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亮相濱州市博物館

2020-12-19 環京津新聞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爽 見習記者 周嘉敏 吳少東 濱州報導

「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將於12月15日在濱州市博物館開展,本次共展出的158件(122套組)文物精品,充分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濱州市民體驗源遠流長的文明之旅。

在濱州市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布展工作已完成

整個展廳以中國紅為主色調,在洋洋灑灑的紅綠點綴之間,濃濃的年味迎面而來。該展覽分為「福」「祿」「壽」「喜」「財」五個部分,將陶瓷、銅器、玉器、書畫、硯墨、竹木牙角器、絲繡、年畫等不同種類的文物匯集起來,參展文物訴說的吉祥之語,表達出我國古代先民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及對生命的頌揚,使觀眾在感受文物之美的同時能夠以全新的視角來了解、探析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和思想意識,體會中國的傳統文化,促進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參展藏品體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安和常樂』天津博物館藏吉祥文物展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主動而酣暢地表達出我們的先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生命的頌揚,成為慰藉精神、改善命運、嚮往美好的重要途徑。」濱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馬呈樹介紹,「該展覽於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3月14日在濱州市博物館三樓展出。非常適合在寒假期間父母帶著孩子來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感悟中華文明的魅力。」

自古以來,祈福禳災、趨吉避禍,獲得安和常樂的生活一直是人們的期盼,吉祥文化滲透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不同年代、材質、用途的器物上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記。這份由天津博物館帶來的吉祥盛宴,將向濱州市民傳遞平安吉祥的美好祝願。

