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印度「自力更生」號召,富士康等蘋果三大供應商將在印度投資近...

2020-12-07 騰訊網

據報導,知情人士在9月28日透露,在印度生產關聯激勵計劃(PLI)計劃下,富士康、緯創、和碩三家蘋果公司供應商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對印度投資近9億美元。

富士康、緯創、和碩承諾分別投資約400億盧比(5.42億美元)、130億盧比(1.76億美元)和120億盧比(1.63億美元)。

PLI計劃是印度政府雄心勃勃的「自力更生」計劃的一部分,「自力更生」計劃旨在促進本地製造業發展,使印度能夠自給自足生產關鍵物品。除了黃金以外,移動和電子組件是印度進口額最多的非石油進口商品。

分析認為,蘋果供應商的做法響應了印度政府「自力更生」計劃,印度政府希望振興本土製造業,減少對中國智慧型手機的依賴。

印度電子與信息技術部長Ravi Shankar Prasad 9月7日表示,全球手機製造商都已經意識到必須在中國以外的地方設立工廠。隨著印度逐步成長為全球大型製造中心,蘋果、三星等公司已經計劃將生產線轉移至印度,並在印度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同日,印度政府根據PLI計劃批准了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價值1000億美元的出口申請,這些手機製造商包括富士康、和碩、緯創、三星和本土廠商Micromax、Karbonn、Lava、Dixon等。他們都是PLI計劃的入選者,但小米、Vivo等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並未在名單之列。

諮詢公司techARC首席分析師Faisal Kawoosa表示,PLI計劃將在製造和出口方面給予支持,從而幫助本土廠商重新奪回市場份額並實現盈利。

從2017年三季度開始,隨著中國手機廠商後來居上,印度智慧型手機競爭格局開始逆轉,市場領導者從原先的「三星+四家本土廠商(Mircomax、Intex、Lava、Karbonn)」變成了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廠商。

至2018年,中國品牌已經佔據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67%以上的份額,到2020年二季度仍保持在三分之二左右,而印度本土手機廠商僅佔2%的市場份額。

PLI計劃令不少印度本土廠商振奮。Micromax近日宣布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復興戰略,並計劃在明年年底前推出20多款智慧型手機產品,以恢復過去的輝煌。

Micromax聯合創始人Rahul Sharma表示,公司計劃利用PLI計劃來應對來自中國手機製造商的衝擊。「這個計劃很有幫助,將使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接下來幾年,我們將組建從軟體到硬體,最終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手機電子組件生態。」

Micromax曾是印度第一大手機製造商,2014年二季度銷量曾超越三星,但在隨後的競爭中無法保持價格優勢,在2018年宣布退出智慧型手機市場。

但據IDC研究總監Navkendar Singh 6月的觀察,本土品牌的復興較為艱難,至少在未來幾年難以全面恢復生產。印度手機廠商需要建立從顯示屏、晶片、充電器到充電線的完整產業鏈。他們需要印度政府更多的支持,包括激勵措施或更便宜的資金,否則難以在營銷和渠道支出等方面與中國品牌競爭。

