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冷凍蔬菜進口量創新高 中國產佔近半

2020-12-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日本冷凍蔬菜2018年進口量連續2年創出歷史新高。由於具備容易保存、僅採購可食用部分的優點,受勞動力短缺困擾的餐飲產業為了簡化製作工序等,正在增加使用。由於酷暑和寒潮等異常天氣,日本國產蔬菜的供給變得不穩定,以進口產品加以代替的趨勢也在擴大。

據日經中文網3月6日消息,日本農林水產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的進口量比上年增加4%,達到105萬噸。高於創出歷史新高的2017年(101萬噸)。與10年前相比的增長率達到36%。

按國別來看,中國產佔到近一半,美國產次之。尤其是距離近、容易進口的中國產相比2017年大幅增長7%。達到因殘留農藥問題而被敬而遠之、進口減少的2003年的2倍。

按品類來看,菠菜、西藍花和毛豆等增長。菠菜比上年增加14%,西藍花增加18%。在過去10年裡均實現2倍以上增長。

圖自日媒

冷凍蔬菜是去掉不需要的部分,經過加熱處理後出貨的產品。在因勞動力短缺而希望減少員工作業量的日本餐飲等行業,利用日趨突出。經營巴西餐館等的PJ Partners(位於東京港區)表示「能省去加熱和去皮等工作。在扁豆等方面,從生鮮改用冷凍品的比例出現增加」。

在零售店,銷售也在增長。在大型超市永旺,在截至2019年2月的1年裡,冷凍蔬菜的營業收入預計比上年增加1~2成。在永旺,營業收入尤其保持強勁的是用於色拉的西藍花等。穩定的價位和能分為小份使用的便利性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在符合日本標準的農藥使用等方面「中國產的品質也在提高」,日本冷凍食品協會(位於東京中央區)表示,消費者對安全性的擔憂正在減弱。

