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龍港撤鎮設市,宜興也有這樣的潛力鄉鎮?

2020-12-16 騰訊網

就在前幾天,浙江省政府發布消息,依據國務院批准,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

浙江省政府發布消息

從一個小鎮直接撤鎮設市,雖然依舊是縣級市,但從此龍港市似乎聽著也比蒼南縣洋氣,殊不知這龍港市原本只是蒼南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罷了。

龍港鎮

龍港鎮位於蒼南縣的東北角,之所以能夠成功撤鎮設市,最關鍵的一點就在其人口之多、經濟體量之大。

數據顯示2018年整個蒼南縣的GDP總量為560.6億元,常住人口125.2萬人,而龍港鎮GDP總量就高達299.5億元,人口38.2萬人,在人口上龍港一個鎮就佔到了蒼南縣的30.5%,而經濟總量上更是佔到了蒼南縣的53.4%

在原有的蒼南縣——龍港鎮行政體制之下,龍港由於只有鎮一級的行政權力,已經嚴重製約了龍港的發展。

置身龍港鎮的街道,這裡有寬闊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為數眾多的商業街區。你很難相信這居然只是一個鄉鎮,其繁華程度不亞於甚至超越了蒼南縣城。

其實類似於龍港這樣的強鎮不乏相近的例子,這些與縣城不分伯仲的城鎮或因為工業經濟或因為文化底蘊或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發展壯大,那麼在我們大宜興是否有和溫州龍港一樣的潛力鄉鎮存在呢?

最近有宜興市民在市長信箱留言,提議宜興升格為地級市。而根據民政局的答覆,目前宜興升級地級市缺少支撐,暫時無法實現。

市長信箱信件詳情

從市民的留言來看,對於宜興目前所處的地位其實是不滿意的,這也是不少宜興市民的普遍感受。雖然宜興目前還達不到升格地級市的基礎,但是在宜興已經存在了龍港般的潛力鄉鎮。

那麼究竟在宜興有哪些鄉鎮已經成為了龍港般的潛力鄉鎮呢?

- 宜興潛力鎮盤點 -

01

丁蜀鎮

如果說龍港是蒼南縣的一縣雙城,那麼丁蜀和宜城則是宜興的一市雙城。

丁蜀位於宜興東南角緊鄰蘇浙省界,東臨太湖,因為境內丁山、蜀山而合稱為丁蜀。寧杭高鐵、寧杭高速從丁蜀穿境而過,改造一新的陶都路將宜城和丁蜀緊密串聯,從宜興市區到丁蜀鎮區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對於不太熟悉宜興的朋友可能很難相信已經走出了宜興城。

總結來看丁蜀不光有著媲美溫州龍港的經濟指標,還有龍港所沒有的歷史文化底蘊。丁蜀鎮面積20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14.8萬,常住人口超過20萬,根據《宜興年鑑》的顯示2016年丁蜀鎮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109.26億元(2016年後宜興不再統計鄉鎮GDP總量,只統計全市)。

在人文底蘊方面,丁蜀有7000多年的制陶史,曾經在丁蜀發掘出各種商周時期的古陶器皿及殘片,宋代文豪蘇東坡曾在丁蜀蜀山創辦東坡書院,並留下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的千古名句,至今依舊留有遺蹟。丁蜀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規模宏大的陶瓷產業,誕生了顧景舟、蔣蓉、汪寅仙、時大彬等陶瓷藝術大師,還擁有50多年歷史的宜興陶瓷博物館。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陶都看宜興,宜興陶瓷在丁蜀。

早在2010年丁蜀鎮便已經入選了江蘇省「強鎮擴權」試點鄉鎮,擁有了部分宜興市一級才具有的行政權力,如果江蘇也會有溫州龍港這樣的撤鎮設市情況出現,那麼也應該只會出現在「強鎮擴權」試點鄉鎮中吧?