目前印度廠商對中國手機零部件進口依賴較大。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9月17日的數據顯示,2019-2020財年,在印度進口智慧型手機零部件中,超過45%來自中國,自中國進口的電子元件約佔印度進口電子元件總額的37%。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富士康向印度投資近億美元建工廠產iPhone?
    也一直是蘋果手機的代工廠,之前蘋果與高通的專利官司也影響到了富士康在國內的代工廠,不知道是否因為中美貿易等問題,富士康一向在中國生產組裝iPhone的,突然準備於2019年投資3億6000萬美元在印度建設工廠。為何富士康突然打算進軍印度呢?
  • 印度450億刺激計劃,終於等來「大客戶」:蘋果3大供應商有望加入
    據信報9月14日消息,外媒稱幾大蘋果公司iPhone手機的供應商——富士康、緯創、和碩等有望獲準參與PLI計劃。6條生產線 除了推動供應商申請PLI計劃,蘋果目前還在研究向印度市場轉移6條生產線,為加入PLI計劃做準備,有分析稱,此舉將為印度創造5000個工作崗位。
  • 蘋果供應商正研究將6條生產線轉至印度
    據外媒報導,截至北京時間8月1日,已經有22家供應商作出承諾,將投資1100億盧比(折合約102.4億元人民幣)在印度設立手機製造部門,其中包括來自三星電子和蘋果智慧型手機產品的生產組裝商富士康、緯創。
  • 9家蘋果在華供應商搬遷到印度,投資超過百億,這下庫克開心了!
    蘋果公司作為全球都非常知名的科技公司,也是科技企業裡面市值最高的,所以蘋果公司有什麼消息,都會被大家格外的關注,對不少的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成為蘋果的供應商,那麼就代表著的你零部件和工藝技術都是被蘋果給認可了,水平是在行業領先的,對於在蘋果供應商的工廠裡打工的人來說,蘋果給的訂單越多
  • 蘋果在中國有135家供應商,印度僅8家,慌什麼?
    近日有媒體爆料,說蘋果已經將8個代工廠集體搬家,從中國搬遷到印度。蘋果此舉是意圖加大對印度的投資,更是期望在印度打造一個屬於蘋果的世界級基地。為此很多網友們表示,這難不成是蘋果公司準備跑路了嗎?我覺得這完全是危言聳聽了。
  • 工廠失火,手機被砸,蘋果、富士康離開中國後這麼慘,卻回不來了
    蘋果宣布將逐步轉移在中國的代工業務,沒想到最先響應的是富士康,富士康總經理表示。商人的眼中從來都只有利益,沒有情懷,也沒有祖國。要知道,富士康就是靠著中國的優惠政策和廉價勞動力才逐步成為世界第一代工廠。
  • 郭臺銘清楚的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郭臺銘心裡很清楚,蘋果可以離開富士康,但富士康未必能離開蘋果。 我記得蘋果CEO庫克曾說過這麼一段話,對待全球供應商時,必須侵略性十足而且不合理,在蘋果供應鏈背後,許多供應商因為蘋果而輝煌,也因為蘋果的供應鏈策略而倒下。
  • 郭臺銘清楚得很,富士康離不開蘋果,富士康的苦日子在後頭?
    郭臺銘心裡很清楚,蘋果可以離開富士康,但富士康未必能離開蘋果。我記得蘋果CEO庫克曾說過這麼一段話,對待全球供應商時,必須侵略性十足而且不合理,在蘋果供應鏈背後,許多供應商因為蘋果而輝煌,也因為蘋果的供應鏈策略而倒下。
  • 【深度解局】搞「自力更生」,印度是針對中國嗎?
    有分析認為,不加入RCEP是印度對其半年前提出的「自力更生」國策的呼應。自該政策出臺以來,不少人將其同中國聯繫在一起,認為是針對中國而來,實際上真是如此嗎?而在此後的公開講話中,莫迪也幾乎言必稱「自力更生」。8月15日的獨立日紀念活動上,他表示,「『自力更生的印度』將不再僅是一個詞,而是13億多國民的口頭禪」。此後,莫迪將「自力更生」的政策概念進一步完善,解釋為「自力更生不是閉門造車,而是更開放地發展,減少印度對世界經濟的依賴,讓印度成為世界經濟復甦增長的新動能」。
  • 印度「真香」?蘋果三家臺灣製造商以及三星申請印度智慧型手機生產計劃
    集微網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蘋果公司在臺灣的合約製造商富士康,緯創以及和碩公司已申請66.5億美元計劃以促進印度本地的智慧型手機製造。以2019-2020年為基準年,印度計劃提供與生產相關的獎勵(PLI)計劃,為五年內在本地製造的設備而進行銷售的企業提供現金獎勵。印度實現藉此幫助該國成為像中國一樣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出口中心。據悉,蘋果已經通過富士康和緯創在印度南部兩個州的本地部門組裝了部分智慧型手機,包括iPhone 11。
  • 蘋果印度工廠再次「爆雷」!富士康有驚無險,外媒:損失最少43億!
    導讀:蘋果印度工廠再次「爆雷」!富士康有驚無險,外媒:損失最少43億!眾所周知,蘋果公司經過這麼多年時間的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了,而蘋果iPhone手機在全球範圍內更是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青睞,得益於iPhone手機的熱銷,讓蘋果公司也賺得是盆滿缽滿,同時那些給蘋果代工的企業也同樣都賺了不少錢,像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
  • 500億「印度製造」計劃泡湯?蘋果代工廠遭打砸,富士康成其希望