相關焦點

  • 日本冷凍蔬菜進口量創新高 近一半來自中國
    日本冷凍蔬菜2018年進口量連續兩年創出歷史新高。由於具備容易保存、僅採購可食用部分的優點,受勞動力短缺困擾的餐飲產業為了簡化製作工序等,正在增加使用。 據日經中文網6日報導,由於酷暑和寒潮等異常天氣,日本國產蔬菜的供給變得不穩定,以進口產品加以代替的趨勢也在擴大。
  • 日本冷凍蔬菜進口量再創新高,近一半來自中國
    新鮮蔬菜價格的飆升正在推動日本零售店擴大冷凍產品的範圍。2018年,日本冷凍蔬菜進口量已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日本農林水產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進口量比上年增加4%,達到105萬噸,高於創出歷史新高的2017年(101萬噸),與10年前相比的增長率達到36%。據日經中文網報導,按國別來看,中國是日本最主要的冷凍蔬菜供應國,對日出口量佔其進口總量近一半,美國次之。按品類來看,菠菜比上年增加14%,西藍花增加18%。
  • 樊哥話生鮮:2019年中國三文魚進口量達到10萬噸!
    特別要提到的是紅框圈起來的馬蘇大馬哈魚,也叫日本大馬哈魚,這種魚在我國的東北地區,俄羅斯和日本北海道都有產,日本人叫它秋鮭。以上5+1就是主要的在太平洋生活的鮭魚品種。上圖為五種生活在太平洋的鮭魚和兩種鱒魚,五種鮭魚我們前面已經介紹過,下面我們介紹兩種鱒魚:硬頭鱒和割喉鱒。
  • 2018/19產季全球柑橘市場生產和貿易分析 貿易量再創新高
    2018/19產季全球柑橘市場生產和貿易分析 貿易量再創新高 【公眾號】國際果蔬2019-03-18 20:40:10 閱讀(5356)
  • 別再說吃不起豬肉,你每年浪費的豬肉量是進口量的2倍
    WWF在報告中估算,肉食類人均浪費量佔比為18%,其中豬肉浪費量佔總浪費量的8%。這意味著2015年,中國城市餐飲中豬肉的浪費量約為140萬噸,是同年豬肉進口量的近兩倍。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日本拿中國大蔥開刀(附圖)
    農林水產省提供的數據說,日本進口的大蔥1996年佔其國內當年銷售總量的0.4%,而2000年達到8.2%;香菇1997年進口量佔銷售總量的26%,2000年則為39%;燈草1997年進口量佔26%,2000年佔59%。這幾種商品幾乎都是從中國進口的。農林水產省還說,由於進口,日本國內大蔥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60%,香菇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40%,燈草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50%。
  • 日本強化中國產冷凍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監控檢查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3月11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311第1號通知,強化對中國產冷凍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監控檢查,解除對中國產牛蒡中毒死蜱的監控檢查。   按照厚生勞動省2019年3月29日發布的藥生食輸發0329第4號(最終修正:2020年3月4日發布的藥生食輸發0304第2號)通知,對中國產冷凍菠菜實施檢查時,發現其違反了殘留農藥的標準。因此,將對中國產冷凍菠菜中吡唑醚菌酯的殘留限量的監控檢查頻率提高30%。   另外基於當前的檢查結果,解除對中國產牛蒡的毒死蜱的監控檢查。
  • 中國花生進口量創歷史最高紀錄
    「預計今年中國花生進口量可達140萬噸,將首次成為全球最大花生進口國。」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戎衛東16日表示。戎衛東是在當天威海文登召開的2020年中國國際花生年會作出上述表述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花生生產國,也是最大的花生消費國。
  • 汕頭大蔥首進日本 新鮮蔬菜輸日「零」突破
    記者從汕頭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隨著日前首批汕頭大蔥順利出口日本,汕頭新鮮蔬菜輸日有了「零」的突破。  據有關方面統計,近年來日本從我國進口的蔬菜量年增長率都在10%至20%。然而自去年6月以來,中國產蔬菜進口量日益下降,日本市場的中國蔬菜價格大幅上升。
  • 中國火鍋吃掉日本牛肉飯?日本牛肉飯廉價時代結束
    將原來的冷凍肉替換成冷鮮肉,製成「高級牛肉飯」,以380日元的價格出售。日本一吉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鮫島誠一郎表示,「目前每碗牛肉飯的食材成本價較一年前提高40日元左右,在150日元以上」。如果每碗售價300日元,食材成本所佔比重將達到50%,超過了被視為盈虧線的40%。日本在2013年2月放寬了對美國產牛肉的進口限制,將進口對象由原來的「生長期20個月以下」放寬到了「生長期在30個月以下」。此前預計由於進口的目標對象擴大6倍,供應量增加會導致價格下降。
  • 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 我國蔬菜供應能力逐漸增強
    出口量遠大於進口量 我國蔬菜供應能力逐漸增強我國是全球蔬菜的重要供應基地,蔬菜進、出口量不斷增加,其中出口量明顯大於進口量,同時出口量與進口量的差額也在不斷增加。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我國蔬菜的進出口總額從138.06億美元上升到164.56億美元,進出口總量增加更為明顯,從2015年的1042.42萬噸上升到2019年的1213.36萬噸。
  • 日本對中國產冷凍蛤蜊中A型肝炎病毒實施監控檢查
    2018年2月1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生食輸發0216第3號:對中國產冷凍蛤蜊中A型肝炎病毒實施監控檢查對象食品:中國產(限遼寧省生產)的冷凍蛤蜊(不包括充分加熱的)。2.檢查項目:A型肝炎病毒。
  • 韓國人對美產牛肉看法改觀 進口量超澳產位居第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小飛】據韓聯社10月31日報導,自2008年韓國重啟美產牛肉進口以來,美產牛肉進口量時隔8年趕超澳產牛肉,在韓國進口牛肉市場中居首位。據美國肉類出口協會31日向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提交的進口畜產檢疫業績統計,截至10月20日,以檢疫量為基準,美產牛肉的進口量(冷藏冷凍)總計為10551噸,大於澳大利亞產牛肉(8382噸)。韓國曾於2001年實施自由進口牛肉政策,當時美產牛肉進口規模曾一度在韓市場上遙遙領先。2003年美國境內出現狂牛症病例後,韓禁止進口美產牛肉。
  • 2017年中國羊肉進出口數據分析:遼寧羊肉進口量佔全國63.6%
    從出口情況來看,2017年全年中國羊肉出口5158.4噸,出口量同比增長27.05%;1-12月中國出口羊肉金額為45552.2千美元,同比增長29.22%。2015年以來,我國羊肉出口量價均穩步增長。
  • 進口佔比高達99.2%,春節將至紐西蘭龍蝦在中國價格上漲需求旺盛
    紐龍和南澳龍蝦是一個品種,而在紐西蘭海域所產佔總量不到一半。21世紀初紐西蘭巖龍蝦平均年漁獲量為2800噸,大部分以鮮活形式航空運輸到國際市場,初期中國和日本是最大的進口國,其中日本每年進口量為500-550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每年進口量20-30噸,但是自2010年後日本基本停止了對紐西蘭蝦類產品進口,而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進口量也驟然縮減到每年2-3噸。
  • 韓國泡菜材料進口劇增 多為中國產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洋】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2月2日報導,韓國關稅廳2日發表的「2014年泡菜材料與泡菜進口動向資料」表明,韓國2014年泡菜材料進口量高於2013年,其中大部分原材料為中國產。據報導,數據顯示,今年泡菜醃製材料進口量同比增長2.9%,達2.1萬噸。在泡菜材料進口國中,來自中國的進口量最多。
  • 日本蕎麥粉「漲聲一片」,中國為最大供應國
    然而今年「大晦日」漸近,蕎麥麵粉的價格卻越來越高。 雨果網從日本「Economic News」網站27日的報導中了解到,蕎麥粉漲價最大的原因是今夏氣候異常導致的各地歉收。日本是進口大國,如今因為進口量減少,蕎麥粉的市場價格抬升也是無法避免的。 中國是日本蕎麥麵粉最大的供應國。
  • 中國食用油自給率僅佔32.2%,高油酸花生油為14億人端穩「中國飯碗」
    中國糧食進口量逐年攀升,糧食安全問題難以保證自2004年開始,我國糧食總產量保持了」十二連增」的良好紀錄!然而卻出現了」豐年缺糧」的怪現象,我國由糧食淨出口大國轉變為糧食淨進口大國,而且進口量呈逐年上升態勢。2015年,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糧食進口量大增!
  • 2017年初中國葡萄酒進口量下降
    ,在經歷了去年的強勁漲勢之後,2017年初中國瓶裝葡萄酒的進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在進口量和進口額上都有所下跌。 相比上年,今年1月和2月的中國瓶裝葡萄酒進口量同比下降了1.12%,為7,530萬升;進口額同比下降了7.81%,僅3.5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35億元)。起泡酒的進口量下降了14.79%,進口額下降14.01%。
  • 阿根廷向中國出口牛肉再創新高
    由於中國需求創紀錄,阿根廷肉類出口額度再次增長,11月,與中阿之間的貿易總額為9.4萬噸,今年前11個月的貿易總額為82.5萬噸,價值25.1億美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0%,儘管由於疫情,國際價格下跌而導致開票率下降了8%,但是因為中國方面對於阿根廷牛肉的認可度提升,今年的總出口量和金額都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