民講解著......「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