相關焦點

  • 濱州文物蟬冠菩薩像驚豔亮相國家博物館
    這尊菩薩像被譽為「東方維納斯」,曾在國外流浪14年,最終回歸祖國入藏山東省博物館,是此次全省惟一入展文物。眼下,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在這些展出的文物中,作為山東省惟一參展的文物,濱州博興文物蟬冠菩薩像十分吸人眼球。
  • 天津博物館百年華誕 三大鎮館之寶齊亮相
    原標題:【雅昌專稿】太保鼎、雪景寒林圖、乾隆琺瑯彩玉壺春瓶三大國寶亮相百年天津博物館 清代中期繪畫特展 近年來,天津博物館依託明清繪畫藏品豐富的特點,舉辦多個明清書畫作品展,2017年的《清代前期繪畫特展》開啟了清代繪畫特展系列
  • 150件「龍元素」文物即將亮相常州博物館
    中國龍文化特展強勢來襲 將於9月12日正式開展 現在,讓我們到布展現場一睹為快! 專業人員在天津博物館工作人員監督下對文物進行開箱 天津博物館 史伏鼎
  • 518國際博物館日 天津移動助力天津博物館 5G讓文物「活」起來
    5月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由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國移動天津公司主辦,天津博物館、天津九宸數字影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天津博物館5G智能互動體驗展」正式開啟。
  • 津津有味,行腳津門之天津博物館
    天津衛天津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品及近現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
  • 軍事博物館新增5大展陳 數千件軍事文物亮相
    軍博近日新開5大開放區域,數千件軍事文物亮相,重現上下五千年中國軍事史。本報記者 鄧偉攝 從本月開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一口氣兒增加5大開放區域,數千件軍事文物亮相,重現上下五千年中國軍事史,展現最新軍事科技。部分重點文物還增配了「電子導遊」,觀眾掃碼就可以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同時,36個互動體驗展項,邀請觀眾感受軍事新科技的魅力。 至此,該博物館負一層至三層都有了開放展廳。
  • 泰國駐青島總領事館總領事王玉君一行參觀濱州市博物館
    參觀濱州市博物館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8月31日訊(記者 張爽)8月26日下午,泰國駐青島總領事館總領事王玉君一行來到濱州市博物館參觀,濱州市政府外事辦主任郭金鵬,市博物館館長高曉勇陪同。講解員介紹館內展出的藏品高曉勇為王玉君一行詳細介紹了濱州市博物館的發展歷程和博物館的總體情況,並陪同參觀了濱州市博物館正在展出的《杜氏清風——濱州杜氏家族家書家訓展》《盛世畫開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楊柳青年畫展》《濱州市歷史文化陳列》《孫子文化展》。
  •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集結多家博物館文創IP亮相長三角文博會
    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攜「文博文創館線平臺聯合體」部分成員單位組成的「展中展」在本次盛會中格外亮眼。在「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新聞通氣會暨頒獎典禮」上,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榮獲組委會頒發的合作組織獎,此次參展的6家聯合體成員單位也均獲得優秀展示獎。
  • 明代「土司」文物亮相南越王宮博物館
    明代「土司」文物亮相南越王宮博物館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7-25 平武,古稱龍州,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是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雜居之地
  • 518系列 | 全國博物館日60場好展推薦 看看你的城市有什麼?
    窗口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展覽時間:2020年4月26日-2020年5月26日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部分恢復開放的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5.18期間有7個展覽對外開放,其中「窗口2020——疫情時期圖像檔案展」和「吉祥聖域——藏傳佛教繪畫與造像藝術展」是最近推出的新展。
  • 韓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在西安展出
    新華網西安9月30日電(記者 許祖華)「紀念友好交流十周年——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日前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展出,該展免費向公眾展至今年11月25日。
  • 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原標題:中國沉香文化展亮相山東博物館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1月8日,《空靈之約——中國沉香文化展》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由山東博物館和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山東博物館館長郭思克、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常務館長黃毅、中國沉香保育委員會主任鄧翀介紹了此次展覽的概況。
  • "南澳一號""萬曆號"沉船文物首次亮相遼寧博物館
    光明日報瀋陽5月2日電(記者劉勇、畢玉才)日前,遼寧省博物館牽手廣東省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牽星過洋——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展開展,展品包括「南澳一號」和「萬曆號」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餘件,包括陶器、瓷器、鐵器、銅器及有機物如果核、藥材等。
  • 「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
    來源:【中新網】4月28日,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該展由廣東省博物館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匯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3D列印模型,向觀眾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來源:【中新網】  觀眾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東省博物館參觀「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
  • 「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亮相上海博物館
    今年是中新建交30周年,9月14日上午,上海博物館攜手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在上海博物館拉開序幕。此次展覽共展出248件/組文物,其中包括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邱德拔展廳精選的「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168件,以及來自上海博物館館藏與國內9家借展單位的陶瓷、金銀器、銅鏡等各類文物80件。
  •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
    靈鼠兆豐年,來上海博物館鼠年看迎春特展吧!18世紀銅鎏金持鼠黃財神像 上海博物館藏今年4月28日,來自上博和另17家博物館的約200件珍貴文物,將共同展現「江南文化藝術展」,講述江南故事、中國故事。
  • 潮州木雕展亮相國家博物館,160多件精美文物展出
    這一次並不是因為什麼潮汕美食或者潮汕話的原因,而是潮州的木雕展亮相了國家博物館。很多人可能對於潮汕人的印象都是功夫茶,但是其實作為嶺南地區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區來說,木雕技術更是當地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化。
  • 在博物館打烊的日子裡,這些線上博物館拯救你的好奇心
    天津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的幾個常設展和主題展都設置了網上展廳,包括常設展「耀世奇珍——館藏文物精品陳列」,特展「青藍雅靜——館藏明清青花瓷器陳列」、鏡影—館藏古代銅鏡展、聚賞珍玉—館藏古代玉器陳列、動·境——中華古代體育文物展。
  • 星雲大師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
    星雲大師一行參觀山東博物館汶上佛教文物展(圖片來源:資料圖)星雲大師與山東博物館人員合影(圖片來源:資料圖)2014年6月8日上午九時許,星雲大師來到山東博物館,觀看了由山東博物館和汶上縣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盛世佛光——汶上寶相寺塔地宮出土佛教文物展
  • 慶國慶·迎中秋 濱州市博物館邀請專家開展公益鑑寶活動
    喜迎國慶、歡度中秋,為進一步普及和提升廣大市民的文物鑑賞能力,滿足民間文物鑑定需求,濱州市博物館將邀請省文物鑑定中心專家,於10月7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在濱州市博物館一樓大廳舉辦公益性文物鑑定活動,對市民收藏的藏品進行免費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