02

官林鎮

2017年官林鎮入選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名單,成為繼丁蜀鎮之後宜興第二個進入「強鎮擴權」試點的鄉鎮,丁蜀以其陶瓷產業聞名於世,而官林則是被稱為「中國電纜之鄉」,各項經濟指標在宜興一騎絕塵。

官林早在秦漢時期已經有歷史記載,唐代稱為凌霞,宋代因官宦聚居如林,始稱官林,據史書記載自隋朝開科取士官林地區共有190多人中舉。官林還曾是東漢亭侯蔣澄的封地,蔣澄則被視為江浙蔣氏家族的始祖,1948年蔣介石、宋美齡曾專程前往官林祭掃亭侯墓。

官林鎮面積12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2萬,在最近一次「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中,官林鎮位列第86位,居宜興第一名,境內的都山村有「宜興華西村」的美譽。

官林鎮工業經濟非常發達,佔全宜興的約1/3,全鎮的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應稅銷售額均超過1000億元,早在2016年官林鎮的GDP總量便已經達到了206億元。

官林鎮東臨滆湖,境內分布有一湖三蕩九潭等為數眾多的水域,環境優美。隨著強鎮擴權試點的開展,官林有望建設成為宜興西北部地區的一個核心鄉鎮,而官林距離常州武進、金壇均非常近,目前常州已經在滆湖邊建設了常州大學西太湖校區和河海大學金壇校區,而如果以常州大學西太湖校區、河海大學金壇校區和官林鎮為三個頂點兩兩相連的話,恰好近似於一個等邊三角形,官林的區域優勢越發明顯。

03

張渚鎮

張渚是宜興西南地區最大的鄉鎮,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地帶,因商貿繁榮而有「金張渚」的美譽,也曾被星雲大師題詞「福地桃溪」。

張渚鎮面積175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10萬人,2016年GDP總量86億元。

在經濟指標上張渚鎮不及丁蜀鎮和官林鎮,但張渚鎮尤其獨一無二的宜南山區旅遊資源。投資130億元的茗嶺窯湖小鎮已經在張渚開工建設,建成後成為宜興一張生態旅遊的亮麗名片。而張渚鎮的善卷洞歷來都是宜興旅遊資源的一張金牌名片,也是宜興第一個5A級旅遊景點。

在最後

溫州龍港鎮撤鎮設市的消息傳來後,不少宜興本地朋友都在討論,宜興是不是也有龍港潛力的鄉鎮?

從以上分析來看,丁蜀鎮、官林鎮和張渚鎮在某些指標上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龍港的水平,只不過在人口這一欄還遠不及龍港。綜合來看的話就是宜興城區的人口虹吸效應太過明顯了。

也許我們宜興百姓期待的並不是真的撤鎮設市,畢竟大宜興的行政範圍從古至今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我們普通宜興市民期待的是宜興未來更好的發展,你說是不是?