    來源:金十數據近年來,為了促進供應鏈多元化,蘋果將印度視為中國以外的重要生產基地,並致力於推進「印度製造」,利用緯創、富士康等公司作為其在印度的代工工廠。據12月21日市場消息,業內人士透露稱,富士康「印度製造」的iPhone12原計劃將照常進行,不久後將開始試產,並預計在兩個月內上市。不過,有分析認為,價格相對更低的iPhone12 Mini能否在印度順利生產,仍然要打上一個問號。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印度工人砸毀萬部蘋果手機!沒中國制度優勢,工廠撤走果然吃虧!
    在11月份,印度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部長普拉薩德指出,蘋果11家代工廠已經有9家將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至印度。對於印度建廠這件事,臺灣省首富郭臺銘想必心有戚戚。在國外建廠的過程中,富士康屢屢失算。此前,富士康在印度班加羅爾和清奈建設了兩家工廠,經營多年,仍然只有萬人規模,與國內動輒數十萬的工廠規模相比,差距顯而易見。正因如此,富士康甚至一度想關停印度工廠。最典型的失敗案例,當屬富士康美國項目。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投資100億美元,建設液晶面板工廠。
  • 印度「激勵」成功?蘋果9家在華供應商赴印,22家企業將投資97億
    然而,蘋果在我國市場賺取豐厚利潤之下,卻多次採取傷害中企合作夥伴的行動。據新浪財經援引ETTelecom 11月20日報導,近日印度電子與信息技術部部長普拉薩德(Ravi Shankar Prasad)表示,目前蘋果已經大舉進入印度。他透露,即使在疫情期間,蘋果也有「9家供應鏈合作夥伴從中國轉移到了印度」。
  • 印媒:沒錢、沒技術,印度拿什麼自力更生?
    今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提出「自力更生 (Atmanirbhar)」計劃,宣稱要促進本土產業發展,建設一個自力更生的印度。自中印邊境出現對峙以來,印度便打著「自力更生」的旗號頻頻將中國產品「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印度政府最終在2019年10月決定合併這兩家公司,並批准了一項高達7000億盧比的救濟和復興計劃。由於長期虧損和資金匱乏,BSNL未能將其銅纜升級為光纖,也沒有獲得4G頻譜,因此一直停滯在2G和3G網絡。購買4G頻譜將耗資3000億盧比左右。但是,如果不將其設備升級到4G,就無法提供適應時代的高速電信服務。
  • 富士康重獎1萬卻遇招工難,3月派工人支援印度...
    受疫情影響,富士康鄭州廠區開工時間延遲,他不得不在家裡困了一個月。 蘋果供應鏈復工的進程也受到疫情的影響,iPhone12系列的面市時間也不得不推遲,相較往年晚了近4周。不少工人因此猜測,2020年富士康生產旺季將因此延長,居高不下的返費成為依據之一,「一直在大力招人」。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近2000人打砸搶燒 員工稱工資每月最低44元……
    來源:中國基金報蘋果為了應對國際緊張形勢和新冠病毒危機造成的幹擾,計劃將iPhone等產品部分產能轉出中國。但沒想到,蘋果公司在印度設廠的道路,一下子遇到這麼大的挫折。代工廠被砸了!據彭博社3月報導,印度政府下令實施全國性的疫情封鎖政策後,蘋果產品代工製造商緯創資通和富士康均關閉了在印度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工廠。
  • 蘋果代工廠持續遷移 和碩砸1.5億美元在印度建工廠
    蘋果組裝代工廠之一和碩的董事會已經明確表示將在印度投資1.5億美元建設第一家生產工廠,該廠可在2021年下半年為蘋果生產iPhone機型。這項投資本來可以早些進行的,但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導致員工難以訪問印度,從而延誤了整個項目進度。據認為,該工廠的生產可能最早在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初開始,同時預計未來兩年內還將進行更多投資。作為蘋果公司的主要裝配合作夥伴,在印度建立工廠可能會導致其在印度生產iPhone生產線。
  • 印度iphone代工廠遭暴力打砸:印度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摘要:近日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了一篇報導,位於印度的一家iphone代工廠遭到了暴力打砸搶。近年來,眾多外資企業看好印度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市場潛力,大舉進入印度投資,這次事件無疑再次給大家潑了盆冷水。這家代工企業隸屬於臺灣的蘋果供應商緯創資通,它的前身是宏碁電腦下屬的設計生產和服務部門,也叫做DMS部門。這家企業自2001年從宏碁電腦獨立出來之後,主要從事筆記本電腦、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代工業務,跟大家熟悉的郭臺銘旗下的富士康類似,緯創也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之一。
  • 喊著「自力更生」,印度卻難以「離開」中國
    但是名單上卻缺席了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此事引起了熱議。對此,印度外長表示,並非所有的協議對印度都是有利的。此舉與半年前印方提出的「獨立自主」的國策相呼應,此國策的提出,很多人認為和中國有關,是在針對中國。事實真的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