相關焦點

  • 「第一座農民城」撤鎮設市,「特大鎮改市」還將花落哪家?
    《中國經濟周刊》見習記者 陳一良丨浙江報導圖|視覺中國8月30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溫州龍港撤鎮設市新聞發布會。發布會通報稱,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復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銷溫州市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以原龍港鎮的行政區域為龍港市的行政區域,市政府駐地為鎮前路195號。龍港市由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 被譽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的龍港,曾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上堅持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此次「撤鎮設市」,更事關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
  • 溫州第二大經濟強縣瑞安,撤市設區是大勢所趨
    瑞安,同樣千年古縣,經濟強縣,與溫州市區交流預計略弱於永嘉,但遠強於樂清。只記得汽配與眼鏡兩大產業(似乎也有不少皮鞋)。市區建設遠強於樂清城關,但是手下鄉鎮除了塘下就沒幾個能打的了。瑞安市區與溫州市區陸上相接,交界處婚嫁民俗相近,同時瑞安第一強鎮塘下就與甌海比鄰。這點認識的瑞安人不多,就不多說了未來規劃這點來看,溫州繞城已經將瑞安核心區都圈進去了,還有市域鐵路也在瑞安匯集。未來溫武吉鐵路也有可能在瑞安接入溫福鐵路。
  • 撤鎮設市第一例!溫州一鎮GDP即將突破300億,已成功設市!
    但除了杭州這樣一個城市之外,溫州這個城市的發展也是屬於不錯的,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溫州這個城市的人大多都是以經商為主,溫州人的商業頭腦都非常的發達,所以溫州在國內出名,也是因為這裡的商業發展非常的繁榮,甚至在國外都可以看到溫州人經商的畫面。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溫州這個城市。
  • 崑山有望「合併」的2個鄉鎮,一旦成功,未來或將「撤鎮設縣」
    在崑山境內,一共管轄著8個鎮、3個國家級園區和2個省級園區,其中「巴城鎮」和「周市鎮」是兩個相對比較大的鄉鎮,也是有望進行「合併」發展的兩個鄉鎮。鄉鎮的發展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而合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樣的困境,從而帶動崑山市的發展, 雖然對於崑山來說可能是九牛一毛,但是對這兩個鄉鎮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繼龍港之後,浙江又一縣或將「撤縣設市」,被譽為「錢塘江源頭」
    為了大力發展當地的經濟實行「撤縣設市」是被很多地方驗證過後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接下來就是選擇合適的縣城進行相關準備工作,而被譽為「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就有適合的條件進行「撤縣設市」。開化縣地處浙西地區,它在四周方向上不僅和本省市的其它縣市接壤,而且它還同時和江西、安徽緊鄰,算得上是三省交界的交通要道。
  • 剛剛,「撤鎮設市」落地!福建哪個鎮拔頭籌?
    這個新市,就是福鼎旁邊那個原蒼南縣的龍港鎮,她可成了龍港市,不再屬蒼南縣管,直接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與蒼南沒什麼瓜葛,甚至比蒼南這老「縣」更牛,都成「市」了。 那麼,這與福建又有什麼關係,福建的鎮也會改市嗎?或者說,下一步福建的哪些鎮也成鳥槍換炮,也和龍港這個「中國農民城」一樣,兒子變得比老子更神氣呢?
  • 慈谿市的「超牛鎮」,「7大鄉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
    慈谿市的「超牛鎮」,「7大鄉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在現在的這個時代,很多城市發展迅速,很多地區崛起。 其中發展良好的城市,如國內上海、深圳這些城市,一個城市的GDP總量比一些省的GDP總量高。
  • 溫州「被看好」的縣市,經濟高居第二,或將「撤市設區」
    現在有很多關於溫州的梗都在在說溫州的生意,就像「溫州皮革廠倒閉了」。其實這並不能夠代表溫州,溫州是我們浙江的城市,也是我們沿海的商貿城市,各個老闆們當然不能放過這樣的機會,都開始自己創業做生意,這才有坊間這樣的傳言。當然,溫州的經濟發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 龍港市委書記鄭建忠寄語上海蒼南龍港聯合商會:爭做回鄉發展「領頭...
    溫州網龍港支站訊  12月12日,上海龍港商會成立大會、上海蒼南龍港聯合商會成立大會在上海舉行,來自蒼南、龍港兩地的在滬商界代表相聚一堂,共敘鄉情、共謀發展。龍港市委書記鄭建忠出席活動。
  • 安徽或增一「新縣市」,位於馬鞍山市,有望「撤縣設市」
    當塗縣位於馬鞍山市更上遊一點的地方,就在馬鞍山與蕪湖市之間,與江浙滬地區也有著高速公路直通,有著馬鞍山市最優的區位因素,也是馬鞍山市最有競爭力的一個縣城,綜合實力是我國的百強縣市,是長江三角洲地區響噹噹的縣市之一。
  • 常德一「黑馬」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
    蒙泉鎮在1995年由原先的夏家巷、白洋湖、盤石、花藪等一鎮三鄉合併而成,現在的蒙泉鎮但從經濟發展潛力上就比別的鄉鎮要強很多,整個鎮子由黃庭堅寫的「蒙泉」二字為名。大家對常德一「黑馬」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有望「撤鎮設縣」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 慈谿市的「第一鎮」,「7大鄉鎮」合併而來,有望「撤鎮設縣」
    能夠擁有將近2000億GDP的縣市,實力也是很強的。寧波的慈谿市,就是一個這樣的城市,2019年GDP總量一共有1898.7億元。雖然說這裡的GDP不到2000億,但是與我們國內的很多地級市,經濟水平也是差不多的。這一個縣市,身上擁有眾多的榮耀,曾經是我們國內最具幸福感的縣市,創新能力也很強,還是我們國內十大最富有的縣級市之一。
  • 鄱陽一「王牌」鎮,由1鎮3鄉合併而成,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油墩街鎮是鄱陽縣西北地區的一個大鎮子,在2001年就合併了蓮山鄉等3個鄉鎮,有著非常大的經濟潛力,並且依靠鄱陽湖發展起了自己的交通、貨運行業。當地特色的農業產出就是棉花、甘蔗和花生,以及大量的中藥材,有著一系列的配套產業,完全有能力更上一層。
  • 浙江龍港鎮改市獲批,未來還有哪些特大鎮有望複製?
    龍港的樣本意義溫州市市長姚高員在會上表示,溫州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區,龍港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試驗田。作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自1984年建鎮以來,歷經了從小漁村到農民城、從農民城到小城市培育、從小城市培育到撤鎮設市三次改革的歷史性跨越。
  • 溫州一縣城,地區生產總值達444.52億,未來有望「撤縣設市」
    那不知道大家對溫州熟不熟悉,溫州就是浙江的一個城市,近年來的發展經濟也是比較快速的,並且這裡的城鎮化率達到了70.5%,這裡還是中國的鞋都,經濟發展的比較早,厲害也非常的悠久。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小縣城,它就是永嘉縣。
  • 中山「第一鎮」,年產值上百億,企業達7226家,「撤鎮設縣」有望
    在該省的管轄下,也有很多鄉鎮得到了非常大力的發展,其為省內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為境內的居民提供了眾多優質的服務以及生活保障,這些鎮內各方面的產業都發展得非常好,並且還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們今天說到的就是該省中山市管轄下的一個鄉鎮,其名為小欖鎮。
  • 東港市或將合併的2個鎮,一旦成功,未來有望「撤鎮設縣」
    丹東市是遼寧省境內的一個地級市,由於當地是東北地區最暖和最潮溼的地方,深受人們的喜愛,還被評為「中國十大養老勝地」之一,是許多人喜愛的地方。它也是東北地區的一座重要城市,境內的區縣都有很好的發展,東港市是一個縣級市,也是它的管轄範圍。
  • 「溫州幹部像楊梅酒裡泡出來的楊梅」,這名書記為何這麼說
    在與《溫州日報》總編輯潘建中的對話中,黃榮定提及了自己去中央黨校學習時的體會,「前不久,我參加中央黨校學習,體會很深。跟外地相比,溫州的幹部就像楊梅酒裡泡出來的一顆楊梅,這酒就是溫州發展的土壤,是市場經濟的大潮。在這樣的土壤裡浸潤的我們,做堅定的市場經濟探路者特別重要。」
  • 繼海安之後,江蘇可能「撤縣設市」的縣城,被譽為「水晶之都」
    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這片土地是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在強有力的經濟帶動之下,當地在其它方面也在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尤其是最近的「撤縣設市」尤其受到外界的關注和議論。海安於2018年正式由縣晉升為縣級市,它的成功升級讓不少地方也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希望,所以新一輪有關「撤縣設市」的競爭也正在上演。
  • 上海一「黑馬」鎮,或將「撤鎮設街」,在松江境內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走進上海,看看當地城鎮的發展狀況:上海一「黑馬」鎮,或將「撤鎮設街」,位於松江境內,城鎮的發展也跟隨著城市的轉型升級不斷地進行提升,人往高處走,城市也有自身的一個發展路徑,總想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得城市的競爭能力不斷地得到提升。